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孕产妇健康管理服务工作方案通江县妇幼保健院何海燕一、工作目标•全县孕产妇保健管理率≥95%。•其中:孕产妇建册(卡)率≥95%,早孕建册(卡)≥85%;•孕妇产前健康管理率(孕期接受5次及以上管理)≥95%,高危管理率100%;•产后访视率≥95%;•住院分娩率≥96%;•产后42天健康检查率≥95%;•孕产妇健康管理质量合格率≥95%;•孕产妇服务满意率≥85%。二、服务内容•根据“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要求,孕产妇基本保健服务实行免费。免费服务内容包括:孕期产前检查5次、产后访视2次、产后42天健康检查,实验室检查项目:血常规、尿常规、阴道分泌物检查、乙肝检测(阳性者免费检测两对半)、梅毒检测、艾滋病检测、肝功能、肾功能、血型(实验室检查项目在整个孕期免费一次,增加的检查次数及超声心电检查自费)。住院分娩按“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补助项目”实施。暂无条件开展的乡卫生院转介孕妇到有条件开展的中心乡卫生院进行孕产期保健服务。•第一次:孕12周前,由孕妇居住地的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孕妇建立《孕产妇保健手册》,并进行第1次产前随访。•第二次:孕16~20周检查,对孕妇的健康状况和胎儿的生长发育情况进行评估和指导,以及产前筛查知情选择与转介。•第三次:孕21~24周,对孕妇的健康状况和胎儿的生长发育情况进行评估和指导、彩色超声产科常规检查、以及产前诊断知情选择与转介。•第四次:孕28~36周,督促孕妇到有助产资质的医疗保健机构进行1次随访,监测胎儿宫内发育情况。•第五次:孕37~40周,督促孕产妇到准备分娩的医疗保健机构进行1次随访。•产后访视: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在收到分娩医院转来的产妇分娩信息后,应于3~7天内到产妇家中进行产后访视,进行产褥期健康管理,加强母乳喂养和新生儿护理指导,同时进行新生儿访视。•1、时间地点:•(1)时间:收到产妇分娩信息后3~7天内。•(2)地点:产妇休养地。•注意:根据省级在我县关于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考核后,指导应将新生儿家庭访视记录(2次)设置在“儿童保健手册”内容中。•产后42天健康检查。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正常产妇做产后健康检查,异常产妇到原分娩医疗保健机构检查。•1、时间:产后42天~56天。•2、形式及内容:明确职责,分工协作•村卫生站、社区卫生服务站负责收集、上报辖区内妇幼卫生信息及健康教育工作,发现孕妇并督促其到乡卫生院进行保健服务,负责正常产妇的产后访视工作,做好各种服务记录。•乡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负责辖区内孕产妇健康管理服务工作,做好各种服务信息的记录、登记上报工作。•中心乡卫生院负责辖区内及片区内孕产妇健康服务的管理与业务指导,在提供常规服务的同时,接受辖区内乡级高危孕产妇转诊治疗,并将其诊疗结果及时反馈原转诊机构并协助追访,同时做好各种服务信息的记录、登记上报工作。•县妇幼保健院负责全县人员培训、技术指导、信息管理、协助卫生局制定辖区管理方案和绩效考核;承担北街社区孕产妇健康管理服务;在提供常规服务的同时,接受基层高危孕产妇、危重新生儿的转诊治疗,并将其诊疗结果及时反馈至原转诊机构并协助追访;做好各种服务信息的记录、登记上报工作。•县人民医院妇产科承担全县产科急救中心工作,协助县妇幼保健院完成业务指导和培训工作;在提供常规服务的同时,接受基层高危孕产妇、危重儿童的转诊治疗,并将其诊疗结果及时反馈至原转诊机构并协助追访;做好各种服务信息的记录、登记上报工作。•县中医院妇产科负责所辖社区孕产妇健康管理服务;指导全县运用中医药方法,开展孕期、产褥期、哺乳期保健服务;协助县妇幼保健院完成业务指导和培训工作;做好各种服务信息的记录、登记上报工作。强化信息,及时报送•承担孕产妇健康管理服务的各医疗保健机构要做好信息的收集、上报、管理等工作。逐步实行妇幼保健信息计算机网络化管理。各级医疗保健机构的孕产妇健康管理服务工作实行信息月(季)报制;县妇幼保健院定期汇总上报市、省妇幼保健院,并分析、反馈相关信息,充分利用信息指导孕产妇健康管理服务工作。加强监督,落实考核•《孕产妇健康管理服务规范》作为对乡级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绩效考核的依据。县乡分级定期进行督导检查,每年都不得少于4次,考核结果作为评优和经费拨付的依据。考核的内容包括:实施方案和计划的落实、组织管理、人员培训、经费使用,以及服务数量、服务质量、服务效果、孕产妇满意度、信息质量等;考核评价指标有:《孕产妇保健手册》建册率及早孕建册率、产前健康管理率、高危孕产妇管理率、住院分娩率、产后访视率、产后42天健康检查率、孕产妇满意度、各种资料的质量等。
本文标题:孕产期保健课件分析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14935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