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能源与动力工程 > 新课标地理必修三 问题研究南水北调
南水北调P94问题研究前言21世纪是淡水危机的世纪。虽然我国水资源的总量比较丰富,但人均占有量只有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4,已被列为世界13个贫水国之一,全国600多座城市有一半缺水,其中108座城市严重缺水,连天津、青岛、大连等沿海城市也不得不限时供水。水资源短缺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瓶颈”。如果你不亲身走进八百里沂蒙,你也许永远不会相信那一个个老农用一根粗粗的绳子把一个七八岁大的孩子滑到深深的井底,为的只是一瓢一瓢舀上两半桶略带泥沙的饮用水。如果你不走进陕西西安阎良区的关山镇农户,你也许永远看不到农户在锅里烧开水的时候,锅的一圈竟然是泛白的碱性沉淀物。这样的水他们已经喝了很多年。我国华北地区缺水的原因是什么?为什么要从南方调水?想一想:自然原因:属于半湿润地区,降水少蒸发量大,且降水集中在7、8月份,河流湖泊少,积蓄水量少,许多雨水都以洪水形式流入海洋;特别是春季干旱严重。人为原因:工农业发达,人口稠密,需水量大.人均径流量少;污染和浪费现象严重。缺水形式:“水量性”缺水“南水北调”工程示意图“南水北调”工程示意图东线:从长江下游的扬州取水,通过水泵站,逐级送到山东、河北、天津等地。中线:从长江支流汉江上的丹江口水库取水,沿京广线西侧自流到北京。西线:从长江上游金沙江、支流雅砻江和大渡河上游引水到黄河上游。东线工程中线工程西线工程优点有京杭运河可以利用,工程量较小,前期投资少,工期短虽地形较复杂,但地势南高北低可自流供水,水质较好线路短,水质好缺点黄河以南地势南低北高,需梯级抽水北送,耗能多需挖掘输水渠,工程量大。地势复杂,挖隧洞。工程量大。工程量调水量水质现有条件东线中线西线大小小大优劣差好资料一P94资料分析资料二1、北方什么季节缺水?长江什么季节最适合调水?北方冬春季节缺水,尤其是春季春旱严重。长江夏秋季(6~10月)水量丰富,最适宜调水。2、如何解决调、需之间的季节差异?长江应修建水库等水利工程,在丰水期蓄水,枯水期放水,解决水资源因时间分配不均的矛盾。P953、要保证工程向北方稳定供水,还需采取什么措施?①修建水库、大坝储水;②建立有关法律法规,沿途水资源的利用统一管理;③提高公民的节水意识,节约用水;④严格治污,保证水质。资料三1、在城市生活、工业、……应重点保证哪个方面的需要?生活,其次是生态、农业、工业2、受水区使用调来的水,对生态环境的改善有何作用?3、在规划南水北调工程时,国家提出“先节约后调水,先治污后调水,先环保后用水”的方针,为什么?有利于缓解北方地区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缓解黄河上、下游争水的矛盾,还可减少拦蓄受水区当地地表径流,使河流保持一定的入海流量,有利于减轻黄河、海河等河道的泥沙淤积,部分恢复河流生态功能。因为我国水资源虽然总量丰富,但分布不均,人均量少,而且水质污染严重。我国主要的调水工程1、南水北调2、引黄(河)济青(岛)3、引滦(河)入(天)津4、引滦入唐(山)5、引黄入晋(山西)(5)分析南水北调工程的经济,政治、生态效益意义①促进受水区经济发展,对于实现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恢复、保持生态环境,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②将缓解城乡争水,地区争水,工农业争水的矛盾,有利于社会安定团结,使改革,发展,稳定相协调.③增加生活用水和生产用水,利于各种生物生长,美化环境;缓解地下水水位下降趋势,控制地面沉降。南水北调对供水区可能带来的环境问题1、使供水区下游河流的径流量减少,导至河口地区盐度升高,水质下降。2、加重下游泥沙淤积,淤塞河道,影响航运。3、东线:使江淮沿线地区地下水位升高,容易发生土壤盐碱化。4、中线:影响汉江下游的水量、水质、航运、生物等。大坝动工前,三斗坪的原貌。黄河上游水电山西坑口火电华北地区华东地区长江上游水电三峡水电珠江上游水电广东省西电东送•西电东送三大线路:电站河流到达地区北线刘家峡、李家峡、龙羊峡、(山西省坑口电站)等黄河上游华北地区中线二滩、龚嘴、三峡、葛洲坝、隔河岩等长江上游华东地区南线天生桥、龙滩、岩滩等珠江上游广东省(1)西气东输的干道自西向东经过我国地势的级阶梯,沿途的自然带分布规律。(2)西电东送确定了三条通道:南线的重点是我国的工业基地。中线是将和金沙江干支流水电送入长三角地区。中线的电能转化方式优于北路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将从长江下游的附近取水,以为主要输水渠道,缓解输水沿线的河、河流域以及胶东地区的缺水状况。二呈经度地带性珠江三角洲三峡水电中线开发的电能是水能资源,是可再生资源,也是洁净能源,且价格较低。扬州京杭大运河黄海练习题:(4)青藏铁路在建设过程中最不利的因素是多年冻土
本文标题:新课标地理必修三 问题研究南水北调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11648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