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质量控制/管理 > 32中小学教师中高级职称网络考试
2010年度中小学教师中高级职称网络考试黑龙江省望奎县莲花镇中学郭世伟壹一、单选题(共20题)1、目前,基础教育评价主要采用()模式,以“预设性”思路对评价标准、评价方法进行预设,在这种情形下,教师只能对照标准的各项要求,在课堂教学中进行应试化的逐项落实。合格性评价发展性评价质性评价***指标—量化评价2、发展性评价注重评价客体的()和多样性,根据评价对象的思想、文化、身心发展水平,制定不同的发展目标、内容和标准,由此决定了对学生、教师和学校评价内容的多元性。全面性全员性***差异性整体性3、个人心目中对自己的印象,包括对自己存在的认识,以及对个人身体能力、性格、态度、思想等方面的认识反映的是()。自我评价自我体验***自我概念自我控制4、2004年10月法国的教育改革报告《为了全体学生成功》提出了一个核心概念—“必不可少的共同基础”。“必不可少的共同基础”是知识、能力和行为准则的整体,由两大支柱、两大能力和民主社会中共同生活的教育构成。其中,两大支柱即语言和()***数学英语科学素养信息技术5、10-12岁儿童的道德发展水平处于()。***好孩子定向阶段服从阶段快乐主义阶段社会契约阶段6、教育的真正价值,不仅在于学生在学校情景中的表现,更在于学生在非学校情景中的表现,在于学生解决生活中真实问题的能力。因此,要求评定问题的设计要具有()、情景性科学性时代性***真实性发展性7、教师的()是指教师在法律关系中依法享有的某种权能或利益。义务工作***权利权力8、个体努力建构自己的意识形态,形成信仰和追求,这是稳定自我同一性形成中的()。***思想投入对价值混乱同一性获得提前结束自我肯定对自我意识9、当前我国现阶段基础教育的主要任务之一是要提高教育质量,以相对性评价和以学生学业成绩为核心的(),无法保证基础教育质量的全面提高,发展性评价***终结性评价合格性评价预定性评价10、从表层看,基础教育评价弊端主要体现在两类问题:在教育评价内部,()体系与发展性评价体系的对立;在教育评价外部,教育改革与评价改革的对立。终结性评价*选拔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合格性评价11、文化大革命”结束到20世纪80年代的课程改革主要是“恢复性”和(“”)的。创新性补偿性重复性***统一性12、下列表述,不属于《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征求意见稿)到2020年的学前教育目标的是:()。全面普及学年一年级教育基本普及学前两年级教育***全面普及学前三年级教育有条件的地区普及学前三年级教育。13、()是指教师有权从事科学研究、学术交流,参加专业的学术团体,在学术活动中充分发表意见。***科学研究权教育教学权批评指导权获得报酬权14、2004年10月法国的教育改革报告《为了全体学生成功》提出了一个核心概念—“必不可少的共同基础”。“必不可少的共同基础”是知识、能力和行为准则的整体,由两大支柱、两大能力和民主社会中共同生活的教育构成。其中,两大能力即英语和()语言***信息技术法语数学15、2001年,教育部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将()作为主要内容,提出要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促进教师不断提高的评价体系”和“促进课程不断发展的评价体系”。***课程评价校长评价教学评价学校评价16、“新基础教育”主张建立的新型师生关系的要求中不包括的是()。师生相互在人格上的尊重与关爱。师生在认识上的理解与沟通。师生在行为上的自主与协同。***师生在知识上的授受17、学校变革评价中的()是对变革认识的理论化、具体化。实质上,这是一种观念更新后的重新认识,一种重新认识指导下的行为更新。批判性评价重建性评价***提升性评价自觉性评价18、《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规定》第三条再次强调班主任的主要职责是(),并指出了政府和学校在支持班主任工作中的任务。***育人教书指导保育19、主体对自己作为一个独特存在的个体的认识,是主体我对自己以及自己与周围事物的关系,尤其是人我关系的认识反映的是()。***自我意识自我概念自我评价自我控制20、个体主动承认自己的某些小弱点,以避免将成败归因于能力反映的是()。***专业文饰自我逃避积极归因消极归因二、多选题(共5题)21、免费教育师范生在校学习期间(),所需经费由中央财政安排。(多选题)***免除学费***免缴住宿费***补助生活费发放文具22、国家从2007年秋季入学的新生起,在陕西师范大学、西南大学和()六所部属师范大学实行师范生免费教育,***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23、对新课程目标的描述,正确的是:()***基础教育新课程具体目标是未来一定时期内课程所要达到的预期成果,体现着社会发展对学生基本素质的要求***课程目标达成与否是由多种因素交互作用决定的***时间因素、物理因素、政治因素、组织因素、人员因素、经济因素和文化因素,交互作用对课程改革产生影响***课程实施要参酌多种因素做整体的配套计划教师素质是决定新课程目标达成与否的唯一影响因素。24、我国基础教育评价发展的新态势体现在())***倡导发展性评价目的***注重评价内容的全面性、全员性和整体性***运用多样化的评价方法***突出评价对象的主体地位25、品德分为()。***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动机***道德行为三、判断题(共25题)26、对于相同的“新课程”文本,不同教师因于各自不同的视野(知识经验、哲学指导、心理差异等)会表现出不同的课程行为,这些课程行为本身就是对课程精神的具体体现,这些课程行为会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学生,从而也将以暗默的形式达成“新课程”目标。***正确错误27、在学校价值观建设中对历史和自己的轻视态度都是错误的。***正确错误28、对于学校文化建设而言,我国传统文化中既有优秀的能发挥积极作用的精华部分,也有不适应现代化建设和时代发展的糟粕。***正确错误29、建国后第三次、第四次课程改革的特点体现为受“大跃进”等政治运动的影响的课程泛政治化表现。这一时期的中小学课程实践几乎完全受政治运动所左右。***正确错误30、邓小平于1983年提出了“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战略指导方针***正确错误31、申诉制度是指公民在其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向国家机关申诉理由,请求处理或重新处理的制度。***正确错误32、新《义务教育法》规定义务教育是“国家必须予以保障的公益性事业”***正确错误33、曾为人们普遍接受,人们更为熟悉的、以往谈论更多的是校园文化,而非学校文化。***正确错误34、校园文化出现时,人们更多关注的是学校开展的各种艺术教育和学生中的各种社团活动。***正确错误35、2005年10月,日本中央教育审议会的终审报告—《开创新时代的义务教育》明确指出,培养“扎实的学力”是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着眼点***正确错误36、我国基础教育新课程体系涵盖了幼儿教育、义务教育和普通高中教育。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主要目标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体现时代要求,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正确错误37、新中国建国以来,基础教育课程已经经历了几十年的改革与发展。知识世纪的来临,课程问题更加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和人们的高度重视。建国后的课程改革是对外来课程的移植正确***错误38、从建国以来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情况来看,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方向基本上保持了一贯性,即:从根本上改变教育工作不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状况,努力改变课程不适应时代和学生发展需求的问题,以期实现课程的现代化。***正确错误39、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主管全国的教师工作。***正确错误40、教育学理论是指导课程改革的唯一理论指导。正确***错误41、教师的权利是指教师在法律关系中依法享有的某种权能或利益,它表现为教师作为权利享有者可以作出一定的行为,也可以要求他人做出或不做出一定的行为。***正确错误42、目前,基础教育评价主要采用“指标—量化”评价模式,以“预设性”思路对评价标准、评价方法进行预设,在这种情形下,教师只能对照标准的各项要求,在课堂教学中进行应试化的逐项落实,形式化倾向就是这一弊端的集中表现。***正确错误43、任何一所学校都能够建设成学习型学校。***正确错误44、传统的课程观念专注于人的理性塑造,把课程目标定位于为社会的政治、经济发展服务、为个人的生存做准备,有很强的功利性,忽视了对人格的尊重和对人格的发展和完善,弱化了课程的人格养成功能。新课程目标所强调的是要注重培养人的人格和精神,完善人的精神结构,激发人的创造力,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正确错误45、现代信息技术被喻为“自印刷术发明以来对教育最具革命性影响的技术”。***正确错误46、传统基础教育评价的重心是学生评价,在学生评价中,应试倾向尤为突出,与之对应的学校教育实践为“应试教育”,更有甚者将其与“素质教育”对立起来。***正确错误47、“过程性评价”是一种在课程实施的过程中对学生的学习进行评价的方式。过程性评价采取目标与过程并重的价值取向,对学习的动机效果、过程以及与学习密切相关的非智力因素进行全面的评价。过程性评价主张内外结合的、开放的评价方式,主张评价过程与教学过程的交叉和融合,评价主体与客体的互动和整合。***正确错误48、自我价值保护是自我妨碍行为的动机。***正确错误49、新《义务教育法》第一次明确规定“实施义务教育,不收学费、杂费”***正确错误50、小学生能够从比较笼统的评价发展到对自己的某个方面或多个方面的优缺点进行评价。***正确错误贰一、单选题(共20题)1、“新基础教育”主张建立的新型师生关系的要求中不包括的是()。师生相互在人格上的尊重与关爱。师生在认识上的理解与沟通。师生在行为上的自主与协同。***师生在知识上的授受2、1993年的《》要求具体落实“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实施细则》《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3、发展性教育评价思想是20世纪80年代后期发展起来的一种建构主义的评价理念。这是一种依据目标、重视过程、及时反馈、促进发展的()。***形成性评价发展性评价终结性评价合格性评价4、目前,基础教育评价主要采用()模式,以“预设性”思路对评价标准、评价方法进行预设,在这种情形下,教师只能对照标准的各项要求,在课堂教学中进行应试化的逐项落实。合格性评价发展性评价质性评价***指标—量化评价5、用新制度主义的观点,制度不包括的是()。观念正式约束***社会认可的非正式约束约束的实施机制6、1960年,人民教育出版社赶编了一套十年制中小学教材,这是该社编的第()套中小学教材。六五四***三7、下列哪个表述不属于《教育——财富蕴藏其中》强调的教育的四大支柱的内容:学会生存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认识你自己8、聘任是基于双方自愿而达成,并在平等地位上签订聘任合同。这体现了教师任用上的()。***双向选择单向选择统包统分一边倒9、费孝通先生认为“文化自觉”指“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不在这种自知之明范围内的是()。明白文化的来历明白文化的形成过程明白文化所具的特色和它发展的趋向***明白世界主流文化的要求10、心理现象包括认知过程、情绪情感过程、意志过程和()。感觉***个性言语意识11、青少年在一定程度上探索了各种选择,主动提出生活价值的问题并寻求答案,但他们仍然还没有做出承诺,推迟承担即将面临的责任。此种青少年同一性发展属于()。提前结束同一性获得同一性扩散***同一性延缓12、《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规定》第六章是关于班主任的考核与()。待遇***奖惩培养任用13、在国外,“教师专业伦理”也被称为“教师职业道德”、“教师专业道德”或(“”)。教师专业教师道德***教师伦理师德14、新中国第一份教学计划颁发于哪一年()。***1950年88881955年1960年1968年15、下列标书中不是基础教育改革的基本假设的是():存在着理想的教育或
本文标题:32中小学教师中高级职称网络考试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12507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