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信息化管理 > 中国法制史形考任务七、八答案
中国法制史形考任务七、八答案一.填空题(每小题5分,共25分)1.魏律改具律为刑名,并冠于律首。2.正式规定维护封建统治阶级特权的“八议”条款是《魏律》3.在晋律里,将以夺爵、除名、免官来抵罪的制度称为杂抵罪。4.北齐律的篇目为十二篇。5.北齐律确定了“重罪十条”,为后世的“十恶”提供了范例。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25分)1.“八议”最早规定在(A)A.魏律B.晋律C.北齐律D.北魏律2.开始区分律和令的是(A)A.晋律B.齐律C.魏律D.蜀律3.以下确定封建制法典十二篇体例的是(C)A.魏律B.晋律C.北齐律D.北魏律4.北周的中央审判机关叫做(D)A.廷尉B.大理寺C.大理院D.秋官大司寇5.中国古代设置“登闻鼓”始于(B)A.曹魏B.西晋C.北魏D.随三.多项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25分)1.魏律对两汉相沿的旧律法进行了改革,主要措施有(ABC)A.篇条由九章增加到十六章B.改具律为刑名,冠于律首C.正式规定了“八议”条款D.规定了“重罪十条”2.为晋律作注释的有(BC)A.羊祜B.杜预C.张裴D.裴楷3.晋律较魏律的重大发展是(ABCD)A.严格区别律令的界限B.法律概念进一步规范化C.“礼律并重”,如第一次将“服制”列入律典D.规定了保护地主阶级特权的法律,如专门规定了“杂抵罪”4.北齐律在魏律、晋律基础上又有所发展,主要体现在(ABC)A.定律十二篇B.确定了“重罪十条”C.确定了死、流、徒、鞭、杖五刑D.确定了“八议”5.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立法有了重大的发展,主要表现在(ABCD)A.“八议”入律B."官当"入律C.确立了“重罪十条”D.确立了“封建制五刑”四.简答题(共25分)1.试述“八议”。所谓“八议”,即“议亲”(皇帝宗室亲戚)、“议故”(皇帝故旧)、“议贤”(有封建德行的人)、“议能”(有才干的人)、“议功”(对封建国家有大功勋者)、“议贵”(大官僚贵族)、“议勤”(为封建国家服务卓著勤劳的人)、“议宾”(前朝的统治者及其后代)。这八类人犯罪,依法享有免刑或减刑的特权。这种制度使得贵族官僚地主更全面地获得了凌驾于法律之上的特权,加深了广大人民的苦难。罪疑从赦:即对于定罪有一定根据,不定罪也有一定理由的案件,从轻处罚或赦免的原则。这一原则在西周以前已产生,周朝使疑罪从轻从赦原则定型化。2.试述“重罪十条”。“重罪十条”即后世封建法典之“十恶”,始于北齐律。它是将危及封建国家根本利益的十条最严重的罪名,集中置于律首,以强调这十种犯罪是打击的主要对象。北齐律规定的重罪十条分别是:反逆、大逆、叛、降、恶逆、不道、不敬、不孝、不义、内乱。犯这十种罪,不在八议的论赎范围之内。隋唐直至明清封建法典所规定的“十恶”,就是在此基础上稍加损益而成的。北齐律所规定的重罪十条包罗了封建宗法制度的各个方面,进一步把礼法结合起来,使法律更好地维护君主至高无上的权利和封建统治的秩序。3.官当。北魏和南陈的法律创立了“官当”制度,即允许以官品或爵位抵罪。北魏律规定: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每等爵位可抵三年徒刑。南陈律规定了可以用官位折抵不同期限的徒刑。这种官当制度,进一步赋予封建官僚以法律特权,使其可以逃脱法律制裁。4.北齐律。南北朝时期北齐的法典,共12篇,949条,篇目依次为名例、禁卫、婚户、擅兴、违制、诈伪、斗讼、贼盗、捕断、毁损、厩牧、杂律。它沿用了前代法律中的“八议”,新列了“重罪十条”,以“科条简要”而著称,是南北朝后期一部具有代表性的法典,对以后的隋唐律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中国法制史形考任务八答案一.填空题(每小题5分,共25分)1.《开皇律》确定了封建制五刑,即死、流、徒、扙、笞。2.将北齐律的“重罪十条”发展为“十恶”大罪的法典是《开皇律》。3.唐初立法指导思想礼刑并用,法令简约,宽仁慎罚。4.《水徽律疏》云:“德礼为政教之本,刑罚为政教之用,犹昏晓秋相须而成也”。5.唐高祖武德四年,政局趋于稳定,根据唐初的社会情况,制定自己的法典,于武德七年完成,称为《武德律》。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25分)1.最早规定封建制五刑的法典是(B)A.《大业律》B.《开皇律》C.《九章律》D.《贞观律》2.唐宣宗时期,将刑律分类为门,附以有关的令、格、式、编成(B)A.《大唐六典》B.《大中刑律统类》C.《武德律》D.《贞观律》3.唐律关于户籍、赋役、土地、婚姻方面的内容规定(C)律。A.《卫禁》B.《职制》C.《户婚》D.《斗讼》4.最早确立“十恶”罪名的封建法典是(D)A.《唐六典》B.《北周律》C.《大业律》D.《开皇律》5.在唐朝遇重大案件,常由大理寺聊会同刑尚书、御史中丞共同审理,叫做(B)A.三司使B.三司推誓C.小三法司会审D.大三法司会审三.多项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25分)1.唐朝从积极放慢规定行为准则的法律形式有(BCD)A.律B.令C.格D.式2.唐朝中央司法机关包括(ABD)A.大理寺B.刑部C.督察员D.御史台3.唐律规定承审如与当事人有(BCD)关系者,须回避。A.借贷B.亲属C.师生D.仇隙4.唐朝财政立法主要有(BC)A.一条鞭法B.两税法C.租庸调法D.重法地法5.唐朝监察机关御史下设(ABC)A.台院B.殷院C.察院D.审刑院四.简答题(共25分)1.《开皇律》的主要内容及历史意义。隋文帝时期制定颁行,共12篇500条。其以北齐律为蓝本,更定刑名为笞、杖、徒、流、死五刑,废除前代车裂等酷刑;规定八议之制,以维护贵族官僚地主的特权;将北齐律的重罪十条发展为十恶大罪,加强对危害封建统治秩序行为的镇压。《开皇律》上承汉律的源流,下开唐律的先河,在中国法制史上占有重要地位。2.唐朝的法律形式。有律、令、格、式四种。律是刑事法规,相当于近代的刑法典;令是关于国家体制和基本制度的法规;格是国家机关各部门在日常工作中据以办事的行政法规;式是国家机关的公文程式。律、令、格、式,互为配合,互相补充,构成了唐王朝完备的法律体系。3.《唐六典》的简要情况。唐玄宗开元年间制定,内容涉及国家机关职掌和活动的各个方面,是中国封建时代最早的一部综合性行政法典。是中国封建法制趋于完备的标志之一。4.《唐律疏议》的简要情况。唐高宗永徽年间,以《贞观律》为基础编纂出《永徽律》,十二篇,500条。此后又对500条律文逐条逐句进行注释,并附在律文之后,称作疏议。律与疏具有同等法律效力,合称《永徽律疏》,是唐代法典的代表作。后人又称之为《唐律疏议》。5.十恶制度。以隋唐为代表的封建法律所规定的十种最严重的犯罪总称。犯十恶者要受到严厉处罚,为常赦所不原,并不得享有议、请、减等优待办法。一曰谋反,就是以各种手段反对以专制君主为代表的封建国家统治的行为。二曰谋大逆,就是预谋毁坏宗庙山陵及宫阙的行为。三曰谋叛,主要指本朝官吏叛国投敌或以所据地方投降敌国的行为。四曰恶逆,指殴打和杀害尊亲属。五曰不道,指杀一家非死罪三人及支解人,造畜蛊毒、厌魅。六曰大不敬,凡对皇帝的人身、尊严有所侵犯的行为,都可以构成此罪。七曰不孝,凡告发、诅咒、斥骂祖父母、父母者,别籍异财,供养有缺的行为等,都构成不孝罪。八曰不睦,即亲族间互相侵犯的行为。九曰不义,就是卑下侵犯非血缘尊长的行为。十曰内乱,即家族内部犯奸的行为。6.唐律的刑法原则。(1)划分公罪、私罪。对官吏犯私罪的处刑,重于公罪。(2)自首减免刑罚。(3)共犯区别首从。共犯以造意为首,亦即以主谋为首犯,处重刑;随从者减一等。(4)二罪以上俱发,以重者论。对于一人同时犯有二种以上罪行所处的刑罚,根据其中的重罪论处。(5)累犯加重。(6)同居相隐。唐律发展了汉律关于亲亲得相首匿的原则,容隐范围扩大到奴婢为主人隐,但谋反、谋叛、谋大逆者不用此律。(7)比况类推。诸断罪无正条,其应出罪者,则举重以明轻;其应入罪者,则举轻以明重。(8)老小废疾减免刑罚。(9)涉外案件的处理原则,即同属一个国家的外国人,自相侵犯时,根据该国的法律来处理;如果中国人与外国人或两个不同国籍的外国人互相侵犯时,则按唐朝的法律处理。(10)同罪异罚。唐律把社会成员分为贵族官僚、平民、贱民三个等级,并规定了相应的法律地位。他们之间若发生侵犯,则实行同罪异罚。7.唐朝的经济立法。(1)土地立法--均田令。武德年间颁布。规定:丁男和18岁以上中男受田100亩,其中80亩为口分田,20亩为永业田;永业田归私人所有,可以继承和在一定条件下买卖。口分田则归国家所有,不准买卖,身死后由国家收回。(2)财政立法租庸调法。武德年间颁布。规定:租--每丁每年向国家缴纳栗二石;庸--每丁岁役20日,若不役则收其庸;调--每丁岁纳绢2丈、棉3两等。两税法。建元年间颁行。第一,中央根据财政支出定出总税额,各地依照中央分配的数目向当地人户征收;第二,土著户和客居户都编入现居州县的户籍,依照丁壮和财产(包括土地和杂资财)的多少定户等;第三,两税分夏秋两次征收;第四,租庸调和一切杂徭、杂税全都取消,惟丁额不废;第五,两税依户等纳钱,依田亩纳栗;第六,没有固定住所的商人,所在州县依照其收入征收三分之一的税。(3)工商立法--唐律对手工业的主要产品布帛的规格作了统一的规定。为了保证手工业产品的质量,还规定了责任制。唐王朝为管理商业,专门设置了主管市场的官吏--市司。商业所使用的度量衡器(斛、斗、秤、度),每年八月由官府平校并印署,然后听用。8.唐朝的民事立法。唐律关于物权的规定:首先,唐律严格保护所有人对物的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之权,严格禁止他人侵犯。其次,唐律还规定了物权取得的条件。唐律关于债权的规定:首先,唐律规定了买卖、借贷、赁庸、寄托等债的关系。其次,唐律规定了债务担保的规范。其基本精神是,债务人原则上负给付的责任,先以财产负责、次以人身折酬;若违契不偿,债主可以牵掣,告官者官府强制履行。9.唐律的主要特点及历史地位。唐律的主要特点:(1)规范详备、科条简要。(2)中典治国、用刑持平。(3)诸法合体、以刑为主。(4)依礼制刑、礼法合一。唐律的历史地位:(1)唐律是一部完备的具有代表性的封建法典,在漫长的封建法制发展史中,处于承先启后的重要历史地位。(2)唐律对亚洲许多国家的封建立法也有重要的示范作用。(上述要点需展开)10.唐朝的司法机关。(1)中央司法机关为大理寺、刑部、御史台。大理寺是中央最高审判机关,负责审理中央百官犯罪与京师徒以上案件,以及地方移送的死刑疑案。刑部为中央司法行政机关,负责审核大理寺及州县审判的案件,发现可疑,徒、流以下案件驳令原审机关重审或迳行复判,死刑案则移交大理寺重审。御史台为中央最高监察机关,负责监督大理寺和刑部的司法活动,也参与某些案件的审判。(2)地方司法机关仍由行政长官兼理,直接管理诉讼的属吏州一级有司法参军,县设司法佐史等。11.唐朝的监察制度。唐朝的监察机关是御史台,以御史大夫为最高长官,御史中丞二人为辅佐。其下设台院、殿院、察院。台院和殿院的御史主要纠察中央及京城的各级官吏;察院御史则巡察州县,纠察地方官吏的违法失职行为。御史台的主要任务是监督国家各级官吏是否遵守法律,以整顿吏治、提高国家机关的效能。
本文标题:中国法制史形考任务七、八答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15032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