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恩格斯哲学基本问题哲学基本问题的两个方面●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一方面存在和思维或物质和意识何为世界本原,谁是第一性的问题、何者是第二性的问题。根据对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可以把哲学划分为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个基本派别。●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二方面“我们关于我们周围世界的思想对这个世界本身的关系是怎样的?我们的思维能不能认识现实世界?我们能不能在我们关于现实世界的表象和概念中正确地反映现实?”即思维能否认识或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根据对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可以把哲学分为可知论与不可知论。思维?存在哲学基本派别与历史演变●唯物主义的三种历史形态(1)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把“物质”理解为自然界中一种或几种具体的物质形态。直观性、猜测性、朴素的辩证法思想泰勒士:水是世界的本源赫拉克利特:火是世界的本源世界是一团永恒的活火,一切皆流,无物常在逻各斯五行:金木水火土印度:地火水风四根说荀子:天道自然、天行有常、天人相分、制天命而用之张载王夫之:气最高代表:德谟克利特:原子论我国原始五行说发展到了春秋时代,又出现了五行相生相克的学说,即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显然它是由实践经验抽象出来的。五行依一定的相生次序而相生;又依一定的相克次序而相征服。这种关系深刻地揭示了世界万事万物之间存在着普遍的相互联系,中国古代文化用五行说模式说明世界的普遍联系。(2)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把“物质”理解为当时所发现的物质结构的最小层次——原子17C英国的唯物主义:弗朗西斯.培根、托马斯.霍布斯、约翰.洛克18c法国的唯物主义:狄德罗、拉美特利、爱尔维修、霍尔巴赫最高代表:费尔巴哈笛卡尔:动物是机器拉美特利:人是机器把运动归结为机械运动理论特点:机械性、形而上学性、不彻底性(历史唯心主义)(3)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列宁唯物辩证彻底的唯物主义(唯物史观)现代辩证唯物主义指的是19世纪以来的唯物主义,主要指的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卡尔·马克思(KarlHeinrichMarx,1818~1883)弗雷德里希·恩格斯(FriedrichEngels,1820.11~1895.8)约瑟夫·狄慈根(JosephDietzgen,1828-1888)●唯心主义的两种历史形态A主观唯心主义孟子:万物皆备于我陆九渊:宇宙即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王阳明:心外无物,心外无事,心外无理物是感觉的集合存在就是被感知贝克莱•笛卡尔:我思故我在(普遍怀疑)•康德:理智的法则不是理智从自然界得来的,而是理智给自然界规定的•王阳明看花(主观唯心主义)•王守仁是我国明代的唯心主义哲学家。尝筑室故乡阳明洞中,世称阳明先生。有个小故事,很能说明他的哲学思想。•一次,王阳明和他的朋友出去游玩,朋友指着山中的花树问他:“你说'天下无心外之物',如此树在山中自开自落,于我心亦何相关?”王阳明回答说:“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王阳明认为心(即人的主观意识)是万事万物的根本,世界上的一切都是心的产物。“此花不在你的心外”,典型地说明了他的主观唯心主义哲学观点。B客观唯心主义黑格尔绝对理念朱熹●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二方面“我们关于我们周围世界的思想对这个世界本身的关系是怎样的?我们的思维能不能认识现实世界?我们能不能在我们关于现实世界的表象和概念中正确地反映现实?”即思维能否认识或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根据对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可以把哲学分为可知论与不可知论。思维?存在彻底的唯物主义和彻底的唯心主义都是可知论者•不可知论并不简单的认为世界是不可知的,他们往往认为规律和本质是不可知的:其最大代表:康德和休谟•康德:现象和自在之物•先天的认识能力:感性、知性、理性•灵魂、世界、上帝•休谟:感觉经验是唯一的存在,物质实体和精神实体存在与否都是不可知的(上帝、实体、心灵都是不可知的)•因果关系是习惯性联想2、唯物主义物质观的历史演变唯物主义把世界的本原看作是物质,但由于人类在不同历史时期对物质本原认识的差异,从而形成了不同历史形态的物质观:(1)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物质观这里所说的古代是指人类认识史上的古代,它包括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人类在这个历史阶段形成了朴素的唯物主义物质观。下面介绍几种有代表性的人物和观点。泰勒斯德谟克利特赫拉克利特古希腊时期哲学家的观点:泰勒斯认为“水”是世界的本原;德谟克利特认为“原子”是世界的本原。赫拉克利特认为“火”是世界的本原;阿那克西米尼认为“空气”是世界的本原;阿那克西曼德认为“无限”是世界的本原;中国古代哲学家的观点:西周时已形成的“五行学说”,把世界的物质本原归结为“金、木、水、火、土”五种元素;到后来宋明时期张载等哲学家提出的“元气学说”,把世界的物质本原归结为“元气”,认为万物“气聚则生,气散则死”。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物质观是: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指某种或某些具体的物质形态。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物质观的缺陷是:缺乏科学根据,只是根据生活经验所作出的朴素的直观猜测,这种猜测混淆了物质和物质形态。这里所说的近代是指西方从15世纪到19世纪这段历史,人类在这个历史阶段上形成了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物质观。(3)但这种物质观仍有严重缺陷,它的历史局限性表现为:机械性;形而上学性;不彻底性;混淆了哲学物质范畴和自然科学物质概念。(2)这种物质观克服了朴素唯物主义物质观直观猜测的缺陷,有了科学的根据,并用这种物质观批判宗教唯心主义,具有历史进步意义。(1)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物质观认为世界的本原是物质,它根据近代科学研究的成就,把物质看作是原子,并认为原子的属性(广延性和不可分不可入性)就是物质的属性。(2)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物质观二、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观1、恩格斯对物质观的科学说明恩格斯针对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物质观把物质归结为原子的缺陷指出:“原子决不能看作简单的东西或者甚而看作已知的最小的物质粒子。”他提出哲学所说的“物、物质无非是各种物的总和,而这个概念就是从这一总和中抽象出来的。”2、物理学革命引发的哲学危机19世纪末20世纪初,物理学有了突破性的发现,原子被打开了,放射性现象的发现使人们深入到原子的内部,比原子更小的电子等基本粒子概念的提出,给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物质观造成危机,只有提出新的物质观,才能概括新的科学成就。3、列宁对物质观的科学规定列宁根据新的科学成就,给物质下了一个经典性的定义:“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什么是客观实在,它具有什么特征或属性?只有进一步搞清楚这些问题,才能真正理解列宁的物质定义。客观实在一方面是对万物共性的抽象概括,另一方面是相对意识的主观虚在显示出来的物质本性。因此,对客观实在的理解一方面需要运用形式逻辑对万物的共同性进行抽象,另一方面还需要运用辩证逻辑在物质和意识的对立统一关系中进行把握。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理解客观实在就是最一般的物质(不是具体的物质形态),这种物质既具有独立性(不依赖我们的意识而独立存在),又具有可知性(能被人们的意识所感知)4、列宁的物质定义的理论意义(1)坚持了彻底的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2)坚持了唯物主义反映论和可知论,同唯心主(3)确立了哲学的物质范畴,克服了旧唯物主义物义先验论和不可知论划清了界限。和二元论划清了界限。质观的缺陷。(二)物质的客观实在性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立是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其关键就在于,它以科学的实践观为基础,正确地解决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关系,从而实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立亦正确解决了物质与意识的关系。马克思指出:“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人脑的机能和属性,是物质世界的主观映象。《宇宙与人》科教片展示了宇宙的物质性,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意识不仅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而且是社会历史的产物。●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无生命物质的反应特性低等生物的刺激感应性高等动物的感觉和心理人类意识ABC●意识是社会劳动的产物狼孩卡玛拉的故事,说明意识的产生不能离开社会劳动1920年在印度发现两个狼孩卡马拉(7、8岁)、阿马拉(第二年死了)卡马拉活到1929年,相当于3、4岁孩子的智力•“狼孩”的故事(意识的社会性)•1920年,在印度的一个名叫米德纳波尔的小城,人们常见到有一种“神秘的生物”出没于附近森林,一到晚上,就有两个用四肢走动的象人的怪物尾随在三只大狼后面。后来人们打死了大狼,在狼窝里终于发现这两个“怪物”原来是两个裸体的女孩。一个大的年约七、八岁,小的约两岁。这两个小女孩被送到米德纳波尔的孤儿院去抚养,还给她们取了名字,大的叫卡玛拉,小的叫阿玛拉,到了第二年阿玛拉死了,而卡玛拉一直活到1929年。这就是曾经轰动一时的狼孩故事。•据记载,狼孩刚被发现时用四肢行走,慢走时膝盖和手着地,快跑时则手掌、脚掌同时着地。她们总是喜欢单个人活动,白天躲藏起来,夜间潜走。怕火和光,也怕水,不让人们替她们洗澡。不吃素食而要吃肉,吃时不用手拿,而是放在地上用牙齿撕开吃。每天午夜到早上三点钟,她们象狼似的引颈长嚎。她们没有感情,只知道饥时觅食,饱则休息,狠长时期内对别人不主动发生兴趣。不过她们很快学会了向主人要食物和水,如同家犬一样。只是在一年以后,当阿玛拉死的时候,人们看到卡玛拉流了眼泪--两眼各流出一滴泪。•据研究,七、八月的卡玛拉刚被发现时,她只懂得一般六个月婴儿所懂得的事,花了很大气力都不能使她很快地适应人类的生活方式。她两年后才会直立,六年后才艰难地学会独立行走,但快跑时还得四肢并用。到死也未能真正学会讲话:四年内只学会6个词,听懂几句简单的话,七年后才学会45个词并勉强地学会了几句话。在最后的三年中,卡玛拉终于学会在晚上睡觉,也不怕黑暗了。很不幸,就在她开始朝人的方向前进时,死去了。据狼孩的喂养者估计,卡玛拉死时己16岁左右。但她的智力只及三、四岁的孩子。(三)世界的物质统一性世界是物质的,而物质是运动的。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载体。机械运动物理运动化学运动生物运动社会运动进化方向退化方向•两千多年前,古希腊哲学家巴门尼德认为,世界的本原是“存在”,“存在”只能从一种存在变为另一种存在,存在不会变为不存在,因而“存在’是不变的。巴门尼德的学生、古希腊哲学家芝诺则进一步提出:运动变化是不可能的。为了论证他的观点,芝诺提出了四个悖论,其中最为著名的是“阿基里斯追不上乌龟”。•阿基里斯是古希腊神话中的英雄,海洋女神忒提斯的儿子,他健步如飞,能日行千里。然而芝诺却断言:阿基里斯永远追不上跑得很慢的乌龟。芝诺说:如果乌龟在前,阿基里斯在后,同时起跑,阿基里斯要追上乌龟,必须首先到达乌龟的起点处,但当他到达乌龟起点处时,乌龟却已向前跑到另一地点,而当阿基里斯到达这一地点时,乌龟又到达另一新地点。如此类推下去,以至无穷。所以,阿基里斯永远追不上乌龟。此外,芝诺还提出了“飞矢不•动”的论断。芝诺认为,既然任何事物在刹那时间都只能占有和自身相等的空间,那么,飞矢也是如此。飞矢在飞行的过程中,这一刹那间在这一点,那一刹那间在另一点。这样,飞矢实际上经过的只不过是无数个静止的点。把无数静止的点加起来的总和,仍然是静止,而不会形成运动。所以,飞矢实际上是不动的。根据上述两个命题,芝诺得出结论说:运动变化是不可能的,甚至连位置移动都是不可能的。•慧能,唐代高僧。生于广东新兴,少时父亲早亡,卖柴养活老母。一日,慧能在街市听人诵金刚经,心有所感,于是到湖北黄梅,参拜说此经的五祖弘忍大师,愿求作佛。五祖随口说:你是岭南未开化的蛮人,哪里能成佛
本文标题:专题2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11487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