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绝才惊艳《钢琴教师》解析耶利内克,奥地利作家。2004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也是第一位凭借德语写作而获奖的女作家。诺贝尔奖委员会在颁奖公告中说:“她的小说和戏剧具有音乐般的韵律,她的作品以非凡的充满激情的语言揭示了社会上的陈腐现象及其禁锢力的荒诞不经”。作为当今世界颇受争议的德语女作家,国内外评论界对其作品的评价是誉毁半参的。一方面,对于她用文学语言对性别问题,社会中的性和暴力等主题的讨论进行普遍赞誉;另一方面,对于她对当代奥地利社会问题的批判以及作品中性、性变态等问题的描写则持怀疑态度。耶利内克获奖后,德国“文学教皇”赖希·拉尼茨基说了几句话,一句是:“又一个德语女作家获得诺贝尔文学奖”(1966年诗人萨克丝是第一位);另外一句是,“她是一个非常不同寻常、非常激进、非常极端的女作家”。►耶利内克虽然是在二战后的奥地利长大的,但还是深深地以为奥地利社会依然在法西斯阴影之下。她父亲是捷克犹太人,在二战期间在德国的军工厂里面工作。由于他本人是化学家,所以免受了迫害。但是到了50年代,他父亲精神失常,60年代死在精神病院里面。她从小就是由她母亲带大,而且母亲也是比较专制的人。一、耶利内克其人►她读书的环境也很有意思,在天主教幼儿园长大、后来又在教会修道院里读小学。教育环境都相对保守。可能对周围环境很难适应,她读小学的时候,就由于精神状况进过医院,大学期间也因为精神问题休学疗养过。►家庭因素和宗教上的反叛、童年的阴影对她可能影响都比较大。1974年,她与德国丈夫结婚。之前,她曾经与奥地利两个公众人物同居过,一个是诗人罗伯特·辛德尔,另外一个是作家盖尔特·罗许策。►诺奖结果出来后,纽约时报分析认为瑞典皇家委员会还是多少与政治挂了钩。耶利内克是个坚定的反对右翼极端主义者:她曾有18年的奥地利共产党“党龄”,她的戏剧《斑比乐园》(Bambiland)还强烈地讽刺过美伊战争。我们也可以认为,耶利内克的文学作品是她政治参与的一个形式。1、政治写作►她是典型的“68型”的作家。她在20世纪60年代后期,参加过欧洲学生运动。她的文学开端就是从参与法国符号学家罗兰·巴特的讨论开始的。符号学通过符号讨论社会、欲望、文本,甚至是色情的方法对她影响很大。可以说她的文学与政治是同时开始的。因此她参加共产党也是可以理解的,到1991年,由于奥地利共产党内部一些原因,她和当时党内两位有名的人物一起退党,在当时奥地利也很轰动。她进入文坛的政治姿态很强,个性本身又很反叛,所以对官方很多方面都持否定态度。耶利内克激烈地反对极端右翼的自由党。奥地利自由党也曾大肆抨击她的作品灰暗,有不健康、露骨的性爱描写。►诺奖委员会当然会否认评奖与政治有关。这次文学奖授奖词中,没有任何政治色彩,特别称赞了耶利内克有超凡的语言风格和音乐性,但奥地利一些评论家则反讽说,耶利内克语言原本就缺乏音乐色彩,她的语言象征意味过于浓厚,充满文字游戏的色彩。2、女性写作作为一个女性,她的书一直以女性为题材,深刻地浸淫了悲观主义情绪,她所有要表达的观念似乎就是“女人生来就被塑造、被忽视,她们无法,也没有能力快乐、有效地在世界上栖息。”自母系社会进入父权社会之后,男子摘掉了女性头上的光环,掌握了人类社会的权柄,女子由自由女神沦落为女奴,由主宰变到屈服地追随男性,按照男性的要求塑造自己的客体。女人“不是天生的,而是形成的”是许多女作家的观点,耶利内克的思想也是在这种土壤中形成的。二次大战后,特别是1970年代以后,在世界范围的青年反叛传统的形势下,女性文学与社会、政治、历史问题联系紧密起来。她们强调培养女性的主体意识,用女性的视角审视事物,从各个角度揭露男女不平等的社会现象。性和爱情是一个重要方面。她们中的一些人曾经是反权威的大学生运动积极分子,政治态度比较激进,因此她们的作品中也就包含了更多的愤怒、呐喊、抗争。耶利内克特别擅长不诉诸感情地描写人类关系中野蛮与残酷。她像是拿着一把锋利的手术刀在解剖奥地利这个生病的躯体,对人性的扭曲、变态的描写就像是把一个病理案例研究形象化。无情的辛辣讽刺和毫无顾忌地展示丑陋,使人阅读时既受刺激又感到不舒服,十分压抑。不知这是不是一种美学意义上的“审丑”。►就我个人而言,耶利内克不是我最喜欢的女作家。我喜欢更加宽容、用女性视角更开阔地看世界和历史的作家。二、《钢琴教师》浅析《钢琴教师》创作于1983年,这是一部很典型的后现代小说,充满了后现代的因素,叙事者不断转换,故事支离破碎,场景模糊不清,语言断断续续……让人很难有耐心读下去。2001年,法国著名导演米夏埃尔携伊莎贝拉·胡帕特、伯努瓦·马吉梅和安妮·吉拉尔多特拍摄的《钢琴教师》在戛纳影展满载而归。一、女性“婴儿化”在西方19世纪及以前的法律中,妇女是没有任何的权力和地位的。“通行于西方法律体系中的‘已婚妇女法律身份’的原则使已婚妇女一辈子处于未成年人和有形财产的地位。她丈夫成了她的法律监护人。关于女性和儿童的关系,前人曾有很多论述。孔德认为“女人的成长停止于儿童期”;米里特在心理学方面的论述中也认为“对妇女不间断的监护有使女性永远婴儿化的倾向”。卡罗尔·帕特曼也认为“成为奴隶或妻子就是永远处于未成年状态”。在心理学上,成人婴儿化被认为是个体逃避挫折、困境、危险的一种手段,是对现实矛盾冲突的一种回避。而女性的婴儿化,则意味着女性无时无刻都需要男性的照料与监护,她不但在处理现实问题上无能为力,而且在智力上也和婴儿一样不成熟,需要别人替她做主。在社会生活中,她没有自我意识,更适于做一个傀儡或玩偶。1、身体的婴儿化女性的婴儿化首先是身体上的婴儿化。以爱的名义,通过无微不至的关怀和照顾,使女性失去自我锻炼和成长的机会,一直保持在婴儿的状态,时刻都需要照料和看管,最终成为个人生活和社会生活中的孩童,没有独立性和决断力,失去自我做主的机会,只能受制于他人。《钢琴教师》中的钢琴教师埃里卡就是一个典型的成年婴儿。她的生理年龄是40岁,而她在日常生活中的表现还是个孩子。2、精神的婴儿化女性身体的婴儿化导致其精神的婴儿化。精神的婴儿化阻止女性与他人建立良好的亲密关系,使女性无法真正成长起来,做一个独立完整的人。同时,这种婴儿化使女性在和男性的相处中处于弱势地位,更容易被利用和被支配。在与学生克雷默尔的恋爱中,埃里卡是一个孩子。表面上看,埃里卡非常在乎这段感情,40岁的她并没有真正的感情生活。青春期是“禁猎期”。年轻英俊的克雷默尔的出现唤起了埃里卡爱的激情,她自以为是,认为是自己独特的精神魅力让学生爱上了她。她觉得这是最好的一个,这么多年最好的一个。她甚至幻想着克雷默尔和她结婚,这是一个孩子天真的梦,美好但不现实。埃里卡怀着梦幻般自恋的激情走向自己的成人式。有研究者认为,埃里卡的爱情悲剧在于她非常态的性欲破坏了原本温馨的两性关系,她失去了爱的能力。►但是,透过埃里卡的内心深处,我们能看到这个悲剧的必然性,即,埃里卡并不真的希望和克雷默尔在一起。这是她无意识的行为。她不自觉的在心里抗拒着这个男人侵入到自己和母亲封闭的领地。在心灵深处,她是没有断奶的孩子,外面的世界她已经无法适应,母亲的房子既是专制的监狱,也是温暖的庇护所。二、虐恋还是性暴力在文学领域,最典型的性虐文学创作者是法国的萨德侯爵。施虐狂(sadism)一词即由萨德的名字而来。在他的作品中,充满了色情、淫荡、乱伦、虐杀、排泄、呕吐、性倒错、死尸、渎神等一切僭越的邪恶之物。萨德描写了善的厄运和恶的好运。赞美了自然的邪恶的强力之美。►虐恋,英文为sadomasochism,有时又简写为SM,是一种将快感与痛感联系在一起的性活动,是一种通过痛感而获得快感的性活动。它包括肉体上的痛苦(如鞭打所导致的痛感)或精神上的痛苦(如统治与服从关系中的被羞辱所导致的痛苦感觉)。虐恋活动中最常见的两种形式是鞭打和捆绑。女性性问题是耶利内克的创作核心。她在作品中,展示了各种特殊的性行为:性暴力、性虐待、虐恋等。这些在常人眼中反常的性行为描写使耶利内克被许多人误解为色情小说家。但是她写的色情文学,不是挑逗人的欲望,而是毁灭人的欲望。她的作品给我们展示了一幕幕阴暗恶心的性图景。那种健康的双向交流的性是不存在的。她甚至认为,性就是强奸,即使是在婚姻内的性也是如此。这种极端的态度使耶利内克的作品中缺乏基于精神之爱的性爱关系,仅仅是赤裸裸的男性对于女性的暴力行为。埃里卡与克雷默尔的虐恋关系成为评论者关注的焦点。有论者认为,埃里卡在性的极度匮乏中产生的变态虐恋心理是她和克雷默尔关系最终走向破裂的根源,对埃里卡变态心理与病态人格的探析成为解读这部作品的重点。而耶利内克想要揭示的是虐恋中的权力关系与女性的生存境遇,在钢琴教师中,她关注的焦点并不是虐恋行为本身,而是通过貌似虐恋的行为来展示埃里卡在男权社会及母性压迫下的生存悲剧。►笔者认为,埃里卡的虐恋只是表面上的虐恋,她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受虐者,在她受虐渴望的背后,其实是对爱与温情的向往。耶利内克假借这一“伪”虐恋现象,要批判的是现存的性别结构与性别策略。埃里卡对于虐恋的期望仅仅是一种性幻想,她并非真正的虐恋者,在实际的虐恋行为中她非但没有得到满足,反而濒于精神崩溃,充分说明她是一个伪虐恋者,而克雷默尔施加给埃里卡的并不是虐恋行为,而是典型的性暴力。埃里卡的性是匮乏的,但是,越是压抑,也就越好奇与强烈。她看成人录像、看色情表演、偷窥别人在公园里性交。性的极度匮乏使她心理扭曲。对于媒体的接受使埃里卡幻想一种不同寻常的性方式。虐恋或许是先天的一种倾向,或是后天的一种养成。而在埃里卡这儿,虐恋只是她一厢情愿的性幻想。表面来看,是埃里卡要求克雷默尔对她实施虐待,但实际上,除了一封信的指示之外,看不出埃里卡对于虐恋者行为的熟悉程度。李银河在《虐恋亚文化》中,详细考察了虐恋群体的规模、历史、在现代社会的处境及虐恋者的情感体验。她认为虐恋活动的第一个特征是完全自愿的。在活动中,施虐者会关注并尊重受虐者。而在小说中,克雷默尔按照自己理解的方式殴打和强暴埃里卡,丝毫不关注埃里卡的自愿与否,对于埃里卡的苦苦哀求也无动于衷,仅从这一点来说,克雷默尔的行为就是性暴力而不是虐恋。►虐恋活动的第二个特征就是,在活动之前双方往往会事先就角色分配、活动内容、情节场景等细节做好约定。虐恋活动的一个极其重要的原则是当事人在举行活动之前就整个活动做坦诚而详尽的讨论。而这个环节在埃里卡与克雷默尔的活动中是没有的。►克雷默尔既不理解也没有虐恋的倾向。他视之为恶心和变态。埃里卡按照媒体的塑造幻想了一个虐恋的场景,她按照别人的欲望来建构自己的欲望。虐恋到底能给自己的生活带来什么?她不清楚也没有预见。虐恋的实质是权力关系的游戏化和权力关系的暂时化,也是权力关系的性感化。使之从不可改变的力量变成可以随意改变的东西。虐恋当中最重要的不是性别而是统治与屈从的权力关系。虐恋的核心是权力而非暴力。《钢琴教师》中的虐恋并不是作为一种性行为方式的虐恋,它展示了真实世界中两性之间的权力争夺关系。在这一场虐恋表演中,不管是埃里卡还是克雷默尔,想要争夺的都是两性关系中的控制权。►埃里卡在隶属于母亲这么多年以后,不愿意再隶属于一个男人。她凭借自己的年龄、阅历和教师的地位,想要控制克雷默尔。而克雷默尔除了女教师的音乐成就以外,他还想要突破他们之间像水泥浇铸的一般坚固的师生关系,他要挑战的是教师的权威,要颠覆师生间的权力关系。►在虐恋中,一般认为真正掌握权力的是受虐者。彻底的屈从是为了得到权力。从表面看,似乎再没有比这句话更自相矛盾的了,但它却是一些受虐者的逻辑。他通过自己的彻底的降服得到对方的爱和关注,同时也就占有了对方、掌握了对方、控制了对方,使对方不能摆脱自己的束缚。表面上是受虐者受到施虐者的束缚,实际上是施虐者受到受虐者的束缚;表面上是受虐者受到施虐者的控制,实际上是施虐者受到受虐者的控制。因此,屈从者的真正动机乃是权力。埃里卡的逻辑也是如此,她写信、发出命令、规定读信的时间、指示做什么、怎样做。她完全放弃自我,骨子里是为了将对方牢牢抓住。►但在耶利内克的小说中,虐恋是与政治相关,与性别紧密相连的,它是真实世界两性关系的深刻表
本文标题:8.《钢琴教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11860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