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流浪人,你若到斯巴……[德]海因里希·伯尔战争既是谋杀,也是自杀!1、1917年出生于德国科隆一个雕刻家家庭2、艰难的童年和青年时期3、二战爆发,征兵入伍,历时6年,后被俘入战俘营作者介绍4、“废墟文学”5、1972年获诺贝尔文学奖6、被称为“德国的良心”,1985年去世,联邦总统亲自抬棺为他送行伯尔自称最喜欢短篇小说这一形式。他的小说创作遵循批判现实主义传统,比较真实地反映了德国战后发展各个阶段的重要现象,同时也采用了一些西方现代派手法。他擅长运用回忆、内心独白、象征、怪诞的联想等手法。在叙述故事情节时,时空概念颠倒跳跃,而塑造人物形象时则大量采用内心独白。1972年,因对复兴德国文学作出了贡献”而获得诺贝尔文学奖。题解:“流浪人,你若到斯巴……”这个典故你知道吗?作者在这里引用有什么作用呢?前480年波斯入侵希腊,300名斯巴达战士扼守温泉关,奋战阵亡,希腊人在此立碑纪念,铭文“流浪人,你若到家乡,请报告斯巴达公民们,我们阵亡此地,至死犹恪守他们的命令。”标题的作用•1、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环境•2、小说的线索•3、为塑造人物形象而服务•4、推动情节的发展•5、一语双关,点明主旨•6、设置悬念,吸引读者注意探讨小说标题的作用(1)设置悬念(2)是对“我”的处境的讽刺(3)是当时军国主义教育的见证(4)表达了反战的主题“流浪人,你若到斯巴……”是铭文的起句,伤兵在美术课上按老师的要求用六种字体将这段铭文写在黑板上。铭文典故原指斯巴达战士为保卫祖国而英勇战死的事迹,而本文的伤兵则充当纳粹德国侵略战争的炮灰,最终成为残废人。小说以此为题,揭示了纳粹德国军国主义教育是使许多青年成为战争炮灰的根源,奠定了整篇小说的批判和反思基调。文本研读——小说要素---环境情节:大背景:战地医院,盟军攻入德国,夜晚,火光冲天,炮声不断为什么小说对学校走廊上布置的艺术作品反复描述?(找出这样的描述)小说中罗列了许多名人的图像以及香蕉上的“多哥万岁”,有什么用意?为什么说“别的学校也是一模一样”?•希特勒从小就喜欢画画,19岁那年他前往维也纳,在艺术学院报名,想学绘画和建筑,但由于习作不及格而未被录取。有人曾为维也纳艺术学院的“历史性错误”扼腕叹息:如果录取了希特勒,也许他就不会成为祸害人类的纳粹狂人。1933年,希特勒成为德国的“伟大领袖”。他上台不久就将6500件现代艺术精品从德国各博物馆、美术馆里清除,塞尚、凡高、毕加索等艺术家的作品在一夜之间成为“垃圾”,总算为当年受的“委屈”出了口恶气。•希特勒还要按自己的意志大兴“新画风”。他亲自主持审选作品,开办了“大德意志艺术展览会”。这个年度大展成为德国有史以来最热闹的展览,观众总是以万计,还曾经达到百万人参观的记录。•希特勒是真的喜欢艺术,而且在绘画和建筑方面,也不是外行有一位德国二战退伍老兵马克西米利安,热衷于收藏“伟大元首”的遗作。他声称自己收藏了30余幅希特勒的原作,并打算联系展览机构将他的藏品公之于世,不过没有任何一家画廊、美术馆愿接下这个展览。无奈之下,2007年11月11日,70多岁的马克西米利安在柏林郊区的一间废弃厂房内,自行筹办“希特勒原作展”。消息传出,愤怒的群众包围了这间厂房,一些激动的群众甚至打算冲进去烧毁画作,被德国警方制止马克西米利安说:“我并不是宣传纳粹主义,为什么非要把绘画作者和他作品的艺术价值混为一谈呢?难道一个犯过错的人,他的画就一定糟糕吗?”据说迄今为止只有寥寥几个“有勇气”的人踏进了那间厂房参观。2006年,丘吉尔的画作《廷何瑞的风景》拍卖成交价为61.28万英镑。文本研读——人物形象:“我”是在什么样的状态下回到母校的?(在文中找出描写其状态的句子或段落)人物:“我”,一个文科中学八年级的学生,参军三个月,现在成了伤兵对比阅读P47的第二段和P50的最后一段,思考“我”对战争和自己处境的情绪变化.(3)结尾“牛奶”的含义是什么?认出门房比尔格勒对表现小说主题有什么意义?“牛奶”成为和平与学校的代名词。由悲惨的现实发出呼唤和平,反对战争的声音,突出小说的主题。“我”的形象“我”是个有点浑浑噩噩的人,一个可怜的小人物。在战争环境中早熟,有点玩世不恭,不满学校的单调的学习生活,对侵略战争则缺乏认识,糊里糊涂地上了前线,糊里糊涂地受重伤回来,不知道为什么打仗,也不知道生命的价值。这一形象比较准确地概括了纳粹德国时期青少年真实的思想状况。“我”被蒙蔽的根源是什么?纳粹德国给青少年灌输军国主义思想,教育青少年盲从、为法西斯效力卖命的可悲现实。军国主义教育图片展日本开展大规模战争前对小学生进行军国主义教育军国主义教育图片展日本开展大规模战争前对越前永平寺僧人也进行军事训练1937年12月13日,日军攻陷南京后,日本出现了战争狂热文章的结尾使人眼前一亮,所有的谜底在此全都被揭开,这是什么写法?这种写法的作用是什么?悬念,就是文章中令人好奇而又不能马上知道底细的情景。悬念的主要作用是抓住读者的心,引起读者对事情的发展、变化、结果,对人物或事物的处境、结局产生关切心理,使文章情节发展更具有吸引读者关切、引人入胜的魅力,更能引发人的深入思考,产生心灵的震撼,更好地揭示主题。这种写法在小说中最为常见。肉体的创痛心灵的震痛流浪人,你若到斯巴……暗示纳粹德国给青少年灌输军国主义思想,教育青少年盲从,为法西斯效力卖命的可悲现实。拓展提高第二次世界大战已过去了六十年,在这六十年间,曾对世界人民犯下战争罪行的法西斯国家对它们的历史是怎样看的呢?阅读下面两段史料,回答问题。1970年12月7日,大雪过后,东欧最寒冷的一天。对捷克、波兰进行国事访问期间,当时的联邦德国总理维利·勃兰特冒着凛冽的寒风来到华沙犹太人死难者纪念碑下。他向纪念碑献上花圈后,肃穆垂首,突然双膝下跪,并祈祷:“上帝饶恕我们吧,愿苦难的灵魂得到安宁。”勃兰特以此举向二战中无辜被纳粹党杀害的510万犹太人表示沉痛哀悼,并虔诚地为纳粹时代的德国认罪、赎罪。当时的联邦德国总统赫利同时向全世界发表了著名的赎罪书,消息传来,世界各国爱好和平的人们无不拍手称赞。1971年12月20日,勃兰特被授予诺贝尔和平奖。消息一:《勃兰特下跪赎罪受到称赞》这是一个伟大的民族!这是一个心胸坦荡的民族!这是一个从不逃避历史,勇敢承担责任的民族!他们曾经犯过错误。但是今天,他们的每一届政府都不厌其烦的向全世界真诚道歉!他们本国的法庭和警察帮着别的国家的人逮捕和审判本国的战犯!他们对每个受到他们伤害过的人都给予真诚的道歉和补偿!从小学开始,他们就教育自己民族的后代:“我们日尔曼民族曾经侵略过别的国家,我们曾经对别的国家和民族造成过伤害。我们每个德国人都要对过去的行为负责。我们每个德国人都有责任不让历史重演。消息二:每年8月15日前后,日本内阁成员都要掀起一股参拜供奉有二战甲级战犯牌位的靖国神社的风潮。日本首相小泉纯一郎今年1月1日第四次参拜靖国神社。自当选以来,小泉曾四次参拜靖国神社。日本首相小泉纯一郎8月10日表示,他不会屈服于国际社会的压力,明年还要参拜靖国神社。这是一个卑劣的民族!这是一个狭隘无耻的民族!这是一个逃避过去,拒绝承担责任的民族!每个人都有可能犯错误,但是他们直到今天依然拒绝承认他们错了!他们的每一届下政府都把他们本国的战犯说成“英雄”,把侵略别的国家说成是“进入”,他们把屠杀别的国家的人民的历史说成是捏造的!他们的国家的法庭和警察全力以赴保护自己国家的战犯,拒绝为受到过使我们伤害的国这的人民提供补偿!他们从小学开始就对自己的民族的后代说:“别的国家那样谴责我们的过去是因为嫉妒我们现在的成就!我们没必要没完没了的道歉。”比较阅读课后练习第一题P51这篇小说和《一个人的遭遇》都以第二次世界大战为题材,主人公分属敌对阵营,一个为保卫祖国而战,一个为法西斯卖命。说说作者试图告诉读者的是什么?它们各自是从什么角度表现主题的?一、主题比较:作品的主题都是反战。《一个人的遭遇》是通过一位老兵对战争的回忆,讲述战争的创伤;《流浪人,你若到斯巴……》则通过一位青年学生在战争现场的感受,写战争对人性的毁灭。两部作品都有很强的冲击力,作者要告诉读者的是战争对人的摧残:不义的战争不仅摧毁了文明成果,也摧残了人的心灵;正义的战争虽然能铸就英雄业绩,但是同样会给人们留下痛苦的记忆。索科洛夫只想过太平的生活,这个要求并不高,但是战争摧毁了他的全部生活;《流浪人,你若到斯巴……》中的“我”根本还没有长大,就被赶到炮火之中,战争夺去了他的肢体,也结束了他的青春。同样是遭遇了战争的不幸,索科洛夫知道自己在干什么,知道自己为什么去打仗,而《流》中的“我”受了欺骗并不清楚自己离开学校去参加战斗的原因。一个为保卫祖国而战,一个为法西斯卖命。索科洛夫失去了家庭,《流》中的“我”失去了四肢中的三肢,心灵所遭受的伤痛是一样。相比较而言,由于年龄和生活经历,索科洛夫要比《流》中的“我”更加珍视幸福。二、人物命运比较两个人物同样遭遇不幸,索科洛夫是悲伤的,《流》中的“我”则显得比较麻木,这中间有年龄阅历方面的因素,也有外来的作用,索科洛夫知道自己是在为保卫祖国,《流》中的“我”受了欺骗,没有认识到法西斯的侵略本质。三、表达形式比较虽然都用了第一人称“自白”的形式,但索科洛夫是在和别人交流,本文“我”是内心独白,是在和自己的心灵世界交流;而且构思巧妙,反战视角独特:本该在学校读书的学生却上了战场,文科学校成了伤兵医院,学绘画的永远失去了双手,这些突出表现了法西斯穷兵黩武的本质。和平的祈祷:今天,现在,枪声还在不断从伊拉克、从阿富汗、叙利亚、从世界的不同角落传来。让我们默默祈祷和平
本文标题:流浪人你若到斯巴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10842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