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人事档案/员工关系 > 文明的内涵与亨廷顿的文明冲突论
“文明”的内涵与亨廷顿的“文明冲突论”孙秋云教授华中科技大学社会学系今天演讲的主要内容•亨廷顿“文明冲突”理论的介绍•文明的内涵–文明与文化一体论–文明与文化有别论–文明实体论•亨廷顿“文明冲突论”的启示与解读一、亨廷顿“文明冲突”理论介绍•一个多文明的世界•变动中各文明力量的对比•正在形成的文明秩序•文明的冲突•文明的未来一个多文明的世界•亨廷顿认为,历史上全球政治第一次成为多极的和多文明的;现代化有别于西方化,它既未产生任何有意义的普世文明,也未产生非西方社会的西方化。•冷战后的世界是由七个或八个主要文明构成的。它们是:西方文明、中华文明、印度文明、日本文明、伊斯兰文明、东正教文明、拉丁美洲文明和可能的非洲文明。•国际关系的主要行为者不再是一般的民族国家,而是文明的核心国家。•文明是人的最高文化归属,是人必不可少的文化认同的最大层面,是人区别于其他物种的根本。变动中的各文明力量对比•亨廷顿认为,文明之间的权力均势正在变更:西方文明的影响在相对下降;亚洲文明正在扩张其经济、军事和政治权力;伊斯兰世界正在出现人口爆炸,打破了穆斯林国家与其邻国的平衡。•一般来说,非西方文明都在重新肯定他们自身的文化价值。•在21世纪初期,人类将经历非西方权力与文化的复兴,经历非西方文明内部相互之间以及与西方文明之间的冲突。正在形成的文明秩序•受全球化的驱使,全球的政治正沿着文明界线进行重组:具有相似文化的人民和国家正在聚合、合作;具有不同文化的人民和国家正在分离;从一个文明转变为另一个文明的努力没有成功;由意识形态和超级大国关系界定的联盟正在让位于由文化和文明界定的联盟;各国围绕着它们文明的领导国家或核心国家来划分自己的归属。即文化社会正在取代冷战集团。•文明之间的断层线正在变成全球政治冲突的中心地带。•因此,一个以文明为基础的世界秩序正在出现。今后世界冲突的特征•西方国家的普世主义日益把它引向同其他文明的冲突,最严重的是同伊斯兰和中国的冲突。•文明间的冲突一般有两种形式,在地区或微观层次上,不同文明的邻国或一国内不同文明的集团之间的断层线冲突;在全球或宏观层次上,不同文明的主要国家之间的核心冲突。•区域层面的断层线战争具有相对持久、时断时续、暴力水平高、意识形态混乱、难以通过协商解决等特点。断层线战争通常发生在信仰不同宗教、不同神的人民之间,主要是穆斯林与非穆斯林之间。文明冲突的原因•断层线战争的原因:–历史上的冲突遗产,恐惧不安和彼此仇恨的历史记忆;–人口比例的巨大变化,一方对另一方造成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压力;–政治上新兴政治实体对民主化进程的强烈要求。•由于断层线战争是间断性的,冲突是无休止的,因此永久性地结束断层线战争是不可能的,它还会产生“亲缘国家的集结”和更广泛的逐步升级的威胁。•休止断层线战争,阻止它们成为全球战争,主要依靠世界主要文明核心国的利益和行动。断层线战争自下而上,断层线和平却只能自上而下。文明的未来•西方的生存有赖于美国人重新肯定他们对西方的认同,以及西方人把他们的文明看作是独特的而非普世的,并团结一致对付来自非西方世界的挑战。•全球文明间战争的避免则有赖于世界领袖接受并合作维持全球政治的多元文明性质。•主要文明间战争的防止须遵守三个规则:–避免原则,即核心国避免干涉其他文明的冲突;–共同调解原则,即核心国相互协商遏制和休止彼此文明间的断层线战争;–求同原则,即所有文明的人民都应探寻并努力扩展与其他文明在价值观、惯例和习俗方面的共性。亨廷顿思想的二大主题•随着冷战的结束,意识形态的分歧不再重要,各国开始发展出某种新的对抗和协调模式,这一模式突出地强调文化因素在塑造全球政治格局中的核心作用。在这样的格局中,世界政治和国际关系的基本单位乃是文明的核心国家,而不再是一般的民族国家;而冷战后的世界乃是由七个或八个主要文明所构成。•这样一些作为“文化实体”的文明正在取代冷战集团成为全球政治的主要活动者和行为者。因此,新的世界秩序正在依循着“文化线”进行聚合和重构;而“文明的冲突”则意味着宏观的“核心冲突”以及微观层面上的“断层线冲突”:前者指的是不同文明的主要国家之间的冲突,后者是指不同文明的邻国或一国内不同文明集团间的冲突。亨廷顿思想的批判之一•亨氏的文明定义和划分不够精确。如亨氏所举的八大文明中,只有四种是宗教认同的,而经济最发达的西方文明和日本文明是世俗的。(亨氏的定义是从文化和宗教的角度出发的)亨廷顿思想批判之二•构成国际政治中心成份的,仍是国家、民族、利益、权力、经济、战略、领土主权等因素,文明至多是一个间接因素。亨氏把文明与国际政治扯在一块,离题太远。尤其是中国学者普遍认为经济利益和政治权力的矛盾是国际冲突主要根源,意识形态、文明、价值观等方面的冲突只是利益冲突的表象。国家、民族是利益的主体,文明不是。亨廷顿思想批判之三•文明互动必然冲突?一些中国学者批评亨氏对东方文化无知、浅薄和妄言。亨廷顿思想批判之四•冷战后伊斯兰势力是否构成一个政治整体?伊斯兰世界是否构成对西方的严重挑战?(伊斯兰文明分裂为土耳其、伊朗、阿拉伯、中亚、南亚、东南亚和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等多个地缘政治区域或亚文明,这些亚文明分裂为多个民族国家,在民族国家内部又进一步分裂为诸多民族和无数部族)亨廷顿思想批判之五•超越国家、民族、种族界限的全人类共同价值观能否形成?西方人愿不愿意与其他人共亨资源和价值观?(即世界有没有一个普同性的价值观和文化?)杜维明对亨氏理论的批判•在21世纪,对国际安全的最大威胁不是经济的或政治的,而是文化的。就此而论,“文明冲突”理论的确比F.福山的“历史终结论”更有说服力,因为它承认文化的重要地位并希望妥善处理宗教差异。遗憾的是,“文明冲突”理论的潜台词仍然是“西方/西方之外”这个主题,它推荐的行动方案仍然假定,西方最终将战胜它的诸多敌手。——杜维明为联合国2001年《文明对话宣言》所写的第二章《全球化与多样性》,载《全球化与文明对话》,江苏教育出版社,2004年,第79页。二、文明的内涵•文明与文化一体论•文明与文化有别论•文明实体论1、文化与文明一体观•文明即文化,或文化即文明•文明为文化的高级阶段说•文明是比文化更大的一个范畴EdwardBurnettTylor的文化的概念•文化或文明,就其广泛的民族学意义来说,是包括全部的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作为社会成员的人所掌握和接受的任何其他的才能和习惯的复合体。——[英]爱德华.泰勒著:《原始文化》,连树声译,上海文艺出版社,1992年,第1页SigmundFreud的文明观•所谓人类文明,对我来说意味着,人类生命是从其他动物状态发展而来,而且不同于野兽生命的所有那些方面――我不屑于对文化和文明加以区分――如我们所知,人类文明常常向观察者展示两个方面。一方面,它包括人类为了控制自然的力量和汲取它的宝藏以满足人类需要而获得的所有知识和能力;另一方面还包括人类为了调节那些可资利用的财富分配所必须的各种规章制度。——车文博主编:《弗洛伊德文集》,第五卷,长春出版社,1998年,第156~157页当今学界普遍接受的文化概念•广义的文化,指的是人类所具有的,其他社会种类所缺乏的那种东西,即人类异于禽兽的基本分野,如言语、知识、习惯、思想、信念、艺术、技术、规则、礼仪等等。•狭义的文化,指的是一个社会因适应所处的自然和社会环境,追求安定的生活与子孙繁衍所发展出来的一套独特的生活方式。18世纪法国启蒙思想家的文明观•文明是文化发展高级阶段的观念,起源于18世纪法国的百科全书派启蒙思想家。在西方,civilization(文明)起源于拉丁文civilitas,意即公民的、有组织的,指的是公民的品质与社会生活的规则等。法国启蒙主义思想家认为文明是指人类社会将要达到的那种有教养、有秩序、公平合理的高级发展阶段,尽管这个阶段的具体情形仍是朦胧的。在这里,文明是与进步的信念相关联,仅为少数特权民族或特权集团(即人类的”精英”)所拥有的东西。LewisH.Morgan的文明观•在其名著《古代社会》中就把人类社会的发展划分为蒙昧(savagery)、野蛮(barbarism)和文明(civilization)三个大的阶段,认为文明社会“始于标音字母的发明和文字的使用”。——[美]路易斯·亨利·摩尔根著:《古代社会》上册,杨东莼、马雍、马巨译,商务印书馆,1981年,第11~12页美国历史学家EdwardMcNallBurns和PhilipLeeRalph的文明观•由于每个文化都有其自己的特点,由于有些文化比其它文化发达得多,我们完全可以说文明即一种先进文化。我们可以说,一个文化一旦达到了文字已在很大程度上得到使用,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已有某些进步,政治的、社会的和经济的制度已经发展到至少足以解决一个复杂社会的秩序、安全和效能的某些问题这样一个阶段,那么这个文化就应当可以称为文明。——[美]爱德华·麦克诺尔·伯恩斯、菲利普·李·拉尔夫著:《世界文明史》第一卷,罗经国等译,商务印书馆,1987年,第25~26页。美国历史学家威廉·麦克高希(WilliamMcGaughey)的文明观•通过征服和建立政治帝国,最初的文明开始于政府机构从神庙社会中脱离出来而建立起原始的城市国家的时候。我们称之为“文明一”。•文明二的开始,是在哲学以求真理的精神孕育了宗教,并从政权中分离,创建世界宗教的时候。•文明三的开始,是在一种新的商业、艺术、学术和对现世的发现浸入西欧文化的时候。对金钱和教育的追求成为它的文化焦点。•文明四的开始,是在娱乐成为一种正式的产业以及新闻报道塑造了公共舆论的时候。•文明五随着计算机的到来而开始;然而,这个时间还太短,还无法确定它的有特色的机制。——[美]威廉·麦克高希著:《世界文明史——观察世界的新视角》,董建中、王大庆译,新华出版社,2003年,第53~54页中国和华裔学者的文明观•陈序经认为:“从其文雅的意义来看,文明可以说是文化的较高的阶段。从其政治的意义来看,文明可以说是文化的一方面。”张光直等人的看法•张光直等人认为:“西方社会科学中关于文明起源的学说,一般被认为具有普遍适应性的学说主张是:文明出现的主要表现是文字、城市、金属工业、宗教性建筑和伟大的艺术;文明的出现,也就是阶级社会的出现,这是社会演进过程中一个突破性的变化。”冯天瑜教授的看法•冯天瑜认为“文明”是文化发展到较高阶段,或泛指对不开化的克服,或指超越蒙昧期(旧石器时代)和野蛮期(新石器时代)的历史阶段,中国的文化史长达百万余年,而进入使用文字的金属时代的文明史只约四千年左右。英国社会学家道森的文明观•英国宗教社会学家道森(ChristopherDawson)认为,一个文明可能涵括深刻而广泛的文化分化或文化多样性,人们可以在讲法国文化、德国文化等的同时,不否认它们均属于一个共同的西方文明。——ChristopherDawson,TheDynamicsofWorldHistory,NewYork,1956,editedbyJohnJ.Mulloy,p.403法国社会学家阿布戴尔-马里克的文明观•属于印度-雅利安文明圈中的文化区域有:古代埃及、波斯、美索不达米亚;古希腊-罗马;欧洲文化区域;北美文化区域;拉丁美洲的大部分印欧文化区域;亚撒哈拉文化区域;伊斯兰教文化区域,即阿拉伯-穆斯林文化区域和波斯-穆斯林文化区域(与中国文明圈相联系的亚洲-穆斯林文化区域除外)。•属于中国文明圈的文化区域有:中国;日本;蒙古-中亚;印度次大陆;越南和东南亚;大洋洲(澳大利亚、新西兰除外);亚洲-穆斯林文化区域(从波斯到菲律宾)。——[法]阿努瓦·阿布戴尔-马里克著:《文明与社会理论》,张宁、丰子义译,浙江人民出版社,1989年,第220~221页2、文明与文化内涵有别论•社会学家的观点•文化学(史)家的观点•哲学家的观点胡适的文明与文化区别观•文明(Civilization),为“一个民族应付他的环境的总成绩”;•文化(Culture),为“一种文明所形成的生活方式”。——胡适:《我们对于西洋近代文明的态度》,1926年
本文标题:文明的内涵与亨廷顿的文明冲突论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12149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