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冶金工业 > 《蜀相》 《书愤》比较赏析公开课
《蜀相》《书愤》【目标达成】目标一:课前预习检查1、了解熟悉杜甫、陆游的生平经历,完成表格。2、积累相关名句。3、完成《优化设计》自主学习部分的内容。【目标呈现】1.运用“以意逆志,知人论世”的方法探究诗歌的主旨,体味作者的思想感情和作品的深层意蕴。2.通过《蜀相》《书愤》两首诗比较,感受爱国诗人忧国忧民、强烈的爱国主义感情,并掌握比较诗歌阅读的方法技巧。3、通过比较阅读,鉴赏不同诗人相同主题诗歌的异同,以及同一作家不同作品内容和风格的不同。4、反复吟诵,吟咏诗韵,背诵并默写这两首诗。杜甫的经历和诗歌创作可以分为四个时期:一、读书和漫游时期(三十五岁以前)所谓“放荡齐赵间,裘马颇清狂”。二、困居长安时期(三十五至四十四岁)作品:《兵车行》、《丽人行》等批评时政、讽刺权贵的诗篇三、陷贼和为官时期(四十五至四十八岁)作品:“三吏”:为“石壕吏”,“新安吏”,“潼关吏”;“三别”:为“新婚别”,“无家别”,“垂老别”。四、西南飘泊时期(四十八至五十八岁)作品:《水槛遣心》、《春夜喜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病橘》、《登楼》、《蜀相》、《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又呈吴郎》、《登高》、《秋兴》、《三绝句》、《岁晏行》等大量名作知人论世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绍兴)人,尚书右丞陆佃之孙,南宋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陆游生逢北宋灭亡之际,少年时即深受家庭爱国思想的熏陶。宋高宗时,参加礼部考试,因受秦桧排斥而仕途不畅。宋孝宗即位后,赐进士出身,历任福州宁德县主簿、敕令所删定官、隆兴府通判等职,因坚持抗金,屡遭主和派排斥。乾道七年(1171年),应四川宣抚使王炎之邀,投身军旅,任职于南郑幕府。次年,幕府解散,陆游奉诏入蜀,与范成大相知。宋光宗继位后,升为礼部郎中兼实录院检讨官,不久即因“嘲咏风月”罢官归居故里。嘉泰二年(1202年),宋宁宗诏陆游入京,主持编修孝宗、光宗《两朝实录》和《三朝史》,官至宝章阁待制。书成后,陆游长期蛰居山阴,嘉定二年(1210年)与世长辞,留绝笔《示儿》。这首有名的七律《书愤》作于宋孝宗十三年,此时陆游已61岁,在山阴闲居了6年,少年时的志向眼看就要化为泡影,在悲愤失望中他挥毫写下了这首诗。诸葛亮(181年-234年10月8日[1]),字孔明,号卧龙(也作伏龙),徐州琅琊阳都(今山东临沂市沂南县)人,三国时期蜀汉丞相,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文学家、书法家、发明家。早年随叔父诸葛玄到荆州,诸葛玄死后,诸葛亮就在隆中耕种。后刘备三顾茅庐请出,辅佐刘备建立蜀汉。蜀汉建立后,诸葛亮被封为丞相、武乡侯,对内抚百姓,示仪轨,约官职,从权制,开诚心,布公道,对外联吴抗魏,为实现兴复汉室的政治理想,数次北伐,但因各种不同因素而失败,最后于蜀汉建兴十二年(234年)病逝于五丈原,享年54岁。刘禅追谥其为忠武侯,后世常以武侯、诸葛武侯尊称诸葛亮。东晋政权因其军事才能特追封他为武兴王。诸葛亮散文代表作有《出师表》《诫子书》等。诸葛亮一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忠臣与智者的代表人物。目标二:整体感知,吟咏诗韵要求:1、自由读2、有感情朗诵3、齐读强调内容:朗读提要如下1、节拍:XX一XX一XX一X和XX一XX一X一XX。2、每个节拍的后一个字遇平声适当延长,遇仄声宜作停顿。(1)根据朗读提要,请同学们给《蜀相》《书愤》划分节拍,并再次放声朗读。(2)请学生示范有感情朗读这两首诗,教师点评。(3)再次齐读两首诗。目标三:置身诗境,品味诗韵——比较赏析《蜀相》和《书愤》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那知”——年轻时血气方刚、天真纯真。•“艰”——艰难,道出辛酸与坎坷,浓缩了因主战而受的种种刁难、排挤和迫害。•倾力报国,竟有奸人作梗、破坏以至于屡遭罢黜?陆诗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寻——有目的的专程来访,不是漫不经心地信步由之——对诸葛亮的强烈景仰和缅怀、显访庙吊古心思的急切。•柏森森——自问自答,记祠堂之所在、外景,渲染安谧、肃穆的气氛。杜诗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颔联集中描写宋军在镇江、南郑两地英雄抗金的战斗情景。•“楼船”“铁马”形象地概括了水陆两路大军进攻敌人的壮丽场面。•瓜洲渡击退金兵的进犯,大散关失而复得,这表明南宋人民有力量保卫自己的国土。•辉煌的过去恰与“有心杀贼,无力回天”的眼前形成鲜明对比。陆诗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碧草映阶,黄鹂隔叶,本是种赏心悦目的景象,然以此二字修饰,则所含之情便大有转折:青草自绿,无人光顾;黄鹂好音,无人倾听,这是何等凄凉伤感。杜诗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用典明志。•南朝时刘宋名将檀道济曾自称为“万里长城”。皇帝要杀他,他说:“自毁汝万里长城。”•陆游以此自许,可见其少时之磅礴大气,捍卫国家,扬威边地,舍我其谁?•大志落空,奋斗落空,一切落空,而揽镜自照,却是衰鬓先斑!•两相比照,何等悲怆?陆诗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天下计——推崇其济世雄才•老臣心——赞扬其报国忠忱•雄才大略和生平业绩•忠贞不渝、坚毅不拔的精神品格•诗人之所以景仰诸葛武侯的缘由杜诗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用典明志。包含诗人对诸葛亮的仰慕之情,并以此自勉。•诸葛坚持北伐,虽“出师未捷身先死”,但终归名满天宇,“长使英雄泪满襟”。千载而下,有谁可与相提并论呢?•奸臣当道,壮士报国无门的悲哀•对诸葛亮的崇敬之情,虽屡遭挫折,但意志并未消沉。陆诗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澿。•出师——诸葛亮为伐魏,曾六次北伐中原。公元234年,他统率大军,占据了五丈原,与司马懿隔着渭水相持一百多天。八月,因积劳成疾,病死军中,葬于定军山。•泪满襟——献身精神的景仰、事业未竟的痛惜。•这句诗,是诗人壮志难酬的苦痛和对诸葛亮的仰慕、叹惋之情熔铸成的千古名句。【目标检测】比较《蜀相》和《书愤》,从感情、风格和表现手法三方面,说明有什么异同。杜甫颠沛流离,流落到异地,寄人篱下。陆游遭受贬谪,但是此时又重新被任用。相同点:1.背景:《书愤》和《蜀相》都作于动乱年代。2.作者经历:晚年之作胸怀大志不得重用——(创作时间、生活境遇)。3.都借用诸葛亮事迹表达情感。不同点分析1.情感:同样写诸葛亮,角度不同,意境情感迥异。杜甫表达的是对于诸葛亮命运的慨叹,一代将才最终功亏一篑,抱憾离世,留下的是昔人已逝,风采不再的旷古悲凉。抒发了对诸葛亮出师未捷身先死的惋惜和不得重用的痛苦。陆游作为一个失意的老者,在诗中表达了对于诸葛亮的钦佩和羡慕。钦佩诸葛亮的将才;羡慕诸葛亮遇到明主,得以大展宏图,成就事业。表达了收复失地的壮志,抒发了壮志未酬,功业未成的愤懑。2.作品风格:杜甫沉郁顿挫(一三两联景仰和二四两联叹惋)陆游沉郁豪雄(以愤为意脉,句句是愤,字字是愤。感情沉郁,但二三四句大气磅礴,笔力雄浑)(3)表现手法:《蜀相》先叙事、写景,景中融情,然后抒发感慨,全诗借景抒情,借古抒怀,抒发了诗人壮志未酬的悲痛。《书愤》先忆过去,再写现在,最后以诸葛亮自况,全诗着重写自己的“愤”写得大气磅礴,笔力雄健。不同点分析【目标小结】
本文标题:《蜀相》 《书愤》比较赏析公开课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11541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