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1质性研究方法(讲稿邹范林删改0509).一、质性研究方法的定义及特点“质性研究”这个词在台湾、港、澳地区用得比较多,在大陆有的称其为“质的研究”、“质化研究”;还有的为将其与定性研究、定量研究相比较,称为“定质研究”。1.质性研究的定义所谓质性研究,就是“以研究者本人为研究工具、在自然情境下采用多种资料收集方法对社会现象进行整体性探究、使用归纳法分析资料和形成理论、通过与研究对象互动对其行为和意义建构获得解释性理解的一种活动”。2.质性研究的特点:1)自然主义的探究传统质性研究是在自然情境下,研究者与被研究者直接接触,通过面对面的交往,实地考察被研究者的日常生活状态和过程,了解被研究者所处的环境以及环境对他们产生的影响。自然探究的传统要求研究者注重社会现象的整体性和关系性。在对一个事件进行考察时,不仅要了解事件本身,而且要了解事件发生和变化时的社会文化背景以及对该实践与其他事件之间的联系。2)对意义的“解释性理解”2质性研究的主要目的是对被研究者的个人经验和意义建构作“解释性理解”,从他们的角度理解他们的行为及其意义解释。由于理解是双方互动的结果,研究者需要对自己的“前设”和“偏见”进行反省,了解自己与对方达到理解的机制和过程。3)研究是一个演化的过程随着实际情况的变化,研究者要不断调整自己的研究设计,收集和分析资料的方法,建构理论的方式。因此对研究的过程必须加以细致的反省和报道。4)使用归纳法,自下而上分析资料质性研究中的资料分析主要采纳归纳的方法,自下而上在资料的基础上建立分析类别和理论假设,然后通过相关检验得到充实和系统化。因此,“质性研究”的结果只适用于特定的情境和条件,不能推广到样本之外。5)重视研究关系由于注重解释性理解,质性研究对研究者与被研究者之间的关系非常重视,特别是伦理道德问题。研究者必须事先征求被研究者的同意,对他们所提供的信息严格保密,与他们保持良好的关系,并合理回报他们所给予的帮助。“质性研究”就是一种“情境中”的研究。质性研究的特点决定了这是一种非常适合教育领域的研究。3.质性研究与量的研究的区别:(只说黑体字)3定量研究质性研究目的证实解释内容局部/因果整体、过程/意义设计预定演化手段数据文字、图片工具量表研究者关系主客对立互为主体抽样策略随机目的性收集资料问卷/封闭观察访谈/开放观察/实物分析分析资料演绎为主归纳为主效度检验真实性相关性、严谨性推广度可控制性推广认同推广、理论推广伦理道德无关重视量的研究通过测量、计算和分析,以求达到对事物“本质”的把握。而“质性研究”则是通过研究者和被研究者之间的互动,对事物(研究对象)进行长期深入细致的体验,然后对事物的“质”有一个比较整体性的、解释性的理解。“质性研究”与“量的研究”各有优势和弱点,两者不是相互排斥的,而是互补的。很需要量的研究作为研究的一种补充的手段。4二、质性研究的适用范围1.课题所研究的问题的类型特殊性问题过程性问题意义类问题、情境类问题描述性问题、解释性问题特殊性问题:指的是一个特殊的个案所呈现的问题,研究只对这个个案本身进行探讨。过程性问题:探究的是事情发生和发展的过程,将研究的重点放在事情的动态变化上面。如“网上辅导在电大学生学习过程中起到了什么作用?”意义类问题:探讨的是当事人对有关事情的意义解释。如:“常德地区电大教师是如何看待自己的职业的?”情境性问题:探讨的是在某一特定情境下发生的社会现象。如:“常德市电大教师每天是如何履行自己的职责的?”这类问题是质性研究者经常使用的问题。因为它们反映了质性研究的两个重要长处:(1)对被研究者的意义建构进行研究;(2)在自然情境中进行研究。一般来说,质性研究通常使用“描述性问题”和“解释性问题”,因为这两类问题可以对现象的本相和意义进行研究。52.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研究的目的”指的是研究者从事某种研究的动机、原因和期望,可以分成三种类型:个人的目的、实用的目的、科学研究的目的(Maxwell,1996)3.如何选择研究的方法从实际操作的层面看,研究方法主要由如下几个方面组成:进入现场的方式、收集资料的方法、整理和分析资料的方法、建构理论的方式、研究结果的成文方式。4.如何对研究的质量进行检测对研究的质量进行检测,主要包括四个方面:信度问题,效度问题,推论问题,伦理道德问题。信度和效度是量的研究用来检测研究结果的可靠性的。将这两种检测手段用于质性研究并不完全适用。推广度:质性研究的目的是通过深入认识少数个案生活的本质,而达到认识大多数人生活中深层次体验的目的。研究的结论能得到与研究对象处于同一或相似背景的人们的认同,就说明研究具备推广度。推理:对于论点的证明,包括证明的逻辑性、严谨性和完备性等。伦理道德:伦理道德问题贯穿于研究的各个方面和全过程,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伦理道德主要包括自愿原则、保密原则、公正合理原6则、公平回报原则等。三、质性研究的基本步骤基本步骤包括:1.研究设计2.问题的选择3.资料收集4.资料的整理分析5.成果表达6.研究结果的评估1.研究设计。质性研究设计主要包括:①研究的现象与问题;②研究的目的和意义;③研究的背景知识;④研究方法的选择和运用;⑤研究的评估和检测手段。2.研究对象的选择。研究对象不仅包括人,即被研究者,而且包括被研究的时间、地点、事件等。质性研究因其特性,使用的是“非概率抽样”中的“目的性抽样”,即抽取那些能够为本研究问题提供最大信息量的样本。“目的性抽样”有很多具体的策略:强度抽样,最大差异抽样,7同质性抽样,关键个案抽样等等。例如:强度抽样:指抽取具有较高信息密度和强度的个案,目的是了解在这样一个具有密集,丰富信息的案例中,所研究的问题会呈现什么状况。比如:对“电大成人学生课业负担的现状”的调查,就可以选择一个课业相对繁重的专业中的在职学员人群作为个案调查的基地。那么我们便可以比较充分地了解目前电大的在职学员课业负担可能重到什么程度,这么重的负担对学生的身心发展有什么影响。3.资料收集质性研究资料的收集主要采用观察(Observations)、访谈(Interviews)、实物收集(Documents)等主要方法手段。下面分别介绍:3.1访谈访谈的作用:访谈的类型访谈可以分成三种类型:封闭型、开放型、半开放型。在封闭型访谈中,研究者对访谈的走向和步骤起主导作用,按照自己事先设计好了的、具有固定结构的统一问卷进行访谈。与此相反,开放型访谈没有固定的访谈问题,研究者鼓励受访者用自己的语言发表自己的看法。一般来说,质性研究方法在研究初期往往使用开放型访谈的形式,了解被访者关心的问题和思考问题的方式;然后,随着研究的深入,逐步转向半开放型访谈,重点就前面访谈中出现的重要问题以及8尚存的疑问进行追问。访谈前的准备工作1)与被研究对象协商–录象、录音与否2)设计访谈提纲访谈中的提问访谈问题有多种多样,通常可以分为三组类型来认识,即开放型和封闭型、具体型和抽象型、清晰型和含混型。具体型问题就是询问一些具体事件或细节。实际访谈中一般多用开放型、具体型和清晰型的问题。访谈中的倾听对于访谈者来说,在倾听的时候要遵循一定的原则,最为基本的原则又两条:一是不要轻易打断对方的谈话;二是要能容忍沉默。访谈者要调动自己所有的触觉和情感去感受对方,去积极主动地、有感情地与对方交往。■访谈中的回应访谈者对受访者作出的回应方式可以有很多种,一般常用的有:(1)认可;(2)重复、重组和总结;(3)自我暴露;(4)鼓励对方。还有:要注意做访谈记录,等等。93.2观察除了访谈以外,质性研究中另外一个主要的收集资料的方法是观察。■观察的类型以观察者是否直接参与被观察者从事的活动来分,有参与性观察、非参与性观察和半参与性观察。■观察前的准备工作■观察的阶段初期——全方位的开放式观察逐渐聚焦的阶段找出研究焦点后进行选择性观察观察记录与表格观察记录要求按时序进行,及时补充:记录的语言要具体、清楚、实在观察者要进行自我反思,尽量将自己所做的推论与观察到的事情分开。3.3实物收集“实物”包括与研究问题有关的文字、图片、音响、物品等。可以10是人工制作的东西,也可以是经过人加工过的自然物。既可以是历史文献,也可以是当时记录。(关于文献收集,另有专题讲述)实物分析方法有助于研究者拓宽视角和增加敏感度,及时和全面地捕捉到被研究对象有关信息,丰富研究内容,并达到互相证实和检验的目的。目前实物分析法多被作为访谈法、观察法等方法的辅助手段来使用,以达到扬长避短的效果。4.资料的整理分析。质性研究资料的分析不同于量化研究资料的分析,当资料收集好以后,就需要对资料进行归档、分类、编码、归纳分析。1)初步分析资料阅读原始资料资料登录寻找“本土概念”资料抽样的一个办法就是寻找“本土概念”,即那些能够表达研究者自己观点和情感感受的语言,将这些概念作为登录的码号。“本土概念”应该是被研究者经常使用的,用来表达他们自己看世界的方式的概念。这些概念通常有自己的个性和特色,与学术界或一般人常用的概念不太一样。编码和归档2)归类和深入分析11类属分析“类属”是说按照资料所呈现的某个观点或主题分析,是一个比较大的意义单位。类属分析就是在资料中寻找反复出现的现象以及用来解释它们的概念、术语的过程,包括类属要素,要素之间的关系和结构等。情境分析情境分析就是将资料置身于研究现象所处的自然情境中,按照事件发生的时间顺序对有关事件和人物进行描述性分析。3)分析资料的手段画图、列表写反思笔记:描述、分析、方法反思、理论建构、综合运用直觉和想象、比喻、类推等阐释循环:在部分与整体之间不断对比,建立联系5.成果表达。质性研究成果也是以研究报告的形式加以表达,同量化研究报告所不同的是,质性研究报告在写作时首先要考虑读者对象、叙述风格、叙述人称、书写角度、研究者的位置(与被研究者、研究问题的关系)等。质性研究报告需要对研究过程作详细的叙述,并对关涉主题的各种现象作细致详实的描述,还要详述研究者的研究方法和研究过程中对研究关系的反省历程,这些都有助于读者判别研究的真实性、可靠性。121)报告的组成部分:质性研究报告与量的研究报告非常类似,通常包括如下部分:(1)问题的提出,包括研究的现象和问题;(2)研究的目的和意义,包括个人的目的和公众的目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等。(3)背景知识:包括文献综述、研究者个人对研究问题的了解和看法,有关研究问题的社会文化背景等。(4)研究方法的选择和运用,包括抽样标准、进入现场、与被研究者建立和保持关系、收集资料和分析资料的方式、写作的方式等。(5)研究的结果,包括研究的最终结论、初步的理论假设等。(6)对研究结果的检验,讨论研究的效度、推广度和伦理道德问题。但是,质性研究报告形式比较灵活。2)建构理论的方式:采用“自下而上”的形式“归纳”出理论的。首先对原始资料进行初步分析和综合,从中提炼出许多概念来,将其中的概念和命题与原始资料之间进行对照和比较,生成一个具有内在联系的理论体系来。3)扎根理论:1967年格拉斯和斯特劳斯提出了“扎根理论”,就是指从经验材13料中提取和建立理论。4)处理研究结果的方式:质性研究报告的呈现方式可以分成两大类型:类属型和情境型。这两大类型与前面关于资料分析的思路有相似之处,但是资料分析中的“类属分析”和“情境分析”指的是资料分析时的具体策略,而这里所说的是写作研究报告时处理研究结果的方式。叙述是质性研究报告的关键,克瑞斯韦尔将报告的叙述分为两个水平:在微观水平,要变化引述的方式,以矩阵方式呈现文本信息,所有分类名应来自收集资料,要以独特的方式标识引用信息,要以第一人称的方式叙述收集资料,将引述与解释交融在一起,要描述双方的交谈,要善用修辞手法(Creswell,1994);在宏观水平尽可能用不同的叙述方法(如VanMaanen的叙述方法):6.研究的质量检测量化研究的评估指标一般是以信度和效度来加以衡量的。早期的质性研究工作者回避使用信度、效度这样的概念,以示质性研究与量化研究的区别,质性研究学者发展了自己的一套评估概念及指标体系如“信任度(Trustworth
本文标题:质性研究方法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14750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