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第十六课大自然的语言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了解物候知识,丰富学生的科学知识。2.揣摩语言,体会本文语言准确严谨、生动优美的特点。3.激发学生热爱科学探索科学奥秘的志趣,培养他们注重观察、讲究实证的科学态度。新课导入说明文通常采用的说明顺序有三种,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逻辑顺序也就是事理顺序,如由一般到特殊,由主要到次要,由现象到本质、由简单到复杂。全文采用逻辑顺序,条理分明,介绍的物候学知识通俗易懂,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一、精读物候现象来临的四个因素,理解说明顺序。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四个因素的说明顺序能否调整?这样安排有什么好处?明确:不能调整。这四个因素是按照影响程度,由大到小依次排列的。纬度影响最大,经度次之,高下差异又次之,古今差异最次。另外,纬度和经度是在地球上位置的不同,第三个因素是同一个地点的高下差异,这三者都是空间因素,最后一个则是时间因素,从空间方面到时间方面又是一种排列顺序。对四个因素的解说由一个设问句引出,接下来用“首先”“第二”“第三”“此外”等连接词,使这一部分层次井然,条理清晰,易于接受。二、体会说明文语言生动性的特点。1.立春过后,大地渐渐从沉睡中苏醒过来。明确:运用拟人的写法,“沉睡”、“苏醒”两个词用得贴切而生动,具体地喻写了严冬的大地和早春的大地的不同情态。2.“燕子翩然归来”与“燕子归来”有何不同?明确:燕子“归来”前面加上“翩然”二字,那燕子飞舞的样子就生动起来了。让人想象到“翩翩新来燕,双双入我庐“的景象。如果只写“燕子归来”就显得平板了。3.杏花开了,就好像大自然在传语要赶快耕地;桃花开了,又好像在暗示要赶快种谷子。明确:大自然似乎有人的思想感情,似乎都在为农民操心,惟恐他们误了农事,这种手法大大加强了说明的生动性和文章的可读性。三、体会说明文语言准确性的特点。1.“凡是近海的地方,比同纬度的内陆,冬天温和,春天反而寒冷”一句中的“凡是”有什么表达效果?明确:“凡是”表示范围,说明无一例外,只要是近海的地方,就一定比同纬度的内陆冬天温和,春天寒冷。这就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2.“古代流传下来的许多农谚就包含了丰富的物候知识”。“南京刺槐开花只比北京早几天”。“冬天结束,夏天就到了”句中的“许多”,“只”,“就”能否去掉,为什么?明确:不能。“许多”说数量、有范围,如果去掉就变为所有古代流传下来的农谚都包含了丰富的物候知识,这样一概而论,不符合实际。“只”字说明相隔较小。“就”字表示冬天与夏天紧接,表示春季短促。这两个字也不能去掉,如果去掉,说明效果就差些。3.第一自然段哪些词语说明时间的推移?抓住了事物的哪些特点?明确:用了“过后”“再过”“不久”“于是转入”“到了”“准备迎接”等词语,变化灵活。“萌”字准确地反映了草木开始生长的状态,“次第”贴切地表现了花开的次序,渲染了春天的气息;“渐渐”,确切地表达了叶子枯黄的过程;“簌簌”,摹拟风吹落叶的声音,使人感到秋天肃杀;“载”,即充满,恰当地描写了风雪飘落的程度。4.选文在多数情况下只举一个例子,但在说明经度差异对物候的影响时却举了两个例子,这是为什么?明确:举例多少应按照需求而定。近海地区的气温,一般人笼统地认为比内地暖和,事实上近海地区春天比内陆反而寒冷,这是读者比较陌生的现象,如果只举一个例子,读者会以为是偶然性,举两个例子,更具有说服力,读者就确信无疑了。4.杏花开了,就好像大自然在传语要赶快耕地;桃花开了,又好像在暗示要赶快种谷子。布谷鸟开始唱歌,劳动人民懂得它在唱什么:“阿公阿婆,割麦插禾。”能将“赶快种谷子”后面的句号改为问号吗?为什么?明确:不能。因为杏花,桃花二者是植物,而布谷鸟是动物,两种不同类型的物候现象不宜合在一个句子里说。再则,前一句说的是春季的物候,后一句说的是夏季的物候。第三,前后两句句型也不相同。知识拓展•燕子是益鸟,一对燕子一天可捕捉8000多只虫。燕子善飞,其飞行速度每小时可达120公里。燕子善于辨识方向,欧洲的燕子在向南方越冬地飞行时,能够发现穿越阿尔卑斯山的隧道,向目的地前进。•教师要求学生参考以上资料,结合自己对燕子的观察了解,写一段文字介绍燕子的某一特点,尽量体现说明文的科学性和生动性。课堂小结•说明文以介绍给人知识为目的,所以要求说明语言宜简洁、准确、严密。但有时为了增强说服力,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又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说明事物,本文即是一个很好的范例。布置作业下列哪些现象是物候现象?请结合文中知识说明理由。(1)阴天下雨的时候,老人关节疼。(2)柳毛开花,点豆种瓜。(3)清明早,小满迟,谷雨种棉正当时。麦到芒种谷到秋,寒露才把豆子收。板书设计大自然的语言农谚知识“清明前,开秧田”——根据节气确定“开秧田”的时间。“柳毛开花,点豆种瓜”——根据物候现象安排“点豆种瓜”的时间。“馒头云,天气晴”——根据云彩的形状预测天气状况。“雨中闻蝉叫,预告晴天到”——根据物候现象“雨中蝉叫”预测天气情况。
本文标题:大自然的语言课件1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12820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