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化 > 虞永平幼儿园课程建设的理念与思路(虞永平)
幼儿园课程建设的理念和思路南京师范大学学前教育研究所虞永平2015年3月30日·南京什么是幼儿园课程幼儿园课程是有目的、有计划引导幼儿生动、活泼、主动活动的,多种形式的教育过程。课程是有目的;有计划的;课程是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的责任是引导;幼儿的学习状态应该是生动、活泼、主动地活动;幼儿的活动形式应该是多种多样的课程方案幼儿园的教师用书,其实是一个课程方案,课程方案有两类:一类是普适课程,没有针对性,划定或不划定一个适宜的区域;另一类是园本课程,就是幼儿园根据自己幼儿园的实际编制的适合自己幼儿园的课程;共同点:课程方案时一个行动路线图,是一个可能的课程,只要是购买的课程方案,不管是普适的还是园本的,在实践过程中必需进行修正和改造,没有一个正好适合的方案。教材与学材幼儿没有课本,可以有少量的辅助纸质材料,但主要的教材与学材应该是可操作的材料,应该是来自生活中的材料,要严防幼儿像小学生一样只学书本,忽视大量的、可操作的学习材料。教材和学材都不可能完全依靠购买获得,挖掘多样化的课程资源就是发现教材与学材,这是教师的重要职责。幼儿园的课程资源库幼儿园的资源库就是教材和学材库,资源的种类、数量直接影响到幼儿的活动,影响到幼儿经验的活动,影响到教育目标的达成。要把课程资源库的建设当做幼儿园课程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真正从幼儿的发展需要出发,依据《指南》精神,从大自然、大社会中获得丰富多彩的课程资源。为什么要进行教师用书的审查《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加强对幼儿园玩教具、幼儿图书的配备与指导,为儿童创设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防止和纠正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倾向。研究制定幼儿园教师指导用书审定办法。建立幼儿园保教质量评估监管体系。审查的目的:根本观念:生活、游戏、经验课程目标与内容的一般适切性儿童主体学习者地位的落实儿童游戏权的保护和游戏精神的贯彻资源的广泛化和活动的多样化*审查是确定合格与否,不解决合适与否的问题什么是课程的园本化课程园本化是实现课程适宜性的关键所在。借鉴一个或多个普适课程方案,在深入实践的基础上,进行改造和完善,逐步形成适合自己的课程方案,这个过程是实践的过程,思考的过程,改造的过程,创新的过程。要避免把园本课程的形成当做是书写的过程,园本课程不是写出来的,是做出来的。园本课程的重点在实践不在书面。园本课程是发展方向园本课程建设是教师课程设计能力、观察分析能力、活动组织能力等专业能力发展的重要途径;园本课程不是有和无两个极端,而是一个过程,不同的幼儿园都在为此而努力,不同的幼儿园处在不同的水平上;课程园本化是课程适宜性的重要途径,也是幼儿园课程建设的必然结果。要从幼儿发展的大局上认清课程园本化的必要性。幼儿园课程建设的进程坚守局部改造全面改造积极创新整体构建课程建设幼儿园课程建设不同于中小学课程设计,不只是知识点的设计和课题、课文的确定。幼儿园课程设计是一个系统工程,一个幼儿园可以声称没有园本课程,但不能不进行课程建设,课程建设是幼儿园的重要工作。课程建设涉及教育观念的更新、课程结构和内容的调整和完善、幼儿活动状况的观察评价及分析、幼儿活动形式和方法的调整和创新、幼儿园课程资源的挖掘和利用、幼儿园环境的改变和利用等等工作。为什么教师是课程建设的主体幼儿园教育目标是否落实,不取决于政府,不取决于园长,而是取决于每一个教师的教育行为。教师教什么、如何教是影响幼儿发展的最关键的因素。提升教师的课程建设能力,是当前幼儿园一项重要的工作。课程建设不只是专家的事、不只是园长的事,最主要的是教师的事。教师是课程的建设者、实施者,经验表明,只有那些教师的专业热情被充分激发的幼儿园,课程建设才能取得明显的成效。课程建设的基本理念理念是课程建设的指路明灯,它影响了课程建设的方向和质量。《纲要》和《指南》反复强调了课程建设的理念,核心的理念是幼儿园课程的游戏化、生活化、经验化、整体化、过程化、情境化。这些理念是相互关联的。现实的课程理念切入点有所不同,但由于它们相互关联,其精神内核一定能通过其他的理念折射出来。课程游戏化的意图是什么?课程游戏化是提升幼儿园教育质量的抓手和切入点,是课程改革和课程建设的突破口,是为了让幼儿园课程更贴近幼儿的身心发展水平和学习特点,更贴近幼儿的生活,更贴近幼儿的兴趣和需要。课程游戏化不是幼儿园课程改革和发展唯一的路径,课程生活化、课程经验化、课程过程化、课程情境化等也是可选择的路径,但课程游戏化更适合当前教师的认知水平和更触及幼儿园课程的本质。课程游戏化的实质是什么?课程游戏化不是将游戏代替其他课程实施活动,不是将幼儿园所有活动都变成游戏,而是确保幼儿基本的游戏活动时间,并将游戏理念、游戏精神渗透到课程实施的各类活动之中。课程游戏化就是让幼儿园课程更适合幼儿,更生动,更丰富,更有趣,更有效地促进幼儿获得新的经验。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游戏作为幼儿园的基本活动,是根据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作出的重要论断,有三个内涵:1.幼儿园课程应该游戏化,充满游戏精神—自由、自主、创造和愉悦,不是个别环节要做游戏,而是一日生活充满游戏精神;2.幼儿的自由游戏时间应该充分保证,这是儿童的权利;3.其他环节,尤其是集体教学环节应尽可能采用游戏的方式,真正让教学活动游戏化。游戏化是幼儿园课程的特性小学教育的游戏化、情境化是小学教育改革的主要举措,小学教学“零起点”意味着小学教学依循规律,摆脱应试和“提前教育”。对幼儿园的儿童来说,游戏是他们的存在方式,是他们的生活内容,自由、自主和创造的游戏伴随着他们的生命成长,无游戏是“小学化”、“成人化”的主要表现,要形成一种鼓励游戏、欣赏游戏、服务游戏、观察游戏和合理指导游戏的课程文化。省教育厅省财政厅关于开展幼儿园课程游戏化建设的通知学前保教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以游戏为基本活动、保教结合、寓教于乐的要求未能得到有效落实,“小学化”倾向仍然存在。游戏是幼儿园教育的基本活动,是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重要形式。启动和实施幼儿园课程游戏化建设,旨在引导幼儿园树立正确的儿童观、游戏观和课程观,推进幼儿园课程实施符合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和学前教育规律,促进幼儿健康快乐成长。课程游戏化建设的内容课程游戏化建设应当珍视游戏和生活的独特价值,最大限度地支持和满足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取经验的需要,着重突出以下几个方面。(一)明晰课程游戏化理念。项目建设幼儿园要以项目为突破,总结、提炼、明晰教育理念,增强课程意识;项目共建幼儿园也要结合自身建设进一步完善理念,并体现在日常保教、队伍建设和幼儿园管理中。项目双方都要通过理念提升,不断提高课程实施水平和办园品位。(二)改造课程游戏化方案。基于一套或多套现行课程方案,通过观察、记录、反思、研训等方式,从环境设置、游戏区域、活动组织以及生活起居等各种途径,开展课程方案的游戏化、生活化、适宜性改造,形成以游戏为基本活动方式、全面涵盖幼儿发展领域的幼儿园教育课程体系。(三)创建课程游戏化环境。环境是课程游戏化的关键因素,幼儿园要根据课程实施的需要,适时、动态地对幼儿的活动环境进行改造、调整,从室内环境到室外环境,从显性环境到隐性环境,营造课程游戏化的物化情境。(四)构建游戏化活动区域。以尊重幼儿兴趣爱好、激发幼儿自主活动为宗旨,根据课程实施进展情况,创建数量充足、种类多样、材料丰富、与幼儿发展相适宜的游戏区域,区域活动中教师注重观察、适当介入、有效指导,为幼儿主动发展提供条件保障。(五)建设课程游戏化资源。开发以游戏为基本活动、以幼儿为主体、适合本园特点、有效促进幼儿学习与发展的课程。统筹游戏活动中的各类实物资源、社会专家资源和网络信息资源等,形成内容科学、管理有序、应用有效的幼儿园课程资源库。(六)提高课程游戏化能力。通过项目建设,丰富课程游戏化的途径与方式,提升游戏化活动的规划设计能力、组织实施能力、观察分析能力、诊断改善能力等,形成专业化水平较高的教师团队,普遍提升幼儿园课程游戏化实施水平。优化课程的可能尝试幼儿园课程游戏化幼儿园课程生活化幼儿园课程经验化幼儿园课程活动化幼儿园课程情境化幼儿园课程过程化★围绕《指南》、触及本质、幼儿主体、相互关联如何理解课程游戏化课程游戏化不是对幼儿园课程的新要求,而是《规程》《纲要》和《指南》对课程的一致要求,之所以25年来还在不断倡导课程游戏化,是因为游戏的价值、游戏的立场、游戏的形式、游戏的精神还没有真正化作行动,还没有真正转化为幼儿的发展;游戏化的课程是幼儿园课程的特质,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决定了游戏行为是其惯常行为,游戏情境是其最迷恋的情境。让幼儿园课程有趣一点有趣的学习就是要遵循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习特点,要研究儿童,努力使活动游戏化、趣味化有效的学习意味着儿童能获得新经验,能面临问题和挑战,能动员多种感官,能进行经验的积累和重组儿童的有趣、有效的学习与教师的体力消耗不一定成正比,但与教师的脑力消耗一定成正比游戏的三种水平混乱失控的游戏简单重复的游戏有目的的、复杂的、能够让儿童聚精会神的游戏《发展适宜性游戏:引导幼儿向更高水平发展》游戏的基本要素有空间,可创设一个想象的情境有分工,可分担和扮演角儿有材料,可以自由的表现角色行为有规则,能够协调不同角色的行为有兴趣,能够持续地发展情节和行为高水平游戏的特征无论是15分钟,还是1小时,儿童都能高度参与到游戏中儿童相互分配角色,而且在游戏中扮演角色即使存在异议也不会出现行为问题,儿童会通过协商和妥协解决争议,协商的过程通常时间较短,并且能达成一致富有成效的游戏嗓音水平合理,并且在善意提醒时较易安静下来有特定需要时,会向教师寻求帮助儿童会邀请教师观看他们的游戏、批准他们的做法和提供反馈意见,然后儿童会继续自己的游戏。这种游戏很少需要教师持续介入儿童使用材料的方式有创意,游戏时,儿童不一定需要真实物体做道具,因为他们可以将一小块积木当作手机或用拼插在一起的方块当做灭火用的水管。经验是游戏化课程的核心追求经验是由实践而获得的认识、体验及能力。直接经验是由学习者自己在实践中获得的,间接经验是别人在实践中获得的,并以一定的方式告诉学习者的。告诉的方式包括文字、口头语言、照片集影像资料。其中,最抽象的是文字,其次是口头语言,然后是照片及影像资料。因此,间接经验是有层次的。因此,幼儿主要是通过直接经验来学习的,端坐静听不是幼儿学习的主要方式,要尽可能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提供多样化的环境和材料,让幼儿与环境、同伴及教师开展多样化的相互作用,在此过程中,获得新的经验。幼儿是在情境中、行动中学习的,幼儿的学习是为了获得新的经验。玩不应该是无聊的,玩可以获得新的经验,因此,在哪里玩、玩什么、如何玩应该是教师和幼儿共同关注的问题;不能把学习和玩绝对地对立起来,玩和学习是相互关联的,因时间、情境及材料这种关系是多种多样的;教师过多介入的游戏难以落实游戏精神,难以让幼儿全身心的投入。游戏、课程与儿童发展Johnson(1999):自由游戏或自发游戏期间经常生成课程。幼儿园的游戏几乎与课程是同义语。老师们安排空间、时间和材料,以让儿童能积极地参与游戏,从而获得对每一位儿童都有益的经历和活动。它的目的是在自然性的环境下为全体儿童提供丰富的刺激,游戏既是一种学习媒介,也是一种适合于发展的实践。游戏质量与经验游戏质量评估的一个重要标准是,确定创建的教室环境与“儿童的经验连续体”的相应程度如何(Cuffaro,1995)。经验连续体是杜威的概念,指儿童过去、现在和未来的经验是连续的和关联的。“教育的谬论”在于认为在游戏中我们给儿童经验。事实上,经验不能给予,而只能去拥有,游戏环境不应受时间和空间的压制,并配以适宜的社会和材料刺激,以给儿童提供创造和发明课程的机会。游戏的来源Cuffaro(1995)讨论了教师介入游戏的时间问题。他提出了这样一些问题:“是否存在教师介入儿童游戏的时机?我们是否应该给儿童介绍游戏主题?或
本文标题:虞永平幼儿园课程建设的理念与思路(虞永平)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13669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