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孟子)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匈牙利裴多菲)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夏明翰)读名言,谈体会生为尊严,生为自由生为名声,生为正义在人的一生中,要作出许多各种各样的选择,尤其是在对待象生和死这样重大的问题上,当我们必须作出非此即彼的选择的时候,这对任何人都是一个严肃的人生课题。我们今天学习的《鱼我所欲也》这篇课文告诉了我们应怎样作出选择。《孟子》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时邹人。是儒家继孔子之后又一位重要的代表人物,后称为“亚圣”。孟子生于战国诸侯混战最激烈的时期,他继承和发扬了孔子的思想,他提出“民贵君轻”、反对掠夺性战争等主张。为此,他到各国去游说诸侯,反对“霸道”,提倡以“仁”“义”为中心的“仁政”、“王道”。作者简介•主要思想•施仁政•民贵君轻•人性本善“性善论”的要点:(1)“善”是人的本性。“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2)人有四种“本心”:同情心、羞耻心、恭敬心、是非心。仁义礼智的道德规范即由此产生。“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本文选自《孟子·告子上》。•《告子上》的主要内容是阐明“性善说”,即人性里天生就有向善的种子,这种善的天性,就是人的“本心”。•本文讲的是每个人都有“本心”,无论在什么情况下,人都应该保有自己的“本心”。正音、释义:①不为苟得也②所恶③箪④羹⑤蹴⑥为宫室之美(wéi,动词,做,干)(Wù,动词,厌恶)(dān古代盛饭用的圆竹器)(gēng汤)(cù用脚踢)(wèi,介词,为了)正句:①所欲/有甚于生者②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③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④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⑤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⑥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⑦是/亦不可以已乎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鱼,是我想要的东西,熊掌,也是我想要的东西,(如果)两种东西不能同时得到,(那么),(我要)舍弃鱼而选取熊掌.生命是我所想要的,大义也是我所想要的,如果这两样东西不能同时都具有的话,那么我就只好牺牲生命而选取大义了。动词,同时得到或占有.“兼”是副词状语置后.能愿动词,想要生命大义舍弃译文:第一层:提出中心论点:舍生取义(比喻论证)文章开头写“鱼”和“熊掌”有什么作用?鱼和熊掌两样东西的价值不同,鱼低贱而熊掌珍贵。二者不能同时得到,必然舍弃鱼而选取熊掌;同理,生命和正义的价值也不同.正义要比生命重要得多,二者不能同时得到的情况下,必须舍弃生命选取正义。这里运用了比喻论证,提出了“舍生取义”的中心论点。生动形象通俗易懂。探究所欲鱼、熊掌生、义提出论点舍鱼取熊掌舍生取义生动形象,通俗易懂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动词,超过、胜过读wéi,动词,做,干苟且偷生读Wù,动词,厌恶。与“欲”相反名词,祸患,灾难通“避”,躲避生命是我所想要的,但我所想要的还有胜过生命的东西,所以我不做苟且偷生的事;死亡是我所厌恶的,但我所厌恶的还有超过死亡的事,所以有灾祸我不躲避的。译文:比第二层:分析人所以能舍生取义的原因(正面道理论证)所欲甚于生(义)故不苟得所恶甚于死(不义)故不避患辨证分析(正面道理论证)“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欲”可以指哪些事情?这里的“所欲”应指正义的事业。如为人民大众作有利之事,为国家建设做事,为了别人安危挺身而出等。“所恶有甚于死者”“所恶”可以指哪些事情?这里的“所恶”应指不正义的事情。不合法不道德的事情,如叛变国家,贪污受贿,滥用职权,杀人放火等危害国家危害人民的事。探究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如果人们所想要的东西没有超过生命的,那么凡是能够用来求得生存的手段,什么不可以采用呢?如果人们所厌恶的事情没有超过死亡的,那么凡是能够用来逃避灾祸的坏事,什么不可以做呢?假如,假使那么什么手段不可用呢动词,做,干译文:没有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采用某种方法就能够活命,可是有的人却不肯采用;采用某种办法就能够躲避灾祸,可是有的人也不肯去做。因此,他们所喜爱的有比生命更宝贵的东西(那就是“义”);他们所厌恶的,有比死亡更严重的事(那就是“不义”)。通过某种方法。因此译文:假设分析(反面道理论证)所欲莫甚于生(最喜生)何不用(不择手段求生)所恶莫甚于死(最恶死)何不为(不择手段躲祸)由是则生由是避患不用不为有甚于生者有甚于死者因果分析(原因)(结果)第三层从反面论述义的价值和作用(反面道理论证)•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不只是有道德的人有这种天性(辨别“义’’与“不义”,并保持它),人人都有这颗心(孟子认为人生下来本性是善良的),只是有道德的人能永远不失去它罢了。不仅仅这种天性不丧失。译文:第四层:舍生取义是人的本心,贤者勿丧。(孟子的“人性本善”的主张)“非独贤者有是心”中“是心”指什么?指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等这些善心。为什么说“非独贤者有是心,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孟子主张人性是善的。“人之初,性本善”。但是只有有道德的人才能保持高尚的操守而不丧失善心(天性、天良)。探究(用原文中的语句来回答:所欲者有甚于生者,所恶者有甚于死者)第一段提出“舍生取义”的中心论点,并说明“义”的美德就是人所固有的,“义”重于生命。分析第一段舍鱼而取熊掌比喻论证舍生而取义正面论证反面论证不为苟得“甚于生者”“义”;“甚于死者”“不义”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凡可以避患者何不为也?所欲莫甚于生所恶莫甚于死论点患有所不避论证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人人都有向善之心,(“性善论”)课文第一段的论述思路是怎样的?首先,孟子用“鱼与熊掌的取舍”比喻“生命与大义的取舍”,自然地引出了“舍生取义”这个观点。(类比引出论点、比喻论证)接着,通过正反结合,层层深入,反复论证义是人的本心,义重于生,告诉我们,当生命和大义不能同时得到的话,应舍生取义。(对比论证)最后,孟子指出人性本善,“贤者”做到“舍生取义”,是因为不丧失“本心”。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一碗饭,一碗汤,吃了就能活下去,不吃就会饿死。可是没有礼貌的吆喝着给别人吃,过路的饥民也不肯接受;用脚踢过去给别人吃,乞丐也因轻视而不肯接受。吆喝。尔,助词。给饥饿的过路人因轻视而不肯接受用脚踢。译文:为什么“行道之人弗受”“乞人不屑”?结果会怎样?这说明了什么?因为施舍的人没有尊重他们。结果是“行道之人”“乞人”会饿死。说明在“行道之人”和“乞人”心里,个人的人格尊严比生命重要。1、这是著名的“不受嗟来之食”典故。嗟来之食《礼记·檀弓下》:齐大饥,黔敖为食于路,以待饿而食之。有饿者,蒙袂辑屦,贸贸然来。黔敖左奉食,右执饮,曰:“嗟!来食”!扬其目而视之曰:“予唯不食嗟来之食,以至于斯也!”从而谢焉,终不食而死。……1、请用最简练的一句话概括这个典故。贫者不受嗟来之食。2、在这一小节中,使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使用了举例论证的论证方法,具体有力地论证了义重于生,应舍生取义这个观点。一箪食一豆羹“呼尔”“蹴尔”不屑接受羞恶之心舍生取义得——生舍——死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可是有的人)对于“万钟”的优厚俸禄如果不辨别是否合乎礼义就接受了。这样,优厚的俸禄对我有什么好处呢?是为了宫室的美丽、妻妾的侍奉和所识的贫困的人感激我吗?(注:“于我何加焉”即“何加于我焉”。)高位厚禄;则:如果通“辨”,辨别有什么好处通“德”,感激通“欤”,语气助词译文:侍奉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接受万钟不辨礼义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先前(有人)宁愿死也不愿接受,现在(有人)为了宫室的华丽却接受了;先前(有人)宁愿死也不愿接受,现在(有人)为了妻妾的侍奉却接受了;先前(有人)宁愿死也不愿接受,现在(有人)为了所识的穷人感激自己却接受了。这种做法不是可以让它停止了吗?这就叫做丧失了人所固有的羞恶之心。通“向”,从前。为了,介词wèi做,动词wéi停止,放弃天性译文:接受万钟不受食羹丧失本心身外之物关乎生死保有本心第二段第二层举不辨礼义而接受“万钟”的例子进一步论证“义”重于生命,不能“见利忘义”,否则就是失掉了人所固有的“羞恶之心”。第二段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举例论证、对比论证(1)为了人格尊严宁死不受施舍的例子。(2)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不辩礼义”而受“万钟”的例子。•举例论证:•对比论证:(1)将“一箪食,一豆羹”与“万钟”作对比。(2)“乡”和“今”的不同做法进行对比,指出“今”的做法为“失其本心”。文中说接受了“万钟”是为了什么?为了“宫室之美”,为了“妻妾之奉”,为了“所识穷乏者得我”。作者认为这种作法如何?作者认为“此之谓失其本心”应当“可以止”。作者列举了两种不同的人生观,赞扬了什么样的人,斥责了什么样的人?赞扬了那些重义轻生、舍生取义的人,斥责了那些苟且偷生、见利忘义的人。探究舍生取义举例论证见利忘义(正)(反)对比论证不食嗟来之食1、行道之人2、乞人万钟之禄1、宫室之美2、妻妾之奉3、所识穷乏者得我理清论证思路,把握说理方法1.本文的论点是什么?怎样提出来的?为什么不直接提出来?2.论点提出以后,文章是怎样围绕论点逐层论述的?1.本文的论点是什么?怎样提出来的?为什么不直接提出来?论点是:“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这个论点是由“鱼”和“熊掌”的比喻引出来的。先设比喻而后提出论点,这是因为“鱼”与“熊掌”是人人皆知的美味,而“熊掌”是其中更为美者。二者不可兼得,取其中最美者合乎情理也符合逻辑。由此及彼,由浅入深,引出“舍生取义”的观点。2.论点提出以后,文章是怎样围绕论点逐层论述的?在第1段里,作者用比喻的方式引出“舍生取义”的观点,并分别从正面和反面加以阐明。紧接着“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提出了新的命题:人人都有“是心”(即本心),只是“贤者”能够保有它。第2段就是对这个命题的论说和阐明。作者用一般的人和乞丐都不肯接受“嗟来之食”的故事证明人人都有“本心”,用“不辩礼义”接受“万钟”的故事概括失去“本心”的人的惯有行为,并对此进行批评和嘲讽。鱼熊掌舍鱼取熊掌类比比喻义舍生取义生以生活常理为喻,引出中心论点。A生、欲不为苟得甚于生死、恶不避祸患甚于死欲何不为莫甚于生恶何不用莫甚于死正反从正反两面分析论证B义重于生生重于义人皆有本心,贤者保有本心C第一部分提出“舍生取义”的中心论点,并说明“义”的美德就是人所固有的,“义”重于生命。第二部分举例进一步论证“义”重于生命,不能“见利忘义”,否则就是失掉了人所固有的“羞恶之心”。行道之人、乞人正反不辩礼义、乞人受万钟弗受、不屑举例有本心失本心(重义)(取义)•小结:•第一段:为人应舍生取义–第一层:(从开头至“舍生而取义者也”)提出中心论点(喻证)–第二层:分析人所以能舍生取义的原因(正)第三层从反面论述义的价值和作用(反)第四层:(本段最后一句)舍生取义是人的本心,贤者勿丧。(递进式)第二段:舍义以利就是丧失本心。–第一层:证明“义”之存在。(正面举例)–第二层:揭示“见利忘义”。(反面举例)–第三层:揭示见利忘义就是丧失本心,再次证明本文论点:舍生取义。(对比论证)舍生取义()正面所欲甚于生所恶
本文标题:《鱼我所欲也》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10994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