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广告经营 > 现代课程理论的主要流派
现代课程理论的主要流派孙雅静、赵皆喜、汪瑜敏、朱丽彬、邱菁、马春华课程定义课程是与某种形式的专门教育活动相联系的,在教育活动中处于基础和核心地位。由于研究者的出发点和研究角度的不同,课程概念至今没有达成能够得到人们公认的结果。课程理论课程理论的各家各派,主要就是对这些问题的看法存在分歧。学校应该教什么?为什么教?怎样选择教材?怎样安排与组织教材?……主要研究课程理论流派翻阅既有的课程文献,发现课程专家们对课程理论流派的观点各有侧重,有的侧重于课程哲学的角度,有的则就课程研究领域内部作出划分,有的则持折中的观点。课程理论流派我们就选择对学校实际有影响的国外主要流派,从横的方面,即从各派对制约学校课程三大因素的侧重点不同来讲,这样我们可讲三大流派:知识中心课程论、儿童中心课程论、社会中心课程论。课程理论的主要流派一、知识中心课程论儿童中心课程论二、社会中心课程论三、知识中心课程论自古以来,教育就是传递人类知识的工具,学校就是传授这些知识的场所,学校课程就是由这些知识经过选择和组织而成的知识体系。中国古代的六艺,希腊古代的三艺、四艺,都是年长一代要传递给年轻一代的各种知识,这里的知识是一种广义的理解。知识中心课程论学校课程的编订从来就是以知识为中心的。“知识中心课程论”的出现是因为有了“儿童中心论”,相对而言,以知识的内在逻辑和系统来考虑课程编订的,就被称作教材中心论,或学科中心论,亦即知识中心论。知识中心论的生命力很强,不仅因为它有悠久的传统,而且它最有利于实现教育目标。A.人文主义课程论B.泛智主义课程论C.感觉主义课程论D.主知主义课程论E.要素主义课程论F.结构主义课程论现代课程理论的主要流派人文主义是跟欧洲中世纪维护封建统治的神本主义是对立的,是反对封建主义的新兴资产阶级思潮,尤为注重人文学科的教学。人文主义运动十四世纪下半叶在意大利兴起,是同文艺复兴相一致的。A.人文主义课程论人文主义课程论的进步•重视拉丁文、希腊文及古典文学的学习,把古典语文的教学置于中心位置,强调了学生自觉的理解和自动的创造。•扩大了智育学科的范围,让学生学习算术、代数、几何、天文学······•课程还包括体育,注重身体的锻炼。让学生练习骑马、角力、击剑、射箭、游泳······•否定了体罚和严酷的纪律人文主义课程论的衰落人文主义课程论仍然保留有浓厚的宗教色彩,这是时代的标志。大多数一般学校的人文主义课程的狭隘性很明显,师生的主要精力都用在古典语文的教学上,而真正胜任古典语文教学的教师不多,以致学生缺乏使用本国语文的能力。这种偏重人文学科的缺点不断暴露出来,人文主义课程论也逐渐走向衰落。现代课程理论的主要流派泛智主义是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在1651年写的《泛智学校》一书中提出的教育思想,反映了新兴资产阶级反对封建愚民政策,争取教育权利、适应生产生活的需要,扩大知识范围的要求。B.泛智主义课程论“把一切知识教给一切人”夸美纽斯设计的百科全书式的课程,至今还有它的现实意义。他对课程设置主张循序渐进,对教材排列主张圆周式(螺旋式)的组织,对各科课程教材主张互相联系。由于时代和阶级的局限,夸美纽斯不了解教育与自然的本质区别,论述中有牵强附会、机械类比之处,对儿童心理认识也是肤浅的,粗糙的。现代课程理论的主要流派感觉主义是强调感觉是知识的唯一源泉的哲学学说。C.感觉主义课程论人只有服从自然,即遵循自然规律,才能认识自然,支配自然。英·培根英·洛克承认事物是客观存在,人类的知识来源于感觉,是后天获得的。感觉主义课程论评价•感觉主义给学校课程带来比较根本的改革,以前课程中的大多数知识都属于语言文字,现在却要通过感官来研究自然了。•针对当时教育只重视死记硬背,忽视发展智力的弊端,提出教学中提高人的能力较之获得知识更为重要•感觉主义的课程论为自然科学进入学校课程开辟了道路现代课程理论的主要流派产生于19世纪以赫尔巴特为代表的主知主义课程论,其目的是为了维护贵族资产阶级的统治的。虽然是保守的,但是对许多国家的教育产生过很大的影响。D.主知主义的课程论主知主义又称主知论,是以知识作用为本位的学说的总称。如伦理学中的主知主义强调知识在形成人的道德行为中的重要性。赫尔巴特的主知主义是从心理学方面立论的,他认为在知、情、意中,知识主要的,情和意的存在和表现都要依靠知。评价•赫尔巴特重视学校教育,重视学校提供的系统的知识等等,这些都对各国教育的科学发展起着积极作用。•但是他既重视把当时已经发展起来的自然科学列入课程,同时又强调宗教教育的作用,同他的主知主义思想岂不发生了矛盾,反映了赫尔巴特思想的保守一面。E.要素主义课程论(一)背景二、三十年代美国发生空前的经济危机,儿童获得社会生活必需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得不到保证,基础教育的任务无法完成。针对这种情况,要素主义(Essentialism)提出加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教学要求。(二)代表人物——美·巴格莱《要素主义者促进美国教育的纲领》《教育与新人》•“有效的民主要求文化上的共同性。在教育上这意味着要使每一代拥有足以代表人类遗产最宝贵的要素的各种观念、意义、谅解和理想的共同核心”•“教师是精神(与物质相比较而言)遗产信赖的继承人,每一代人都接受并吸收了精神遗产才使人类不断向更高级水平进步”(三)主要观点课程目的课程内容课程组织形式心智训练道德训练社会进步民主理想文化要素最有价值原则各门学科固有的逻辑顺序组织课程提供分化的、有组织的经验逻辑组织把人类社会文化、种族遗产中的精华作为课程传递给下一代(四)评价+要素主义课程论的提出,巩固了学科课程的地位,遵循“文化知识最有价值原则”选择课程内容,尊重了知识本身的内在规律。—究竟哪些内容是人类文化遗产中的“要素”,以及如何进行选择和确认这些“要素”,巴格莱及其他要素主义者都没能提出具体标准和可操作的方法。F.结构主义课程论(一)背景1957年,苏联的人造地球卫星首先上天,美国朝野一片哗然,惊呼美国科学技术落后了。于是在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的支持下,陆续成立了若干课程改革组织,掀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课程改革运动。1959年9月,美国科学院召集35位科学家、教育家和学者在科德角的伍兹霍尔召开了中小学自然科学教改会议,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担任大会主席,会议结束时做了题为《教育过程》的报告,报告里提出了他的结构主义课程论的思想。(二)布鲁纳的结构课程论重视学科结构的重要性提倡螺旋式课程倡导发现学习教授学科结构的理由1.懂得基本原理可以使得学科更容易理解。2.掌握学科的基本结构可以将相关的事情重新构思、回忆起来,即有助于记忆。3.领会基本的原理和概念,是通向适当的“训练迁移”的大道。把一件事情作为更普遍的事情的特例去理解。4.在教材中强调结构和原理,可以弥补早期教材陈旧或落后带来的缺陷。螺旋式课程知识中心论的优点(一)便于按照教育目标的要求来确定课程内容(二)便于让学生掌握“双基”,即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三)便于掌握人类文化遗产的精华(四)便于传授系统的文化科学知识。知识中心论的缺点(一)忽视儿童的学习兴趣和需要(二)不容易适合学习者的年龄特征(三)理论脱离实际,不能学以致用儿童中心课程论儿童中心论把适应儿童身心发展这条教育规律的要求推向极端,主张课程、教材和教学都要以儿童为中心,要围绕儿童来运转。这里,我们就以杜威为代表,看看他的实用主义课程论。实用主义课程论•课程的设置要顺应自然的倾向,而不能压抑和违反这些倾向。•儿童与课程构成一个单一过程的两极:儿童是起点,课程是终点。只要把课程引入儿童生活,让儿童直接去体验,就能把两点联系起来,使儿童从起点走向终点。•“从做中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要纳入各种活动中区实用主义课程论的弊端•杜威的课程论忽视了人类文化遗产的传递,忽视了系统的科学基础知识的教学,不利于学校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把整个教学过程完全建立在学生带有盲目摸索的“做”的基础上,不符合教与学的规律。•对学生直接经验的“组织”,使其成为系统的知识是杜威一直没有解决好的难题社会中心课程论社会对教育的要求,体现在不同时代、不同社会、不同国家或地区的教育目标上。我们说,课程要受社会制约,社会是制约课程的三大因素之一,就是指它不能离开教育目标的要求。知识中心课程,许多都是从教育目标出发编订的,从制约学校课程的因素来分析,社会中心论同知识中心论有密不可分的关系。1929年秋开始,欧美诸国相继卷入一场空前的世界性经济危机,国家经济开始走上萧条,个人目的与社会目的之间的矛盾重新显现。怎样才能建立一个没有经济危机的民主主义制度?学校的社会作用究竟是什么?这一类问题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焦点问题。(一)背景(二)代表人物——布拉梅尔德布拉梅尔德是为改造主义带来新貌的主要人物,他于20世纪50年代出版了一系列著作,如《教育的目的和手段:世纪中的估价》《走向改造的教育哲学》《来临时代的教育》等。在这些著作中,布拉梅尔德主张教育不仅仅应该帮助个人适应社会,更重要的是使他们参与社会。(三)主要观点课程目的课程内容课程组织形式培养学生批判精神和改造社会现实的技能以社会问题为中心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提出假设检验假设作出结论问题解决的过程“社会一致”当前课程理论的流派很多,因为每一派哲学家都有它的教育思想,也就是它的课程理论。我们应当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来观察、分析和研究课程理论。有些学者研究课程理论,并不局限于一隅,而致力于探寻课程编订的共同规律,如美国的泰勒教授提出的基本原理。感悟·启示泰勒原理达到什么教育目标提供哪些教育经验能实现目标怎样有效地组织这些教育经验怎样才能确定目标得到实现谢谢!
本文标题:现代课程理论的主要流派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15122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