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信息化管理 > 《外国法制史》讲义(古印度法)
《外国法制史》讲义(2011年版)杜筠翊编版权所有第1页共3页第二章古印度法第一节古印度法的概念一、概念指印度奴隶制时期法律规范的总称。包括婆罗门教法,早期佛教法,世俗法。二、产生与发展1、BC.20世纪,来自中亚的雅利安人征服土著居民达罗毗荼人,建立奴隶制国家。2、BC7.世纪,婆罗门教形成,信仰多神教,主神为“梵天”。实施婆罗门教习惯法,后形成成文法。3、BC.6世纪,佛教形成,影响古印度法。4、AD.6世纪,新婆罗门教(印度教)形成,婆罗门教与法律形成统治地位。三、法律渊源1、《吠陀》:印度最早的传世文献,婆罗门教的经典,古印度法的核心渊源。2、《法经》:各教派对《吠陀》进行解释、补充而形成的经典。如:《乔达摩法经》、《槃达耶那法经》等。3、《法典》:又称《法论》,祭祀所编写的婆罗门教教法典籍。如:《摩奴法典(法论)》(注1)、《述祀氏法典》、《那罗陀法典》等。4、佛教经典:《三藏》(律藏、经藏、论藏)。5、国王诏令:世俗法律渊源。从上述法律渊源可以发现,古印度法是宗教法、世俗法、伦理道德的综合体。注:1、《摩奴法典》形成于BC2世纪,共12章,2684条。各章分别为:(1)创世说;(2)法的定义和本源,再生人的圣礼和宗教义务,梵行期的法;(3)家居期的法(一);(4)家居期的法(二);(5)家居期的法(三);(6)林居期的法,遁世期的法;(7)国王的法(一)国王权力;(8)国王的法(二)司法、刑事制度;(9)国王的法(三)民事制度、种姓关系;(10)杂种姓,四种姓的职业;(11)赎罪法;(12)行为的果报-转世与解脱。第二节古印度法基本内容一、种姓制度1、四大种姓婆罗门:生于梵天之口雅利安瓦尔那刹帝利:生于梵天之双手再生人瓦尔那(颜色)吠舍:生于梵天之口双腿达萨瓦尔那:首陀罗:生于梵天之双脚非再生人杂姓:失去原属高等种姓堕落为不可接触者婆罗门:祭司,王室刹帝利:官员,军人种姓职业吠舍:平民首陀罗:奴仆,奴隶杂姓:奴隶《外国法制史》讲义(2011年版)杜筠翊编版权所有第2页共3页(注1)注:1、四大种姓的中文名称来源于玄奘所著《大唐西域记》。雅利安人为印欧语系的白种人。2、种姓制度的特点:种姓隔离与内婚制;职业世袭;不同种姓法律地位不平等。二、所有权1、土地国王拥有土地最高所有权,可赏赐给婆罗门;保留土地村社公有制。2、动产承认并保护动产私有权3、财产的取得(1)法定方式(7种):继承,赠与,交换,买卖,掳获(限于刹帝利),经商(限于吠舍),接受布施(限于婆罗门)。(2)取得形式:财产转移应当履行法定手续,并当众进行(公示公信)。4、财产权的种姓差别:婆罗门是“一切存在物的主人”;首陀罗除基本生活资料外,不得取得其他财产。三、债法1、契约种类:较少,如借贷、寄托、买卖、运输、雇佣、合伙等。2、契约的效力:(1)双方有真实意思(意思表示真实);(2)有能力和意识认识并控制行为后果(民事行为能力);(3)内容不得违背法律和习惯(合法性);(4)禁止欺诈(意思表示真实);(5)契约的订立要宣誓,保证严格履行。3、契约的担保:(1)抵押,但债权人无处分权,可使用,债务清偿后归还;(2)保证,债务人亲属或继承人承担偿还责任。4、保护高等种姓:法定利息因种姓而不同(2%-5%);低种姓可沦为债务奴隶。四、婚姻法1、婚姻性质:符合神意的行为2、男女地位:夫权至上,妻子禁止提出离婚,丈夫可以多妻3、种姓内婚制:原则上同一种姓内通婚;例外:(1)顺婚:高种姓男子娶低种姓女子;(2)逆婚:低种姓男子娶高种姓女子,法律禁止。《外国法制史》讲义(2011年版)杜筠翊编版权所有第3页共3页4、一夫多妻与一夫一妻并存:(1)高种姓男子(婆罗门、刹帝利、吠舍)可以分别娶同种姓、各低种姓的妻子一人,形成一夫多妻;(2)首陀罗男子只能娶妻一人。五、家庭法1、父权:决定子女婚姻和家庭事务2、亲子关系:逆婚子女沦为杂姓六、继承法1、长子优先继承:其他诸子由长兄照顾;如长子放弃对全部遗产的继承权,则长子取得双份,其他诸子各得一份;诸子在所得份额内取1/4,给予未婚姐妹。2、种姓限制:不同种姓的继承人继承份额不等,婆罗门妻子之子得4份,刹帝利妻子之子得3份,吠舍妻子之子得2份,首陀罗妻子之子得1份。3、全面继承:继承人应当继承被继承人之债务。4、遗嘱继承不发达。七、刑法1、刑罚残酷。2、刑法因种姓不同而分别适用。八、诉讼法1、无统一、固定的法院组织,由国王或委任的法官审理。2、采取宣誓、神明裁判等证据制度。九、古印度法的基本特点1、法律与宗教、伦理密不可分,多种规范相混合。2、严格实行和维护种姓制度。十、古印度法的影响、衰落1、对南亚次大陆和东南亚有深远影响,形成以《摩奴法典》为基础的印度法系。2、其种姓制度至今仍存在于印度社会,具有重要影响。3、18世纪后随着英国殖民者的进入,英国普通法的渗透和扩张,古印度法逐渐衰落,并为现代印度法律所取代。(本章完)
本文标题:《外国法制史》讲义(古印度法)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14152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