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质量控制/管理 > 标准成本核算方法例题
标准成本核算方法1.A工厂是一个生产某种汽车零件的专业工厂,产品成本计算采用标准成本计算系统,有关资料如下:(1)成本差异账户包括:材料价格差异、材料数量差异、直接人工工资率差异、直接人工效率差异、变动制造费用效率差异、变动制造费用耗费差异、固定制造费用能量差异、固定制造费用耗费差异。(2)原材料在生产开始时一次投入,除直接材料外的其他费用陆续发生,其在产品约当产成品的系数为:月初在产品0.6,月末在产品0.4。(3)成本差异采用“结转本期损益法”,在每月末结转“主营业务成本”账户。(4)单位产品标准成本为56元,其中:直接材料30元(10千克×3元/千克),直接人工16元(4小时×4元/小时),变动制造费用6元(4小时×1.5元/小时),固定制造费用4元(4小时×1元/小时)。(5)本月生产能量11000小时,月初在产品数量600件,本月投产数量2500件,月末在产品数量700件,月初产品数量100件,月末产品数量120件。(6)期初库存原材料1000千克,本月购入原材料30000千克,实际成本88500元(已用支票支付);本月生产领用原材料25500千克。(7)实际耗用工时9750小时;应付生产工人工资40000元;实际发生变动制造费用15000元;实际发生固定制造费用10000元。要求:(1)编制以下业务的会计分录:①购入原材料;②领用原材料;③将生产工人工资记入有关成本计算账户;④结转本期变动制造费用;⑤结转本期固定制造费用;⑥完工产品入库;⑦期末结转本期成本差异。(2)计算本月的主营业务成本。(3)计算期末存货成本。1.【正确答案】(1)编制以下业务的会计分录①购入原材料:实际成本88500(元)标准成本3元/千克×30000千克=90000(元)价格差异-1500(元)会计分录:借:原材料90000贷:银行存款88500材料价格差异1500②领用原材料实际领料标准成本25500千克×3元/千克=76500(元)应耗材料标准成本30元/件×2500件=75000(元)数量差异1500(元)会计分录:借:生产成本75000材料数量差异1500贷:原材料76500③将生产工人工资记入有关成本计算账户本月完工入库产品数量=月初在产品数量+本月投产数量-月末在产品数量=600+2500-700=2400(件)本月实际完成约当产量=月末在产品约当产量+本月完工入库产品数量-月初在产品约当产量=700×0.4+2400-600×0.6=2320(件)实际成本40000(元)标准成本16元/件×2320件=37120(元)总差异2880(元)其中:直接人工效率差异:(9750-2320×4)×4=1880(元)直接人工工资率差异:(40000/9750-4)×9750=1000(元)会计分录:借:生产成本37120直接人工效率差异1880直接人工工资率差异1000贷:应付工资40000④结转本期变动制造费用实际成本15000(元)标准成本2320件×6元/件=13920(元)总差异1080(元)其中:变动制造费用效率差异:(9750-2320×4)×1.5=705(元)变动制造费用耗费差异:15000-9750×1.5=375(元)会计分录:借:生产成本13920变动制造费用效率差异705变动制造费用耗费差异375贷:变动制造费用15000⑤结转本期固定制造费用实际成本10000(元)标准成本2320件×4元/件=9280(元)总差异720(元)其中:固定制造费用耗费差异:10000-1×11000=-1000(元)固定制造费用能量差异:1×11000-1×2320×4=1720(元)会计分录:借:生产成本9280固定制造费用能量差异1720贷:固定制造费用10000固定制造费用耗费差异1000⑥完工产品入库标准成本:2400×56=134400(元)会计分录:借:产成品(或库存商品)134400贷:生产成本134400⑦期末结转本期成本差异借:主营业务成本4680材料价格差异1500固定制造费用耗费差异1000贷:材料数量差异1500直接人工效率差异1880直接人工工资率差异1000变动制造费用效率差异705变动制造费用耗费差异375固定制造费用能量差异1720(2)计算本月的主营业务成本本月销售产品数量=月初产品数量+本月完工入库产品数量-月末产品数量=100+2400-120=2380(件)已销产品标准成本=2380×56=133280(元)本月主营业务成本=133280+4680=137960(元)(3)计算期末存货成本①原材料期末成本=(1000+30000-25500)×3=16500(元)②在产品期末成本=期末在产品原材料成本+期末在产品直接人工、变动制造费用和固定制造费用其中:期末在产品原材料成本=700×30=21000(元)期末在产品包括的直接人工,变动制造费用和固定制造费用=700×0.4×(16+6+4)=7280(元)由此可知,在产品期末成本=21000+7280=28280(元)③产成品期末成本=120×56=6720(元)因此:企业期末存货成本=16500+28280+6720=51500(元)一、单项选择题1.以下关于成本控制说法不正确的是()。A.实施成本控制是降低成本、增加盈利、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途径B.实施成本控制是保证企业完成既定成本目标的重要手段C.成本控制是用不同的计量单位来对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进行反映和控制D.成本控制在整个企业的控制系统中起着综合的控制作用2.标准成本下,按标准成本登记的账户不包括()。A.生产成本B.原材料C.产成品D.制造费用3.某产品的单位产品标准成本为:工时消耗3小时,变动制造费用小时分配率5元,固定制造费用小时分配率为2元,本月生产产品500件,实际使用工时1400小时,生产能量为1620小时,实际发生变动制造费用7700元,实际发生固定制造费用3500元,则下列有关制造费用差异计算不正确的是()。A.变动制造费用耗费差异为700元B.变动制造费用效率差异为-500元C.固定制造费用耗费差异260元D.固定制造费用闲置能量差异240元4.班组成本控制制度中不包括()。A.物料消耗管理制度B.考勤管理制度C.工时统计制度D.职工奖惩制度5.下列关于标准成本系统“期末成本差异处理”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采用结转本期损益法的依据是确信只有标准成本才是真正的正常成本B.同一会计期间对各种成本差异的处理方法要保持一致性C.期末差异处理完毕,各差异账户期末余额应为零D.在调整销货成本与存货法下,闲置能量差异全部作为当期费用处理6.出现下列情况时,不需要修订基本标准成本的是()。A.产品的物理结构发生变化B.重要原材料和劳动力价格发生重要变化C.生产技术和工艺发生根本变化D.市场变化导致的生产能力利用程度发生变化二、多项选择题1.关于成本控制的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有()。A.成本控制制度会受到大多数员工的欢迎B.对数额很小的费用项目,控制可以从略C.不存在适用于所有企业的成本控制模式D.成本控制的根本目的是确定成本超支的责任人2.以下关于成本控制内容,不正确的说法有()。A.生产车间是成本控制工作的主要实施部门B.能否取得成本控制的预期效果,关键在于班组这一层的成本控制工作做得如何C.班组制定成本控制制度主要是对厂部、车间制定的制度进一步细化,进行具体落实D.通过车间经济核算,可以提高企业职工的成本意识3.下列各项中,不属于“直接人工标准工时”组成内容的有()。A.必要的间歇和停工工时B.由于更换产品产生的设备调整工时C.由于生产作业计划安排不当产生的停工工时D.由于外部供电系统故障产生的停工工时4.下列关于正常标准成本的说法不正确的有()。A.应大于理想的标准成本B.应小于历史平均水平C.实施以后实际成本极有可能产生顺差D.制定时不考虑难以避免的损耗和低效率等情况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有()。A.材料价格差异是在采购过程中形成的B.直接人工工资率差异的具体原因会涉及生产部门或其他部门C.数量差异的大小是由用量脱离标准的程度以及实际价格高低所决定的D.变动制造费用耗费差异是实际变动制造费用支出与按标准工时和变动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的乘积之间的差额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有()。A.理想标准成本可以作为考核的依据B.正常标准成本可以调动职工的积极性,在标准成本系统中广泛使用C.现行标准成本不可以用来对成本计价D.基本标准成本不宜用来直接评价工作效率和成本控制的有效性一、单项选择题1.【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成本控制是用统一的货币计量单位来对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进行反映和控制。(参见教材465-466页)2.【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在标准成本账务处理系统中,“原材料”、“生产成本”和“产成品”账户登记标准成本。(参见教材485页)3.【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变动制造费用耗费差异=实际工时×(变动制造费用实际分配率-变动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1400×(7700÷1400-5)=700(元)变动制造费用效率差异=(实际工时-标准工时)×变动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1400-500×3)×5=-500(元)固定制造费用耗费差异=固定制造费用实际数-固定制造费用预算数=3500-1620×2=260(元)固定制造费用闲置能量差异=(生产能量-实际工时)×固定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1620-1400)×2=440(元)4.【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班组成本控制制度主要应包括考勤管理制度、物料消耗管理制度、工时统计制度等(参见教材471页)。职工奖惩制度通常不应该由班组制定,而应该由更高级别的部门制定。5.【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采用结转本期损益法的依据是确信标准成本是真正的正常成本,成本差异是不正常的低效率和浪费造成的,应当直接体现在本期损益之中,使利润能体现本期工作成绩的好坏,由此可知,选项A的说法正确;成本差异的处理方法选择要考虑许多因素,包括差异的类型(材料、人工或制造费用)、差异的大小、差异的原因、差异的时间(如季节性变动引起的非常性差异)等。因此,可以对各种成本差异采用不同的处理方法,如材料价格差异多采用销货成本与存货法,闲置能量差异多采用结转本期损益法,其他差异则可因企业具体情况而定。由此可知,选项B的说法不正确(注意:教材中的“差异处理的方法要保持一贯性”是针对前后期之间而言的,并不是针对“同一会计期间”而言的);在调整销货成本与存货法下,本期发生的成本差异,应由存货和销货成本共同负担(由此可知,选项D的说法不正确),属于应该调整存货成本的,并不结转计入相应的“存货”类账户,而是保留在成本差异账户中,与下期发生的成本差异一同计算。因此,选项C的说法不正确。(参见教材485页)6.【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选项D市场变化导致的生产能力利用程度的变化,不属于生产的基本条件变化,不需要修订基本标准成本。(参见教材476页)二、多项选择题1.【正确答案】BC【答案解析】成本控制涉及全体员工,并且不是一件令人欢迎的事情,必须由最高当局来推动,所以选项A不正确;成本控制应该坚持经济原则,把注意力集中于重要事项,对成本细微尾数、数额很小的费用项目和无关大局的事项从略,所以选项B正确;成本控制系统必须个别设计,要适合特定企业的特点、适合特定部门的要求、适合职务与岗位责任要求、适合成本项目的特点,所以选项C正确;在分析成本不利差异时,其根本目的是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而不是寻找“罪犯”,所以选项D不正确。(参见教材467-468页)2.【正确答案】BD【答案解析】车间由于是成本控制的基层单位,因此,对成本费用的高低影响是很大的,能否取得成本控制的预期效果,关键在于车间这一层的成本控制工作做得如何,所以选项B是不正确的;通过班组经济核算,可以提高企业职工的成本意识,所以选项D的说法不正确。(参见教材470-472页)3.【正确答案】CD【答案解析】标准工时指在现有生产技术条件下,生产单位产品所需的时间,包括直接加工操作必不可少的时间,及必要的间歇和停工(如工间休息、调整设备
本文标题:标准成本核算方法例题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14089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