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商品学第一章绪论第一节商品概述第二节商品学的研究对象与内容§1-1商品概述一、商品的含义商品是为交换而生产的劳动产品。商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二因素。§1-1商品学的研究对象与任务(一)商品的使用价值。商品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即商品的有用性,就是商品的使用价值。(二)商品的交换价值商品的交换价值表现为一种使用价值同另一种使用价值相交换的数量上的关系或比例。(三)商品的价值商品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一般的人类劳动。§1-1商品学的研究对象与任务(四)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关系商品使用价值和价值既统一又矛盾。其统一性主要表现为两者相互依赖、互为条件、缺一不可。使用价值和价值又是彼此矛盾的,两者互相排斥、互相对立。§1-1商品学的研究对象与任务二、商品的基本特征作为特殊产品的商品应该具有以下三个基本特征:1.商品是能够满足人某种需要的劳动产品。2.商品是供别人消费及社会消费的劳动产品。3.商品是通过交换的劳动产品。§1-2商品学的研究对象与内容一、商品学的研究对象商品学是研究商品使用价值的科学。二、商品学的研究内容商品学研究商品的使用价值,而商品使用价值的具体体现为商品质量,商品质量是衡量商品使用价值高低的尺度,因此,商品质量就成为商品学研究的中心内容。商品学的研究内容第二章商品质量第一节质量与商品质量第二节商品质量的基本要求第三节决定和影响商品质量的因素第四节质量管理(一)质量的概念ISO900O:2000《质量管理体系基础和术语》中的定义:质量是指“一组固有特性满足要求的程度”。§2-1质量与商品质量(二)质量特性质量特性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1.技术性或理化性的质量特性2.心理方面的质量特性3.时间方面的质量特性4.安全方面的质量特性5.社会方面的质量特性§2-1质量与商品质量二、商品质量概述(一)商品质量的概念1.狭义的商品质量指产品质量,又称商品品质。它是指产品与其规定标准技术条件的符合程度。§2-1质量与商品质量2.广义的商品质量广义的商品质量指商品实体满足规定和潜在的需要能力的特性之总和。§2-1质量与商品质量3.商品的质量特性(1)性能。(2)寿命。(3)可靠性。(4)安全性。(5)经济性。§2-1质量与商品质量(二)商品质量的特点1.商品质量具有动态性。2.商品质量具有相对性。§2-2商品质量的基本要求一、对食品商品质量的基本要求(一)具有卫生无害性(二)具有一定的营养价值(三)较好的色、香、味、形§2-2商品质量的基本要求(一)卫生无害性§2-2商品质量的基本要求(二)一定的营养价值食品营养价值的高低,主要取决于食品的营养成分、可消化吸收率和发热量三项指标,是评价食品质量的最基本的指标。§2-2商品质量的基本要求1.营养成分§2-2商品质量的基本要求2.可消化吸收率。食品的可消化吸收率是指食品在食用后,能被消化吸收的百分率。消化:分解的过程吸收:合成的过程§2-2商品质量的基本要求3.发热量发热量指食品的营养成分: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经人体消化吸收后,在人体内产生的热量。§2-2商品质量的基本要求(三)较好的色、香、味、形食品的色、香、味、形是指食品的颜色、香气、滋味和总体风格,是评价食品质量的感官指标。§2-2商品质量的基本要求二、对纺织品商品质量的基本要求(一)材料选择适宜性(二)组织结构合理性(三)良好的机械性能(四)适宜的服用性能§2-2商品质量的基本要求三、对日用工业品质量的基本要求(一)适应性(二)耐用性(三)安全卫生性(四)造型结构合理性§2-2商品质量的基本要求四、对家用电器商品质量的基本要求(一)安全可靠性(二)适用性、多功能性(三)外观质量§2-3决定和影响商品质量的因素一、生产过程中的因素(一)市场调研与开发设计(二)原材料质量(三)生产工艺和设备(四)成品检验与质量控制(五)商品包装§2-3决定和影响商品质量的因素二、流通过程中的因素(一)运输(二)仓储(三)销售服务§2-3决定和影响商品质量的因素三、使用过程中的诸因素指商品的安装、使用和保养。§2-4质量管理一、质量管理的概念所谓质量管理,是指为了保证和提高企业的作业质量、工作质量和产品质量所采取的各种技术、组织措施及一系列的管理活动。§2-4质量管理二、质量管理发展三阶段1.质量检验阶段2.统计质量控制阶段3.全面质量管理阶段§2-4质量管理三、全面质量管理(一)全面质量管理的概念“全面质量管理是为了能够在最经济的水平上,并考虑到充分满足用户要求的条件下进行市场研究、设计、生产和服务,把企业内各部门研制质量、维持质量和提高质量的活动构成为一体的一种有效体系”。§2-4质量管理(二)三全一多1.全过程的质量管理2.全员的质量管理3.全企业的质量管理4.多方法的质量管理第三章商品分类第一节商品分类概述第二节商品分类的方法第三节商品分类标志第四节商品目录与商品分类体系§3-1商品分类概述一、商品分类的概念根据一定的目的,选择恰当的标志,将任何一个商品集合总体逐级进行划分的过程,称为商品分类。§3-1商品分类概述商品分类一般是将商品逐级划分为不同的大类、中类、小类或品目、品种乃至规格、品级、花色等细目。§3-1商品分类概述二、商品分类的作用(一)商品的科学分类为国民经济各部门和各企业实施各项管理活动以及实现经济管理现代化奠定了科学基础。(二)商品的科学分类有利于标准化实施,也是制定商品标准的依据。(三)商品的科学分类便于消费者和用户选购商品。(四)商品的科学分类有利于开展商品研究工作。§3-1商品分类概述三、商品分类的基本原则(一)科学性(二)系统性(三)可延性(四)兼容性(五)整体性§3-2商品分类的方法§3-2商品分类的方法一、线分类法线分类法也称为层级分类法,它是将拟分类的商品集合总体按选定的属性或特征层层依次划分,并编制成一个大类、中类、小类、品种等不同层次构成的分类体系。表:线分类体系中各种类目之间的关系实例:§3-2商品分类的方法线分类法的特点:1.优点:信息容量大,层次清楚,逻辑性强,符合传统应用的习惯,既适用于手工操作,又便于计算机处理。一旦分类完成,其分类体系结构便不再能改动,因而弹性较差。采用线分类法编制商品分类体系时,必须预先留有足够的后备容量。§3-2商品分类的方法二、面分类法面分类也称平行分类法,它是把拟分类的商品集合总体,根据其本身固有的属性或特征,分成相互之间没有隶属关系的面。面分类法的每个面中都包含一组类目,将某个面中的一种类目与另一个面中的一种类目合在一起,即组成一个复合类目。面分类法结构实例1:玻璃器皿的面分类法实例2:服装的面分类法§3-2商品分类的方法面分类法的特点:1.优点:灵活方便、结构弹性好,适用于计算机处理。2.缺点:组配的结构太复杂,不利于手工处理,也不能充分利用其信息容量。一般都把面分类法作为线分类法的辅助。§3-3商品分类标志一、商品分类标志及选择的原则商品分类标志是表明商品特征、用以识别商品不同类别的记号。商品分类标志主要有商品的用途、原料、生产方法、化学成分、使用状态等最基本的属性和特征。§3-3商品分类标志选择商品分类标志的基本原则1.目的性2.区分性3.包容性4.简便性5.逻辑性§3-3商品分类标志二、常用的商品分类标志(一)商品的用途商品的用途是体现商品使用价值的重要标志,以商品用途作为分类标志,不仅适合于对商品大类的划分,也适合于对商品类别品种的进一步详细划分。对多用途的商品,一般不宜采用此分类标志。实例:商品按用途分类§3-3商品分类标志(二)商品的原材料商品的原材料是决定商品质量、使用性能、特征的重要因素之一。以原材料作为商品分类标志,不仅使商品分类清楚,而且还能从本质上反映出每类商品的性能和质量特点以及使用、保管特征。对那些由两种以上的原材料所构成的商品,会产生一定困难。实例:纺织品和服装的分类§3-3商品分类标志(三)商品的加工方法商品的加工方法或生产工艺,对商品质量特征和特性的形成影响很大。很多不同的商品,往往是用同一种原材料制造的,就因为选用了不同的加工方法,最后便形成质量特征截然不同的商品种类。实例:茶叶的分类§3-3商品分类标志(四)商品的主要成分或特殊成分商品的很多性能都取决于它的化学成分。很多情况下,商品的主要成分是决定其性能、质量、用途或贮运条件的重要因素。实例1:塑料制品的分类(主要化学成分)实例2:玻璃制品的分类(特殊化学成分)§3-3商品分类标志(五)其它分类标志商品的管理权限:一类商品、二类商品、三类商品。商品质量:一等品、二等品、三等品、等外品。市场范围:国内市场、国外市场。商品的产地、商品的形状、结构、重量、花色等。§3-4商品目录与商品分类体系一、商品目录概述1、商品目录的概念商品目录是指国家或部门根据商品分类的要求,对所经营管理的商品编制的总明细分类集。商品目录是以商品分类为依据,因此亦称商品分类目录或商品分类集。§3-4商品目录与商品分类体系2.商品目录与商品分类的关系商品目录是在商品逐级分类的基础上,用表格、符号和文字全面记录商品分类体系和排列顺序的书本式工具。商品目录是商品分类的具体体现,没有商品分类,目录就无法产生;根据商品分类编制的商品目录,才能使各类商品眉目清楚。§3-4商品目录与商品分类体系§3-4商品目录与商品分类体系按产销地区编制的目录:地产品目录进口商品目录内销商品目录出口商品目录按适用范围编制的目录国际商品目录国家商品目录部门商品目录地区及企业商品目录第四章商品编码§4-1商品编码§4-2商品条形码§4-1商品编码一、商品编码的概念1、商品代码是指某种或某类商品的一个或一组有序的符号排列,目的是便于人或计算机识别与处理的代表符号。§4-1商品编码概述2、商品编码即编制商品代码的过程,是指赋予某种商品(或某类商品)以某种代表符号的过程。对某一类商品赋予统一的符号系列称为商品编码化或商品代码化。§4-1商品编码概述二、商品的标准化编码标准化编码的目的在于方便商品在国内外的流通,起到唯一标识的作用;便于标准制定、新产品开发、生产、销售、使用、学术交流、教学研究、防伪打假、电子条形码等领域的应用;便于商品信息化管理等各方面的应用。§4-1商品编码概述三.商品标准化编码的原则商品标准化编码要遵守编码的简易性、唯一性、通用性、永久性、无二意性、无含义性原则。§4-1商品编码概述商品编码必须遵循以下原则:§4-1商品编码四、商品代码的种类商品代码按其所用的符号类型可分为以下四种:§4-1商品编码(一)数字型代码数字型代码是用一个或若干个阿拉伯数字表示分类对象(商品)的代码。其特点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易于推广,便于利用计算机进行处理,是目前大多数国家采用的一种代码。§4-1商品编码编制商品数字代码的方法有以下四种:顺序码法层次编码法平行编码法混合编码法§4-1商品编码(二)字母型代码字母型代码是用一个或若干个字母表示分类对象的代码。按字母顺序对商品进行分类编码时,一般用大写字母表示商品大类,用小写字母表示其他类目。分类对象数目较多时,常常会出现重复现象。§4-1商品编码(三)数字、字母混合型代码混合型代码是由数字和字母混合组成的代码。兼有数字型代码和字母型代码的优点,结构严密,具有良好的直观性和表达式。同时又有使用上的习惯。由于代码组成形式复杂,给计算机输入带来不便,录入效率低,错码率高。§4-2商品条形码一、商品条形码概述及特点(一)条形码的概念条形码是将表示一定信息的字符代码转换成用一组黑白(或彩色)相间的平行线条,按一定的规则排列组合而成的特殊图形符号(英文叫BarCode)。§4-2商品条形码条形码是将表示一定信息的字符代码转换成用一组黑白(或彩色)相间的平行线条,按一定的规则排列组合而成的特殊图形符号(英文叫BarCode)。§4-2商品条形码(二)商品条形码的特点1.准确度高2.输入速度快3.制作容易4.设备经济实用§4-2商品条形码(三)商品条形码编码原则l.唯一性2.无含义3.全数字型代码§4-2商品条形码二、条形码的种类商品流通领域用于商品标志的条形码主
本文标题:商品学教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14693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