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财务 > 浅谈对外汉语教学中媒介语的运用
浅谈对外汉语教学中媒介语的运用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国际文化交流学院赵晓晖,100024在对外汉语教学过程中,是否可以使用媒介语?如果可以,在使用媒介语时应该注意什么事项?这是对外汉语教学中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媒介语指在对外汉语教学过程中,为了方便师生交流而采用的媒介语言,有时候是学生的母语,有时候不是,但它是师生双方都能理解的一种辅助语言。例如当今世界各国人民基本上都学习英语,因此英语在很多时候,特别是对不同国别的学生同时授课的时候,常常充当媒介语的角色。但是如果是只是对日本学生授课,老师又懂日语,那么当然日语也可以做媒介语。它与中介语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关于外语教学过程中要不要使用媒介语的问题,各派专家有不同的看法,早期的语法翻译法注重母语与目的语之间一一对应的关系,当时候的媒介语就是母语,媒介语在语法翻译法的教学中运用是非常突出的;由于语言教学实践的发展与理论的不断进步,语法翻译法逐渐遭到了淘汰,媒介语的作用也随之降低,直至后来出现了直接法、听说法等,主张直接采用目的语进行教学,杜绝使用媒介语。受普遍语言教学理论的指导,对外汉语教学的实践也不例外,出现了包括注重使用媒介语与坚决避免使用媒介语等各个不同的教学方法。本文尝试就对外汉语教学过程中媒介语的运用这个话题谈一谈笔者一点粗浅的看法。必须承认,在对外汉语教学的过程中,媒介语不是不可或缺的。实践证明,只要方法得当,不使用媒介语,往往可以在更大程度上提高教学效率,取得更为理想的教学效果,例如享誉北美的“普林斯顿北京暑期中文培训班”以及中国大陆的“快捷汉语”品牌所提倡的“语感教学法”都是这方面杰出的例子,他们的学生在一段相对集中的时间内进行汉语强化训练,老师和学生都沉浸在目的语的环境中,完全符合“沉浸式”的教学原则,经过一段时间的强化训练后,学生的汉语水平,特别是口语听说能力,得到了极大的提高,这一点是有目共睹的,这充分证明了使用目的语进行对外汉语教学的正确性和有效性。但语言教学不能一概而论,尤其是在当今世界变化多端的情况下,教学模式、教学环境、师生的情况千差万别,学生的需求也不尽相同,在这种情况下,坚决杜绝使用媒介语的教学方法可能不能完全适应市场的需求。例如,在笔者工作的泰国,有些教学机构就对老师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即不会泰语者不能成为该校的汉语教师——尽管这位老师可能教学经验很丰富,课堂教学效果很好。很多国际学校则是要求老师必须精通英语,才能在该校工作。这样做尽管有一刀切之嫌,但是笔者通过观察,发现很多机构也是不得已而为之。国外的汉语教学不同于在中国进行的对外汉语教学,其主要区别有:1.语言环境不同。在国外的汉语学习者几乎没有使用汉语的机会,因此自然也谈不到“生存汉语”的问题。大多数国外的学习者,特别是社会学习者更愿意把学习汉语当作一种时髦的消遣或者是娱乐,而不愿意给自己太大的压力。2.课时不能保证。语言机构中培训性质的汉语教学中学生由于本职工作太忙或者惰性的原因,固然难免三天打渔两天晒网的情况,即使是小学、中学、大学等专门教学机构中,汉语的课时也是微乎其微。以笔者所在的泰国易三仓大学为例,该校的BusinessChinese专业课程设置中汉语课只占全部课时的不到三分之一,其余大量的时间是用英语在上其他经济方面的专业课或者泰语课。在中小学中,虽然政府支持开设汉语课,但是很多时候还停留在兴趣课的阶段,对于教学进度、教学效果、教学目标没有任何要求。在这种情况下,很多时候,中小学中的汉语课流于陪孩子玩而已,这种情况在小学中尤其突出。3.学生的学习目的不是很明确。目前全球的汉语热方兴未艾,但是在很多情况下汉语的学习还不能给学习者带来直接的收益,学习者的工作生活也没有对其汉语提出明确的较高的需求。加之客观地讲,汉语学习对于大多数外国学习者来说,确实存在着比较难的问题,这就导致了大多数学习者浅尝辄止,仅仅将学汉语的要求定位在旅游、购物等环节上,还有很多学生是处于“寻根”的目的在学习汉语,例如在泰国,华裔的汉语学习者占了全部学生的绝大多数。学习目的不明确,导致了学习动力不强,稍遇困难就放弃也就不难理解了。4.民族性格不同。虽然我们不能简单地将德国人就是精于抽象思维,法兰西就是一个浪漫的民族等等观念推而广之,但是不可否认作为一个群体,一个民族总是有一些不同于其他民族的思维方式与习惯。例如笔者发现泰国人的特点是不喜欢独来独往而又希望老师能故给予明确的答案。因此,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即使老师通过别的方法让学生领悟到了某个词语的意思,学生仍然会使用媒介语进行进一步的确认。如果老师不能给予确认,就与同学进行确认。由于在国外的汉语教学与国内的教学有如上不同,加之生活交往诸方面的需要,对在国外工作的汉语教师的外语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这也造成了一些教学机构,特别是在教学主管不是非常精通汉语教学的时候,盲目地提出了教师必须懂媒介语的要求。在此种情况下,即使教师明确地知道使用目的语直接进行教学的效果会更好,屈于各种现实的压力,也不得不退让。此种情况恰如利玛窦当年之来华传教,最终找到的最好的办法是先“适应”当地人的习惯而非马上“改造”他们的信仰。只有先适应市场的需求,保证自己的生存,与市场建立一种良好的互动关系之后,才可以谈得到对之进行“改造”。在这种情况下,媒介语确实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有一定的作用。简而言之,包括:1.可以帮助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困难特别是当媒介语是学生的母语时尤其如此。例如在语音阶段,教师如果知道媒介语与目的语的音韵体系,就可以在教学中清楚地区分哪些音是双方共有的,可以进行“正迁移”,哪些音是似是而非的,应该加以注意;哪些音是此有彼无的,提醒学生注意不要误用。又如对于大多数外国学习者来说,“了”绝对是一个汉语学习中的难点,但是对于泰国学习者来说,就不是最大的难点,因为在泰语中有一个与之极其类似的助词。只有了解了两种语言的具体差别,才可以在授课的时候有意识地做到有的放矢、防微杜渐。从这个意义上讲,教师所掌握的外语不嫌其多,越多越好。只有教师也有学习第二语言的亲身经历,才能真切地体会到学生学习的困难;只有教师对学生的母语非常了解,才能未卜先知他们的难点所在;只有教师掌握了很多不同种类的外语,才能高屋建瓴地看待各类语言,发现其共性与特性,避免就事论事。2.可以有效地树立教师的威信。从事对外汉语教数学,身肩文化使者的神圣使命,教师个人在学生心目中的威信极其重要。但是,如果教师本人外语不好,就不能起到以身作则的作用,对学生的问题也不能做到了如指掌,在指导学生的时候盲目出击,在学生心目中的形象就会大打折扣。个别老师即使会一点外语,在使用媒介语的时候,不是发音不准,词不达意,就是张冠李戴,让学生莫名其妙,这样的情况也会大大降低老师的威信。从这个意义上说,教师所掌握的外语不嫌其精,越精越好。如果学生知道了老师的外语很好,老师也有学习外语的丰富经验,老师只是为了更有效率地利用课堂教学时间,为了更好地提高学生的汉语水平,换言之——为了对学生更负责,才在课堂上尽量不说媒介语,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威信自然会很高,有助于教学活动的开展。3.可以密切师生关系。教师和学生的良好互动关系对于对外汉语教学的顺利开展非常重要,但是良好的师生关系需要多方面的营造,教室上课时的教学技巧固然是一个方面,教师的个人魅力也不可忽视。如果教师在课堂上可以中外文典故信手拈来,与学生互动时得心应手,在课下风趣幽默,可以与学生打成一片,这样的老师想不受学生欢迎都难。4.可以有效地提高课堂效率。一般来讲,对外汉语教学中不主张用外语进行大段的讲解,但是在必要的时候,恰当地使用媒介语往往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这里的使用不单单是指教师说媒介语,还包括与目的语进行适当的对比分析。例如在对日进行汉语教学过程中,适当对比突出汉日两种语言在使用汉字时的相同与不同,会让学生记忆深刻;在对英美国家的人进行汉语教学时通过对比发现英汉两种语言虽然形态很不相同,但是在语序上有一定的相似之处,可以有效地降低学生的紧张感;在对泰进行汉语教学时,适当对比泰汉两种语言的虚词上的异同,可以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因为两种语言同属汉藏语系,有很多相似之处……总之,一针见血的使用媒介语,在特定的情境下可以使对外汉语课堂增色不少,极大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5.可以有效地降低教学成本。听说法进行教学时,虽然强调师生不应在课堂上讲媒介语,但事实上很难绕过去,一个明显的例子是很多课本是使用媒介语进行注释的,学生虽然口头不说,但事实上经常在进行目的语与媒介语的转换。事实上,对于成年学习者来说,要求其完全放弃其母语或者是媒介语,无异于掩耳盗铃。直接法的做法是,完全杜绝媒介语,借助于图片等视觉材料帮助学生建立目的语与客观世界的直接联系,这种做法固然有一定的合理性,但是不可避免的带来了教学成本的增加,特别是在对外汉语教学规模不大,个性较强的情形下尤其如此。另外,视觉材料展示一些具体的实物固然比较方便,但是一些较为复杂、抽象的事物再想用这种办法就显得捉襟见肘了,为了说清楚一个问题,不得不大张旗鼓多方准备,从头说起,费时费力,可能还需要诸多的辅助设备。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主张不妨适当的使用一点媒介语。学过外语的人都知道,任何两种语言之间都不可能存在完全一致的对等现象,因此学生如果使用不当,会造成“负迁移”现象,但是在很多情况下如果使用得当,教师有足够的语言能力、把控能力,还是利大于弊的。比如说在介绍汉语的所有格“我的”、“你的”、“他的”之时,这个的字如何让学生理解,如果不借助媒介语,往往会给一些没有经验的老师造成一个很大的难题。有经验的老师固然可以利用手势、动作很好地将这个问题解决,但如果再加上英语的my、your、his适当明确一下也未尝不可。可见,在对外汉语教学的过程中,适当地使用媒介语是有一定的作用的,特别是在国外从事外语教学的特定情况下。但是要想让媒介语使用得精彩,帮助老师让汉语课堂加分而不是减分,这就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笔者认为,教师在使用媒介语时应该特别注意以下几点:1.要掌握好使用媒介语的时机。万不可时时使用媒介语,也不可每句必使用媒介语进行翻译,这样就落入了俗套,不仅浪费了宝贵的课堂时间于学生的学习不利,而且助其养成了一定要依赖媒介语的坏习惯。常此以往,有百弊而无一利。那么,什么时候使用媒介语合适呢?例如,在对零起点学生进行第一次教学之前,适当使用一点媒介语进行介绍,既可以舒缓学生的紧张情绪,又可以给学生树立一个高素质教师的良好形象,有利于教师威信的建立。又如,在学生遇到难以理解的内容,教师通过图画、体态、手势语言以及上下文进行了充分的启发,学生已经基本理解,正确答案呼之欲出的时候,可以画龙点睛,或者学生用媒介语说出正确的理解之后可以给予即时充分的肯定。又如,当课堂气氛比较沉闷的时候,巧妙使用一点媒介语可以起到调节气氛的作用。再如当课堂教学推动不顺利的时候,适当地使用一点媒介语,也可以起到穿针引线的作用,当然,优秀的对外汉语教师是很少会把自己逼到推动不下去的尴尬情形之下的。2.要掌握好使用媒介语的度。如果允许使用媒介语,一些老师很可能用媒介语与学生大谈特谈,一节课下来,看似热热闹闹,其实学生没有得到什么锻炼,教师的口语水平倒是提高不少。如果说这种授课方式在专门的文化课或者讲座中尚可一用的话,在汉语技能的训练课中实为大忌。“普林斯顿北京暑期中文培训班”的负责人认为恰当地使用媒介语确实可以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但是鉴于国内目前大多数汉语教师的外语能力不能很好地把握这个度,于是干脆采取“一刀切”的办法,完全禁绝教师使用媒介语。但事实上,随着年轻教师的不断成长,汉语教师的外语能力也越来越高,适当地进行引导,帮助其反复地进行揣摩,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之后,相信优秀的对外汉语教师是会逐步掌握这个度的,而且会越来越纯熟。因噎废食的做法短期内固然有效地预防了一些问题的产生,但是从长期来看,不利于学科的发展。3.要对媒介语与目的语两种语言的差别熟稔于胸。如前所述,媒介语使用不当,很可能会造成学生的“负迁移”,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教师一定要对两种语言都精心研究。例如很多教材与工具书上将“
本文标题:浅谈对外汉语教学中媒介语的运用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14769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