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论中国传统文化论中国传统文化《礼记》中有言,“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国外的思想家则说,“贫困是罪恶的根源”。两种说法似乎是从正反面论证了一个道理:道德素养的提升必须要有物质基础的保障,只有当物质文明发展到了一个相当的水准,才有建设精神文明的可能。但这应当只是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因为事实上,近二十年来,中国社会特别是上海这样的都市经济发展上的成就是斐然的,但在市民素养提高方面却显然是滞后的。近来文汇报上有人撰文提出这样的观点:盛世修德应该急行。理由是在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各种道德缺失的现象却日益凸显,譬如以阜阳奶粉事件为代表的食品安全问题,暴露出不法商贩为了经济利益而不惜严重损害人民群众健康;再譬如,市民乱穿马路,在公交车上争抢座位等陋习仍司空见惯。这些都反映出我国当前社会道德建设工作的紧迫性。文章中所列举的当今社会的道德问题像是非观念淡薄,见利忘义,不讲信用,以权谋私等等,确实带有相当的普遍性,很能激发读者共鸣。而身为教育工作者的自己,便又不由地联想到学校的思想道德教育工作上来,因为校园原本就是社会这个大舞台的一个侧影。近些年来,我们这些从事教育工作的人,尤其是老教师,常常会感慨,“现在的学生真是越来越难教了。”确实,在如今孩子的身上,娇骄二气,自我中心,自私冷漠等独生子女的通病似乎有愈演愈烈之势,多年前专家的预言不幸成为现实。而传统中尊师重教的观念有时只能是我们为人师者自我安慰的想法。其中甘苦,正所谓“如鱼饮水,冷暖自知”。但是现实终究是要靠人去改变的,因为青少年一代人文素养的缺失,其危害绝不仅止于校园范围内,就比如马加爵的案例,数百大学生身陷传销网的事例,可以说是极端表现,也可以说为我们敲响了警钟,凸现出基础教育阶段中加强青少年思想建设的重要性。在笔者自身的教学实践中,感受到的普遍存在于学生中的思想道德问题大致有以下五点——1尊师重教观念淡薄;表现为我行我素,不在乎老师的感受也不愿接受老师的建议和劝告。2自我中心思想严重;表现为不愿与同学合作,不愿为集体奉献。3诚实守信的意识不够,也缺少责任心;表现为在日常行为中时常说谎也不愿意为自己的过错负责。4叛逆心理严重;表现为不以不遵守校纪校规为耻反以为荣,而且容易形成小团体意识。5开拓进取精神缺乏。表现为面对挑战容易退缩推诿,不愿担任班集体工作。以上列举的种种现象,可以说正是我们现今德育工作遇到的阻力所在。是瓶颈也是突破口。如何在新时代构筑青少年的精神家园,如何全面提升青少年的思想道德素养,这是摆在我们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不容回避的问题。中国有句古话说,“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我们不妨来看看邻国是怎样做的。韩国是一个深受儒家思想影响的民族,珍视传统,突出民族性成为韩国学校道德教育最为突出的特征。他们非常注重将传统的道德伦理渗透到学生的日常实践中,强调青少年的养成教育,通过设置“道德教室”对学生进行行为规范的训练。譬如礼节教育方面就具体包括:个人生活礼节,家庭生活礼节,学校生活礼节,社会生活礼节,国家生活礼节等方面。此外,同处于儒家文化圈中的近邻新加坡在中小学的德育方面也有值得我们借鉴的地方。目前,新加坡小学的公民教育教材是《好公民》,该教材根据学生德育发展阶段的特点,从思想行为的发展范围把德育划分为六个层次不同的发展重点。即小学一年级以“个人”,二年级以“家庭”,三年级以“学校”,四年级以“邻居”,五年级以“国家”,六年级以“世界”为中心。整个教材内容遵循传统的道德观念,对学生进行有关社会、生活准则、道德责任、种族和谐,以及热爱祖国、忠于祖国等方面的教育,按循序渐进的结构逻辑从个人到世界放射性地扩展。除德育课外,还充分发挥各科教学活动的“载道作用”和“渗透作用”,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例如新加坡语文教材中就反映了华族的文化与传统价值观,其目的就在于让学生了解华族文化,吸收蕴含在课文中的孝亲、礼让、睦邻、公德心等价值观。比较韩国和新加坡两国的德育模式,我自以为有这样的一点启示,即德育工作应该追求大处着眼小处着手,于细微处见精神的效果。因为在当代中国的德育领域,曾经由于极左意识形态影响而产生的过于拔高不切实际的消极因素依然存在。其主要表现是将德育目标无限提升以满足政治化的需要,脱离了学生主体的品德心理发展规律和道德生活需要,因而缺乏感召力和影响力。由此造成的结果是,在教师这方面,觉得学校五天的教育效果抵不过在家的两天;而在学生这方面,则认为学校的思想教育苍白空洞,总是板起脸来说教。这种矛盾并非不可调和,它需要的只是我们在德育的目标和实施方法上作出调整,既能发扬传统,又能与时俱进。立足传统,才能使我们的德育理论不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在中国社会的传统教育中,向来就很重视对于德行的追求和培养。儒家观念中,一个人的理想人生轨迹应当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由此可见,新加坡的六层次德育模式倒是继承了我们的精髓而去。常言道,“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所以,当我们的学生还不懂得尊重他人,与他人合作的时候,去向他们灌输为社会奉献,为理想奋斗的思想岂不是揠苗助长。华师大附中的刘定一老师对此常常打趣说,“我们的德育是对小学生讲共产主义,对中学生讲社会主义,对大学生讲七不规范”。因此回过头来看,古人将“修身”作为根本和出发点。修身以立德,修身以立人。这对于我们今天的德育工作,也是绝对有借鉴作用的。也许有人会担心传统的东西会落伍了,不为现在的年轻人接受,或者是太过深奥,不好理解,其实不然。在传统的道德修养标准中,是颇有一些平易近人、可实践性强的要求的。譬如,“苟利社稷,生死以之。”(《左传?昭公四年》)——宣扬的是爱国主义精神;“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梁惠王上》——讲的是尊老爱幼的问题;“节其流,开其源,而时斟酌焉。”(《荀子?王制》)——讲的是如何勤俭持家;“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左传?宣公二年》)——讲的是勇于改过的问题;“见义不为,无勇也。”(《论语?为政》)——讲的是要敢于伸张正义。凡此种种的为人处世的道理,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非但不应该被淡忘,而且应该被旗帜鲜明给予继承和发扬。在传统文化中的组成中,不仅包括伦理道德,还包括有文化艺术、科学技术、风俗习惯等广泛的方面,因此在我们的教学中,完全可以以此为依托,将课程形式设计得比较活泼有趣。试举一例来说明,中国的传统节日源远流长形式多样,其中不少都蕴涵着中国人的传统民族心理。比如五月五端午节的流传跟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包粽子、划龙船都是人们寄托哀思的方式,此外民间还有饮雄黄、佩香袋、悬菖蒲等风俗,反映了百姓希望辟邪除疾、强身健体的良好愿望。针对现今将过节简单地理解为吃时令美食或者休闲消费的社会现象,我们可以设计一些研究性课程引导学生进行节俗演变的探究,激发他们对于传统文化的认同,进而对于民族心理的认同意识。在我校进行传统文化教育,有一个有利的实践保障,那就是极具本校特色的社团活动。我校的学生社团大致包括以下一些:文学、话剧、国画、围棋、摄影、广播、合唱等,内容形式丰富深受学生的喜爱。因此我们采取的做法是将传统文化课程与社团活动进行适当的整合,利用前者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热情,利用后者营造校园传统文化氛围,并组织学生走出校园去看看外面的世界,既可以到上博、美术馆等艺术殿堂去参观,也可以到街头去看看上海的城市雕塑、各国风情的老建筑、历史文化街等等,切身地感受上海这座城市的传统文化底蕴。以上是对于传统文化教育必要性与可行性的理论方面论证,那么从学生的实际需要而言情况又如何呢?在确定论文选题之前,笔者曾经设计了这样一份关于传统文化教育的问卷,包括以下六个问题:1你认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概念是什么?2请举出几例能代表中国传统文化的事物。3你是否觉得自己在传统文化方面的知识不足,并希望有更多的了解?4你是否认为传统文化中“尊老爱幼”、“重诺守信”、“讲究礼仪”等为人处世的准则对于提高当代青少年的道德修养会有所帮助?5对于儒家思想中所宣扬的“舍生取义”、“君子慎其独”、“父母之命不可违”等观点,你如何看待?6西方的圣诞节、情人节、母亲节与中国的春节、七夕、重阳节相比,你更喜欢过前者还是后者,为什么?通过与几位高中同学的交流,我发现他们普遍对“传统文化”的概念不是很清楚,了解也比较表面化,同时又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对本土的节俗缺少认同。但另一方面,他们又普遍对传统文化知识比较有兴趣,愿意去了解,并且赞同它对于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的作用。这一问卷结果肯定了开设传统文化教育课程的意义和价值,也提醒我们在教学中要与时俱进有所扬弃,才能更符合当代学生的心理需求。在今年年初,民族精神教育被上海确立为2004年的德育大主题。具体而言,以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为核心,横向和纵向相互交织,全面覆盖从学前教育到高等教育的德育新体系已初步确立。把握新时期德育工作的发展主题,以传统文化教育为依托,创设本校德育工作的特色,应当是今后很有实践价值的一片新天地。据了解,所谓纵向是指从学前教育到高等教育的循序渐进、互相衔接的德育整体内容框架。这个框架的特点是针对性强,强化认知教育和行为教育相结合,并且充分考虑到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身心特点。比如,对于小学生要强调进行养成教育,形成公民意识和公德意识,热爱祖国、热爱人民;学会真诚与人交往。到了中学阶段,德育目标就慢慢提升到引导学生更多地认识国家的意义。到了大学阶段,就要强化理性的思考,关注国家和民族的发展。所谓横向是指分层递进式的、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相结合的、密切联系家庭教育和社会的德育教育实施网络。这个实施网络的特点是注重渗透和潜移默化。强调因材施教,对不同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标准和方式;强调循序渐进,对不同学段的学生提出不同的方式和内容,在激发学生内在需求的同时,强调德育不应只是思想政治教师的事,更应当是“事事工程”、“人人工程”,让教师真正成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就在笔者着手论文的这几日,又从电视新闻中获悉这样一条消息,说是上海市政府已将道德品行、社会实践、公益活动列入升学评判指标中。今年中考已据此招收了一千多名优秀毕业生进入重点高中,而高中也将逐步推行,这无疑体现了政府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的决心。对于广大德育工作者而言,应当以此为契机,以传统文化教育为依托,创设“弘扬和培育学生民族精神”的德育新特色。文化的多样性是促进文化繁荣、文明进步的重要因素。在文化的发展中,既需要文化的交流与融合,也需要文化的独立和自我完善,而后者是前者的基础。从这个意义上来讲,任何一个民族或国家(如果它的历史够长)的传统文化都是重要的。联合国和很多官方与民间的组织都重视对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就是一个有力的说明。而且,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传统文化旺盛蓬勃,会形成强大的凝聚力,因为它是根。就我们自己的传统文化而言,优秀的东西很多,举几例:1中医(虽然现在势微,但现代人对它不理解的地方太多,在深入研究之后或许会有灿烂的未来,可参看刘力红著《思考中医》);2儒学(在央视最近热播的《乔家大院》里也可以看到成功的晋商后面儒学文化的影响);3戏剧、音乐;4建筑;5易经;6书法绘画;7武术。不胜枚举。某些人,甚至某些专家,在自己的专业领域取得一定成绩后有了些名气,就开始对非自己专业的领域(比如传统文化)指手划脚肆意批判,甚至是在没有充分调查的前提下说长道短,是极其不负责任的。对此我们应当理性思考,辩证认识。现代学校文化建设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北京市十一学校李金初牛玉发[摘要]在现代学校文化建设中继承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是建设现代学校的的需要,是培养具有中国魂和世界眼光的现代人的需要,是提高学生素质的需要。中国传统文化内涵丰富,博大精深。现代学校文化建设最需要继承的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即中华民族精神。在现阶段应把学会做人、学会学习作为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的切入点和突破口。继承中国优良传统文化的基本思路是,以学科渗透、环境熏陶、主题活动、综合实践活动等形式为依托,以爱国主义教育为核心,以以人为本、选择设计、转化生成为具体操作方式。[关键词]现代学校文化建设;中国传统文化;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十五
本文标题:论中国传统文化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11318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