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酒店餐饮 > 福建省师大附中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
福建师大附中2015-2016学年第一学期期末选修模块测试高二语文选修一试卷(满分150分,时间120分钟)命题人:刘清梅审核人:林维武一、现代文阅读(12分,每小题4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任务1-3题书法:彰显中华文化独特魅力书法与绘画、音乐等纯艺术门类不同,它不仅仅是艺术,因为书法首先是中国的文字。文字是一个国家文化发展的母体和载体,独一无二的书法无疑是中国文化区别于世界其它文化的标志之一。我们对传统的文化、传统的书法要有敬畏之心。中华文明和中国艺术独特性的代表之一,就是我们自古沿用下来的书法。中国的书法拥有五千年的发展历史,它是历代书法家精神的结晶,是我国宝贵的文化遗产,更是中国人智慧的“舍利子”。一个对自己文化都不敬畏的民族何谈自尊。回顾历史,作为文字的书法,是完全实用性的,是人们生活、交往、奏事不可缺少的;但作为艺术,中国古代书家追求法度,追求书卷气、文人气,使书法不仅成为人们用来记叙和表述思想的实际手段,更用书法来体现文人的才情和学养,所谓字如其人、书为心画。一部书法史,就是一部中国文化发展史,书法艺术延续了近三千年的辉煌,正是中国文化的魅力所在。从二十世纪初西方的钢笔进入中国以来近半个世纪,硬笔代替了毛笔,使中国书法渐渐不再具有实用性。尤其是近十多年来,随着电脑的高度发展和普及,这一代年轻人不要说写毛笔字了,甚至即将远离硬笔,进入一个无纸无笔的键盘时代。过去,古人入私塾读书,识字、吟诵、书写三者是合而为一的,是一个不可分拆的整体。但是,在现代教育兴起之后,中国文字的整体性和书卷气的传统被拆解:文字、音韵、书法,成为不同专业;文字归于中文,吟诵归于表演,而书法归于美术。识字作为必修课,书法却成为选修课。而今研究中文的,往往不了解书法;美术学院学书法的,并未开设文字、音韵的课程。可见,书法传统在代际绵延中发生了多次重大变化,书法之“法”对于使用毛笔的人来说,越来越隔膜,正因为如此,人们对于书法的认识也越来越混乱。尤其是经历了上个世纪的战乱与运动,书法传统的脉被人为地割裂了,直接造成了今天书法创作、鉴赏与批评的标准不断地泛化甚至是丧失。书法不仅是写字,其深层所蕴含的,是中国古人认知世界的一种睿智的方式,是中国文化的一个重要标杆。文化不能遗传和移植,也不能复制和再生,必须从小培养,必须要不断坚持,少则几年、十几年,多则几十年,甚至是一辈子。孜孜不倦、点滴积累,耳濡目染、薪火相传,不然就会在不知不觉中丢失。汉字对中国文化来说,是母体,是源头,是根本。书法应是每一个中国人的必修课。弘扬传统书法事业,正是弘扬中华文化最基本的因素,也是“文化安全”的保障所在。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重新被呼唤,中华民族精神重新被构建的伟大历史进程中,我们中青年书法家需要不断努力补上传统文化的精深课程,同时发挥自身的影响力,用生命凝结的书法艺术,呼唤出民族文化的新辉煌,全力肩负起我们应该承担的文化责任与历史使命。1.下列关于“书法艺术”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A.作为艺术,书法同绘画、音乐等纯艺术不同,它是中国文化区别于世界其他文化的标志之一。B.书法史就是一部中国文化发展史,书法艺术延续了近三千年的辉煌,也是中国文化的魅力所在。C.书法不仅是写字,还有更深层的蕴含,它是中国古人认知世界的一种睿智的方式,要想薪火相传,必须从小培养、不断坚持。D.文字是一个国家文化发展的母体和载体,中国文字具有五千年的发展史,它是中国历代书法家精神的结晶,是我国宝贵的文化遗产。2.下列对“书法艺术”渐趋衰落的原因的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A.古人入私塾读书,识字、吟诵、书写三者是合而为一的,是一个不可分拆的整体。B.现代教育将文字、音韵、书法分割成不同的专业,阻碍了书法艺术的发展。C.随着电脑的高度发展和普及,新一代年轻人不要说写毛笔字,甚至将远离硬笔,进入一个无纸无笔的键盘时代。D.二十世纪战乱与运动人为地割裂了书法传统的脉搏,直接造成了今天书法艺术标准的泛化甚至是丧失。3.下列表述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3分)A.一部书法史,就是一部中国文化发展史。传承书法艺术,就是传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全体公民都要肩负起应该承担的文化责任和历史使命,特别是中青年书法家。B.与古代入私塾读书,往往将识字、吟诵、书写合而为一不同的是,现代教育却将其分割开来,造成了学生书法艺术的缺失。C.书法艺术不仅体现了文人的才情和学养,而且也成为人们用来记叙和表达思想的重要手段。D.书法作为自古以来延续下来的中华文明和中国艺术独特性的代表,我们应该对其有敬畏之心。二、古诗文阅读(46分)(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9题。(25分)杨玄感,司徒素之子也。好读书,便骑射。以父军功,位至柱国。初拜郢州刺史,到官,潜布耳目,察长吏能不。其有善政及脏污者纤介必知之往往发其事莫敢欺隐吏民敬服皆称其能。后转宋州刺史,袭爵楚国公,迁礼部尚书。自以累世尊显,有盛名于天下,在朝文武多是父之将吏,复见朝纲渐紊,帝又猜忌日甚,内不自安,遂与诸弟潜谋废帝。及从征吐谷浑,时从官狼狈,玄感欲袭击行宫。其叔慎谓玄感曰:“士心尚一,国未有衅,不可图也。”玄感乃止。时帝好征伐,玄感欲立威名,阴求将领。谓兵部尚书段文振曰:“玄感世荷.国恩,宠逾涯分,自非立效.边裔,何以塞责!若方隅有风尘之警,庶得执鞭行阵,少展丝发之功。明公兵革是司,敢布心腹。”文振因言于帝,帝嘉之。帝征辽东,命玄感于黎阳督运。于时百姓苦役,天下思乱,玄感遂与诸将谋议,欲令帝所军众饥馁,每为逗留,不时进发。帝迟之,遣使者逼促,玄感扬言曰:“水路多盗贼,不可前后而发。”时将军来护儿以舟师自东莱将入海,趣.平壤城。玄感乃遣家奴伪为使者,从东方来,谬称护儿失军期而反。玄感遂入黎阳县,闭城大索男夫。以讨护儿为名,有众且一万,将袭洛阳。遂南渡河,从乱者如市。众至十余万。洛父老竞致牛酒。玄感誓众曰:“我身为上柱国,家累巨万金,至于富贵,无所求也。今者不顾破家灭族者,但为天下解倒悬之急,救黎元之命耳。”众皆悦。遂进逼都城。玄感骁勇多力,每战亲运长矛,身先士卒,喑呜叱咤,所当者莫不震慑。论者方.之项羽。刑部尚书卫玄,率众数万,自关中来援东都。玄军日蹙,粮又尽,乃悉众决战。玄感弟玄挺中流矢而毙,玄感稍却。追兵遂至,玄感一日三败。独与十余骑窜林木间,至葭芦戍,玄感窘迫,独与弟积善步行。自知不免,谓积善曰:“事败矣。我不能受人戮辱,汝可杀我。”积善抽刀斫杀之,因自刺,不死,为追兵所执,与玄感首俱送行在所。磔其尸于东都市三日,复脔注而焚之。(《隋书·列传第三十五》)[注]脔(luán):把肉切成小块。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国未有衅.,不可图衅:灾祸B.自非立效.边裔效:效法C.趣.平壤城趣:奔赴D.论者方.之项羽方:比拟,相比5.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划分正确的一项是()(3分)A.其有善政/及脏污者/纤介必知之/往往发/其事莫敢欺隐吏民/敬服/皆称其能。B.其有善/政及脏污者纤介/必知之/往往发其事/莫敢欺隐/吏民敬服/皆称其能。C.其有善政/及脏污者纤介/必知之往往发/其事莫敢欺隐/吏民敬服皆称其/能。D.其有善政及脏污者/纤介必知之/往往发其事/莫敢欺隐/吏民敬服/皆称其能。6.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杨玄感以国家大义为重的一组是(3分)①遂与诸弟潜谋废帝②庶得执鞭行阵,少展丝发之功③玄感遂与诸将谋议,欲令帝所军众饥馁④至于富贵,无所求也⑤所当者莫不震慑⑥我不能受人戮辱A.①②⑤B.②③④C.③④⑥D.③⑤⑥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A.在朝文武多是父之.将吏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B.自非立效边裔,何以.塞责犹不能不以.之兴怀C.玄感乃.遣家奴伪为使者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D.玄感弟玄挺中流矢而.毙学而.不思则罔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杨玄感政绩卓越,仕途顺利。做郢州刺史时狠抓吏治,了解下情,颇受到吏民敬服,因而袭爵楚国公,迁礼部尚书。B.杨玄感深谋远虑,机智果敢。他起兵早有预谋,早想扬名天下。从征吐谷浑时就想谋事,因其叔杨慎提醒时机未到没有立即行动。在黎阳督办运粮时,他故意滞留粮食,又伪称来护儿谋反,毅然聚众起兵。C.杨玄感善抓时机,体察民情。他利用督运的机会和天下思乱的民情,以救百姓之命的名义当众誓师,宣布起兵,受到民众的响应。D.杨玄感勇猛刚烈,结局悲惨。他身先士卒,冲锋在前,在众寡不敌的情况下,让弟弟杀死自己。死后尸体受到残忍对待,头颅被送到了皇帝所在之处,尸身陈列三天又被碎割焚烧。9.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明公兵革是司,敢布心腹。文振因言于帝,帝嘉之。(5分)译文:(2)今者不顾破家灭族者,但为天下解倒悬之急,救黎元之命耳。(5分)译文:(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阅读下面两首诗歌,完成下面的题目。秋夜曲张仲素丁丁漏水夜何长,漫漫轻云露月光。秋逼暗虫通夕响,征衣未寄莫飞霜。秋思寄子由①黄庭坚黄落山川知晚秋,小虫催女献功裘。老松阅世卧云壑,挽著沧江无万牛②。[注]①元丰四年(1081),诗人任吉州太和县令,很不得意。这时苏子由(苏辙)被贬为筠州监盐酒税,两人相距不远。②“挽著沧江无万牛”意为“志甚坚,难以动摇”。10.两首诗都以秋天为背景,以思念为内容,请对此简要分析。(5分)11.张诗第三句中“逼”字和黄诗第二句中“催”字都用得十分传神,都有哪些异同,请简要赏析。(6分)(三)名篇名句默写(10分)12.补写出下列句中的空缺部分(10分)(1)刘禹锡《陋室铭》中,以古代名贤自比的句子是“,”。(2)范仲淹《岳阳楼记》中,作者在描摹出一幅湖光春色图后,进一步扩展了意境,把“喜洋洋”的气氛推向高潮,而“登斯楼也”的心境也变成了“”的超脱和“”的挥洒自如。(3)欧阳修《醉翁亭记》中,“,”将游玩观赏之乐融于宴饮中。(4)苏轼《记承天寺夜游》中,“,”,作者交待了自己夜游的原因,表现出他夜游的兴奋喜悦之情。(5)宋濂在《送东阳马生序》中说明自己跑到百里之外求学的原因是:“。”。三、语言文字积累与运用(35分)13.下列每对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完全不同的一项是()(4分)A.熨.帖/鹬.蚌相争荷.重/荷.枪实弹脖颈./不胫.而走炽.热/炙.手可热B.奢靡./风靡.一时款识./栉.风沐雨连累./罪行累累..偃.仰/奄奄..一息C.默契./提纲挈.领对峙./恃.才傲物剽.悍/虚无缥.缈下载./载.歌载.舞D.溃.脓/振聋发聩.纰.漏/蚍.蜉撼树绯.闻/成绩斐.然嗔.怪/瞠.目结舌14.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4分)A.蛰伏蝉联坐标系额手称庆铭心镂骨B.赏赉惦量和事佬敝绝风清铩羽而归C.勖勉滥殇谐奏曲山青水秀俾众周知D.诡密掺假捅漏子披肝沥胆清规诫律15.下列各句中加点熟语使用正确一项是()(4分)A.有人多次为地震灾区慷慨解囊,倾尽全部积蓄;也有人声明自己将细大不捐....,以抗议某些慈善机构运作缺乏透明度。B.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这件丑事即使不宣传,也会有人知道的。C.当又一项大奖在鼓乐声中即将揭晓时,整个会场敛声屏气....,当“丁祖诒”这三个字从场上颁奖嘉宾口里倾吐而出,会场又是一阵掌声。D.中学生处在人生观形成的重要阶段,给他们创造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刻不容缓,全社会都不可忽视迁兰变鲍....的作用。16.下列句子中有四处语病,请写出没有语病的句子的序号。(4分)①部分人大代表就增加刑法罪名提出了议案,建议增设“见危不救和见死不救”,以发挥法律引导向善的作用。②这有助于遏制不良风气的滋长,但是,法律毕竟不是道德。③虽然道德不具有强制性,但也有一定的约束作用。④怎样让整个社会都奖励善良,不仅是法律的事,更是价值观的问题。⑤真心希望下一次不再出现不害怕惹祸而沉默的围观者。17.依次填人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4分)()2014年4月,国家互联网应急中心发布报告指出,思科、D-Link等多家路由器产品存在后门漏洞。,,,,,,账号和密码被盗取后,会直接造成用
本文标题:福建省师大附中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12492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