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三、期末统考安排实词(128个)虚词(20个)七年级(上)(24个)乘、传、方、故、具、去、师、生、期、却、是、下、信、兴、行、已、引、知、顾、亡、恨、请、说、足而、盖、何、其、若、则、之、乎(8个)七年级(下)(24个)归、复、度、辞、从、长、称、当、见、将、略、名、若、奇、强、求、书、孰、寻、远、治、走、卒、闻、乃、且、然、焉、于、者(6个)八年级(上)(30个)比、病、薄、长、伐、负、观、后、会、或、间、空、临、乱、前、胜、属、汤、通、望、许、阴、朝、作、舍、食、微、异、逾、直、夫、所、为、也、以、与(6个)八年级(下)(30个)安、鄙、毕、敝、兵、道、次、发、固、定、好、患、急、假、绝、怜、命、谋、使、受、数、素、徒、王、相、宜、遗、致、质、进、20个九年级(上)(20个)本、曾、察、出、尽、举、类、上、私、息、再、造、置、至、诸、左、如、穷、居、得、20个虚词归纳夫、所、为、也、以、与1、夫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夫(fú):那,指示代词。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若夫:用在一段话的开头引起论述的词。若夫,近似“像那”。至若,近似“至于”。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嗟夫:感汉词,唉。1、夫夫:在文言文中,有如下意思:1。发语词,不翻译2。成年男子3。丈夫在这里,做发语词,不翻译。“夫语‘教子婴孩’,不虚也!”翻译为:俗话(说),“教育儿子从婴儿小孩(的时候开始),不是虚假的啊。宣和间,芒山有盗临刑,母亲与之诀。盗对母云:“愿如儿时一吮母乳,死且无憾。”母与之乳,盗啮断乳头,流血满地,母死。盗因告刑者曰:“吾少时,盗一菜一薪,吾母见而喜之,以至不检,遂有今日。故恨杀之。”呜呼!异矣,夫语“教子婴孩”,不虚也!2、所常见文言文虚词用法——所⑴处所,地方。例:①持童抵主人所。⑵用在动词或者“介词+动词”之前,组成名词性词组,相当于“......的事、物”?“......的地方”、“......的人”等。例:①渔人一一为具言所闻。②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③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所以」⑴表示行为所凭借的方式。方法或依据,相当于用来......的方法是用来......的等。例:①吾知所以人距子矣,吾不言。②故释先王之成法,而法其所以为法。⑵表示原因。相当于“......的原因(缘故)”。例:①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之所以兴隆也。②荆人尚犹循表而导之,此其所以败也。③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④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所谓」所说的。例:⑴郦道元所谓环水也。⑵此所谓战胜于朝廷。⑶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⑷汉高帝所谓“某业所就,孰与仲多”者,其逐利之情,不觉溢之于辞矣。「所在」⑴到处。例:石之铿然有声音者,所在皆是也。⑵所在之处,处所。例:①寻其方面,乃知震之所在。②急趋之,折过墙隅,迷其所在。③宫阙山陵之所在,去之茫茫。2、所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小石潭记》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结构助词“所”加上介词“从”组成介词性结构,可译为“从哪儿”。寻向所志。所,与后面的动词结合,构成名词性结构,所做的标志。《桃花源记》鲁直左手执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语。“所”与“语”组成名词性词组,所说的话。3、为1)为宫室、器皿、人物。为:雕刻。2)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为:是。《核舟记》3)山峦为晴雪所洗。为:为……所,表示被动。《满井游记》4)或异二者之为。为:这里表心理活动。《醉翁亭记》5)全石以为底。为:动词,译为“做”。6)为屿。动词,译为“成为”。3、为1)成为,变成。例:①此何遽不为福乎?②处遂改励,终为忠臣。(2)做。例:①为之,则难者亦易矣。②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3)作为,当作。例:①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②何以为计?(4)是。例:①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②迨以手扪之,始知其为壁也。(5)以为,认为。例:①孰为汝多知乎!②骤视之,无不惊为生人者。③窃为大王不取也!(6)被。例:①周年处少时,凶强侠气,为乡里所患。②升死,其印为予群从所得。(7)句末语气词,表示疑问或反诘。例:①夫子何命焉为?②何辞为?③秦则无礼,何施之为?(8)指心理活动。例: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9)有。例:①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②敢用是为怨望。(10)将来,将。例:①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②众谓予一行为可以纾祸。(11)治理。例:①安有为天下阽危者若是而上下惊者?②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动哉!(12)装作。例:为除不洁者,引入。(13)为了。例:①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②凡君之所毕世而经营者,为天下也。(14)给,替。例:①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②公输盘为我为云梯。(15)对,向。例:①不足为外人道也。②为天下唱,宜多应者。③为之奈何?(16)因为。例:①盘庚不为怨者故改其度。②非不贤也,为其不可得而法。(17)则“于”,在,当。例: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而行四、也的用法(一)句末语气词,⑴表示判断语气。①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邹忌讽齐王纳谏》)⑵句末语气词,表示陈述或解释语气。例:①即不忍其觳觫,若无罪而就死地,故以羊易之也(《齐桓晋文之事》)⑶用在句中或句末,表示肯定、感叹的语气。①鸣呼!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过秦论》)⑷用在句末,表示疑问或反诘语气。①公子畏死邪?何泣也?(《信陵君窃符救赵》)四、也的用法(二)句中语气词。用在句中,表示语气停顿。①是说也,人常疑之。(《石钟山记》)②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师说》)【之谓也】【其…..之谓也】意思是“说的就是……啊”①诗云:“他人有心,予忖度之。”——夫子之谓也(《齐桓晋文之事》)【也哉】语气助词连用,为加强语气,多有感叹或反诘之意。五、以的用法因为:1、以其境过清。连词,因为。《小石潭记》2、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因为。《岳阳楼记》3、卷石底以出。相当于而。4、全石以为底。把,用。《小石潭记》5、属以作文以记之。用来。《岳阳楼记》五、以的用法1表示动作、行为所用或所凭借的工具、方法及其他,可视情况译为“用”“拿”“凭借”“依据”“按照”“用(凭)什么身份”等。如,以此夸能。2起提宾作用,可译为“把”。3表示动作、行为产生的原因,可“因”“由”。4引进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间和处所,用法同“于”,可译为“在”“从”。5、因果关系,因为。6、并列或承接关系。六、与的用法1、念无与为乐者。和,同。2、相与步于中庭。和“相”共用,共同、一起。3、未复有能与其奇者。参与,欣赏。《记承天寺夜游》实词归纳比、病、薄、长、伐负、观、后、或、间空、临、乱、前、胜属、汤、通、望、许阴、朝、作、舍、食会、微、异、逾、直1、异:渔人甚异之。意动用法,以…..为异,对…..感到诧异。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2、属:类。属予作文以记之。通嘱,叮嘱。属引凄异。连接。其两膝相比者。3、比:靠近。高可二黍许。4、许:上下。5、前。听妇前致词。名词作动词,走上前。6、或。或凭或立,有的。或以钱币乞之。有人。或王命急宣。有时。7、间:其间千二百里。之间。中间力拉崩倒之声。夹杂。8、空:空谷传响:空荡。庭下如积水空明。纯净。皆若空游无所依。名词作状语,在空中。而或长空一空。形容词作动词,消散。浊浪排空。天空。9、长烟:大片的烟雾。10、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先,名词作状语,在…..之前。后,名词作状语,在…..之后。11、观。予观夫巴陵胜状。动词,看。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名词,可译为景色。12、通:政通人和。形容词,顺利。北通巫峡。动词,通向。13、临。有亭翼然临于泉上也。靠近。临溪而渔。在……旁边。14、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朝:早上。15、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负:背。16、作。冻风时作。起。属予作文以记之。作:创作。往来种作。劳作。作亭者谁?建筑。泠泠作响。发出。17、逾。老翁逾墙走。Yu,第二声,越过。18、便舍船。舍:丢下,舍弃。19、浩浩汤汤:第一声。水势浩大的样子。20、病。重病。《扁鹊见蔡桓公》:“君之病在肌肤。”担忧。忧虑。《论语·卫灵公》:“君子病无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生病。寻病终。21、薄。单薄。狐裘不暖锦衣薄。轻视。。《出师表》:“不宜妄自菲~,引喻失义。”草木丛生的地方。《涉江》:“露申辛夷,死林~兮。”22、猿鸟乱鸣。乱:混杂。1.昔有愚人,至于他家,主人与食。嫌淡无味。主人闻之,更为益盐。食之,甚美,遂自念曰:“所以美者,缘有盐故。”薄暮至家,母已具食。曰:“有盐乎?有盐乎?”母出盐而怪之,但见儿惟食盐不食菜。母曰:“安可如此?”愚人曰:“吾知天下之美味咸在盐中。”愚人食盐不已,味败,反为其患。天下之事皆然,过则非惟无益,反害之。23、食。24、阴:阴阳割昏晓。阴阳,山北背日为阴,山南向日为阳。25、胜。予观夫巴陵胜状。胜状:好的景色。胜,美好的。26、会。迁客骚人,多会于此。会:聚。另有:伐、望、微、直27、微:微斯人。微,没有。28、伐:伐竹取道。伐:砍伐。29、直:玉盘珍羞直万钱。通“值”,价值。
本文标题:虚词归纳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13669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