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销售管理 > 上海服务业发展十二五规划
上海市服务业发展“十二五”规划2012-07-19服务业的发展水平是衡量现代社会经济发达程度的重要标志。形成以服务经济为主的产业结构,既是中央对上海发展提出的要求,也是上海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与服务全国的重要途径。根据国家关于加快发展服务业的总体要求和《上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特制定本规划。一、上海服务业发展的情况和面临的形势(一)基本情况“十一五”期间,上海继续坚持“三、二、一”产业发展方针,推进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服务业规模不断扩大,能级不断提升,服务业结构和空间布局不断完善,以服务经济为主的产业结构逐步形成。1.服务业年均增长快于全市经济增长,成为经济社会发展主要支撑2010年,服务业实现增加值9833.51亿元,是“十五”末的2倍。“十一五”期间,服务业增加值年均增速达到12.3%,高出全市生产总值增速1.1个百分点;服务业增加值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从52.1%提高到57.3%,年均提高约1个百分点;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年均增速达到26.4%,占全国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比重从21%提高到28.9%;服务业吸引外商直接投资实际到位金额占全市外商直接投资实际到位金额的比重从62.1%提高到794%;服务业固定资产投资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从68.7%提高到72.7%;服务业从业人员占全市从业人员比重保持在53%以上。2.金融、物流、商贸、旅游、信息服务等重点领域占服务业比重保持在65%以上,支撑作用日益加强2010年,金融市场直接融资额占社会融资规模比重为167%,股票成交量跃居全球第三,黄金现货交易量跃居全球第一。上海港集装箱吞吐量跃居全球第一,港口货物吞吐量连续六年保持世界第一。“十一五”期间,全市商品销售总额年均增长21.8%。国际入境旅游人数连续五年超过600万人次。到2010年底,在海内外证券交易所上市的信息服务企业达到29家,通过CMM/CMMI(软件能力成熟度模型)3级以上国际认证的企业达到117家。3.文化创意、会展、电子商务、专业服务、教育培训等新兴服务业发展迅猛,成为新的增长点文化创意产业呈持续增长态势,一批国家文化产业基地、80个创意产业集聚区和15个文化产业园区吸引了8200多家文化创意企业;2010年2月,上海成功加入全球“创意城市网络”,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设计之都”称号。会展业发展迅速,初步培育出工博会、华交会等23个品牌展,形成近40个规模超过5万平方米的展览会。电子商务成交额从2005年的1327亿元上升到2010年的4253亿元。各类专业服务业机构超过6万个,教育培训机构超过2000家。4.服务业空间布局不断优化,产业集聚发展格局逐步形成各区县充分发挥自身区位优势和产业基础,大力发展特色服务业,已形成一定的空间集聚。中心城区服务业实现增加值占中心城区生产总值比重约80%。“十一五”期间,规划建设了陆家嘴金融贸易区、淮海中路国际时尚商务区、北外滩航运服务集聚区、长风生态商务区、金桥生产性服务业功能区、智力产业园生产性服务业功能区等一批各具特色的服务业集聚区。5.服务业改革开放不断深化,产业发展环境不断完善“十一五”期间,上海积极推进政府、企业、市场、社会整体改革,深化文化、教育、卫生等领域体制改革,社会公共服务领域产业化进程加速。积极探索服务业体制突破和机制完善,2010年闸北区获批成为国家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区域。总部经济蓬勃发展,至2010年底,累计认定跨国公司地区总部305家,新设外资投资性公司213家,新设外资研发中心319家。(二)面临形势国内外发展格局发生深刻变化。国际服务业加速向发展中国家转移,服务业跨国投资和服务贸易迅速发展,云计算、物联网等各种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为上海服务业发展带来新空间;国内城市化、工业化和市场化进程不断加快,国家积极实施扩大内需战略,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拉动服务需求持续增长,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加速,为上海加快发展服务业提供重大机遇;国家高度重视服务业发展,对上海建设“四个中心”给予大力支持,在上海率先开展深化增值税制度改革试点,以及上海被列入国家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现代服务业综合试点和现代服务业创新发展示范等各项改革试点,有利于完善税制、促进专业化分工、创新服务技术,营造更加有利的发展环境。但随着全球经济增速放缓、发达国家经济发展模式转变、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国际竞争更加激烈,经济发展的不确定性增强,上海服务业发展面临诸多挑战。郊区服务业总体发展水平相对滞后,服务业创新还未充分发挥引领作用,核心竞争力、知名品牌、龙头企业和高端人才缺乏,全球市场的资源配置能力相对较低。制约服务业发展的深层次矛盾凸显,行业和部门垄断依然存在,部分领域市场投资主体多元化格局还未真正形成;税收制度设计还不利于推动专业化分工;社会诚信体系还不健全,服务业信息化水平和标准化建设有待提升。促进服务经济发展的制度环境有待进一步完善,深化服务业体制机制改革的任务十分艰巨。二、“十二五”时期上海服务业发展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主要目标“十二五”是上海形成以服务经济为主产业结构的关键时期。进入新阶段,面对新形势,上海服务业要坚持以改革开放创新促发展,努力在新起点上取得新突破。(一)指导思想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加快推进“四个率先”、加快建设“四个中心”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总体要求,充分发挥世博后续效应,把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作为实现“创新驱动、转型发展”总方针的战略举措,以制度创新为突破口,以新需求引领和新技术应用为抓手,以培育新产业、拓展新模式和发展新业态为着力点,坚持生产性服务业与生活性服务业并重,提升服务贸易规模和能级,加快郊区服务业发展,推进服务业品牌化、网络化和融合化发展,扩大产业规模,提升服务能级,增强服务功能,着力营造有利于服务经济发展的制度和社会环境,加快形成以服务经济为主的产业结构,进一步提升上海产业国际竞争力,充分发挥服务业引领转型发展、支撑经济增长的重要作用。(二)基本原则1.坚持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以服务业税制、管制、体制、法制改革为突破口,抓住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加快改革创新。对垄断长期存在、服务水平较低、市场需求较大的领域,吸引多元投资。转变贸易发展方式,大力发展服务贸易、技术贸易和服务外包。积极吸引各类跨国公司总部和国际组织,深化与港澳台地区的服务业合作,提升服务业外资引进规模和质量,广泛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2.坚持提升重点、培育新兴。依托“四个中心”建设,稳定提升体现国家战略和国际大都市服务功能的服务业重点领域,支撑上海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把握全球科技发展新趋势,引领和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等各类新需求,深化推进产业融合发展,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和高技术服务业,培育壮大新兴服务业和社会服务业,形成新的产业增长点。3.坚持完善布局、拓展空间。中心城区立足增强综合服务功能,重在提升服务业发展能级,实现城市功能转型;把加快郊区服务业发展作为重要战略导向,依托新城、重大产业基地和功能性基础设施建设,着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和特色服务业。鼓励服务业企业跨区域、跨国界整合资源,构建区域和国际服务网络。4.坚持市场取向、政府引导。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基础性作用,完善市场规则,维护市场秩序,激发各类市场主体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塑造服务品牌。进一步推进政府管理创新,加强规划引导,实施政策聚焦,规范市场管理,增强创新意识、效率意识和服务意识,为服务业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三)主要目标按照“市场化、产业化、信息化、社会化、国际化”的发展方向,加快构建以支柱服务业为主体、新兴服务业为引领、社会服务业为基础、发展模式不断创新的服务业发展体系,努力打造“上海服务”品牌。1.基本形成以服务经济为主的产业结构。“四个中心”核心功能初步形成,服务业综合服务功能进一步增强。服务业总量规模稳步提升,服务业增加值年均增速快于全市经济增速2个百分点左右,到2015年,服务业增加值占全市生产总值比重提高到65%左右;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比2010年翻一番,离岸服务外包收入45亿美元左右;服务业从业人员年均增速快于全市从业人员年均增速,到2015年,服务业从业人员占全社会从业人员比重达到60%左右。2.服务业创新能力持续提升。服务业体制机制创新加快推进,逐步形成与国际接轨的服务经济发展环境,服务业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在服务业制度、技术和商业模式创新方面走在全国前列,科技服务、设计产业、专业服务、电子商务、数字出版、节能环保等新兴服务业增加值年均增速快于服务业增速,成为全国新兴服务业集聚地。3.服务业布局不断优化。服务业辐射能力全面增强,服务半径不断延伸;中心城区服务业发展能级进一步提升,结构进一步完善,规模进一步扩大;郊区服务业增加值年均增速快于全市服务业增速,郊区服务业增加值占郊区生产总值的比重持续稳步提高,2015年比2010年提高5个百分点左右。4.服务业企业主体更具竞争力。服务业企业国际竞争力不断提升,打造一批强势服务品牌;改革开放力度进一步加大,培育一批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具有较强国际竞争优势的行业龙头企业集团,形成充满活力、各具特色、优势互补、大中小企业协调发展的服务业发展格局。“十二五”时期上海服务业发展的主要指标序号指标名称单位2015年1服务业增加值占全市生产总值比重%65左右2服务业增加值年均增速%快于全市经济2个百分点3郊区服务业增加值占郊区生产总值比重%比2010年提高5个百分点4服务业从业人员占全社会从业人员比重%60左右5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亿美元在2010年基础上翻一番6离岸服务外包收入亿美元45左右7金融市场直接融资额占社会融资规模比重%22左右8商品销售总额万亿元8.79文化创意产业增加值占全市生产总值比重%12左右10旅游业总收入年均增长%10.8以上11百兆家庭宽带接入能力覆盖率%95以上12电子商务年交易额万亿元1.2以上三、“十二五”时期上海服务业发展的主要任务(一)大力发展支柱服务业全面落实建设“四个中心”战略,全力推进金融服务、航运物流、现代商贸、文化创意、信息服务、旅游会展和房地产等服务业重点领域发展,夯实服务业发展基础,提升服务业整体竞争力。1.金融服务业力争到2015年,上海金融市场交易规模达到1000万亿元左右,金融市场直接融资额占社会融资规模比重达到22%左右,金融从业人员达到32万人左右,基本确立上海的全球性人民币产品创新、交易、定价和清算中心地位。提升金融市场功能。强化上海证券市场全国主板市场地位,支持上海期货交易所成为具有重要国际影响的大宗商品定价中心,支持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逐步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风险管理中心,支持货币市场和外汇市场增强服务功能,保持现货黄金场内交易国际领先地位,加快建设全国性贷款转让和票据交易中心,健全上海股权托管交易中心制度框架并启动市场交易。丰富金融产品和工具。推动股票、债券等基础性金融产品加快发展,支持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交易国内跨市场指数基金等基金产品,促进集合票据、外币债券等加快发展。开展房地产信托投资基金等资产证券化产品试点。有序推出新的能源和金属类大宗商品期货,稳步发展金融衍生产品,适时开展结构性衍生产品试点。集聚各类金融机构。加强陆家嘴—外滩金融集聚区建设,优化金融集聚区功能布局。培育和发展与金融市场相关的功能性金融机构。发展创业投资企业、股权投资企业、融资租赁公司、融资性担保公司、小额贷款公司等新型金融机构。吸引和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金融机构。培育新兴金融服务业。推动金融机构设立专业化财富与资产管理机构,加快发展证券投资基金、对冲基金等专业机构。支持开展船舶(飞机)融资租赁、海上货运险、保赔保险、资金结算等航运金融服务。大力发展消费金融,加快发展非金融机构支付产业,培育一批可参与国际竞争的金融资讯服务商。提高金融国际化水平。加快构建人民币跨境投融资中心,积极推进上海证券市场国际板建设,支持符合条件的在沪合资证券公司扩大业务范围,积极推动合格境外有限合伙人和机构投资者投资境内金融市场。提升金融机构全球服务能力,深化沪港人民币国际化和
本文标题:上海服务业发展十二五规划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11293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