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工程监理 > 自考实验心理学―历年真题试卷(含答案)
1《实验心理学》历年真题1990年~2010年1999年北京自考实验心理学试卷一、单项选择1.刺激复合感觉器官,会对反应时产生下列哪些影响(D)4P114A.减慢B.无影响C.先减慢后加快D.加快2.两点阈是哪一种阈限(A)5P152A.绝对阈限B.差别阈限C.绝对差别阈限D.相对差别阈限3.在单字学习的再认和再测验中,能够再认和再现的单字在全部学过的单字中的百分比就是(D)1P4A.自变量B.控制变量C.潜在自变量D.因变量4.实验结果要达到统计学上的显著性差异。组内设计是(C)2P18A.较困难的B.不可能的C.较容易的D.肯定的5.司机在十字路口遇到红灯或绿灯时的反应属于(A)4P110A.选择反应B.简单反应C.辨别反应D.延缓反应6.实验中出现低限效应的原因是(B)1P6A.任务中等困难B.任务过于困难C.练习交数不够D.任务过于容易7.当进行再认测验时,低频字比高频字成绩(C)6P200A.更差B.一样C.更好D.无规律8.对一种气味适应后对另一种在气味的阈限将(B)5P151A.不影响B.提高C.降低D.先提高后降低9.恒定刺激法实验中,三类回答的实验易受被试哪些方面的影响(A)3P70A.态度B.血压C.性别D.智力10.因变量的效度是指(B)1P5A.一致性B.有效性C.敏感性D.可测量性二、多项选择1.儿童的电报语言包括(AC)7P208A.内容词B.轴心词C.算符D.开放性词2.知觉恒常性包括(BD)5P165A.嗅适应B.大小恒常性C.视网膜象的恒常性D.颜色恒常性3.从长远观点来看,对解决问题更有效的策略是(AD)8P248A.理解B.死记硬背C.机械背诵D.学会推理24.反应时受下列哪些因素的影响(ABD)4P116A.额外动机B.预备时间C.智力D.年龄5.下列词对中哪些属于联系群集(ABC)6P194A.粉笔-黑板B.桌子-椅子C.男人-女人D.狗-房屋三、填空1.正常人比胖人更多地受饥饿影响而进食;胖人比正常人更多地受食物的外现程度的影响进食。9P2742.两维图形的知觉分组原则中有封闭性规律、连续性规律、相似性规律、接近性规律。5P1553.用最小变化法进行实验,被试会产生习惯误差或期望误差。3P594.在人的整个发展过程中,25岁以前反应时间逐渐变快,60岁以后反应时间逐渐变慢。4P1175.再认的保存量的计算公式如下;保存量=认对旧项目的百分比数-认错新项目的百分数。6P182五、名词解释1.短时记忆:信息保持时间很短(约1分钟),记忆容量有限的一种记忆过程。6P1732.实验中的高限效应:要求被试完全的任务过于容易,所有不同水平的自变量都得到了很好的结果,并且什么没有差别时,就是实验中出现了高限效应。1P63.节省法:(重学法):一种测量记忆的方法,用来计算记忆的,保持量。6P168、183节省的%=100×(初学时的诵读次数或时间-间初学时的诵读次数或时间重学时的诵读次数或时)4.句子的表层结构与深层结构:平时看到听到的,根据一定文法组织起来的一串词,即,人们实际上写的或说出来的句子,就是句子表层结构;句子深层结构则是指句子的基本的、比较抽象的意义。7P2185.减法反应时:邓德斯认为,如果在简单反应中因增加了其他心理过程而使反应时间加长了的话,那么,增加的这些时间就是所增加的心理过程所用的时间。从辨别C反应时间中减去简单A反应时间,便是辨别这种心理操作所需要的时间。由于选择B反应时间包括了辨别、选择和简单反应时间,而辨别C反应时间仅包括辨别和简单反应时间,那么,从选择B反应时间中减去辨别C反应时间,便是选择反应这种心理操作所需要的时间了。4P1116.差别阈限:在50%的试验次数中引起感觉差别的最小刺激增量,这个最小的变化量叫做差别感觉阈限,又叫差别阈限或最小可觉差,简称作j.n.d。3P56六、简答题1.简述部分报告法的实验程序。6P174答:斯波灵用一张有三行,每行有四个字母,共12个字母的卡片作实验材料。刺激卡片向被试呈现50毫秒。接着给被试一个声音,由声音来指示他报告哪一行字母。高音只报告他看到的第一行字母;中音只报告第二行字母;低音只报告第三行字母,三种声音是随机呈现的。斯波灵的部分报告法证实了,视觉形象的贮存,以在瞬间保存较多的信息,但这些信息也可以飞快地消失。32.试述自变量的种类和特点?1P4答:1..刺激特点自变量:如果被试的不同反应是由刺激的不同特性,如灯光的强度、声音的大小等引起来的,我们就把引起因变量变化的这类自变量称为刺激特点自变量。2..环境特点自变量:进行实验时环境的各种特点,如温度、是否有观众在场、是否有噪音、白天或夜晚等等,都可以作为自变量。时间是一种非常重要和无时不在的自变量;特别是在记忆的实验中,你甚至可以说,几乎没有不用时间作自变量的记忆实验。3..被试特点自变量:一个人的各种特点,如年龄、性别、职业、文化程度、内外倾个性特征、左手或右手为利手、自我评价高或低等,都可以作为自变量。4..暂时造成的被试差别:被试的暂时差别通常是由主试的安排,也就是由主试给予的不同指示语造成的。3.什么是闪光融合和临界闪光频率?5P132答:视敏度测量的是人眼对刺激物的空间分辨能力;闪光融合测量的是人眼对刺激物时间变化的分辨能力。例如,书桌上的台灯每秒钟开关一次灯泡,你能很清楚的分辨出亮与暗,甚至每秒10次也能分辨出亮与暗。当灯的亮-暗变化相当快的时候,由于眼睛不能分辨光那么迅速的变化,所以就把亮-暗迅速交替的光看成是连续的光了,也就是闪光融合了。我们把刚刚看成是连续光的时候,每秒钟亮-暗的周期数称为闪光融合频率,或者叫临界闪光频率。七图表题指出图中的自变量与因变量,并对该实验结果做简要的说明。6P203答:1..自变量有两个,一个是被试的不同(两个水平正常人、非正常人),第二个是单词的不同性质(两个水平快乐单词、不快乐单词);2..因变量是学习单词需要学习的遍数;3..控制变量是被试的性别、年龄、教育程度、社会阶层以及智力等方面,单词的频率、意义性、难度等;4..此实验是组内设计实验;5..做法:被试包括16名在医院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和16名正常人,两组在性别、年龄、教育程度、社会阶层以及智力等几方面都作了匹配。首先让被试本人用数字评价单词的快乐程度,然后为每位被试选择12对快乐单词和12对不快单词。要求被试把字单学到连续两次正确地回忆出来,以单词的性质(快乐与不快)为横坐标,以被试达到学会标准所需的学习遍数为纵坐标,可得到实验结果。6..结果:如图,两类被试在达到标准所需的学习遍数上没有显著差别,虽然正常人学习的稍快些。但是两类被试与单词种类之间存在着交互作用:正常人学习快乐单词快于不愉快单词,相反,精神分裂症患者学习不快乐4单词稍快于快乐单词。7..结论:学习的快乐性原则不适用于非正常人。八设计题设计一个实验,以验证计算机键盘与桌面的倾斜度对输入字符速度的影响。2P倾斜度有10度、15度、20度。答:1..首先确定该实验为组内设计,即被试内设计,每个被试被轮流分配到不同的实验处理下进行实验。实验共有三种实验处理,即计算机键盘与桌面的倾斜度分别为10、15、20度。2..把每个被试轮流分配到三种实验条件下,在相同的规定时间内记录被试在每种实验条件下输入字符的个数。为了消除实验顺序的影响,可以采用拉丁方的方法安排实验顺序。通过比较被试在三种实验条件下输入字符的个数(或者是比较速度=个数/时间),就可以得出结论;计算机键盘与桌面的倾斜度对输入字符速度究竟有无影响。2000年实验心理学试卷一:单选1.在时间估计准确性实验中,一只绿色小灯泡与电钟相连,主试按键让灯亮10秒,然后让被试按键复制10秒时间,其中被试复制的时间长度是(C)1P8A.自变量B.控制变量C.因变量D.潜在变量52.提出制作心理量表的数量估计法的心理学家是(D)3P98A.费希纳B.韦伯C.艾宾浩斯D.斯蒂文斯3.视崖要测量的知觉是(C)P163A.成人深度知觉B.成人视敏度C.幼儿深度知觉D.幼儿视敏度4.前摄抑制是指(D)普心7P196,实验6P184A.先后学习材料互相干扰B.先后学习的材料无关C.后学习的材料对先学习材料的干扰D.先学习的材料对后学习材料的干扰5.有实验证明,在记忆成人的主观组织程度与回忆数量是(B)6P202A.负相关B.正相关C.无关D.无规律6.当有人要你判断中年人得心脏病的概率时,你多半首先想到某些朋友有心脏病,然后再来判断中年人患心脏病的概率。这样,你想起的例子多少就决定你判断的概率大小,这时你利用的策略是(B)8P265A.代表性B.可利用性C.样本大小D.记忆7.移动哈诺伊塔的策略之一是(C)8P253A.整体策略B.部分策略C.循环子目标策略D.记忆8.认知失调是用来指(A)9P287A.两种互不一致的认知B.两种互不一致的行动C.做事失败后所产生的不愉快状态D.与爱人吵架后所产生的不愉快状态二:多选1.在组间设计中,被试的分组原则应该是(BD)2P20A.用拉丁方平衡实验顺序B.匹配被试C.用完全的平衡方法实验顺序D.随机分配被试2.个案法适宜于研究的对象有(ABD)2P53A.一个具有超常记忆力的人B.狼孩C.母亲语言与孩子语言的关系D.神童3.反应时实验中防止“假反应”的办法是(AD)4P120A.改变每次发出预备信号与呈现刺激间的距离B.取消被试C.实验前口头警告D.插入“侦察试验”4.两点阈是(AD)5P152,普心5P89A.绝对阈限B.相对阈限C.差别阈限D.能觉察到两个点的最小距离5.加工层次理论认为,记忆是认知系统对刺激物进行各种不同水平分析加工的产物,记忆取决于(BC)6P188A.加工时间B.加工层次C.加工与提取的一致性D.加工与提取的不一致6.影响解决问题的因素有(ABCD)8P245A.刺激的名称是否呈现B.噪音C.定势D.个性6三:填空1.因变量的测量与选择应注意其可靠性(信度)、有效性(效度)和敏感性;1P52.可以用等级排列法与对偶比较法制作顺序量表。3P1023.影响反应时间的因素有受刺激的感觉器官、刺激的强度,刺激的时间特性和空间特性,以及有机体的适应状态。4P1123’影响反应时间的因素有受刺激的感觉器官、刺激的强度、机体的状态、练习的作用、个别差异。4.彼得森实验支持了短时记忆的遗忘是时间造成的观点。6P1795.象棋大师下棋经验以及他对于象棋的知识使他能迅速看出棋子之间的关系从而把几个棋子组成一个块减轻了记忆的负担;6P177五:名词解释1.自变量的混淆:研究者选定的自变量与一些未控制好的因素,即额外变量共同造成了因变量的变化,这就叫自变量的混淆。因此也可以说,额外变量就是潜在的自变量。1P72.知觉辨认:知觉辨认是近年来测量记忆的常用方法之一。学习一系列的单字后,把学过的未学过的单字随机混起来,在速示器中呈现给被试,要求被试读出所呈现的单字。其结果是学过的单字比未学习过的单字,正确辨认的百分比高。6P1833.记忆广度:短时记忆不可能贮存很多信息,7加减2,也就是5~9个项目,是短时记忆所能容纳的,通常认为这也就是记忆的广度。6P1764.儿童的电报言语:布朗用自然观察的方法对13个2~3岁儿童的语言记录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儿童使用的文法是一种有规则地缩短了的成人文法的形式。他创造了一个新名词,叫做“电报言语”。儿童说的话就像打电报一样,尽量压缩、简化。分为内容词和算符。7P207六:简答题1.简述平均差误法。3P71答:1..平均差误法是测量感觉阈限的一种方法,它可以调动被试在实验中的积极性。2..平均差误法的典型实验程序:就是实验者规定一个刺激为标准刺激,然后要求被试调节另一个比较刺激,使后者在感觉上与标准刺激相等。3..例如:在下面这个视觉长度辨别实验的例子中,规定150mm的线段为标准刺激,让被试者调节另一线段的长度,使它看起来和标准线段一样长。事实上不可能每次都能把比较刺激调节的和标准刺激一样长。这样,每一次比较就会得到一个误差,把多次比较的误差平均起来就得到平均误差。因为平均误差与
本文标题:自考实验心理学―历年真题试卷(含答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14485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