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 2016届江苏省苏中三市(南通、扬州、泰州)高三下学期第二次调研测试语文试题 (解析版)
12016届江苏省苏中三市(南通、扬州、泰州)高三下学期第二次调研测试语文试题(解析版)语文1试题注意事项考生在答题前请认真阅读本注意事项及各题答题要求。1.本试卷共6页。满分为16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纸交回。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试号等用书写黑色字迹的0.5毫米签字笔填写在答题纸上。3.请认真核对答题纸表头规定填写或填涂的项目是否准确。4.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作答非选择题必须用书写黑色字迹的0.5毫米签字笔写在答题纸上的指定位置,在其它位置作答一律无效。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1.在下面一段话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古筝拥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是从琴瑟里而来的。古筝以其多变的指法,的音域,深受民众喜爱。传统的筝乐被分为南北两派,现一般分为九派,其曲目及演奏方法。A.演化宽厚平分秋色B.演绎宽广平分秋色C.演绎宽厚各有千秋D.演化宽广各有千秋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A.气候变化本是大自然的自我更新,而当今气候的急剧变化的原因是由于人类活动产生过多的二氧化碳破坏了大气构成引起的。B.与其说是人工智能战胜了李世石,还不如说是哈萨比斯及其领导的团队战胜了李世石,更确切地说是集体智慧战胜了个体智慧。C.缺乏必要的科学素养,不仅可能会延缓或者阻碍国家相关科研项目的决策与实施,甚至会影响公众作出科学、理性的判断。D.为有效疏解中心城市城区功能,缓解人口和公共服务压力,江苏未来五年将鼓励大中城市周边的2小城镇发展成为生态卫星城。【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A项“而当今气候的急剧变化的原因是由于人类活动产生过多的二氧化碳破坏了大气构成引起的”。句式杂糅,删去“引起的”。C项语序不当,改为“不仅会影响公众作出科学、理性的判断,甚至可能会延缓或者阻碍国家相关科研项目的决策与实施。”D项语序不当,“将未来五年”移至“发展”之前。考点:辨析并修改病句。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3.下列各中没有使用....比喻手法的一项是(3分)A.地球上的生灵中,惟有人会微笑,群体的微笑构筑和平,他人的微笑增进理解,自我的微笑则是心灵的净化剂。B.爱就是火,火总是光明的,不管那熊熊燃烧的是煤块还是木材,是大树还是小草,只要是火,就闪耀着同样的光辉。C.人生的刺,就在这里,留恋着不肯走的,偏是你所不留恋的东西。矛盾是智慧的代价,这是人生对于人生观开的玩笑。D.庄严的教堂里,一束不很明亮的光线从彩色玻璃窗透了进来,沉重的钟声好像震慑了我的心灵,我感到了自己的渺小。【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识别比喻的修辞手法的能力。比喻的构成有两点:一,两者是不同类事物,二,两者必须有相似点。有的句子虽然有喻词,但没有以上两个条件,也就不是比喻。“好像”不是比喻。考点:正确运用常用的修辞方法。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画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明代于谦有言“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抒写的是;清人纪晓岚亦云“书似青山常乱叠,灯如红豆最相思”,抒写的是;今人也说“给我一本好书,一杯清茶,一壁炉火,吾愿足矣”,抒写的是;好读书,读好书,润泽我们的心灵。①安适闲恬、沉醉书香的淡然②愁苦与共、乐在其中的陶然③漫卷诗书、情有独钟的怡然A.①②③B.②①③C.②③①D.③②①【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此题根据前后文的语境提示,把握名言阐释的是哪一种意境即可。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5.阅读右边这幅漫画,对它的寓意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A.风险越大意味着收获越多。3B.要警惕诱惑背后的陷阱。C.想要获得成功往往需要借助外物。D.距离成功只差一步时不要轻言放弃。【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图文转换的能力。此题需认真阅读漫画,从漫画的表层分析出其内涵。此图中这个人想摘到一朵花,从图中看这时的难度较大。A项仅有一朵花,无所谓多。所以“风险越大意味着收获越多”错误。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二、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子贡论王安石予读史所载子贡事,疑传之者妄,不然,子贡安得为儒哉?夫所谓儒者,用于君则忧君之忧,食于民则患民之患,在下而不用,则修身而已。当尧之时,天下之民患于洚水,尧以为忧,故禹于九年之间三过其门而不一省其子也。回①之生,天下之民患有甚于洚水,天下之君忧有甚于尧,然回以禹之贤而独乐陋巷之间,曾不以天下忧患介其意也。夫二人者,岂不同道哉?所遇之时则异矣。何忧患之与哉?夫所谓忧君之忧、患民之患者,亦以义也。苟不义而能释君之忧、除民之患,贤者亦不为矣。《史记》曰:齐伐鲁,孔子闻之,曰:“鲁,坟墓之国。国危如此,二三子何为莫出?”子贡因行,说齐以伐吴,说吴以救鲁,复说越,复说晋,五国由是交兵。或强,或破,或乱,或霸,卒以存鲁。观其言,迹其事,仪秦轸代②,无以异也。嗟乎,孔子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已以坟墓之国而欲全之,则齐、吴之人,岂无是心哉,奈何使之乱欤?吾所以知传者之妄,一也。于史考之,当是时,孔子、子贡为匹夫,非有卿相之位、万钟之禄也,何以忧患为哉?然则异于颜回之道矣,吾所以知其传者之妄,二也。坟墓之国,虽君子之所重,然岂有忧患而谋为不义哉?借使有忧患而为谋之义,则岂可以变诈之说亡人之国,而求自存哉?吾所以知其传者之妄,三也。子贡之行,虽不能尽当于道,然孔子之贤弟子也,固不宜至于此,矧③曰孔子使之也。太史公曰;“学者多称七十子之徒,誉者或过其实,毁者或损其真。”子贡虽好辩。讵至于此邪?亦所谓毁损其真者哉!(选自《临川先生文集》,有删节)注:①回:颜回,孔子的弟子。心仪秦轸代:分别指战国时张仪、苏秦、陈轸、苏代四位说士。②矧:4况且。6.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三过其门而不一省.其子也省:探望B.观其言,迹.其事迹:考察C.己以坟墓之国而欲全.之全:使……全D.学者多称.七十子之徒称:称赞7.下列句子中“以”字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3分)A.然回以.禹之贤而独乐陋巷之间B.子贡因行,说齐以.伐吴C.何以.忧患为哉D.则岂可以.变诈之说亡人之国8.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食于民则患民之患,在下而不用,则修身而已。(3分)(2)夫二人者,岂不同道哉?所遇之时则异矣。(3分)(3)子贡虽好辩,讵至于此邪?亦所谓毁损其真者哉!(4分)9.文章第三段中,作者指出的“传者之妄”有哪三点?请简要概括。(3分)【答案】6.D7.B8.(1)(3分)享用百姓的供养,就把百姓的忧患作为自己的忧患,身处下层不被重用,就修养身心罢了。(2)(3分)(禹与颜回)这两个人,难道是不同主张吗?是他们遭逢的时代不同啊。(3)(4分)子贡即使擅长论辩,哪里会到这样地步呢?也就是所说的毁谤的人歪曲事实啊。9.(1)转嫁灾祸,制造战乱;(2)忧君之忧;(3)用奸诈说辞使他国灭亡,保全自己。(每点1分,意思对即可)。【解析】7.试题分析:虚词判断题可用结构分析法,分析该虚词在句中的结构作用,从而推测其意义B项是连词,表目的,其余三项都是介词,凭借。考点: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8.5试题分析:翻译时要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抓住关键的实词、虚词,特殊句式等。关键得分点:(1)“食”、“患”(2)“道”、判断句式。(3)“虽”、“辩”、“损”考点: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9.试题分析:首先审读题干,明确问题要点,(1)文章第三段中,(2)“传者之妄”有哪三点?回到原文,找到“吾所以知其传者之妄,三也”这句话,据此相应信息在这句话之前,然后概括。概括时既可引用原文,也可用自己的语言。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参考译文:我读史书上记载的子贡的事,怀疑它虚妄不实,否则,子贡怎么会被称为儒者呢?所说的儒者,被国君任用就以国君之忧为忧,为百姓做事,就以百姓之患为患,处在下层不被任用,就加强自身修养。尧的时候,百姓苦于洪水,尧为此事忧虑,所以禹在九年时间里三次从自家门前路过却一次也没有到家看望孩子。颜回生活的时代,天下百姓的忧患比洪水还厉害,天下君王的忧愁比尧还要多,然而颜回以拥有禹一样的才德,在陋巷里独得其乐,天下的忧患竟然能影响不到他的心志。这两个人,难道他们的道义主张不一样吗?只是所处的时代不同而已。为什么还要有忧虑呢?以国君之忧为忧,以百姓之患为患,也要坚持道义啊。如果不符合道义,即使能解君王之忧,能除百姓之患,贤德的人也不肯去做。《史记》中记载说:齐国攻打鲁国,孔子听说了,说:“鲁国,行将覆亡的国家。国家危急到这个地步,你们几位为什么不出去想办法挽救呢?”子贡于是出发,游说齐国攻打吴国,游说吴国救援鲁国,又游说越国,游说晋国,五国因此刀兵相见。有的强大了,有的亡国了,有的混乱了,有的称霸了,终于保全了鲁国。看他说的话,考察他做的事,和张仪、苏秦、陈轸、苏代,没什么两样。唉,孔子说:“自己不喜欢的事,不要强加给别人。”自己的国家行将覆灭还想去保全它,那么齐国、吴国的人,难道就不想有保全自己的国家的想法吗?为什么使他们的国家混乱呢?这就是我认为古书所载虚妄不实的第一个原因。根据史实来推究,孔子、子贡当时是平民,没有卿相的地位,没有很高的俸禄,他们为什么要忧患呢?这与颜回的立身处世之道不一致了。这是我认为古书所载不真实的第二个原因。对于将要覆亡的国家,君子当然要看重这件事,但是,怎么可以有了忧患就做不义的事呢?如果有了忧患也要做符合道义的事,那么怎么可以用机变巧诈的说辞使人的国家灭亡来保全自己呢?这是我认为古书所载虚妄不实的第三个原因。子贡的行为虽然不能完全符合道义,但他毕竟是孔子的得意门生,本来不应该到这个地步,何况说是孔子让他去的呢。太史公说:“读书人常常提起孔子的七十个得意弟子,称赞的也许言过其实,诋毁的也许歪曲事实。”子贡虽喜论辩,难道会这样吗?这也就是诋毁而失去事实真相的情况啊!三、古诗词鉴赏(10分)10.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蝶恋花·上巳注召亲族6李清照永夜恹恹欢意少,空梦长安,认取长安道。为报今年春色好,花光月影宜相照。随意杯盘虽草草,酒美梅酸,恰称人怀抱。醉里插花花莫笑,可怜人似春将老。注:“上巳”,节日名,古指农历三月初三。(1)请根据“永夜恹恹欢意少,空梦长安,认取长安道”三句,简要概括“欢意少”的原因。(3分)(2)请简要赏析“醉里插花花莫笑,可怜人似春将老”的艺术技巧。(3分)(3)与《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相比,两首词在语言风格和思想感情上有何不同?(4分)【答案】(1)(1)(3分)长夜漫漫,辗转难眠;故国已失,梦境成空;故园相识,思家难归。(2)(3分)①运用拟人手法,写“花莫笑”,形象写出醉酒暂得欢愉的无奈;②运用比喻手法,写“人似春将老”,表达对韶华将逝的感叹;③对比衬托,以醉酒强笑衬托内心对春尽人老的痛苦;④化用,“醉里插花花莫笑”化用苏轼《吉祥寺赏牡丹》“人老簪花不自羞,花应羞上老人头”句。“可怜人似春将老”化用唐代刘希夷《代悲白头翁》“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句。(3)(4分)①从语言风格上看,《如梦令》清新明快,简洁自然;《蝶恋花》苍凉沉郁,委婉曲折。②从思想感情上看,《如梦令》(通过回想日暮沉醉不知归路的情景)表达了青春年少的欢快之情;《蝶恋花》(通过上巳节召集亲族宴饮醉酒的描写)表达了对人生已老的感慨和对国破家亡的哀痛。【解析】(1)试题分析:题干要求根据“永夜恹恹欢意少,空梦长安,认取长安道”三句,概括“欢意少”的原因。抓住关键词语分析理解,如“永夜恹恹”“空梦长安”“认取长安道”,说明作者长夜漫漫,难以入眠。梦回故国,思家难归。所以“欢意少”。考点: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2)试题分析:结合词
本文标题:2016届江苏省苏中三市(南通、扬州、泰州)高三下学期第二次调研测试语文试题 (解析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10900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