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人教版八年级上课外古诗词赏析
课外古诗词赏析与名著导读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课外诗词十首《长歌行(xíng)》汉乐府《野望》王绩(唐)《早寒江上有怀》孟浩然(唐)《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孟浩然(唐)《黄鹤楼》崔颢(hào)(唐)《送友人》李白(唐)《秋词》刘禹锡(唐)《鲁山山行》梅尧臣(宋)《浣溪沙》苏轼(宋)《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陆游(宋)一、把握诗歌朗读的节奏,朗读与背诵诗歌。二、体味诗歌的意蕴,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三、学习诗人品格情操,感受诗人的人格魅力。学习目标学法指津学习过程中,大家可以按照“初读诗歌、了解诗歌内容——走近作者、明晰写作背景——品味意象、走进作者心灵——背诵诗歌、陶冶自身情操”的顺序进行,以读带品,以品促读。长歌行(汉乐府)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长歌行(汉乐府)[解题]长歌:长声歌咏,也指写诗;行(xíng):古代诗歌的一种体裁,歌行体的简称,诗歌的字数,和句子的长度不受限制。长歌行:是指“长声歌咏”为曲调的自由式歌行体。[文学常识]汉乐府:“乐府”原是古代掌管音乐的官署。其职能是掌管宫廷所用音乐,兼采民间歌谣和乐曲。魏晋以后,将汉代乐府机关所搜集演唱的诗歌,统统称为乐府诗。乐府诗是最能代表汉代诗歌成就的一种体裁。《乐府诗集》:是宋代郭茂倩编的一部乐府诗总集。长歌行汉乐府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园中碧绿的葵菜,露水将要被早晨的阳光晒干。长歌行汉乐府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春天把幸福的希望洒满了大地,所有生物都呈现出一派繁荣生机。长歌行汉乐府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只担心瑟瑟的秋天来到,树叶儿枯黄而漂落,百草凋零衰亡。长歌行汉乐府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千万条大河奔腾着东流入大海,什么时候才能重西流?长歌行汉乐府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人也一样,少年时不努力,到老了只能空空悔恨了。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品味名句】一个人要有所作为,有所发明创造,就应该从青年起努力学习,不断扩充自己的知识,否则便会虚度岁月,一事无成而空自悲叹!这两句诗是古代诗人从实践中总结出来的人生格言,对于今天的广大青少年,仍具有积极的教育意义。艺术提升这是一首咏叹人生的歌。唱人生而从园中葵起调,这在写法上被称作“托物起兴”,即先述说其他事物,用来引起所歌咏的内容。这首《长歌行》不同于汉代其他哀叹人生的短促、鼓吹及时行乐的文人诗,可以说是一首与时代唱反调的诗,一首难能可贵的佳作。野望王绩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走近作者】王绩:字无功,绛州龙门(今山西龙门)人。生于隋末唐初,文学史家一般把他列为最早的唐代诗人。贞观初年,因病告退,仍回故乡,隐居于北山东皋(ɡāo),自号东皋子。王绩以诗赋著名,其文集名《东皋子集》。【文学常识】律诗:每首八句,分首联、颔联、颈联、尾联。3、4句和5、6句分别对仗。野望王绩野望王绩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在黄昏的时候,我伫立在东皋村头远望,彷徨徘徊心中没有主张。野望王绩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每一棵树都凋谢枯黄,每一座山峰都涂上落日的余晖。野望王绩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放牛的儿童骑着小牛回家,猎人骑着骏马带回猎物。野望王绩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我看到的这些人并不相识,心情郁闷,于是长声歌唱《诗经》中“采薇采薇”的诗句。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品味名句】举目四望,到处是一片秋色,在夕阳的余晖中越发显得萧瑟。在这静谧的背景之上,牧人与猎马的特写,带着牧歌式的田园气氛,使整个画面活动了起来。这四句诗宛如一幅山家秋晚图,光与色,远景与近景,静态与动态,搭配得恰到好处。初唐沈佺期、宋之问时,律诗遂定型化,成为一种重要的诗歌体裁。而早于沈、宋六十余年的王绩,已经能写出《野望》这样成熟的律诗,说明他是一个勇于尝试新形式的人。这首诗首尾两联抒情言事,中间两联写景,经过情——景——情这一反复,诗的意思更深化了一层。这正符合律诗的基本章法。艺术提升早寒江上有怀孟浩然(唐)木落雁南渡,北风江上寒。我家襄水曲,遥隔楚云端。乡泪客中尽,孤帆天际看。迷津欲有问,平海夕漫漫。【走近作者】孟浩然(689~740):唐代诗人,汉族。本名浩,字浩然,世称“孟襄阳”。襄州襄阳(今湖北襄樊)人。与另一位山水田园诗人王维合称为“王孟”。他以写田园山水诗为主。因他未曾入仕,又称之为孟山人。孟浩然曾于唐玄宗开元十五年到长江下游漫游过一次,开元十七年至二十一年孟浩然再到吴越漫游。这首诗可能作于漫游时期。因离乡日久,触景生情,便在诗中表达了对家乡的思念,并抒发了心境的迷茫之情。早寒江上有怀孟浩然早寒江上有怀孟浩然木落雁南渡,北风江上寒。草木枯黄凋零了,阵阵鸿雁飞向南,北风呼啸刮不停,一江秋水一江寒。早寒江上有怀孟浩然木落雁南渡,北风江上寒。我家襄水曲,遥隔楚云端。家乡是那鹿行山,茅庐就在襄水湾,遥望远方的楚地,楚地茫茫在云端。早寒江上有怀孟浩然木落雁南渡,北风江上寒。我家襄水曲,遥隔楚云端。乡泪客中尽,孤帆天际看。思乡眼泪已流尽,客旅生活多辛酸,孤帆远方在天际,此情此景不堪看。早寒江上有怀孟浩然木落雁南渡,北风江上寒。我家襄水曲,遥隔楚云端。乡泪客中尽,孤帆天际看。迷津欲有问,平海夕漫漫。我想找人问一问,迷路渡口在哪边?暮色苍茫无所见,只见江海水漫漫。迷津欲有问,平海夕漫漫。【品味名句】“迷津欲有问”,是用《论语•微子》孔子使子路问津的典故。长沮、桀溺是隐者,而孔子则是积极想从政的人。长沮、桀溺不说津(渡口)的所在,反而嘲讽孔子栖栖遑遑、奔走四方,以求见用,引出了孔子的一番慨叹。双方是隐居与从政的冲突。而孟浩然本为襄阳隐士,如今却奔走于东南各地(最后还到长安应进士举),却是把隐居与从政的矛盾集于一身,而这种矛盾又无法解决,故以“平海夕漫漫”作结。滔滔江水,与海相平,漫漫无边,加以天色阴暗,已至黄昏。这种景色,完全烘托出作者迷茫的心情。本诗二、三两联都是自然成对,毫无斧凿痕迹。第二联两句都是指襄阳的地位,信手拈来,就地成对,极为自然。第三联“乡泪”是情,“归帆”是景,以情对景,扣合自然,充分表达了作者的感情。最后又以景作结,把思归的哀情和前路茫茫的愁绪都寄寓在这迷茫的黄昏江景中了。艺术提升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孟浩然(唐)【走近作者】这是一首干谒(gānyè)诗。唐玄宗开元二十一年(733),孟浩然西游长安,写了这首诗赠当时在相位的张九龄,目的是想得到张的赏识和录用,只是为了保持一点身份,才写得那样委婉,极力泯灭那干谒的痕迹。【文学常识】干谒诗:干谒诗是古代文人为推销自己而写的一种诗歌,类似于现代的自荐信。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孟浩然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八月洞庭湖水盛涨与岸起平,水天含混迷迷接连天空。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孟浩然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云梦二泽水气蒸腾白白茫茫,波涛汹涌似乎把岳阳城撼动。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孟浩然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我想渡水苦于找不到船与桨,圣明时代闲居委实羞愧难容。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孟浩然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闲坐观看别人辛勤临河垂钓,只能白白羡慕别人得鱼成功。【品味名句】这两句被称为描写洞庭湖的名句。“气蒸”句写出湖的丰厚的蓄积,仿佛广大的沼泽地带,都受到湖的滋养哺育,才显得那样草木繁茂,郁郁苍苍。而“波撼”两字放在“岳阳城”上,衬托湖的澎湃动荡,也极为有力。人们眼中的这一座湖滨城,好像瑟缩不安地匍伏在它的脚下,变得异常渺小了。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艺术提升这首诗的艺术特点,是把写景同抒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触景生情,情在景中。诗的前四句,描写洞庭湖的景致。把洞庭湖的景致写得有声有色,生气勃勃。这样写景,衬托出诗人积极进取的精神状态,暗喻诗人正当年富力强,愿为国家效力,做一番事业。这是写景的妙用。作为干谒诗,最重要的是要写得得体,称颂对方要有分寸,不失身份。措辞要不卑不亢,不露寒乞相,才是第一等文字。这首诗委婉含蓄,不落俗套,艺术上自有特色黄鹤楼崔颢(唐)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走近作者】崔颢(?—754):汴州(今河南开封)人。开元十年进士及第,曾出使河东节度使军幕,天宝时历任太仆寺丞、司勋员外郎等职。足迹遍及江南塞北,诗歌内容广阔,风格多样。或写儿女之情,几近轻薄;或状戎旅之苦,风骨凛然,诗名早著,影响深远。黄鹤楼崔颢黄鹤楼崔颢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传说中的仙人早乘白云飞去,这地方只留下空荡的黄鹤楼。黄鹤楼崔颢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飞去的黄鹤再也不能复返了,唯有悠悠白云徒然千载依旧。黄鹤楼崔颢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汉阳晴川阁的碧树历历在目,鹦鹉洲的芳草长得密密稠稠。(倒装)黄鹤楼崔颢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品味名句】太阳落山,黑夜来临,鸟要归巢,船要归航,游子要归乡,然而天下游子的故乡又在何处呢?江上的雾蔼一片迷蒙,眼底也生出的浓浓迷雾,那是一种隐隐的泪花和心系天下苍生的广义乡愁,问乡乡不语,思乡不见乡。面对此情此景,谁人不生乡愁也无由。诗作以一“愁”收篇,准确地表达了日暮时分诗人登临黄鹤楼的心情,同时又和开篇的暗喻相照应,以起伏辗转的文笔表现缠绵的乡愁,做到了言外传情,情内展画,画外余音。时至黄昏不知何处是我家乡?面对烟波渺渺大江令人发愁!艺术提升诗作具有的浓郁民歌风味,景到言到情到,语如联珠,自然天成,对仗工整,音律谐美,文采飞扬。诗人将思念亲人的狭义乡愁与心系天下苍生的广义乡愁有机结合,把乡愁情怀抒发得波澜壮阔、豪迈昂扬,使得本篇的韵味和风骨跨上了同类诗作的峰巅,成为被后人推为唐朝七律诗中的第一佳作。元人辛文房《唐才子传》记李白登黄鹤楼本欲赋诗,因见崔颢此作,为之敛手,说:“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传说或出于后人附会,未必真有其事。然李白确曾两次作诗拟此诗格调。其《鹦鹉洲》诗前四句说:“鹦鹉东过吴江水,江上洲传鹦鹉名。鹦鹉西飞陇山去,芳洲之树何青青。”与崔诗如出一辙。又有《登金陵凤凰台》诗亦是明显地摹学此诗。送友人李白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走近作者】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东),是唐代著名诗人,有《李太白集》。天宝初,入长安,贺知章一见,称为谪仙人,荐于唐玄宗,待诏翰林。后漫游江湖间,永王李璘聘为幕僚。璘起兵,事败,白坐流放夜郎(在今贵州省)。中途遇赦,至当涂依李阳冰,未几卒。作者送友人,送客地点多在城东尧祠一带,此地是水陆通衢,交通要冲,又多酒肆,便于宴饮饯别,加之景色宜人,易发诗兴。《送友人》亦写在尧祠前泗水边的石门路上。北望二十公里处九仙山嶂列,合“青山横北郭”。泗水从曲阜向西流来,入兖州境即转向南,又朝西南流,是谓“白水绕东城。”送友人李白送友人李白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青山横亘在城郭的北侧,白亮亮的河水环绕在城郭的东方。送友人李白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我们即
本文标题:人教版八年级上课外古诗词赏析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11665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