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交通运输 > 11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
第一节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1960年,基拉韦厄火山大爆发,熔岩流从高处奔腾而下,注入大海,迅速在海边填造了一块约2万平方千米的新陆地。喜马拉雅山的形成大约4000万年前,喜马拉雅山开始隆起,当时它的年平均上升速度只有0.05厘米。20世纪最后30年,喜马拉雅山的年平均上升速度达到了最大,也只有5厘米。地壳运动运动方向对地表形态的影响关系水平运动褶皱山脉水平运动和垂直运动相伴发生,以前者为主,后者为辅垂直运动地势的起伏变化和海陆变迁断裂带东非大裂谷探究活动:意大利那不勒斯湾海岸的三根大理石柱地壳运动总会在地表或地下岩层中留下一定的痕迹。请根据该石柱上地壳运动的痕迹,回答问题。学生活动:1、(1)公元79-15世纪,那不勒斯湾海岸处于下降运动中,判断依据是底部被石灰岩覆盖部分看不见了。(2)公元15-18世纪,那不勒斯湾海岸处于上升运动状态中,判断依据是石柱有被海水长期浸泡和海生生物钻孔的痕(3)长期性、周期性。地壳运动运动方向对地表形态的影响关系水平运动褶皱山脉水平运动和垂直运动相伴发生,以前者为主,后者为辅垂直运动地势的起伏变化和海陆变迁断裂带Whathappened?Ah!Myhairstyle!NO!风化侵蚀搬运堆积欣赏外力作用形成的地貌景观生物风化、侵蚀风蚀蘑菇风力侵蚀作用风蚀城堡风蚀柱风蚀蘑菇风蚀洼地山区河流山区河流黄河壶口瀑布流水的化学溶蚀作用(喀斯特地貌)石柱石笋石钟乳流水化学侵蚀地貌海水侵蚀地貌冰斗角峰冰川侵蚀地貌风力堆积地貌新月形沙丘在沙漠地区,在风向比较固定的风力作用下,沙粒往往堆积形成状似新月的沙丘,叫新月形沙丘。黄土高原的黄土堆积沟壑纵横的黄土高原沟壑纵横的黄土高原流水堆积地貌河流冲积平原富饶的长江中下游平原流水堆积地貌海浪堆积地貌四种作用方式之间的关系风化作用侵蚀作用搬运作用堆积作用固结成岩小结表三:风化,侵蚀、搬运、堆积地貌侵蚀地貌搬运作用堆积地貌流水作用风力作用①冲刷坡面,例如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地貌;②沟谷加宽加深,例如峡谷,瀑布;③喀斯特地貌①搬运侵蚀后的产物②流速降低,泥沙逐渐沉积①山前形成冲积扇②河流中下游形成冲积平原和河口三角洲风蚀沟谷,风蚀洼地,风蚀蘑菇,风蚀城堡;形成戈壁,裸岩荒漠①搬走地表沙尘、碎屑②风速降低,泥沙逐渐沉积①风沙堆积形成沙丘;②沙漠外缘形成黄土堆积,如黄土高原3.冰川作用侵蚀:冰斗、角峰、U形谷堆积:冰碛地貌4.海浪侵蚀:海蚀陡崖、海蚀柱等堆积:沙滩等岩石圈的物质循环•同学们阅读课文及图4.8,同时思考以下问题•1、有哪三大类岩石,这三大类岩石的形成分别与哪些内、外力作用有关?•2、各种岩石之间是如何相互转化的•岩浆岩•变质岩沉积岩•岩浆(化石)变质作用岩石圈的物质循环课后作业(1)这种地貌主要是在什么外力作用下形成的?(2)简单推测这种地貌是如何形成的?
本文标题:11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14359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