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 288-高一历史上册期中考试试卷7
温州中学2011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一历史考试试卷Ⅰ一、选择题:本大题有35小题,每小题2分,共70分。每题所列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说文解字》载:“宗,尊祖庙也。”这说明宗法制得以维系的重要因素是A.血缘B.地域C.信仰D.出身2.从“封建亲戚,以蕃屏周”到“裂都会而为之郡邑,废侯卫而为之守宰”反映中国古代A.分封制的废除B.宗法制的消亡C.刺史制的建立D.内阁制的形成3.实行郡县制是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重要内容,对中国古代政治形成了长久的影响。下列有关秦朝郡守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由皇帝任免调动B.是郡的最高行政长官C.在其辖区内没有自己的封国D.职位世袭并有权直接任免县令4.秦朝是中国第一个中央集权的统一的封建国家,“中央集权”的含义是A.皇帝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实行个人独裁专制B.全国的权力集中于中央,地方必须听命于中央C.嬴政自称始皇帝,在中央设三公D.皇权空前加强,实行君主专制5.汉武帝统治时期,全国划分为十三个州部,每州部设刺史一名。当时刺史的主要职责是A.监察地方政治B.管理地方行政C.征收地方赋税D.掌管地方军事6.唐太宗时期,假设国家要在关中一带修建一项大型水利工程,这项工程的实施涉及众多机构,按制度规定其运作程序是A.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工部B.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工部C.门下省→中书省→尚书省→工部D.尚书省→门下省→中书省→工部7.在某古代史书中有这样一段记载:“甲戌,命江浙行省明年漕运粮二百八十万石赴京师”。该史书有可能是A.《汉书》B.《旧唐书》C.《宋史》D.《元史》8.我国专制时代晚期政治形态出现新变化,典型表现为A.汉代设立中朝B.唐朝设三省六部C.宋代设参知政事D.清代设军机处9.中国古代某地发生洪灾,内阁大臣据皇帝旨意写成诏书,送工部、户部执行赈灾。据所学知识判断上述情境最有可能出现于A.秦朝B.汉朝C.唐朝D.明朝10.电视剧《宰相刘罗锅》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其中和珅等人是军机大臣。这些大臣A.必须是高级军事将领出身B.都是由皇帝亲自“钦定”的亲重大臣C.其实际的官职就是丞相(宰相)D.处理军政大事有独立的决策权11.下图是中国古代“地方机构示意图”,请依据信息判断该图反映的朝代是A.汉代B.唐代C.宋代D.元代12.唐代和宋代都有谏官。唐代谏官由宰相荐举,主要评议皇帝得失;宋代谏官由皇帝选拔,主要评议宰相是非。这说明A.唐代君主的权力不受制中央县路州约B.唐代以谏官削弱宰相的权力C.宋代谏官向宰相和皇帝负责D.宋代君主专制的程度高于唐代13.右图所示是举世闻名的中国皇家园林圆明园遗迹,该园林在1860年遭到西方列强的野蛮洗劫与焚毁。与此相关的列强侵华战争是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C.甲午中日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4.下列不平等条约中,其内容与今天的浙江直接有关的是①《南京条约》②《伊犁条约》③《马关条约》④《辛丑条约》A.①②B.②③C.①③D.③④15.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洋人的朝廷”是在A.《南京条约》签订后B.《北京条约》签订后C.《马关条约》签订后D.《辛丑条约》签订后16.下列表述最能反映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特点的是A.中国禁烟运动的伟大胜利B.显示了中华民族反侵略的坚强决心KKss55uuC.沉重打击了英国侵略者D.中国近代史上中国人民第一次自发的大规模抵抗外来侵略的斗争17.“再现历史场景,弘扬民族精神”是历史影视剧的主题,若要再现邓世昌带领中国海军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悲壮场景,应选择的素材是A.辽东战役B.平壤战役C.黄海海战D.威海卫战役18.假如你生活在1895年的台湾,你的爱国行动是参加哪个军队和日本侵略者作战A.左宝贵的部队B.义和团C.丁汝昌的部队D.刘永福、徐骧的部队19.右图是一首著名歌曲作品的手迹,该歌曲广泛流行于中国近代某一时期,表达了中国军民团结一致、英勇抗战的心声。该歌曲最有可能创作于A.19世纪40年代B.20世纪初C.20世纪30年代D.20世纪50年代20.右图是著名的卢沟桥,1937年在这里发生的重大事变表明A.国共两党开始正式合作B.民族抗日救亡运动开始兴起C.八路军开始进入前线抗日D.抗日战争全面爆发21.揭露南京大屠杀最有力的证据是A.屠杀现场遗迹与当时摄制的新闻照片B.历史教科书中的记载C.侵略日军老兵的回忆录D.当年受害者口述的材料22.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的标志是A.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B.国民政府发表自卫宣言C.中国工农红军改编为八路军、新四军D.国民党公布中共中央提交的国共合作宣言23.右图反映了A.抗战以来首次大捷B.抗战以来最大的胜利C.抗战进入相持阶段D.全民族抗战开始24.“亚东开发中华早,揖美追欧,旧邦新造。飘扬五色旗,民国荣光,锦绣河山普照。”上述歌词反映了二十世纪中国的第一次历史性巨变,这次巨变是指A.国民革命运动B.辛亥革命C.抗战胜利D.新中国成立25.“共争青岛归来,同看国贼罢黜;欢呼学生复课,庆贺商店开门。”以上这幅对联反映的历史事件发生的直接原因是A.中国代表团巴黎和会上外交失败B.中国共产党的组织发动C.北洋军阀反动统治,使社会矛盾尖锐D.新文化运动动摇了封建思想统治地位26.为加强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我国政府颁布了《2004—2010年全国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纲要》,提出要建设培育形成12个重点“红色旅游区”。下列各项主题中,最符合“沪浙红色旅游区”的是KKss55uuA.辛亥首义,推翻帝制B.革命武装,八一建军C.开天辟地,党的创立D.人民胜利,国旗飘扬27.一位著名美国记者赞叹道:“每一场革命都有它自身的传奇,毛泽东率领数万工农红军所完成的战略转移,就是中国革命史上的伟大传奇。”他所说的“伟大传奇”是指红军A.千里跃进大别山B.开辟井冈山根据地C.两万五千里长征D.开辟敌后战场28.“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毛泽东写这首诗的背景是A.北伐战争胜利进军B.平津战役取得胜利C.渡江战役取得胜利D.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29.我们的许多节日与重大历史事件有关。下列节日的由来,与近代中国民主革命有关的是①端午节②青年节③建军节④国庆节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30.右图反映了新中国实行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这一制度是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C.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31.新中国成立初期,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职权的是A.党的代表大会B.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C.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D.中央人民政府32.改革开放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成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目标。1982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中国A.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B.三大政治制度建立的标志C.新时期治国安邦的总章程D.开辟新时期新道路的宣言书33.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是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下列事件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①香港回归祖国②澳门回归祖国③“九二共识”的达成④“一国两制”构想提出A.①②③④B.③④②①C.④③①②D.②③④①34.为进一步缓和亚洲和世界的紧张局势,中国派代表团参加了旨在解决朝鲜和印度支那问题的国际会议,并发挥了积极作用。这一会议是A.1945年波茨坦会议B.1954年日内瓦会议C.1955年万隆会议D.第26届联合国会议35.下列图片能够反映20世纪70年代中国外交取得突破的关键事件的是ABCD试卷Ⅱ二、非选择题:本大题有3小题,36题8分,37题10分,38题12分,共30分。36.(8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法自君出,皇帝“钦定”法律,皇权置于法律之上。这遗风流传至今即权大于法,有法不依,拟法不严,徇情枉法。——史仲文《中国人走出死胡同》(1)材料一所述及的法律有何特点?(2分)材料二“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中华民国以参议院、临时大总统、国务员、法院,行使其统治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2)结合材料二,简要评价《中华民国临时约法》。(2分)材料三“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人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KKss55uu——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3)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体现了哪两大原则?(2分)(4)从材料一到材料三,反映了立法思想上有哪些进步?(2分)37.(10分)辛亥革命是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影响深远的历史事件。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912年元旦的《申报》以显著地位刊登庆祝标语和祝词。标语字把民国的“国”改写为“囻”。——宋军《申报的兴衰》(1)根据材料一指出:《申报》庆祝的1912年元旦的重大政治事件是什么?(2分)这一事件反映了当时中国政治怎样的发展趋势?(2分)材料二(民国初年)官府之文告,政党之宣言,报章之言论,街巷之谈说,道及君主,恒必以恶语冠之随之。——梁启超《异哉所谓国体问题者》1915年,袁世凯公开复辟帝制,遭到全国人民的强烈反对。袁世凯身败名裂,83天后被迫取消帝制。——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必修一》(人民版)(2)材料二主要反映了辛亥革命的哪一重要成果?(2分)材料三(3)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列举辛亥革命后南京临时政府在破除传统陋习方面的两项措施。(2分)(4)综合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用一句话概括辛亥革命在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的历史地位。(2分)38.(12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如果这些原则不仅适用于各国之间,而且适用于一般国际关系中,它们就将形成和平和安全的坚固基础,而现时存在的恐惧和疑虑,则将为信任感所代替。——《中印两国总理联合声明》(1954年)(1)材料一中的“这些原则”是指什么外交原则?(2分)在1955年亚非会议上,周恩来提出了什么著名方针促使了会议的成功?(2分)材料二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利,承认她的政府的代表为中国在联合国组织的唯一合法代表……——联合国第2758号决议(2)材料二中的决议是在什么时候被联合国大会通过的?(2分)这一决议的通过有何意义?(2分)材料三双方同意,各国……都应根据尊重各国主权和领土完整、不侵犯别国、不干涉别国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的原则来处理国与国之间的关系。……美国方面声明:美国认识到,在台湾海峡两边的所有中国人都认为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美国政府对这一立场不提出异议。——中美某外交公报(1972年)(3)材料三所示外交公报的名称是什么?(2分)这一公报的发表标志着中美关系发生了什么重大变化?(2分)温州中学2011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一历史答题卷学号班级姓名…………………………………………密…………………………………………封………………………………………线…………………………………一、选择题(本大题有35小题,每小题2分,共70分)题号123456789101112答案题号131415161718192021222324答案题号2526272829303132333435答案二、非选择题(本大题有3小题,36题8分,37题10分,38题12分,共30分)36、37.38、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有35小题,每小题2分,共70分)题号123456789101112答案AADBABDDDBCD题号131415161718192021222324答案BCDDCDCDADBB题号2526272829303132333435答案ACCCBBBCCBC二、非选择题(本大题有3小题,36题分37题分38题分共30分)36、(1)特点:君权至上。(2分)(2)评价:它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宪法。它从法律上宣告了君主专制制度的灭亡和民主共和政体的确立,成为近代中国民主化进程的一座丰碑。(2分)(3)人民民主和社会主义原则。(2分)(4)进步表现:由专制
本文标题:288-高一历史上册期中考试试卷7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11656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