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安徽省省委党校研究生法律专业题库(特色理论及专业两部分)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部分一、解释题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P1)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2.科学发展观(P46)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3.三个代表重要思想(P23)中国共产党必须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4.三大法宝(P15)党的领导、武装斗争、统一战线5.三个有利于(P10)判断改革和各方面工作的是非得失,归要到底,要以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标准。6.社会主义初级阶段(P5)是指我国在经济文化落后的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然要经历的特定阶段,即从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到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整个历史阶段。7.创新型国家(试P106)是指把科技创新作为国家基本战略,通过大幅度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形成日益强大的国际竞争优势,使科技创新成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依靠力量。8.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试P64)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村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9.过渡时期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的时期,是逐步消灭私有制,确立公有制的历史时期,是新社会产生不可逾越的社会发展时期。二、简答题1.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原则(P16)社会主义时期民族问题的性质,决定了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原则是: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2.在当代中国,如何真正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P1)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最根本的就是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P48)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明确概括为四个方面,即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4.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基本含义(P3)就是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坚持一切从中国国情出发,敢于和善于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5.如何认真贯彻立党为公、执政为民(P40)(一)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必须落实到党和国家制定和实施方针政策的工作中去。(二)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必须落实到各级领导干部的思路和行动中去。(三)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必须落实到关心群众生产生活的工作中去。6.为什么要加强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建设(试P82)旨在把我们党建设成为人人学习、终身学习、与时俱进、持续创新的政治组织,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成为中国工人阶级、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7.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含义(P82)就是在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上,中国共产党领导全体人民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和谐社会。三、论述题1.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怎么理解(P2)邓小平理论之所以能够成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是因为:(一)邓小平理论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在新的实践基础上继承前人又突破陈规,开拓了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二)邓小平理论坚持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基本成果,抓住“什么是社会主义、臬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深刻地揭示社会主义的本质,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新的科学水平。(三)邓小平理论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宽广眼界观察世界,对当今时代的牲和总体国际形势,对世界上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成败,发展中国家谋求发展的得失,发达国家发展的态势和矛盾,进行正确分析,作出了新的科学判断。(四)总起来说,邓小平理论形成了新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科学体系。2.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是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体系(P41)(一)在一脉相承方面。(1)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都是围绕着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主题展开的,都是创立和拓展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2)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都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并在实践中使马克思主义得到新的发展,在理论渊源上是一脉相承的。(3)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都立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基本国情,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作为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国情依据。(4)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都是以实现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为目标的。(5)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都直接体现着为广大人民群众谋利益的价值取向。(6)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既是一脉相承的,又是与时俱进的。(二)在与时俱进方面。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都坚持解放思想,从实际出发,不满足已有的认识,不固守已有的理论,注重总结改革开放不同时期、不同阶段的新经验,注重探索和回答不同时期、不同阶段的新矛盾、新问题,不断以新思想、新观点、新判断,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得到新的发展。3.全面理解先进文化的科学内涵(P57)(一)所谓先进文化,是与落后文化、腐朽文化相对而言的。这种区分是根据我们对文化的现实功能所作的价值判断得出的,它取决于文化对人们的精神世界和社会生活的作用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二)判断文化先进与否的标准主要有两个:一是科学性。在社会生活的现实实践中,文化的科学性必然体现为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即越是先进的文化,越能促进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二是价值合理性。越是先进文化,其价值合理性程度越高,其所要达到的目的越是符合多数人的利益,越能体现先进群体的政治要求,并最终能够现实地体现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文化。4.为什么说我国政党制度符合我国国情(P52)(一)这一制度有利于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具有极强的广泛性和代表性。(二)这一制度有利于执政党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有利于把全社会的智慧和力量充分调动起来、凝聚起来。(三)这一制度有利于巩固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形成强大的整合力,极大地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四)这一制度有利于促进执政党的建设,避免多党互相倾轧造成的政治动荡,避免一党专政缺少监督导致的种种弊端。法学专业部分一、简释题1.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已考过)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指导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思想观念体系,它反映了社会主义法治的性质、功能、价值取向和实现途径,是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精髓和灵魂,是立法、执法、司法、守法和法律监督的指导思想。2.法的概念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正式的有官方确定的行为规范。3.法律原则。法律原则是为法律规则提供某种基础或本源的综合性的、指导性的价值准则或规范,是法律诉讼、法律程序和法律裁决的确认规范。4.法律部门的含义法律部门,也称部门法,是根据一定标准和原则所划定的调整同一类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5.法律体系也称部门法体系,是指一国的全部现行法律规范,按照一定的标准和原则,划分为不同的法律部门而形成的内部和谐一致、有机联系的整体。6.法的效力的含义即法的约束力,指人们应当按照法律规定的行为模式来行为,必须予以服从的一种法律之力。7.宪法。宪法是规定国家的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集中表现各种政治力量对比关系、保障公民基本权利,具有最高效力的国家根本法。8.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概念。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指在国家的统一领导下,以少数民族聚居区为基础,建立相应的自治地方,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使实行区域自治的民族的人民自主地管理本民族地方性事务的制度。9.政治权利和自由政治权利自由是公民作为国家政治主体依法享有的参加国家政治生活的权利和自由。我国公民的政治自由主要包括:(一)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二)政治自由。包括言论、出版、结社,集会、游行、示威自由。10.法律法规授权组织是指依照具体法律、法规授权而行使特定行政职能的非国家机关组织。11.行政公务行为是指行政公务人员代表行政主体行使职权和履行行政职责的行为。在确认行政公务行为时要综合考虑时间要素、名义或公务标志要素、职权和责职要素和命令要素。12.行政相对人是指行政关系中与行政主体对应一方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即行政主体行政行为影响其权益的个人、组织。13.自由裁量行为是指法律规范仅对行为目的、行为范围作原则性规定,而将行为的具体条件、标准、幅度、方式等留给行政机关自行选择、决定的行政行为。14.行政规章行政规章是特定行政机关依据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制定的具有普通约束力的规范性文件的总称。规章分为部门规章和地方规章两大类,前者指国务院部委制定的规章,后者指有行政立法权的地方人民政府制定的规章。15.行政复议行政复议是指行政机关在行使行政管理职权时,与作为被管理对象的相对人就已生效的具体行政行为发生争议,根据相对人的申请,由该行政机关的上一级行政机关对引起争议的具体行政行为进行复查,并作出决定的一种法律制度。16.行政指导是指行政主体为实现一定的行政管理目标,对有关组织个人的活动提出意向性的建议加以引导的行政行为。17.行政赔偿后的追偿赔偿义务机关赔偿损失后,应当责令有故意或者重大过失的工作人员或者受委托的组织或者个人承担部分或者全部赔偿费用。18.刑法是规定犯罪、刑事责任和刑罚的法律,是掌握政权的统治阶级为了维护本阶级政治上的统治和经济上的利益,根据其阶级意志,规定哪些行为是犯罪并应当负刑事责任,给予犯罪人何种刑事处罚的法律。19.犯罪就是危害社会的,依照法律应当受到刑罚处罚的行为。20.正当防卫指为了保护国家、公共利益、他人或本人的合法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对不法侵害者所实施的制止其不法侵害且没有明显超过必要限度的行为。21.紧急避险是指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发生的危险,不得已采取的损害另一较小合法行为。22.民法是规定并调整平等主体的公民间、法人间及公民与法人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是国家法律体系中的重要部门法之一,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23.诚实信用原则(※※※※)是指民事主体进行民事活动必须意图诚实、善意、行使权利不侵害他人与社会的利益,履行义务信守承诺和法律规定,最终达到所有获取民事利益的活动,不仅使当事人之间的利益得到平衡,而且也必须使当事人与社会之间的利益得到平衡的基本原则。24.禁止权利滥用原则是指民事主体在进行民事活动中必须正确行使民事权利,如果行使权利损害同样受到保护的他人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时,即构成权利滥用。二、简答题1.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作用(一)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我国一切立法活动的思想先导;(二)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确保我国行政机关及其公职人员严格公正文明执法、实现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有机统一的思想基础;(三)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确保我国司法坚持正确方向、实现司法公正的思想保障;(四)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增强全社会法律意识的价值指引;(五)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推动法学研究繁荣和发展的重要保障。2.当代中国法的非正式渊源不同国家的法的非正式的渊源的种类不同,在当今的中国,法的非正式渊源主要包括:(一)习惯。这里指的是社会习惯,与人们的一些具体义务和责任相关。(二)判例。为将来的法官运用该例制定解决具体案件提供了思路、经验和指导。(三)政策。在我国中国共产党的政策属于法的非正式渊源。3.当代中国的法律体系(必考!)。当代中国的法律体系部门齐全,层次分明,结构协调,体例科学,主要由七个法律部门和三个不同层级的法律规范构成。七个法律部门:(一)宪法及其相关法。(二)民法商法。(三)行政法。(四)经济法。(五)社会法。(六)刑法。(7)诉讼与非诉讼程序法。三个不同层级的法律规范是: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4.法的效力范围。法的效力即法的约束力,指人们应当按照法律规定的行为模式来行为,必须予以服从的一种法律之力。效率范围狭义地讲可分为四种,或称四个效
本文标题:安徽省省委党校研究生法律专业题库(特色理论及专业两部分)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13972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