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质量控制/管理 > 《生活与哲学》第四单元复习
第四单元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复习)一般到个别【全书基本框架】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辩证的唯物论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社会历史观价值观人生观整体与部分唯物辩证法马克思主义哲学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唯物辩证法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讲联系、发展、矛盾、创新主要讲实践、认识、真理社会历史观价值观、人生观第十一课第十二课第七、八、九、十课第六课主要讲物质、意识及其关系回答世界的本质是什么辩证唯物论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回答世界的状态怎么样第四、五课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主要区别含义对象基本问题基本范畴目的联系关于整个世界发展的最普遍最一般规律的科学关于人类社会历史发展最一般规律的科学整个世界(自然界、社会、思维)物质与意识的关系问题物质与意识概念人类社会历史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树立马克思主义科学的世界观树立马克思主义科学的社会历史观(唯物史观)历史唯物主义以辩证唯物主义为指导,辩证唯物主义为历史唯物主义提供了分析社会历史问题的基本观点和方法,二者是共性与个性的关系。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概念第四单元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单元线索】本单元讲历史唯物主义的重要内容:一、正确认识社会:社会发展的规律,社会历史的主体二、实现人生价值:价值观的导向作用,正确进行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实现人生价值的途径第四单元网络构建【考点整合】考点1: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一、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1、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概念社会存在: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括自然地理环境、人口因素,但最主要、最根本的内容是指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社会意识: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包括政治法律思想、艺术、道德、宗教、哲学、科学以及风俗习惯等。是人类社会各种精神生活现象的总称。【考点整合】考点1: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2、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1)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①社会存在的性质决定社会意识的性质,有什么样的社会存在就有什么样的社会意识;②社会存在的变化决定社会意识的变化,社会存在的变化会在社会意识中反映出来。【考点整合】2、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1)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2)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社会意识具有能动作用①从根本上说,社会意识随着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而变化发展(社会存在决定作用是第一位的、绝对的);②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有时会有一定的不一致性(或落后于社会存在,或先于社会存在而变化发展);③社会意识能够反作用于社会存在:落后的社会意识对社会的发展起阻碍作用;先进的社会意识可以正确的预见社会发展的方向和趋势,对社会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知识扩展】1、历史观(1)唯物主义历史观◈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对社会存在有反作用。(2)唯心主义历史观◈认为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A、要么认为社会的变化发展是由人的主观意志,特别是少数杰出人物、帝王将相的思想动机决定的;B、要么认为是由天命、神、绝对精神决定的。C、实质:把精神看成是社会历史发展的最终原因。2、思维与存在和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1)区别:A、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则不是;B、对思维与存在何者为第一性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对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关系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的基本依据。(2)联系: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是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在社会历史领域的具体表现。考点二:社会基本矛盾运动规律1、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相互关系及其矛盾运动(1)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统一于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2)生产力是最革命、最活跃的因素。生产力的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生产力的变化发展迟早会引起生产关系的变革。(3)生产关系对生产力有反作用(当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时,对生产力起促进作用;当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时,对生产力起阻碍作用。)结论: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之一——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状况的规律。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2、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相互作用及其矛盾运动(2)相互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反作用经济基础。(1)含义经济基础:指生产关系的总和上层建筑:指一定社会的政治、法律制度和设施,以及该社会的各种思想观点和社会意识形态。结论: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之二——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应经济基础的规律。3、社会基本矛盾的解决(1)社会的基本矛盾: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2)解决方式:通过阶级斗争实现的。阶级斗争是推动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改革是解决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主要手段、是推动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4、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1)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前进的、上升的,发展的过程是曲折的。(2)社会发展的实现方式: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中,在社会基本矛盾的不断解决中实现的。【考点整合】考点三: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历史的主体◈唯物主义历史观认为:社会历史是物质生产发展的历史,是人民群众创造的历史。1、含义:人民群众是指一切对社会历史起推动作用的人们,既包括普通个人,也包括杰出人物。注意:人民群众是一个历史范畴,劳动群众是人民群众的主体部分。【考点整合】考点三: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历史的主体◈唯物主义历史观认为:社会历史是物质生产发展的历史,是人民群众创造的历史。(1)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2)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3)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方法论:重视人民群众的作用,坚持众观点和群众路线【易错知识点】1、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因而社会意识可以脱离社会存在注意:社会意识的作用始终是第二位的,主张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是历史唯心主义观点。2、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起促进作用注意: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起促进和阻碍的双中的双重作用。落后的社会意识对社会的发展起阻碍作用;先进的社会意识可以正确的预见社会发展的方向和趋势,对社会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3、社会存在的变化和社会意识变化是同步进行的。注意: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有时会有一定的不一致性(或落后于社会存在,或先于社会存在而变化发展);4、人民群众是指一切对社会历史发展起作用的人们注意:只有对社会历史发展起推动作用的人们才是人民群众。5、英雄人物、杰出人物是历史的创造者。注意: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历史的主体。6、人民群众是指劳动群众。注意:人民群众是指一切对社会历史起推动作用的人们,既包括普通个人,也包括杰出人物。人民群众是一个历史范畴,劳动群众是人民群众的主体部分。考点二:人生观、价值观一、人的价值与价值观的导向作用1、哲学意义上价值的含义——是指一事物对主体的积极意义,即一事物所具有的能够满足主体需要的属性和功能。2、人的价值①人的价值就在于创造价值,就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②人的价值的另一个方面在于享受价值,就在于得到社会的承认和满足。社会价值(奉献)自我价值(索取)3、人的价值的评价评价一个人的价值,主要是看他的贡献。1)、价值观的含义4、价值观的导向作用①价值观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具有重要导向作用(影响对事物的评价和改造世界的活动)。②价值观对人生道路的选择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方法论: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以便指导自己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以便指导自己的人生道路。价值观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有能动的反作用,对人们的行为具有重要的驱动、制约和导向作用。2)、价值观的导向作用二、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2、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客观依据必须坚持真理,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走历史必由之路。1、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内涵人们对事物能否满足主体的需要以及满足的程度作出判断,就称为价值判断。在价值判断的基础上进一步作出的选择,就称为价值选择。二、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3、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社会历史性社会历史性特征:——随着时空的推移和条件的改变,一定事物的价值以及人们关于它的价值观念也会发生变化。因此,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会因时间、地点和条件的变化而不同。社会历史性特征意义:①有助于我们正确评价历史和现实中的各种价值观念,防止简单化和片面化倾向;②有助于我们的价值观念与时俱进,从而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进行正确的价值选择。4.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阶级性(1)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具有阶级性特征。——面对同一事物或行为,不同阶级和阶层的人会作出不同的甚至截然相反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2)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因人而异(价值冲突)(3)只有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才能保证我们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正确性(评价标准)(4)正确处理个人利益与他人利益、集体利益的关系(教材(p102)三、实现人生价值1、价值的创造与实现(如何才能实现人生价值)(1)在劳动和奉献中创造价值(价值的实现方式根本途径)(2)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价值①实现人生价值的基础——社会提供的客观条件;②人的价值只能在社会中实现,只有正确处理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才能在贡献社会中实现自己的价值;【考点整合】二、实现人生价值:◈知识要点:(3)在砥砺自我中走向成功(实现人生价值的主观条件)(1)实现人生价值需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需要顽强拼搏、自强不息的精神。(2)实现人生价值,需要努力发展自己的才能,全面提高个人素质(3)实现人生价值,需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和正确价值观的指引。【易错知识点】1、价值观(理想)对人生与社会起着重大的指导和促进作用注意:科学的价值观、崇高的理想才对对人生与社会起着重大的指导和促进作用2、符合事物的发展规律、符合人类的根本利益是衡量价值观正确否的两个标准注意:(这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二者互相结合,共同构成正确价值观的评价标准。)3、人们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都是正确的。注意:并不是所有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都是正确的。要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就必须深入就必须深入实际,坚持真理,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走历史必由之路。4、人们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是一成不变的注意:随着时空的推移和条件的改变,一定事物的价值以及人们关于它的价值观念也会发生变化。因此,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会因时间、地点和条件的变化而不同。5、形成不同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原因是立场不同。注意:形成不同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原因主要有三个:人们的社会地位不同,需要不同;人们认识事物的角度不同,人们站在不同的立场上,就会做出不同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就会做出不同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应注意的问题:1.哲学题目应看清楚题目的要求,明确要用哪部分的内容作答。(如辩证唯物论,唯物辩证法,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人生价值观)2.解主观性试题“四步法”:第一步:审清设问,明确要求。第二步:审读材料,划分层次,明了题意。第三步:分析判断,确定要用的理论。第四步:理论与材料相结合。3.答题的一般格式:①原理②方法论③结合材料分析(详细程度由分值决定,一般是多分多答,少分少答)4.答题要求:序号化,段落化,简洁化,清晰化,规范化。选择题:理论+技巧+心理主旨范围主体情境设问(连接句)抓关键字、词、句进一步明确题意、范围、主体题干(材料)题肢(选项)根据课本或常识判断正误排误排不符事实排重排反向选择中正向观点排正误混杂排异排倒排不符范围审(一)择优即第二次排除确定最佳选项(三)直选比较排除(八排法)(二)依干取肢(关键)先审设问——范围、题型(3W)、主体、客体、情境、分值后审材料—①抓中心②审主体→客体→行为→结果③分层、层意和层间联系,④抓关键字、词、句⑤标点符号:分号、句号⑥显性信息和隐性信息审题(提取有效信息)联想教材知识时政语言梳理三言:教材、材料、时政语言五化:段落、序号、要点、术语、前置化二意:进一步、挨着来解答主观题一般思路例、[2011·全国卷39]妈祖被誉为“海上女神”,传说妈祖姓林名默,宋代时出生在湄洲湾畔(今福建省莆田市境内)。她一出生救急扶危,行善济世。
本文标题:《生活与哲学》第四单元复习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13266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