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财务 > 高考-语文-诗歌鉴赏-实例杜甫诗三首
1、抓住题目透视题目是诗歌的眼睛,也是对全诗内容的概括和浓缩,在读诗的题目后,对全诗写的内容也就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书愤在狱咏蝉2、抓作者,知人论世温故杜甫(712-770)字子美,生于河南巩县。唐代现实主义诗人。他被称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代表作:《三吏》:《石壕吏》《新安吏》《潼关吏》《三别》:《新婚别》《无家别》《垂老别》他自幼接受儒家正统文化的熏陶,把贵德行、重名节、循礼法视为基本的人生准则。受时代风气影响,有着颇为张狂、富于浪漫气质的一面。性豪业嗜酒,嫉恶怀刚肠。饮酣视八极,俗物都茫茫。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杜甫的思想:他性格中包涵着两种不同的因素杜甫诗歌的总体风格:沉郁顿挫:“沉郁”,主要表现为感情深沉苍凉“顿挫”,主要表现为语言和韵律曲折有力,而不是平滑流利或任情奔放。诗歌语言:语不惊人死不休。醉里眉攒万国愁结论:忧国忧民的形象杜甫闻一多这样说:“杜甫,是我们四千年文化中,最庄严、最瑰丽、最永久的一道光彩。”3、关注序和注释(暗示作用)介绍写作背景暗示思想内容介绍相关诗句暗示用典或意境介绍作者暗示写作风格4、从关键词语入手诗是感情的结晶,因而诗中最能显现感情的字眼,恰恰是窥视该诗内蕴的窗口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5、从议论抒情句入手诗言志,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有些在诗中有直接的表露,这比通过写景句来找作者的思想感情要容易得多,并且也更为准确。抒发羁旅之愁,思乡之苦。6、剖析意象组合•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颔联描绘了这样一幅图景:巫峡中的江水波涛汹涌,大浪滔天;塞上的风云阴沉密布,仿佛和地面贴近。•骇浪滔天,似暗寓了时局的动荡不安和心潮的翻卷不息;阴云匝地,又象征着国家命运的光景暗淡和作者心情的阴沉郁闷。从中流露出忧国忧民的愁绪。•因此,这两句既是写景,又是写事,又暗含感情,意蕴丰富。•触景生情,抒发感慨,情因景而显,景因情而深。问题:尾联诗人将关注点转移到生活中来,写千家万户的“刀尺声”“捣衣声”,其用意何在?•岁至寒冬,晚上家家为亲人赶制冬衣,而诗人却仍旅居外地,听到这声音怎能不起孤苦无依的羁旅伤感之情。•用意:蕴凄苦、思乡之情于刀尺、捣衣声中,含蓄蕴藉,韵味绵长。•小结•这是一篇随物兴感、触景生情之作。•诗人由深秋的衰残景象和阴沉气氛感发情怀,抒写了因战乱而常年流落他乡、不能东归中原的悲哀和对干戈不息、国家前途未卜的担忧。•诗人不仅是悲自然之秋,更是悲人生之秋和国运衰落之秋,充溢着苍凉的身世之感和家国之秋。7、从带有色彩的词语入手古代诗歌中色彩的运用也往往和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是一致的。暖色(红、橙、黄)欢愉快乐冷色(白、绿、蓝)凄苦悲哀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万里黄河绕黑山8、把握景物象征义诗歌是借助于形象来抒情的艺术,写入诗歌的有些景物,由于长期的运用,其中的意象被人们约定而俗成。残月表示孤独忧愁的心绪归雁表示思乡之情游子思念故乡梅花表示凌霜傲雪坚强之意秋风表示萧条冷落9、从题干入手题干中往往隐含着一些提示性信息,认真阅读题干,会对我们理解诗歌有很大的帮助这首诗给我们塑造了一个什么样的人物形象?找出其中点明感情的词语为什么怨恨?一去独留紫台青冢连向朔漠黄昏生前的寥落;死后的孤寂富丽繁华;荒凉冷落无边无际的大漠;笼罩四野的昏黄生离汉宫死葬异域对比对比一般指时间,而这里主要指空间,和“朔漠”相对,即笼罩四野的昏黄的天幕。不幸、孤苦孤寂、冷落写尽昭君一生的悲剧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夜月魂典故,指出昭君悲剧的根源对故土深沉的爱一个“空”字,将诗人的同情之意、悲愤之情传达得淋漓尽致。美不得宠生离汉宫思念故国背景:唐玄宗天宝五年,作者西入长安,羁留十年,才做了个看管兵甲器杖的小官。安史之乱爆发后,他前往灵武投奔唐肃宗,任右拾遗。作者因上疏救宰相房琯触怒唐肃宗而受排挤,被贬为华州司功。昭君诗人思念长安思念故国才不得用生离汉宫漂泊西南美不得宠怨恨怨恨咏史抒怀身死异乡无辜遭贬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怨恨时间之长怨恨之强烈主旨:•借史抒情——作者在咏叹昭君不幸的同时,也在感慨自己的不幸,在表达昭君千载之怨的同时,也表达了自己深沉的怨恨。但他不敢明说,所以借王昭君之事来抒写自己的悲愤,寄托自己的身世家国之情。两首诗所表达的情感有何不同?一身归朔漠,数代靖兵戎。若以功名论,几与卫霍同。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家向黄昏。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夜月魂。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和亲功绩怨恨(一)、弄清史实对于作品所涉及的史实和人物一定要有所了解,这就要求我们要积累一些历史知识。在阅读一首诗时,一定要读好注解,这也是读懂材料的一把钥匙(二)、明确手法借古讽今、对比、衬托、用典(三)、领悟感情诗人怀古咏史,大致有这样几种情况:1、对历史的思考,诗人自己不置身其中。如:对历史的评判,对人物的同情、赞美等2、搏击社会现实如:物是人非的惆怅、沧海桑田的感慨、古今兴亡的感慨(知道具体的要答具体)、劝谏或批评当今统治者3、感慨个人遭遇如:追慕前贤建功立业的雄心,报国无门、壮志难酬的悲怆乌衣巷刘禹锡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物是人非的惆怅、沧海桑田的感慨题乌江亭王安石百战疲劳壮士哀,中原一败势难回。江东弟子今虽在,肯为君王卷土来?感到项羽的失败是历史的必然越中览古李白越王勾歼灭吴归,战士还家尽锦衣。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唯有鹧鸪飞。这是一首什么体裁,什么内容的诗?是七言绝句,怀古诗。采用了什么手法?表达作者什么感情?以古时的繁华衬托今日的破败,表达盛衰无常的感慨。杜甫登高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王维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登高怀人、客中思乡诗歌中的登高登幽州台歌陈子昂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诗歌中的登高感怀伤时,表达个人的身世之悲。登鹳雀楼王之涣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诗歌中的登高抒怀励志,鼓舞人心。诗歌中的登高抒怀励志,鼓舞人心。望岳杜甫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杨伦称赞此诗为“杜集七言律诗第一”(《杜诗镜铨》),甚至称它是“旷代之作”。•胡应麟《诗薮》更推重此诗精光万丈,是古今七言律诗之冠。评价登高杜甫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思考:这首诗给你的总体感受是什么?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赏析颈联:盖万里,地之远也;秋,时之凄惨也;作客,羁旅也;百年,齿暮也;多病,衰疾也;台,高迥处也;独登台,无亲朋也。十四字间含八意,而对偶又精确老病孤独,身世凄凉,眷念家乡和亲人,为国家多难忧心忡忡。思考:尾联中作者抒发了什么样的情感?这种情感和颈联中的情感是重复的吗?(既是国家,也是个人。造成杜甫愁苦的最根本的原因。)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赏析尾联:古代知识分子大多以“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自勉,而杜甫无论穷达,都心忧天下,其思想境界之高,不愧被称为“诗圣”。战争带来的国难家愁日渐白发增多而壮志未酬思考:首联写登高俯仰所见所闻,一连出现哪六个特写镜头?渲染了秋江景物的什么特点?迅疾的秋风、高远的天空、哀鸣的猿啼、孤零冷落的小岛、水落而出的白沙、低飞盘旋的水鸟。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赏析首联:境界:雄浑高远,又肃杀凄凉。抒发:孤独无依,漂泊痛苦。“无边落木”和“不尽长江”,着眼者大,“萧萧下”和“滚滚来”,见势者状。不仅气势雄浑,而且情调悲壮沉郁,意境广阔深邃。深沉地抒发了韶光易逝,天地悲伤,家国飘零,壮志未酬,这样一种苍凉情怀,也会感到豁达、坦荡、胸襟开阔,无怪乎古人誉为“古今独步”。思考:颔联写了哪两种景物?这样的景物,对于当时55岁(逝世前3年)、飘零流落在外,同时又是一个现实主义的有阔大胸襟的诗人的杜甫来说,会产生怎样的感慨?既感到人生短暂而渺小,历史悠远而不可逆转,因壮志未酬而产生惆怅;也会感到豁达、坦荡、胸襟开阔。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意境:苍凉、雄浑、沉郁而悲壮赏析颔联古代知识分子大多以“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自勉,而杜甫无论穷达,都心忧天下,其思想境界之高,不愧被称为“诗圣”。悲的原因常年作客异乡的羁旅之愁晚年多病缠身的孤独之感战争带来的国难家愁日渐白发增多而壮志未酬菩萨蛮塞上秋望(清)冯云骧龙沙落日山衔水,登台怅望寒云里。猎骑返城西,秋风大将旗。飞蓬迷鸟路,白雁哀鸣去。绝塞易黄昏,孤城早闭门。词的上阕中呼应词题的意象:“龙沙、落日、山、水、寒云、猎骑、大将旗”等,“龙沙、落日、山、水、寒云”等体现了边塞特有的自然风光(1分)古诗中多用飞蓬比喻漂流在外的游子使至塞上(王维·唐)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侯骑,都护在燕然。诗人借蓬草自况,写飘零之感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答题。自河南经乱,关内阻饥,兄弟离散,各在一处。因望月有感,聊书所怀,寄上浮梁大兄、于潜七兄、乌江十五兄,兼视符离及下硅弟妹。(白居易)时难年荒世业空,弟兄羁旅各西东。田园寥落干戈后,骨肉流离道路中。吊影分为千里雁,辞根散作九秋蓬。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问题:本诗堪称白居易“用常得奇”的佳作。请结合全诗,对颈联“吊影分为千里雁,辞根散作九秋蓬”两句进行简要赏析。①手足离情,各在一方,犹如那纷飞的千里雁,只能吊影自怜;又多么像深秋中断根的蓬草,随风飘飞。②诗人用比喻的手法,以“雁”“蓬”比喻离散的手足。③从而营造了一种孤苦凄惶的意境,抒发了饱经战乱的零落之苦。送友人李白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词的下阕甚至全词都没有一个完整的抒情的句子,但通读全词,从“登台怅望”一语中,我们还是能感受到主人公登台远眺而生思归之愁;(1分)下阕“飞蓬”句,“飞蓬”原指断根干枯后随风飞转的蓬草,这里就暗喻了行踪漂泊的戍边将士;“鸟路”原指险仄山径,也可比喻归家之路;而一“迷”字,则说明了戍边将士归家之路的遥遥无期(1分);而“白雁哀鸣”既是写景,也烘托了将士们归家无期的内心痛苦。(1分)•菩萨蛮塞上秋望(清)冯云骧龙沙落日山衔水,登台怅望寒云里。猎骑返城西,秋风大将旗。飞蓬迷鸟路,白雁哀鸣去。绝塞易黄昏,孤城早闭门。.①答:词的上阕中呼应词题的意象:“龙沙、落日、山、水、寒云、猎骑、大将旗”等,“龙沙、落日、山、水、寒云”等体现了边塞特有的自然风光(1分);而“猎骑、大将旗”等凸现了边塞将士特有的生活(1分)。通过这些意象的描写,作者着意渲染了奇异壮丽、雄浑苍凉的宏阔境界,刻画了边关特有的生活情调。(1分)②答:词的下阕甚至全词都没有一个完整的抒情的句子,但通读全词,从“登台怅望”一语中,我们还是能感受到主人公登台远眺而生思归之愁;(1分)下阕“飞蓬”句,“飞蓬”原指断根干枯后随风飞转的蓬草,这里就暗喻了行踪漂泊的戍边将士;“鸟路”原指险仄山径,也可比喻归家之路;而一“迷”字,则说明了戍边将士归家之路的遥遥无期(1分);而“白雁哀鸣”既是写景,也烘托了将士们归家无期的内心痛苦。(1分)
本文标题:高考-语文-诗歌鉴赏-实例杜甫诗三首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13775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