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 2016届高三一轮复习―世界近代史通史资料
2015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世界近代史篇1世界近代史部分【通史综述】大体分期:I.工业革命前的资本主义世界(14--18世纪):(1)资本主义萌芽阶段:①时间:14--16世纪。②总体特征:“人”和“世界”被发现,欧洲开始从封建社会向近代社会迈进(由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迈进)。③主题词:地理大发现;文艺复兴;宗教改革。(2)工场手工业阶段:①时间:17--18世纪中期。②总体特征:资本主义的发展与封建制度矛盾尖锐,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过渡,开启看工业文明大门的政治革命时期。③主题词:启蒙运动;理性王国;近代科学。II.工业革命时期(18世纪末--19世纪中期):①时间:18世纪末--19世纪中期。②总体特征:工业革命、工业化、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资产阶级代议制在世界建立,无产阶级革命运动兴起并走上联合;进化论,科学理论重大突破;世界文学艺术空前繁荣。③主题词:科技发展;资本主义统治;世界市场初步形成。III.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19世纪后期--1917年):①时间:19世纪后期--1917年。②总体特征:资本主义世界世界体系最终确立。③主题词:新兴工业出现;垄断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专题一:近代西方民主政治和解放人类的阳光大道【专题概览】本专题主要阐述了近代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发现以及社会主义理论的形成、发展与实践的相关史实。在代议制方面,以英、美、法、德四国代议制政体的确立为代表,虽历经曲折,但开创了近代西方民主政治体制。同时,因各国国情不同,呈现不同的特征,客观上体现了世界各国政治文明的多元化和多样性。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社会矛盾的激化,用于指导工人运动的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经历了由空想变为科学--------马克思主义诞生,由理论到实践------1871年巴黎公社,由理想到现实-----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的发展过程,社会主义从理论变为现实【通史坐标】一、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二、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诞生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是在议会与王权的斗争中逐渐形成的;美国独立后,通过1787年宪法,确立了共和政体和联邦制度;而法国和德国在19世纪后期制定了宪法,走上了民主道路。至此,资本主义代议制度在欧美世界基本确立。伴随着资本主义的兴起与发展,资本主义的弊端充分暴露,一种探索新的社会制度的共产主义思想逐渐形成,《共产党宣言》的发表与巴黎公社革命成为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重要成果。第一讲:英国的代议制和美国1787年宪法基准考点一: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和完善作为国家元首,英王是国家统一的象征;作为英联邦首脑,英王起着维系英联邦的纽带作用;英王“统而不治”,只是最高权力象征。在英国下院大选中获胜的多数党领袖为首相,首相通过国王形式上的任命即可组阁,内阁全体成员对政府事务集体负责,并与首相共进退。近代英国君主立宪制特点:议会掌握实权,权力至高无上,国王逐渐“统而不治”。是近代西方资产阶级民主代议制创新的开始。【基础梳理知识整合】1.“光荣革命”(1)目的:反对斯图亚特王朝的封建统治,建立资产阶级统治。(2)领导者:资产阶级和新贵族。(要求限制王权,发展资本主义)(3)历程:①内战阶段:1640--1649年,资产阶级和新贵族与以国王为首的封建势力进行了两次内战。②独裁阶段:推翻斯图亚特王朝后,克伦威尔就任“护国主”,实行独裁统治。③复辟阶段:1660年,斯图亚特王朝复辟,直接威胁到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利益。④“光荣革命”:1688年,议会迎立荷兰执政威廉三世为英国国王。(4)意义:为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提供了政治前提。注意:“光荣革命”不是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标志。“光荣革命”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结束的标志。英国君主立宪制确立的标志是《权利法案》的颁布。2.君主立宪制的确立和发展:(1)1689年颁布《权法利案》:①内容:a.以明确的法律条文,限制国王权力。b.保证议会的立法权、财政权等权力。②作用:使国家实际权力逐渐转移到议会手里,确立了法律至上、议会权力高于王权、司法独立于王权的原则,奠定了君主立宪制的法律基础。注意:1701年颁布《王位继承法》。(2)1832年议会改革:①原因:a.旧选举规则的弊端严重。b.工业资产阶级兴起,要求更多的政治权利。c.欧洲大陆革命浪潮的冲击。d.英国群众斗争高涨。②内容:aa.改革选举规则。b.富有农民和城镇小资产阶级和工人获得选举权。b.重新分配选举2015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世界近代史篇2和议会名额。③意义:㈠积极:a.工业资产阶级获得了更多的参政权和选举权,加强了在议会中的作用。b.为工业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保障。㈡消极:工人、贫民的政治权利仍然受到种种限制。3.责任内阁制的形成:(1)历程:①“光荣革命”前,国王有一个最高咨询机构----枢密院。②“光荣革命”后,国王经常召开秘密会议,成为内阁会议。内阁取代了枢密院,成为国王直辖的最高行政机关。③1721年,议会下院多数党领袖沃尔波尔经常主持内阁会议,开创了议会下院多数党领袖任首相并组建内阁的先例。④18世纪中叶,责任内阁制形成并得以完善。(2)权力职责:①内阁成员集体负责,名义上对国王负责,实际上对议会负责。②首相掌握国家行政大权,又能通过议会掌握立法权。③国王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只是最高权力的象征。(3)主要影响:君主立宪制基本形成,英国成为典型的资产阶级代议制国家。(资产阶级议会政党制度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4.议会中的“第三院”:(1)表现:内阁取得了一部分立法权、立法提案权和财政权;首相和内阁对议会负责。(2)影响:内阁被称为议会中的“第三院”,体现了19世纪末的政治发展趋向。19世纪70年代以后,议会权力和作用开始缩小。注意:1689年《权法利案》颁布后,英王还掌握着行政权,国王可以依法行政,那么,英王失去行政权是在责任内阁制形成以后,逐渐成为国家的象征。【核心探究主题升华】1.用“一、二、三”概括英国君主立宪制“一条主线”:英国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确立、发展和完善。“二个趋势”:国王的权力逐渐削弱,议会的权力不断增强。“三个转移”:立法权由国王转移到议会;行政权由国王转移到内阁;民主权利由贵族转移到工业资产阶级。2.责任内阁制:责任内阁制是资本主义国家由内阁总揽国家行政权力并向议会负责的一种国家政权组织形式。由于内阁制政府具有对议会全权负责的特征,故又称议会内阁制。责任内阁制以议会(国会)为权力核心,行政系统受议会的节制,行政权与立法权合一,政府(内阁)则对议会负责。3.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1)君主立宪制是以责任内阁制为核心、以代议制民主为基础的资本主义政治体制。(2)议会是权力中心,掌管立法权和行政监督权。(3)国王是国家元首,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其作为国家象征的地位更为突出。(4)责任内阁制名义上是对国王负责,实际上是对议会负责,首相由议会多数党领袖担任。作为政府首脑,首相是国家政治生活中的最高领导者和决策者。(5)内阁全体成员对政府事务集体负责,并与首相在政治上共进退。(6)是君主制、民主制与贵族制的混合体。4.“光荣革命”前后国王权力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这场革命实质是什么?变化:革命前:君权神授(大权独揽);革命后权力受到议会的限制,逐渐“统而不治”(没有实权)。实质:“光荣革命”从形式上看,是一场宫廷政变;从阶级本质上看,是一次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同封建贵族的妥协。“光荣革命”实现了资产阶级掌握政权的愿望,它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为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开辟了道路。5.英国内阁与中国明朝内阁有何不同?英国内阁属于资产阶级民主制度的内容。而中国明朝内阁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加强的表现。英国内阁是由民主选举产生的,而中国明朝内阁是皇帝专制独裁的产物。英国内阁促进了英国现代化进程,中国内阁则促使封建专制制度在强化的同时逐步走向衰落。基准考点二:美国1787年宪法与共和制的确立美国1787年宪法体现了“分权与制衡”原则,反映了资产阶级民主精神。美国联邦制确立了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相结合的权力结构。两党制交替执政,是美国共和政体的一大特色。美国1787年宪法主要确立了两大制度,即联邦制度和共和体制,是政治制度的重大创新。前者主要涉及中央与地方的权力分配问题,而后者则以三权分立为指导思想,划分各权力主体2015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世界近代史篇3的职权及相互制约关系。【基础梳理知识整合】1.1787年宪法:(1)背景:政治前提:1775--1783年的独立战争,美国摆脱了英国殖民统治而独立。现实原因:独立之初建立的邦联制导致中央政府无权,无力摆脱经济、财政、安全等窘境。理论来源:孟德斯鸠的三权分立学说。注意:1.1871年颁布《联邦条例》。2.1781年,美国打败了英国殖民军队。1783年,英国承认其独立。(2)目的:建立强有力的中央政府,加强中央集权,维护资产阶级利益,维护国家利益。(3)内容:规定联邦政府是各州的中央政府,以三权分立原则构建中央政府权力。①最高行政权属于总统,总统兼任武装部总司令。a.产生:间接选举制,即由各州选民选出该州的选举人,再由选举人选出总统。b.任期:4年。c.具有的职权:行政权、统兵权、否决权、缔约权。②最高立法权归国会。a.构成:由参议院和众议院组成,实行两院制。b.产生:参议员由各州议会选出,每州2人;众议员数按各州人口比例分配,直接选举产生。c.职权:立法权。征税权、宣战权、弹劾权、批准权。③司法权属于各级法院。产生:大法官由总统提名,但需经参议院同意;除非犯罪,终身任职。职权:最高审判权、法律解释权。影响:㈠进步性:是近代历史上第一部比较完整的资产(4)阶级宪法(地位),奠定了美国政治制度的法律基础。保障了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利益,加速了资本主义发展。所体现的“制约与平衡”原则,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资产阶级民主,为美国的长期稳定与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㈡局限性:没有废除南方的奴隶制度,打上了种族歧视的烙印。2.从“邦联”到“联邦”(1)依据:1788年,联邦宪法正式生效。(2)措施:①中央:集中财政、外交和制定各项经济政策的权力。②地方:各州保持一定程度的自治地位,拥有一些州权。(3)作用:①使美国成为一个真正统一的国家。②有利于形成全国性的市场,促进资本主义的发展。③使美国有足够的权威和军队来维护国内统治秩序,巩固资产阶级和种植园主的新政权。④恰到好处地协调了中央和地方的关系。3.两党制的形成:(1)历程:①19世纪20年代末至30年代初,是美国两党制形成的重要时期。②19世纪50年代中期,民主党与共和党对峙格局最终形成。③1860年以后,共和党和民主党交替执政的局面持续至今。(2)评价:①两党控制了国会,左右着总统选举和地方选举。②两党对垒,交替执政,成为美国共和政体的一大特色。③两党虽然有很大差异,但本质上都是资产阶级政党。注意:两党制是美国政治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它强化了竞争,迫使两党不断调整政策来适应民众与社会的需求;同时也迫使其不断选出杰出的人才,从而推动政治的清明、有效。但两党制也不可避免地造成两党竞争、互相诽谤等弊端。【核心探究主题升华】1.美国1787年宪法的基本原则:(1)联邦制原则:宪法规定美国是实行联邦制的总统制共和国,总统拥有极广泛的权力。(2)中央集权原则:联邦政府是各州中央政府,地方各州在行政上拥有部分自主权。(3)分权制衡原则:立法、司法、行政三权分立,相互制约。(4)民主原则:总统、议员均由民主选举产生并有任期限制,并对选民负责。2015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世界近代史篇42.美国总统制与英国君主立宪制的比较美国总统制英国君主立宪制相同点都是资产阶级专政政体民主共和制,总统制君主立宪制,责任内阁制国家元首名称总统国王产生方式选举制(间接选举)世袭制任期任期制(4年)终身制权限有实权(执掌行政权)无实权(虚位元首)政府首脑名称总统首相产生方式选民间接选举产生议会产生3.民主共和制:民主共和是组合概念。民主即主权在民,一般由公民选出的代表掌握国家政权,即代议制民主。共和即最高权力由多人共同行使,实现权力的制约与
本文标题:2016届高三一轮复习―世界近代史通史资料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10959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