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我和学生的故事从事教师职业14年了,回想起自己的执教之路,我没有什么轰轰烈烈的壮举,更没有值得称颂的大作为,可是平淡的教学生涯却赋予了我宝贵的课堂教学经验。发自内心地说我爱我从事的事业,我更爱我的学生们。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有困惑、有激动、有伤心、有愤怒、有无奈、更有迷茫……伴随着自己和学生交往的生命历程,我欣慰地看着我的学生在我的教育下露出满足的笑容,那一张张灿烂笑容的背后是一个个刻骨铭心的故事…故事一:师爱重在细心和耐心。作为一名学生,无论是智商高的还是智商低的,无论是听话的还是调皮的学生都需要老师的关爱,老师的关爱是打开学生心灵窗户的钥匙,多年的工作告诉我,要教育好每一个学生,做学生的思想工作要有耐心,要细心还要有真心。只有给学生以爱,以真诚,以理解才能使学生亲近、信任老师。我班有个男生叫洪楠,又高又胖,家里娇生惯养,调皮捣蛋喜欢搞些恶作剧,以前几乎每天都有学生告他的状。记得一次数学课上,当我满腔热情的讲授新课时,我一眼瞥见教室后面的洪楠和同桌在低头耳语,不时还笑嘻嘻的,我顿时停下来,严厉地看着他们,在同学们的提醒下,他们两个才回过神来,我上完了那节课。课后,把他们找到办公室,严厉地训斥一顿。其中洪楠根本没有被我的严厉批评所吓住,一脸的不在乎,不屑一顾的样子,好象在向我示威,问他其中原因,他还是不回答,根本没有悔过的意思。第二节课,我批改他的作业,他错得一塌糊涂。下课后,我又把他叫到我的办公室,心平气和地和他谈老师对他的期望,鼓励他要努力学习,他的智力很好,一定不要放任自己,说着说着自然就该说到了课堂上发生的事情,我耐心的对他说,一个懂事的孩子怎么能在课堂上随便讲话,不认真听课呢?不听课就是对老师的不尊重,当然我也主动的承认老师的批评是严厉了点,方式有些粗暴,接着我又从不同的角度告诉他应该怎样做人。最后他虚心地接受了我的批评,并说了句:“老师,放心吧,我今后一定努力学习,不让您失望。”经过多次的教育,渐渐地,他变得懂事了,有一次放学了,他默默地留下打扫教室,我故意问他:“洪楠,你怎么还不回家?”他神神秘秘地说:“我打扫完教室才回家。”现在,他数学课发言积极,而且主动帮助做班级工作,学习成绩不断提高。故事二:尊重的爱力量无穷。我班里有些学习相对差一点的学生,无论做什么事感觉都比别人慢半拍,做作业更是速度慢。刚开始,我有些心急,有时一急,难免发火,“吹胡子瞪眼”之后发现,唉,比不发火时更慢,有时还发呆。记得。一次课堂作业中有一个写话训练,指导完,让学生互相说一说,然后让学生动笔去写,我不时转着看看,剩下十几分钟了,我转到了小恩跟前,一看,太让人生气了,竟然只写二,三个字,我一气之下,当众狠狠地批评了一顿,并催他赶快写,等第二节课来一看,不但没多写,还抠着笔玩呢,我又批评了一顿,自此好几天,他不但不认真做作业,听课也发呆跑神。我静下心一想:寻其原因,是做老师的我缺少了一种赏识的心态,缺少了一份对学生的人文关怀。“慢”是他们的不足,过多指出他们的不足,只能加重他们的思想压力,让学生感到抬不起头,反而产生自卑心理,我应点燃他们自尊的火种,因为它是学生积极进取的动力,人没有了自尊犹如树苗失去养分,会慢慢枯萎,以致死掉,我不应只盯他的缺点,应多找优点,然后让这些星星之火,通过老师的小题大做,使之形成燎原之势。于是我改变教育方式,首先在课堂上重视他,简单的问题让他来回答;在作业上重视他,只要写的快一些,予以表扬;在思想上重视他,让他觉得老师很看得起。几周后发现,他在不断地进步,这都是因为赏识的魅力,尊重的力量。孩子需要尊重,因为他们是含苞待放的花朵,所以需要细心地呵护,这样他才会特别卖力地做事情,去学习,发挥潜能。孩子比大人更为珍惜来自他人的尊重,从而变得更为自尊。故事三:微笑的魅力。刚开始接手一年级时,我总觉得学生不如以前的学生聪明,家长不如以前的家长负责,于是我在课堂教学中,总喜欢不厌其烦地一一指出及纠正学生所犯的各类错误。几乎每一个学生我都为他们纠正过错误。有时候心里一焦急,还免不了批评几句。一段时间后,我开始觉得课堂上哪里不对劲,怎么气氛越来越沉闷。没有了以前在课堂上和学生的那种默契,课堂上死一般的沉寂,我就感到十分失望。特别是当看到有的学生麻木的表情,任你怎么启发,他就是不动,真是又气又急,恨铁不成钢。我试图尽快改变这种状况,但总找不到感觉。一天,刚上完《识字二》一课,我走出教室,小杨同学从后面追上来说:“老师,我发现你今天心情挺好,从上课一直面带微笑到下课,老师,同学都喜欢听这节语文课。”我一听,不由的停下脚步,问她:“难道我平时上课不笑吗?”她歪着脑袋,慢慢地说:“老师,您要不生气,我就给您说。”我摸摸她的头,说:“指点你今天实话实说,老师不怪你。我也感觉最近有些不大对劲,请你帮老师指点。”她马上说:“我们发现您上课如果板着脸,我们就不敢说话,您提的问题我们也不敢答。”听完她说的话,我一回想:这节课孩子们发言非常积极,思维活跃……哦,原来老师的情绪感染孩子的情绪!我找到感觉了!我要感谢我的孩子们,是他们让我在迷茫中找到问题的根源。在放学回家的路上,清新如流的空气洗涤着我的大脑,使我思绪万千:孩子们在课堂上分神是他们的错吗?他们是无辜的。原来如果我板着脸和他们一起上课,再加上我过分“周到”的纠错,挫伤了他们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和自信心。我僵硬的面孔,苍白的语言,怎么能提起孩子们学习的兴趣?孩子们人虽小,却用心的观察着老师的情绪变化,看来,老师的脸的确是一张晴雨表啊!心理学上也分析,如果人的心理压力过大,处于紧张焦虑的状态时,他们所学的知识就会被“过滤”掉。相反,当人的心理压力小,学习的效果就好了。从那以后,我常常微笑着、耐心地听完学生回答,而且及时制止其他同学的嘲笑,保护他们的自尊心和学习语文的积极性。我不再吝啬对学生的表扬和激励,因为我越来越体会到:希望得到别人的肯定是每个人的天性。一句积极的评价就是鼓舞孩子奋发向上的强大动力,孩子建立了信心,对待各种事物的态度就会越加积极。现在,从孩子们渴望上语文课的期望中,从课堂发言积极热烈的活跃气氛中,我得到了满意的答案。每节语文课下来,我总不忍心立即离开教室。现在的我找回了课堂上和孩子们其乐融融的感觉了……我想这就是微笑的魅力吧爱为师德之本,无爱便无教育。爱可以塑造人的美好心灵。热爱学生是教师必须具备的思想品德。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爱是架起师生情感交流的桥梁。高尔基说:“热爱是最好的老师,现代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也说:过: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这便是教师无私奉献的典范。与孩子们在一起发生的点点滴滴,是我从教这么多年来最大的财富。是我终生难忘的,也将会鼓舞我在这条并不好走的道路上继续走下去,并且走好每一步……黄永红2013年元月
本文标题:我和学生的故事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11511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