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七筋伤第一节概论•难点筋伤的病因病理•重点筋伤的诊断及治疗方法难点要点筋伤:指各种暴力或慢性劳损等原因所造成筋的损伤。筋膜肌腱韧带皮下组织部分肌肉关节囊关节软骨等组织。筋重要的损伤因素•直接暴力•间接暴力一、病因病理•慢性劳损•体质强弱劳损性疾患特点:好发于多动关节,负重部位----(肩、肘、手、膝、颈、腰)长期、单侧、反复动作的职业----(司机、电脑员、运动员)急性筋伤-----筋肉或损或断、疼痛、功能障碍日久、治疗不当、积劳慢性筋伤------筋肉挛缩、疼痛、功能受限筋伤的病因病理二分类1.按不同形式暴力分扭伤:间接暴力--使筋膜、肌肉、韧带过度扭曲、牵拉引起的损伤或撕裂。见于关节及关节周围等组织。挫伤:直接暴力--打击、冲撞,使皮下组织、肌肉等损伤碾压伤:由于钝性物体的推移或旋转所造成的肢体损伤(碾挫伤或皮肤脱套伤)。其特点是肌肉组织与神经、血管俱伤,易造成局部感染与坏死。2.按病程长短分急性伤筋:体健、急性暴力、恢复快。慢性伤筋:有职业性、老弱、肌肉萎缩、肌力下降、恢复慢。•3.按受伤程度(病理)分•撕裂伤:由于扭挫、牵拉等强大外力造成筋的部分撕裂伤。•断裂伤:断裂伤的机理与撕裂伤同,是外力造成筋的全部断裂损伤。可导致严重的功能障碍和明显的局部肿痛、瘀斑、畸形。•骨错缝(半脱位、小关节紊乱):指可动关节和微动关节在外力的作用下发生微细离位,也称关节骨缝错开。筋伤鉴别诊断1.骨折(异常活动、畸形、骨擦音)和脱位(弹性固定、关节盂空虚、关节畸形)放射线检查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变。2.风湿肿痛、湿热流注:无外伤史、痛对称性、游走性、局部红肿、发热、血沉加快、抗O增高。3.骨痨、骨肿瘤:骨质破坏,微肿疼痛,中毒症状(神疲乏力、低热、消瘦)实验室检查异常四、并发症骨性关节炎关节部位的筋伤,后期易出现骨刺及关节软骨面的炎症等。损伤性骨化如肘部大血肿,若处理不当,软组织中出现骨化现象,引起疼痛及关节功能障碍.X线摄片显示不均匀的钙化影。关节内游离体筋伤时兼有软骨损伤,在后期可演变为小骨块,脱落而成游离体。小骨片撕脱由于肌腱附着点的牵拉而引起骨质撕脱。神经损伤根据肢体运动、感觉功能丧失范围,肌肉有无明显萎缩等.可大约判定神经损伤部位。筋伤概论筋伤的并发症1.撕脱性骨折常见:肱骨外髁、胫骨结节、尺骨鹰嘴等部位2.神经损伤多为挫伤(压迫)如:腰突症、腕管综合征、颈椎病3.损伤性骨化关节周围有血管损伤,血肿处理不当出现骨化,X线见钙化影4.关节内游离体膝关节多见,剥脱性软骨炎、半月板伤脱落5.骨性关节炎因肌腱、韧带的损伤,使关节负荷加重,关节面磨损、出现骨赘筋伤的治疗方法包括推拿按摩等理筋手法,内、外用药以及针灸、拔火罐、练功活动等。五、治疗手法操作要点新伤手法操作宜轻,陈伤手法操作宜较重。手法轻时不宣虚浮,手法重时切忌粗暴,要求稳准有力,达到治疗目的。对骨节间微有错落不合缝或筋走、筋翻、肿痛、强直者,可将受伤关节作一次或二次伸屈、旋转活动。新伤局部血脉损伤,皮下出血、肿胀较重者,可用两拇指的螺纹部或掌根部作按法,即可使肿胀消散.且有压迫止血作用。四肢关节重症筋伤及邻近关节的骨折等,剧烈肿痛势必阻碍局部关节的活动。当肿痛渐消,骨折渐愈之时,可用理筋手法协助患者将关节徐徐伸屈并旋转以不加重局部疼痛为宜,切忌猛烈屈伸。(一)理筋(二)药物治疗外治法:初期及中期,宜消瘀退肿、理气止痛,如消瘀止痛药膏。筋伤后期及慢性筋伤,疼痛持续不愈,活动功能欠利者,以活血止痛为主,如万应膏。内治法:急性筋伤后,气血瘀阻,瘀肿胀剧痛者宜散瘀生新,理气活血,风寒夹滞者宜兼顾宣痹和络,肌筋萎弱者又须补益肝肾,佐以健脾。急性筋伤的初期及中期,如瘀聚未化,肿痛较重,治宜活血化瘀、消肿止痛;急性筋伤的后期及慢性筋伤,因筋络不和.疼痛乏力,治宜养血和络、温经止痛为主。1、针灸治疗:筋伤的初期可作针刺治疗,取阿是穴或邻近部位取穴,以泻法为主。以舒筋止痛。2、水针疗法:针灸疗法的一种发展,可以将注射药液直接注入病变部位及邻近俞穴。药物的作用直接、迅速,同时又起到了针刺穴位的怍用。固定和练功活动筋伤患者既要适当限制受伤局部的活动,以免加重损伤,又要督促患者作有益的活动,以促进血液的流通,加速功能的恢复。在治疗中,必须贯串动静结合的原则。对肌腱、韧带完全断裂者,根据具体伤情,可考虑采用非手术治疗或手术修补。小结•筋伤分类•诊断及鉴别诊断•并发症
本文标题:筋伤概论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13555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