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社会心理学》课件(北师大)完整版
课件内容第1章社会心理学及其发展第2章社会心理学理论第3章社会心理学研究方法第4章社会化第5章态度及其测量第6章社会知觉第7章刻板印象与归因第8章自我概念第9章价值取向第10章沟通第二节自我概念的形成与自我认知斯旺Swann1992曾经做过一个实验证明人们确实偏爱确认自我概念的反馈图8-2同伴交往偏好第二节自我概念的形成与自我认知五自我认识过程中的自我服务偏差人们由于我们在自我价值定向理论中强调的自我价值保护倾向喜欢用好的眼光去观察自己倾向于把成功归因于自己而否认失败负有责任这种偏差被称作自我服务偏差或利己偏差自我知觉的自我优化倾向能使人产生力量感和自我满意感符合自我价值定向的自我保护规则在一定程度上对于保护自我心理健康具有积极意义但是这些倾向可能妨碍人们对自我的客观认知导致自欺selfdeception的发生严重时还会使人否认现实第三节自尊一自尊的结构与影响因素二自我差距与自我提高三自尊的测量四自我效能第三节自尊一自尊的结构与影响因素一自尊的结构詹姆斯1892认为自尊即个体的成就感取决于个体在实现其设定目标的过程中成功或失败的感受波普Pope1988认为自尊由知觉的自我和理想的自我两个维度构成此与罗杰斯早期的观点一致库泊史密斯Coopersmith1967提出自尊从四个方面来建立个人重要性能力个体的道德性权力第三节自尊波普Pope1988提出自尊体现在五个方面①社会方面的自尊②学业自我效能方面的自尊③家庭方面的自尊④身体意象方面的自尊⑤整体自尊张静2002认为自尊由自我效能或自我胜任和自我悦纳或自爱组成魏运华1997发现儿童的自尊结构由外表体育运动能力成就感纪律公德与助人等六个因素组成蔡建红2001调查发现大学生的自尊结构由一般自我价值感社交口才学习能力他人及社会认同父母关系归属群体人际亲密演讲体育运动九个因素构成黄希庭1998认为自尊可以分为总体自尊一般自尊和特殊自尊第三节自尊二影响自尊的环境与经验因素首先父母教养方式是影响儿童自尊发展的重要因素其次学业成绩的好坏也就会影响到学生自尊水平的高低第三个人因素对自尊水平有影响第三节自尊二自我差距与自我提高一自我差距希金斯Higgins1987提出了一种自我导向理论这种自我导向代表个体要达到的标准他认为个体有两种内在的标准理想自我theidealself与应该自我theoughtself实际自我actual-self与理想自我出现差距会使个体产生抑郁的负性情绪实际自我与应该自我出现差距会使个体产生焦虑的负性情绪两种情况都会导致自尊降低第三节自尊二自我提高自我提高self-promotion指个体用一种有利于对自己做出正面评价的方式收集和解释有关自我的信息它通常与自我确认self-verification共同产生提高自尊的作用自我提高可以使人对自己产生一个较高的评价有助于自尊的提高使用自我提高的人希望被尊敬而不仅仅是被喜欢与承认缺陷来强化能力可信性的类似做法是美化策略Schlenker1980第三节自尊三自尊的测量由于自尊对人的行为导向和适应的重要价值激发了研究者对其进行测量的愿望心理学界编制出许多测量自尊的量表其中使用较为广泛的有两种一为罗森伯格自尊量表TheSelf-EsteemScaleSESMRosenberg1965一为得克萨斯社会行为调查量表TexasSocialBehaviorInventoryTSBIHelmreichStappErvin1974这两个量表简便易用前者测量总体自尊后者测量社交自尊第三节自尊四自我效能一控制点理论控制点locusofcontrol概念是心理学家罗特Rotter19711973提出的所谓控制点指人们关于影响自己行为和结果的力量位置的看法心理学家一般将控制点分为两种类型即内部控制internalcontrol与外部控制externalcontrol在现实生活中极端的内控者或者极端的外控者都不多见而是每个人都可以在这两个极端之间的连续轨迹上找到相应的位置第三节自尊二习得无助习得无助learnedhelplessness指人或动物面对反复出现的不好的事件感到难以控制从而aname=baidusnap0/a学会/B了aname=baidusnap1/aBstyle='color:black;background-color:#A0FFFF'放弃/B和感到无望的现象这种现象第一次是由动物理论学家塞利格曼等人SeligmanOvermier1967在一项动物实验中发现的无法控制的失败事件习得无助相信不能控制的观念第三节自尊塞利格曼Seligman19751991的进一步研究发现人类生活情境中同样存在类似的习得无助机制当人们在现实生活中屡屡遭受挫折时他们会对自己的能力产生怀疑认为有些事情不是自己的能力所能控制的这样他们就产生了习得无助沮丧压抑的人因为相信努力是无效的而变得被动丧失信心的人意志麻痹主动Bstyle='color:black;background-color:#A0FFFF'放弃/B成为习得性无助者第三节自尊三自我决定习得无助让人感到沮丧Bstyle='color:black;background-color:#A0FFFF'放弃/B去改变现状这对人们的生活和主动适应无疑是有害的如何克服习得无助重新找回自信呢自我控制感就是克服习得无助的重要途径其中自我决定self-determination可以使人增加自我控制感进而减少习得无助正反两方面研究表明能否让人自我决定增强控制感不但影响人的习得无助状况更进而影响人的心态行为甚至健康需要说明强调自我决定的积极作用时需要注意完全的自由和自我决定可能转化为一种负担过多的选择可能使人麻痹第三节自尊四自我效能感的行为效应1自我效能感的行为效应1选择行为2努力付出与坚持不懈3思维方式和情感反应2自我效能的信息来源1获得的成就2替代性经验第四节文化与自我一文化差异视角下的自我概念二文化自我的动态观三来自认知神经科学的证据第四节文化与自我一文化差异视角下的自我概念自我概念的形成受个体成长所处的环境及环境中的他人影响这里所说的环境包括社会文化环境文化心理学是一个独立的心理学分支其标志是20世纪70年代《跨文化心理学期刊》的创立马科斯和北山MarkusKitayama1991提出了独立自我-互依自我的二元结构第四节文化与自我将美国文化与日本文化间自我概念的差异进行对比他们认为西方文化更注重个人价值视自我为独立的实体因而自我概念与社会背景间是分离的他们将这种自我概念的建构称作独立自我independentself而东方文化更强调自我与周围环境相互依存以及个体和他人之间的相互协调因而与自我相联系的他人在自我概念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他们将这种自我概念的建构称作互依自我图8-6独立自我-互依自我结构图第四节文化与自我二文化自我的动态观支持自我动态观的最有影响力的理论是康萤仪赵志裕等提出的动态建构理论DynamicConstructivistApproach这一理论包含了两层含义首先文化并不是维度论定义的静止的宽泛的结构它更具动态性和不连续性是一套为人们所共享并内在化了的松散网络而这些松散结构又由随不同情境而变化的知识结构所组成其次一个个体可以获得不止一个文化意义系统即使这些文化意义系统之间是冲突和矛盾的个体也能够在不同的文化意义系统之间进行转化他们将这种转换称作框架转换FrameSwitching杨宇2008第四节文化与自我三来自认知神经科学的证据随着认知神经科学的发展脑成像技术为自我在不同文化情境下的差异找到了更为有力的证据进一步从神经机制的层面呈现个体的自我概念的差异最有说服力的是许多研究者使用功能磁共振FunctionalMagneticResonanceImaging简称FMRI技术进行的自我参照效应的研究FMRI技术主要通过测量脑内各处血流含氧量的变化来反映人脑的心理活动是一种无创且空间分辨率很高的脑成像技术目标被很多心理学研究广泛采用许多脑成像的结果发现相对于他人的判断自我判断时激活了内测前额叶区域作业与思考题1什么是自我概念2埃里克森的自我同一性危机理论的主要观点是什么3自我概念的主要功能有哪些4试分析自我概念形成的主要机制5简述自我知觉理论的主要观点6个人控制点对努力有怎样的影响7举例说明日常生活中的习得无助现象并尝试分析如何解除这种习得无助8试分析自我差距和自我提高影响个人自尊的机制9试分析自我效能的本质及其对自我发展的意义10简述文化自我研究的维度论与动态建构理论的联系与区别建议读物卢文格1989自我的发展李维译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乔纳森布朗2004自我陈浩莺等译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朱滢2007当代中国心理学家文库朱滢卷文化与自我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杨宇2008中国社会心理学评论第四辑性格与文化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MichaelArgyle1994日常生活社会心理学陆洛译台北巨流图书公司建议读物时蓉华1997透视中国社会的社会心理学香港中华书局周晓红1991现代社会心理学社会学心理学和文化人类学的综合探索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马丁赛利格曼2002学习乐观洪兰译北京新华出版社BondMHHwangKK1986ThePsychologyoftheChinesePeopleHongKongOxfordMichenerHADelamterJD1997SocialPsychology3rdedFortWorthHarcourtBraceLordCG1997SocialPsychologyFortWorthHarcourtBraceCollegePublishers社会心理学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金盛华第九章价值取向本章要点价值取向的界定价值观理论价值取向的关联心理变量价值观的测量价值取向的本土化研究中国民众价值取向状况第一节价值取向概念及一般问题第二节中国民众价值取向状况第三节中国企业家价值取向第九章价值取向第一节价值取向概念及一般问题一价值取向的界定二价值观理论及测量三价值取向与主要关联心理变量的关系四价值取向的本土化研究五价值取向的最新研究进展第一节价值取向概念及一般问题一价值取向的界定一价值主体说外界事物有无价值的评判主要在于主体的感受和体会客体说价值是客观事物本身就有的一种属性不会以评判者的主观意志为转移关系说事物有无价值取决于客体的属性和主体的需求之间是否具有一致性和适宜性心理学研究中的价值强调主体的重要性也强调事物的本质属性还充分考虑到二者之间的互动关系动态变化过程第一节价值取向概念及一般问题二价值观克拉克洪Kluckhohn1951把价值观界定为一种外显或内隐的有关什么是值得的的看法它是个人或群体的特征它影响人们可能会选择什么行为方式手段和结果来过日子罗克奇Rokeach1973则认为价值观是指一般的信念它具有动机功能而且不仅是评价性的还是规范性的和禁止性的是行动和态度的指导是个人的也是社会的现象施瓦茨Schwartz1998认为价值观是合乎需要的超越情境的目标在个人的生活中或其它社会存在中起着指导原则的作用第一节价值取向概念及一般问题三价值取向人们对特定事物所采取的价值观它是和具体事物情境相关联的是人们在特点对象之上所进行的价值选择金盛华1995价值观vs价值取向价值观强调的是观认知层面注重人们判断事物价值的视角具有系统性和静态性等特点价值取向的指向性更为明确与更为具体的行动选择相关联是个人价值观的体现很多研究情境中价值观可以和价值取向互换不过价值取向的说法更强调了主体与客体的关联性和主体对客体的选择性第一节价值取向概念及一般问题二价值观理论及测量一奥尔波特的六维分类理论的社会的经济的政治的审美的宗教《人的类型》Spranger1928价值观研究量表Allport1960Vernon1960经济型的人务实对有用的东西感兴趣理论型的人以发现真理为主要追求审美型的人以美的原则评价事物社会型的人追求权力影响和声望宗教型的人信神或寻求天人合一等政治型的人重视权力地位和影响力第一节价值取向概念及一般问题二罗克奇的工具性终极性价值观理论终极性价值观termin
本文标题:《社会心理学》课件(北师大)完整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14472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