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第十九章药用动物的驯养繁殖驯化和驯养的共同点:都是将野生动物的自然繁殖过程变为人工控制下(家养)的过程,都要通过训练把动物个体转化至服从的状态。驯化和驯养的不同点:1.驯化要让动物能把服从状态和某些优良品质世代继承下去,代价是动物大部分的野生本能将就此丧失。因此,目前药用动物的人工养殖,可以说除一些家畜、家禽外,实际上都是属于被驯养,而不是被驯化。对野外捕获的鹿的幼崽进行人工喂养,由于从小形成对喂养者的记忆,所以鹿长大后会把他们视若家人。但这只鹿的后代在出生时,仍然会保留祖先的野性状态。2.驯化野生动物为家畜、家禽的过程漫长。我国大约距今六七千年前就已有猪的驯养,人们将捕捉到的野猪幼崽驯养起来。在驯化过程中,由于养育的动物数量较少,经常发生近交和不适应的情况,以后随着养育经验的积累和改善饲养条件,在生存下来的个体中选出最符合人们需要又能在人工驯养条件下繁殖的个体留下来作种,久而久之,逐渐将野猪驯化成家猪。现代科学对野生动物驯化的研究——寻找“温顺基因”银狐西伯利亚细胞及遗传学研究所的工作人员像狗一样把银狐抱在怀里。在俄罗斯西伯利亚细胞及遗传学研究所,数百只银狐正在被人类驯化着,研究者选取出已经在农场饲养了几十代的银狐中最驯服的个体,以它们作为亲本进行杂交;再从子代中选取更驯服的个体再次杂交。如是再三,通过四代的人工选择,得到的个体已然能够像狗那样摇晃尾巴回应饲养人员;再过了两代,它们的行为更加像狗——会对着主人嘀咕、呜咽,甚至是不停地舔主人的脸,对人类非常友好。现在,研究人员正试图将驯化行为与基因对应起来,每年都会从养殖场评估当年新出生的狐狸。对狐狸的活动进行拍摄和录音,然后对狐狸的DNA进行提取、分析和对比,研究人员认为,那些可以被驯化的狐狸的细胞中可能含有一种“温顺基因”,而如今他们正在寻找的就是这种基因,并正在研究如何使这种“温顺基因”能够世代相传。第一节药用动物驯化养殖的意义•药用动物驯化养殖的意义,主要包括•1.提高动物药材的产量和质量;•2.保护濒危野生药用动物的物种;•3.解决常用动物药材的来源。一、驯化养殖,提高动物药材的产量和质量。1)品种选择:以鹿为例,影响鹿茸产量和质量的首要因素就是鹿的品种。如驯养马鹿可选用新疆的天山马鹿,驯养梅花鹿应选用吉林省的东丰和双阳梅花鹿品系,或选择在当地已饲养多年的优良鹿的后代。2)饲料:长茸期是最关键的一个时期,它对鹿茸的产量和质量影响很大,要求饲料的营养价值较全,要保证足够的蛋白质。“破桃墩基础”技术:雄鹿第一次长出的鹿茸,叫初角茸,如果在初角茸生长到3~5厘米高时,锯掉1~2厘米,公鹿还能生长出一个有分杈的再生茸,生茸能力强的公鹿在鹿角未骨化之前,一般能收获2~3次再生茸。实践证明,此技术可比未经驯化培育的野生鹿种提高鹿茸产量30%-60%,还提高了鹿茸质量。二、驯化养殖,保护濒危野生药用动物物种建立野生动物繁育、救护中心,专门从事濒危野生动物的驯养繁育和救护工作。有利于对濒危野生药用动物资源的保护。三、可解决常用动物药材的来源人工引种驯养可以控制野生药用动物的生活习性、繁殖条件、生理生化特征、疾病防治及遗传特性,扩大繁殖率,从根本上逐步解决动物药材的供求矛盾。第二节我国药用动物驯化养殖的历史和现状中国对野生动物的驯养,历史悠久,经验丰富,并获得了很大的成功。除了家畜家禽之外,淡水鱼类,如青、草、鲢、鳙四大家鱼和品种繁多的金鱼,都是中国人民创造的。资源昆虫养殖也有悠久的历史和独到之处。养蚕也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发明的,是全世界所公认和赞扬的事。最初,人们所饲养的品种,只是比较温顺的易于捕捉和饲料较易取得的那些草食动物及部分杂食动物(如野鸡)。后来随着饲养经验的积累,以及对自然规律认识的不断提高,又开始驯养能供药用的鹿科动物和供观赏用的珍禽与猛兽。我国在清代就开始了养鹿。1908年在北京建成了“万牲园”(北京动物园前身),解放后,全国各地陆续建立了许多鹿场,饲养着大量的梅花鹿、马鹿、白唇鹿等。从1956年起开始饲养毛皮兽,饲养的主要品种有水貂、狐、貉、海狸鼠、麝鼠、紫貂等。我国目前药用动物养殖和育种情况有四种:1.已培育出优良品种的药用动物,如乌鸡、鹌鹑、蜜蜂、家蚕等。2.已培育出优良类群但尚未达到品种标准的药用动物,如梅花鹿中的吉林双阳鹿、龙潭山鹿和东丰杠鹿等类群。3.发现了优良野生种群并进行了引种驯养的药用动物,如吉林长白山地区的哈士蟆(中国林蛙)种群,体大出油多。4.与野生型无明显差异仅做初步驯养的动物,占药用动物的大多数。第三节药用动物驯化养殖的条件和方法驯化养殖关键技术包括引种、驯化、饲养、繁殖、育种等。一、引种包括对野生动物生活习性的调查、捕捉、检疫和运输等一系列工作。1.习性调查:(1)栖息环境调查:生活条件、栖息区的范围和特点,四季气候和景观变化等,创造一个虚拟的野生动物环境,让被引种的动物有一种安全感,象在野外生活,回到家一样,为确定动物的养殖方式、场舍建筑、设备供应和经营管理等提供依据。(2)食性调查:很多种野生动物在不同季节和不同发育阶段存在着食性的变化。如梅花鹿春季喜采食嫩叶、幼芽和花蕾,夏季则以青绿枝叶为主,秋季喜食橡籽(柞实),冬季除采食地面的枯枝落叶之外,还喜啃食一些树皮。(3)行为调查;群居还是独居——群养还是分养。昼行性还是夜行性季节的活动规律——生殖、生长发育、休眠、蜕皮、换羽或换毛等。制定相应的饲养管理制度。2.捕捉怎样捕捉?枪,刀,陷阱….对动物机体和精神造成伤害_______惊恐____——身体生理功能失调,食欲减退或绝食,窒息或心力衰竭,甚至造成死亡。尽量避免。笼捕法:大熊猫尽量捕捉幼龄动物。3.检疫野生动物可能携带某些病原体,故对捕捉的野生动物必须实行严格检疫。初捕后留在原地暂养和观察一段时间,运回饲养场后也应与原饲养动物群隔离,等饲养一段时间后再合群。4.运输根据动物的体型大小,生理及行为特征,采取相应的方法和措施。如采取遮光运输、麻醉运输、淋水湿运、增水缩食等运输方法。二、驯化的理论与方法1.早期发育阶段的驯化:2.直接驯化法:个体驯化、集群驯化3.间接驯化法:“母带仔鹿放牧驯化法”。4.性活动期的驯化:早期发育阶段的驯化:这种驯化方法是利用幼龄动物可塑性大的特点,进行人工驯化,其效果普遍较好。如从产后吃初乳起即进行人工哺的仔鹿,其驯化基础都很好,长大之后在鹿群放牧活动中都是核心群中的骨干鹿。而产后接受母鹿哺乳的仔鹿,数日之后再想进行人工哺乳已很困难。这样的仔鹿在接受其它方式驯化,或在长大后的放牧活动中都表现出驯化基础较差,一般不能成为骨干鹿。个体驯化与集群驯化:——直接驯化个体驯化是对每一个动物个体的单独驯化,如马戏团的每一个动物都要训练出一套独特的表演技能。集群驯化是在统一的信号指引下,使每一个动物都建立起共有的条件反射,产生一致性群体活动。如摄食、饮水和放牧等都在统一信号指引下定时地共同活动,给饲养管理工作带来很大方便。在野生动物养现场,集群驯化具有更大的实用意义。“母带仔鹿放牧驯化法”——间接驯化。是利用同种的或异种的个体之间在驯化程度上的差异,或已驯化动物对未驯化动物之间的差异,在不同驯化程度的动物中,建立起行为上的联系,而产生统一性活动的效果。例如,利用驯化程度很高的母鹿带领着未经驯化的仔鹿群去放牧,这是利用幼龄动物具有“仿随学习”的行为特点而形成的“母带仔鹿放牧法”。在放牧过程中又不断地提高了仔鹿的驯化程度。再如利用驯化程度很高的牧犬协助人去放牧鹿群,是一种很得力的工具,在人一犬一鹿之间形成一条“行为链”,会取得很好的放牧效果。另外,训练家鸡孵育野鸡,乌鸡孵育鹌鹑,水獭捕鱼,母犬哺虎,这样的成功事例在我国都己出现。性活动期的驯化:性活动期是由于体内性激素水平的增高,动物容易出现惊恐、激怒、求偶、殴斗、食欲降低、离群独走等行为特点,必须进行针对性的驯化工作才能避免损失。如保持环境安静,控制光照,对初次参加配种的动物进行配种训练,防止拒配和咬伤,利用灯光、音响或其它信号,在配种期建立起新的条件反射,指引动物定时交配、饮食、休息等,形成规律性活动。避免动物伤亡,而且可提高繁殖率。第二节药用动物驯化养殖实例视频:林麝的养殖
本文标题:药用动物体驯化养殖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13469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