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女人是什么?•是红颜祸水还是天使圣女?•是男人的附庸还是独立的性别?•正如在英语中History一词所表明的那样,所谓人类的历史无非是“男人的故事或传奇(his-story)”,而女人在其中不过是一个附庸的第二性别,她们在历史或社会中根本无法表达自己的意欲和愿望,而只能按照男性的要求展现其所谓的女性气质——温柔、贤良、端庄、驯服等。•由此可见,女性要摆脱“第二性”地位,第一步就是要打破性别神话。••西蒙娜•德•波伏瓦的《第二性》被誉为“有史以来讨论妇女的最健全、最理智、最充满智慧的一本书”,对妇女运动的第二次浪潮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西蒙娜·德·波伏瓦二十世纪法国最有影响的女性之一,存在主义学者、文学家,1908年1月9日出生于巴黎比较守旧的富裕家庭,父母均是天主教徒。毕业于巴黎高等师范学院,1929年通过考试,和萨特同时获得哲学教师资格,并从此成为萨特的终身伴侣。19岁时,她发表了一项个人“独立宣言”,宣称“我绝不让我的生命屈从于他人的意志”。1949年,《第二性》问世。五十年代访问中国,《长征》问世。1986年4月14日,于巴黎去世。享年78岁。主要作品•获得龚古尔文学奖的《名士风流》(LesMan2darins,1954)•《女客》、《他人的血》、《人总是要死的》、《一个循规蹈矩的少女回忆》、《年富力强》、《时势的力量》、《了结一切》•七部自传以及不少随笔和杂文。女权主义VS女性主义•女权主义与女性主义是同一个英语单词(feminism)两种译法,源起相同,但却涵义不同。女权主义主要指争取男女社会平等地位,而女性主义则侧重打破性别霸权,打破男性中心主义。而且,女权主义一般不涉及到性,女性主义则很侧重性。女性主义用法上更加平和,也更加学术。换言之,女权主义算是宏大叙事(关于国家、历史),而女性主义算是微观叙事(关于个体)。性别平等,二者缺一不可。而我们往往意识到权利平等的重要,却依旧难以摆脱一些自觉或不自觉的性别偏见。《第二性》的主要内容《第二性》涵盖哲学、历史、文学、生物学、古代神话和风俗的文化内容为背景,纵论了从原始社会到现代社会的历史演变中,妇女的处境、地位和权利的实际情况,探讨了女性个体发展史所显示的性别差异。这本书可以说是有史以来探讨妇女最完整、最理性、最智慧的书,一本让妇女独立的书,被视为是女性主义的圣经。堪称为一部俯瞰整个女性世界的百科全书,确立了波伏瓦在现代女权主义历史上的奠基人的地位,为世界妇女运动树立了一块丰碑。《第二性》的主要内容第一卷:全书的理论框架,主要从女性群体的角度去讨论妇女问题。1.从生物学的角度探讨雌雄两性的性生活2.精神分析学的妇女观3.历史唯物主义/马克思主义的妇女观4.从原始社会到社会主义社会的女性地位史5.东西方神话中的妇女权利与地位•在书的上篇中,波伏娃从多个角度论述了女人为何会成为地位低于男性的第二性。•生物学角度•男人和女人的区别在于生产和体力上。女性由于物种的要求而让位。作为哺乳动物的一员,孕育下一代的时间非常漫长,耗费的精力则更多。从怀孕起,身为母亲的女性便备受折磨。十月怀胎使她无精力投身去生产活动,创造经济效益。痛苦的妊娠后,母亲还得照顾新生儿,因此她们只能从事与母亲最紧密的家务劳动。这是别无选择下的选择。从原始社会到社会主义社会的女性地位史•当家务劳动创造的经济价值远远大于男性的原始社会,妇女的地位还是十分崇高的。她们得到男性的尊重,甚至统领整个家族。她们此时拥有的生育能力,高超的手工艺技术、精明的商业头脑都是保证她们地位不可或缺的因素。此时的她们可以说是大地、母神的化身,男性非常惧怕她们。他们把主导地位让与女性。所以,此时女性的一切都由男性赐予的。正因为她们的那种神秘性,她们无奈地被男性划入了他者的行列,男性从此不再把她们看做同类。•随着青铜器的出现,生产力不断发展,出现了私有制。女性的悲惨命运正式开始了。虽然此时,体力的高低不再影响男女的地位,但女性无奈地被留在了家中,因为她们得照顾孩子,她们只能日复一日地重复同样的家务劳动,她们不再创造任何新的价值,男性毫无疑问地凌驾于她们之上。他们从女性那里收回他们曾因恐惧神秘而赋予她们的原来。他们从来都是主宰,女性的地位一直都是由他们决定的。他们可以把女性捧上天,让她们暂时地统治他们;同样他们也可以把她们踩在地上,夺取一切。第二卷:作者沿着从童年到老年这条生命发展轨迹,以各类妇女(女同性恋者、妓女、恋爱中的女人或情妇、神秘主义的女人或修女、独立的女人或职业妇女)为对象,广泛讨论了女性的个体发展史,尤其是探讨了各个年龄阶段、各种类型女性的生理、心理及处境的变化,并得出结论说,妇女要得到解放,就必须正视她们同男性的自然差异,同男人建立手足关系。波伏娃的存在主义女性主义2.3.1何谓存在主义女性主义(FeministExistencialism)?•哲学思想基础:萨特的存在主义哲学•自为和自在:pour-soieten-soi这两个概念其实分别对应于黑格尔在《精神现象学》的区分,即把人的意识分为成两个分裂的领域,一个是超验的自我(监督的自我),另一个是固定的自我(被监督的自我),前者不断尝试超越后者。前者是存在,后者是“非存在”或虚无。自为永远处于自我实现的过程中,建构着人的自由和解决。波伏娃:自为---超越性---男性---主体自在---内在性---女性---客体、他者女性主义的圣经:《第二性》对女性问题的透视、深化与自省其一,提出新观点,认为“人不是生来就是女人,是变成了女人。”其二,将妇女问题全盘地、相当彻底地摆了出来,力图囊括女性问题的方方面面,以全新的姿态论述女性。其三,简述女性地位史,观点独到其四,探讨了五位男作家笔下的女性形象及其体现的男性思想其五,波伏瓦对女人一生各个阶段的分析,构成了《第二性》的主体部分第一个方面是批判父权制文化中女性作为第二性的传统观念。在社会历史和现实中,女性总是被动的客体,是次于男性的第二性。父权制社会以男性为标准,在男性和无性之间将女人界定为被阉割的男性。Aspect1波伏娃《第二性》中女性主义思想的三大方面Aspect2第二个方面是倡导个体的女性价值理论。女人作为与男人平等的人类的另一性别,与男人一样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她具有相同的能力与潜质,可以发展和超越自我。女性价值,同男性价值一样,是女性作为个体的人的价值,即是每一个“女性”的价值。没有先天、普遍和固定的女性价值,它只能通过每一女性个体现实、具体的行为来衡量。Aspect3第三个方面是在前两点的基础上探寻女性理想的生存境遇:(一)完成女人经济地位的演变(二)摆脱爱情依附(三)女性写作(四)建立手足关系结语:感悟与启示摆脱现代“第二性”:经济独立不能够提供最后保证,摆脱婚姻也不能,关键在于她必须在作为“人”的意义上重新确立自己,并在此基础上构筑新的观念体系,组织新的行为系统。1.她不应该以她的自然局限为设计的出发点而要超越这局限。2.她应将自己作为自己存在的原因和目的,把提出目标、设计方案、进行选择和承担结果集于自己一身,而不要通过外在之物提出自己的目标、依赖外在之力实现这一目标和推卸结果中属于自己的责任。3.她应在“人”的意义上骄傲地坦然自立,而不要将自己的价值从外在之物以及与它的关系中引申出来。第一、女性主义不是剑拔弩张情绪化的挥舞大刀长矛,也不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倡导男女平等。女性主义是一种哲学思维方式,是一种多维的认知思想,具有理性的光辉。女性主义所作的不仅是在挑战、批判、解构传统的男性中心文化的过程中建构自己的理论体系,而且还要在对女性自身被规范的社会性别、文化性别进行质疑、审视、反思的过程中建构自己的理论体系。微笑的女性主义第二、女性主义不是将男性个体或男性群体视为对立面、对立物。女性主义是一种先进的性别文化,是一种注重人体的现代意识。社会性别对男性本质的种种规范,也使男性遭受到很大的压力。从某种意义上说,男性中心文化对男性的压抑、禁锢、误导、扭曲并不比对女性来得宽容。因此女性要认识自己的社会性别,男性也要认识自己的社会性别,女性要从社会性别的僵化文化角色规范中解放出来,男性也要从社会性别的僵化文化角色规范中解放出来。从种种荒谬的、陈腐的、褊狭的旧文化观和女性观的误区中解放出来,以期两性共同发展自我和创造世界。女性反对男性中心文化霸权,并非以女性霸权取而代之。第三、女性主义既是超越国界的,又是跨学科的。女性主义不仅是全球性的人类共有的思想财富,而且是全球性的人类共有的学术概念。由于女性主义已经成为一种理论、一种思想,她的研究对象可以涵盖所有不同的历史、文化、地域的各种人群,广泛地涉及到哲学、自然科学、人文社会科学的各个领域。这使女性主义学科研究具有跨学科交流、互助、合作和广泛的国际间文化交流的基础。体现了女性主义这一新兴的跨学科的综合性人文社会科学所具有的开放性格和学术生命力。名句赏析1、这就是人类不认为分娩生命的性别具有优越性,而毁灭生命的性别却被认为具有优越性的原因。2、与真切感受相比,最清晰的回忆也让人觉得乏味。3、人们灌输给她的观念是,要讨人欢喜、就要尽力来讨好。4、德诺阿里斯夫人写道:“在还是个小女孩的时候,我就已经想获得男人的爱情,使他们焦虑,被他们拯救,在他们的怀抱中死去。”5、这种毫不迟疑地相信自己的虚弱,导致了懒惰和平庸。6、她在男人心目中的价值,事实上并非由增强自己作为一个人的重要性来获得,而是以塑造自身来符合男人的梦想来获得。7、她本来就对有效的解决方法兴趣不大。她抗议男人、生活和自己的生存处境,可是不能成功地摆脱这一切。8、任何一个经受了种种奴役但思想上依旧独立的女人都会热爱在大自然中获得的自由。9、虚伪的阴云笼罩着她,使她既拒绝世界和自己的命运,又承认和接受它。10、当然,要实现自我价值而成为一个独立的人,她依然要面临比少男多得多的困难。正如上文指出的,家庭和社会舆论都不会支持她从事这一努力。11、她已注定的在性冲动中的被动性客体位置,使她虚假的被动,这种游戏由她的自恋性厌恶和由此引发的性冷淡而产生自我惩罚。12、不管是公主还是牧羊女,只有美丽才可以得到幸福和爱情。13、他的吸引力就表现在他的遥不可及之上,要是变成了情人,他就太过平庸了----不过是个男人而已,和别的男人一样。14、女人之间的爱情是沉稳的,爱抚的目的并非占有对方,而是以此再创造出自我。分离被消除了,斗争不复存在,也就没有了胜利和失败。15、同性恋也意味着一种方法,女人以它来解决生存处境,特别是她的性处境所引发的问题。16、对于女孩子来说,婚姻是为社会所承认的结合的唯一方式,要是没有人愿意娶她,从社会意义上来说,她的生存意义差不多就等于零,这就是为何母亲老是对安排她的婚姻如此热心的原因。17、要是婚姻将本来是建立在自发冲动基础上的相互关系变成了权利和义务的契约,它在性质上就是可恶的。18、为了在内心深处找到一个家,必须要在成果或行动中实现自我价值。19、她无法领悟她的生活的意义,所以她身上包含着沉重的负荷。20、如果她有爱情,她可以无私奉献,那她就会高兴地完成她的任务;要是她带着怨恨的心情来完成工作,她就会感到工作的单调无聊。21、她没有了未来,也没有任何重大的事情可以期盼了。(作为婚姻的附属品)22、无数的女人都在反复重复着这样的生活方式——无聊、期待和失望。23、孩子是自由之爱的树上长出的最为高贵的鲜花……他们并非玩物,也不是填补父母需要的或是实现他们勃勃野心的工具。孩子就意味着义务,他们应该被抚养长大,做一个幸福的人。24、她所希冀的不仅是它们赋予她的感官上的快感,有时更是贪图它们所能带给她的情感和梦想的价值。25、很容易解释为何女人愿意墨守成规,时间不能带给她任何新鲜的感觉,时间对她不是一种流动的创造性,因为她注定要重复,她认为未来意味着对过去的一种复制。26、最重要的原因在于,女人一直没有真诚地接受世界,她做好了随时向它妥协的准备。参考文献•1.波伏娃与第二性别:女权运动的圣经.中国经济网.2008年05月31日.•2.西蒙娜·德·波伏娃.中国图书对外推广网.•3.对生命与性别的追问——波伏娃小说的
本文标题:《第二性》读书报告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11092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