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 地球的运动(共138张PPT)
第一章行星地球第三节地球的运动第三节地球的运动两种基本形式自转公转(绕地轴的旋转运动)一、地球运动的一般特点(绕太阳的运动)方向、周期、速度(地轴的北端始终指向北极星附近)从不同的方向看地球自转b、从南极上空看:顺时针a、从北极上空看:逆时针自西向东北“逆”南“顺”(一)地球的自转1、方向:(演示)参照物时间旋转角度恒星日恒星23时56分4秒360º太阳日太阳24时360º59´2、周期:真正周期昼夜交替周期恒星日:天空某一恒星连续两次经过上中天的时间间隔太阳日:太阳连续两次经过上中天的时间间隔(恒星日----真正周期)3、速度角速度:单位时间内扫过的角度线速度:单位时间内扫过的弧长15°/小时纬度越低,线速度越大●同纬度地区海拔越高,线速度越大。结论:(1)地球自转的角速度,除南北两极外,其余各地均相等;(2)地球自转的线速度随纬度增加而减小,南北纬60°处为赤道的一半,到极点为零;同一纬度,海拔越高,线速度越大。(3)南北两极既无角速度,也无线速度。(4)位于赤道上空的地球同步卫星运行的角速度与赤道上的对应点相同,其线速度大于赤道上的对应点(15°/小时)(影响因素:纬度.海拔)考考你:1.读“地球表面自转线速度等值线分布图”,回答(1)-(2)题。(1).图中区域大部分位于()。A.北半球中纬度B.北半球低纬度C.南半球中纬度D.南半球低纬度(2).图中a、b两点纬度相同,但地球自转的线速度明显不同,原因是()。A.a点地势高,自转线速度大B.b点地势低,自转线速度大C.a点地势低,自转线速度大D.b点地势高,自转线速度大AA2.关于地球自转的速度,说法正确的是()A.全球各地角速度都一样B.纬度愈高,线速度愈快C.60°N的线速度相当于赤道的1/4D.南北极点既无角速度,也无线速度D3.有关地球自转速度的叙述,正确的是()A南极洲的长城考察站.开普敦和北京三个地点地球自转的角速度相同B海口.广州.北京.哈尔滨四地的地球自转线速度依次增大C南北纬300处,地球自转线速度均为赤道处的一半D南北极点无线速度,角速度均为150/hA4.我国发射在赤道上空的同步卫星与赤道上的对应点相比()A运转方向相同,角速度不同B运转方向不同,角速度相同C运转方向相同,线速度不同D运转方向不同,线速度相同C二、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一)产生昼夜交替(二)产生时差(三)使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方向发生偏移地球本身不发光地球是不透明体太阳照射昼夜现象地球自转昼夜交替(一)昼夜交替1、昼夜交替的原因(周期是1个太阳日)昼夜晨昏线白天黑夜2.晨昏线的判断(定义、区分、特征、画法、应用)白天晨昏线晨昏线(2).晨线和昏线的区分顺着地球自转的方向:由夜半球进入昼半球的分界线是晨线,由昼半球进入夜半球的分界线是昏线。昼半球和夜半球的分界线,称为晨昏线(晨昏圈)(1).晨昏线定义晨线白天黑夜ACBAB:昏线AC:晨线直射点纬度+切点纬度=90°晨线与昏线的交点:晨昏线与纬线圈的切点(切点的地方时为0时或12时)下图为地球某日太阳光照示意图,图中阴影部分为黑夜,其他地区为白昼,读图判断该日太阳直射点的纬度是A.赤道B.23°26′SC.23°26′ND.66°34′S晨线昏线切点B针对训练:白天晨昏线晨昏线1)、平分地球,是以地心为圆心的大圆;(3).晨昏线的特征1)、平分地球,是以地心为圆心的大圆;2)、晨昏线永远平分赤道;(3).晨昏线的特征1)、平分地球,是以地心为圆心的大圆;2)、晨昏线永远平分赤道;3)、所在平面与太阳光线垂直;晨昏线上的太阳高度为0°;太阳高度就是太阳高度角的简称,指某地地平面与太阳光线的夹角。太阳高度的变化在昼半球(白天)0°在晨昏线上(地平线)=0°在夜半球(黑夜)0°(3).晨昏线的特征1)平分地球,是以地心为圆心的大圆;2)晨昏线永远平分赤道;3)所在平面与太阳光线垂直;晨昏线上的太阳高度为0°;4)移动方向是自东向西。(3).晨昏线的特征晨昏线(晨线)5)晨昏线上的纬度最高点66°34′~90°;晨昏线与经线圈的夹角为0°(二分日)~23°26′(二至日)。(见下图)5)晨昏线上的纬度最高点66°34′~90°;晨昏线与经线圈的夹角为0°(二分日)~23°26′(二至日)。(见下图)(4).晨昏线的画法侧视图上,过地球的球心作太阳光线的垂直面,该面与球面相交的大圆,即为该日的晨昏线(圈))23°26′1)、确定地方时(特殊纬线)①赤道与晨线交点所在经线NC的地方时为6时,赤道与昏线交点所在经线NA的地方时为18时.②昼半球中央经线(太阳直射点所在经线)ND地方时为正午12时,夜半球中央经线NB地方时为0时。(5).晨昏线的应用①晨昏线与经线重合,为二分日;②晨昏线与极圈相切,为二至日。2)、确定日期和节气:冬至日夏至日春分日或秋分日冬至日春分日或秋分日夏至日晨昏线的变形转换(注意A.B.C.D各点的位置)注:DAC为晨线,DBC昏线产生原因:地球自西向东不停地自转,太阳东升西落,在同纬度地区,相对位置偏东的地点,要比位置偏西的地点先看见日出,这样,不同经度的地方,时刻便产生了差异。(二)时差1、地方时(2)、特点:①经度相同的地方,地方时相同,经度不同的地方,地方时不同;②越靠东,地方时的值越大(东早西晚);③经度差15°,地方时差1小时;经度差1°,地方时差4分钟。(1)、概念:因经度而不同的时刻,叫地方时(3)、地方时的计算•1200E与850E的经度差是多少?•1200E与850W的经度差是多少?②“±”:东加西减(向东则加,向西则减)计算的公式:未知地方时=已知地方时±经度差×4分钟①两地的经度差计算:同经相减(大数减小数),异经相加35°205°已知某一地的地方时,求另一地的地方时例1、北京(116°E)地方时为12点时,乌鲁木齐(87°E)地方时是几时几分?10:0487°E116°E第一步:求经度差第二步:算时差经度每隔15°,地方时相差1小时经度每隔1°,地方时相差4分钟第三步:判断东西(判断迟早)东加西减29°1小时56分北京早乌鲁木齐晚乌鲁木齐12:0010:04已知某一地的经度和地方时,求另一地的经度例2、已知甲地(75°W)的地方时是12点,乙地的地方时是9点40分,问乙地的经度是多少?第一步:算时差第二步:算经度差第三步:判断东西110°W(1)当900W为9月25日4时,600W、1650W的地方时分别是多少?(2)当1200E为9月25日23时,900E、1500E的地方时分别是多少?(25日6时、24日23时)(25日21时、26日1时)课堂练习:特别提醒:(时间计算结果的处理)若时间结果大于24小时,则时间减24小时,日期加一天;若时间结果小于0,则时间加24,日期减一天。若时间结果在0-24小时之间,则为当天。0°4条特殊经线的地方时2、时区和区时(1)时区①时区的划分:(时区起算点:中时区)(见下图)为了使用方便,国际上采用划分时区的方法。全球分为24个时区,每个时区跨经度15°。2)中央经线的度数=时区数×15°1)时区数=已知经度÷15°(若余数≥7.5°,时区为商数加1;余数<7.5°,只取商数。)例1:求100°E、75°W、180°分别属于哪个时区?答:东七区、东西十二区、、西五区例2:求西七区、东八区的中央经线分别是那一条?答:105°W、120°E②时区的计算3)根据中央经线推算时区的经度范围例3:求东五区的两条边界经线。某时区的边界经线﹦中央经线±7.5°答:67.5°E,82.5°E(2)区时(标准时):各时区以本时区中央经线的地方时,作为本区的区时。相邻两个时区的区时相差1小时。区时的计算方法所求地的区时=已知地区时±时区差×1小时(“±”:东加西减时区差:异加同减)例题:(1)西5区21:00求东5区(2)东5区3:00求西5区(次日7:00)(昨天17:00)总结:所求地的地方时=已知地方时±经度差×4分钟时区数=已知经度÷15°所求地的区时=已知地区时±时区差×1小时地方时和区时求法------东加西减(1)、概念:人为日界线:国际上规定原则上180°经线作为地球上“今天”和“昨天”的分界线,叫做“国际日期变更线”,简称“日界线”自然日界线:地球上地方时为0时(子夜)的经线。自然日界线也叫子夜线。随地球自转跨过0时经线日期要加一天(即为今天).3、日期分界线注意:国际日界线并没有和180°经线完全重合(见下图)东十二区西十二区180º减一天加一天西东N今天昨天180°(2)日期的变更两条日界线的位置关系?(图示)小结:1800经线与0时经线重合时,全球只有一个日期;0°经线与0时经线重合时,全球平分为两个日期;其他情况全球分为不相等两个日期;•例1:北京时间5月1日2时,全球属于4月30日的地方有多少?•A多于一半B少于一半C等于一半A提示:日期图,找两线;基本方法是:从已知点向东西两侧找日界线,两条日界线之间属于同一日期思考:如何确定地球上不同日期的范围下图中中心点表示北极,阴影部分3月21日,非阴影部分为3月22日,读图并回答:NB的经度为_______,NA的经度为_______。这时北京时间为3月______日______时。与北京处于同一日期的范围占全球的______。180°60°E2243月21日3月22日今天昨天1/3例2:4、特别的计时方法:(阅读P17)(1)不同区时,例如美国北京时间,即东八区的区时,120°E的地方时北京的地方时:指北京所在的116°E的地方时。(2)统一区时,例如中国(1)、此时,90°E的区时是A.6月22日12点B.12月22日6点C.12月22日12点D.12月22日18点C下图为地球某日太阳光照示意图,图中阴影部分为黑夜,其他地区为白昼,读图判断(1)-(2)题针对训练:(2)、此时,赤道上晨昏线相交点的经度分别为A.45°W,135°WB.135°E,45°WC.60°E,120°WD.0°,180°D0°180°1、定义:2、产生原因:促使物体水平运动方向产生偏转的力,称为地转偏向力。地球自西向东自转,由于惯性,物体总是力图保持原来的方向和速度。(三)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方向发生偏转(见下图)L1L2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赤道上不偏3、偏转规律:方法:掌心向上,四指方向代表物体初始的运动方向,大拇指所指方向代表受到地转偏向力以后的方向。“南左北右”4、方向:地转偏向力始终与物体运动方向垂直。只改变物体的方向,不改变物体运动的速度。5、大小:由赤道向两极递增,赤道无地转偏向力6、影响:河流泥沙沉积与冲刷,大气运动和洋流运动等“南左北右赤道无,纬度越高越显著”三角洲平原请思考:(1)河流水流向哪个方向偏向?(2)泥沙向哪一岸沉积的多?北半球长江三角洲的形成过程6、影响:影响河流泥沙沉积与冲刷北半球河流一般是右岸冲刷,左岸堆积。例2:下列河岸中,冲刷严重的是(箭头表示水流方向)()南半球北半球北半球南半球A、①B、②C、③D、④①②③④BABCD赤道9、图中虚线箭头表示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初始方向,实线箭头表示受地转偏向力影响后,物体的运动方向,其中正确的是:B针对训练:•10、下图是某条河的剖面图,根据此图判断该河流位于()•A.赤道上B.南半球•C.北半球D.回归线上C•11.下面四幅图的虚线是水平运动物体的原始方向,实线是偏转方向。图中正确的是()C三、地球公转的一般规律1、方向:自西向东2、周期:一个恒星年(365天6时9分10秒)(365日6时9分10秒)(真正周期)近日点远日点开普勒第二定律(面积定律):在相等的时间里,太阳和运动中的行星的连线所扫过的面积是相等的。地球的公转轨道3、速度地球的公转轨道速度:线速度角速度近日点最快(1月初)远日点最慢(7月初)186天?179天?冬半年公转速度较快,夏半年公转速度较慢。总结:地球的自转地球的公转定义绕转中心运动方向运动周期速度地球绕地轴不停的旋转,叫做地球自转自西向东地轴太阳地球倾斜着地轴围绕太阳运转,叫做地球公转自西向东1
本文标题:地球的运动(共138张PPT)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13368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