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金融/证券 > 金融资料 > 现代货币金融学说作业
第一单元综合练习题(第1——3章)一、名词解释1、信用媒介论:信用媒介论认为,银行的功能,在于为信用提供媒介,银行必须在先接受存款的基础上,才能进行放款。因此,银行的负债业务优先于资产业务并且前者决定着后者。银行通过充当信用媒介,起到转移和再分配社会现实资本、提高资本效益的作用。2、信用创造论:信用创造论认为,银行的功能,在于为社会创造信用,银行能超过其所接受的存款进行放款,且能用放款的办法创造存款。所以,银行的资产业务优先于负债业务并前者决定后者。银行通过信用的创造,能为社会创造出新的资本就推动国民经济的发展。3、有效需求:商品的总供给价格和总需求价格达到均衡时的总需求,而总供给价格就是全体资本家雇佣一定数量的工人时所需要的最低限度的预期总收入,它等于正常利润与生产成本之和;总需求价格是指全体资本家提供一定就业量时,预期社会上购买他们产品所愿意支付的总价格。4、边际消费倾向递减:一般说来,随着收入的增加,消费的增加往往赶不上收入的增加,呈现出“边际消费倾向递减”的规律。5、资本边际效率:是指增加一笔投资所预期可得到的利润率。6、流动偏好:是指人们愿意用货币形式保持自己的收入或财富这样一种心理因素。7、计算货币:是指一种观念上的货币,是货币的基本概念。它表现为一种计算单位,这种计算单位用符号或称号来表示。经济生活中的债务和一般购买力就是通过这种计算单位的符号来表现。8、管理货币:是指由国家控制其发行条件的货币,或者准许这种货币兑现为商品货币,或者采取其它方法使其与某种客观标准相联系,以保持一定的价值。9、流动性陷阱:当利率降至一定的低水平时,因利息收入太低,致使几乎每个人都宁愿持有现金,而不愿持有债务票据。此时金融当局对利率无法控制。一旦发生这种情况,货币需求就脱离了利率的递减函数这一轨迹,流动偏好的绝对性使货币需求变得无限大,失去了利率弹性,此时就陷入了流动性陷阱。10、交易动机:是指人们为了应付日常的商品交易而需要持有货币的动机。11、投机动机:是指人们根据对市场利率变化的预测,需要持有货币以便满足从中投机获利的动机。12、半通货膨胀:在达到充分就业分界点之前,货币数量增加不具有十足的通货膨胀性,而是一方面增加就业量和产量,另一方面也使物价逐渐上涨,但其幅度小于货币量的增加,这种情况凯恩斯称之为半通货膨胀。13、社会政策:由新剑桥学派提出,是一种改造国民收入分配结构使之合理化和均等化的政策,用以治理通货膨胀。14、萨伊定律:萨伊认为货币本身没有价值,其价值只在于能用以购买商品,所以卖出商品得到货币不应该长期保存而是用以购买他物,因此,供给会自动创造需求。15、自然利率:借贷资本之需求于储蓄的供给恰恰相一致时的利率,从而大致相当于新形成的资本之预期收益率的利率。16、现金余额:人们用通货形态保持的实物价值称为实物余额,与保持的实物价值相应的通货数额叫现金余额。17、消费倾向:是指消费在收入中所占的比例,它决定消费需求。18、货币需求:特定时期公众能够而且愿意持有的货币量。19、预防动机:是指人们为了应付不测之需而持有货币的动机。20、投机动机:是指人们根据对市场利率变化的预测,需要持有货币以便满足从中获利的动机。二、单选题1、A2、B3、B4、A5、D6、C7、A8、B9、C10、C11、B12、C13、A14、B15、A16、D17、A18、A19、C20、D21、B22、C23、B24、D25、C26、B27、D28、A29、C30、A31、C32、B33、C34、C35、C36、D37、C38、B39、A40、D三、多选题1、ABCDE2、ABDE3、CD4、DE5、ACD6、BD7、BE8、ABCDE9、ABE10、CD11、CDE12、ABCDE13、AC14、AB15、BE16、ACE17、AC18、ACE19、BDE20、ABC21、CD22、ADE23、BC24、ABCDE25、ADE26、BCDE27、ABCDE28、ACDE29、ACDE30、AE31、ABD32、ADE33、BDE34、ABCD35、ABCDE36、CD37、AB38、CD39、BC40、BCD四、判断并改错1、√2、√3、×正确的应是:凯恩斯就业理论的逻辑起点是有效需求原理。4、×正确的应是:凯恩斯否认了通过利率的自动调节必然使储蓄全部转为投资的理论。5、×正确的应是:凯恩斯认为货币的职能不仅限于交换媒介,还包括储藏财富。6、×正确的应是:凯恩斯认为货币具有周转灵活性且保藏费用低的特征。7、√8、√9、×正确的应是:凯恩斯认为凡是预计未来利率下降的人都会抛出货币买进债券。10、×正确的应是:凯恩斯认为货币的预防动机受心理因素影响很小。11、√12、√13、×正确的应是:凯恩斯认为利息是不贮钱的报酬。14、√15、√16、√17、×正确的应是:凯恩斯认为如果每个人增加储蓄,则全社会财富减少。18、×正确的应是:凯恩斯认为只有在充分就业的情况下物价才与货币数量同比例增加。19、√20、√21、√22、√23、×正确的应是:银行货币中表现为国家负债的部分,当被国家规定为法定支付手段时就成为代表性货币。24、√25、√26、√27、×正确的应是:文特劳布认为权力性货币需求不形成独立的货币流通范围。28、×正确的应是:新剑桥学派认为出售固定资产的收入是过去储蓄的转化。29、√30、×正确的应是:按资金借贷论的观点,市场利率与实物市场和货币市场均衡时的利率并不一定相等。31、√32、√33、√34、√35、×正确的应是:新剑桥学派认为通货膨胀不利于生产和投资。36、√37、×正确的应是:新剑桥学派认为只要汇率的调整没有及时跟上通货膨胀的步伐,通货膨胀就将打击出口。38、√39、×正确的应是:新剑桥学派反对用紧缩货币、压低就业的办法来制止通货膨胀。40、×正确的应是:新剑桥学派认为在实施社会政策的手段上,财政手段要比金融手段更有效。五、简答题1、①货币的生产弹性等于零。②货币的替换弹性近似于零,或几乎等于零。③货币具有周转灵活性且保藏费用低的特点。2、①人们对生产的需求,可能绝大部分都集中于货币。②当货币需求上升时,无法用多投入劳动力的办法来扩大货币的生产。③其它商品无法取代货币。综合三种情况的结果是:人们具有旺盛的货币需求。3、①货币需求难以预测。②货币主要充当贮藏财富的手段。③对利率极为敏感。④是现行利率的递减函数。4、①当投资不依赖于收入时,储蓄对国民收入的影响不大。②当投资依赖于收入时,储蓄增加会减少国民收入。③在利率提高的情况下再增加储蓄,对投资和国民收入的收缩性影响是很大的。凯恩斯认为储蓄是否有利于主要取决于是否影响投资。5、①货币量变动后引起利率的变动。②利率变动后引起投资规模的变化。③投资规模变动后引起就业、产量和收入的变化。④就业、产量和收入变动后引起生产成本的变动。⑤生产成本的变动引起物价的变动。6、①产出流量动机。②货币—工资动机。③金融流量动机。④预防和投机动机。⑤还款和资本化融资动机。⑥弥补通货膨胀损失的动机。⑦政府需求扩张动机。7、商业性动机包括产出流量动机、货币—工资动机、金融流量动机:①这部分货币需求形成的货币流通是货币的商业性流通。②需求的主要决定因素是收入中的支出部分。③需求变动影响的主要是商品市场的价格。8、因为政府干预经济时需要一定的货币量所引起的货币需求称之为公共权力动机。①形成独立的货币流通范围。②主要取决于政府的经济政策。③对经济的影响及其波及是不固定的。9、不是单纯地通过变动货币供应量这一条渠道,主要有:①制定官方利率。②中央银行通过公开市场业务吞吐货币供应量。③中央银行通过变动国家债务的结构调控市场利率的结构。10、①利率不足以控制有效需求。②利率的调节作用并不能使物价保持稳定。③在开放经济条件下要受国际影响。11、①通过合理的税收制度来改变收入分配不均。②给予低收入家庭以适当的补助。③把政府所掌握的资源转为民用和服务部门。④提高失业者的文化技术水平。⑤制定逐步消灭赤字的财政政策和预定的实际工资增长率政策。⑥奖励出口,限制进口,增加贸易顺差。12、①形成金融性货币流通。②投机性货币需求的多少主要取决于人们对未来的预期,而这种预期直接影响其经济决策和行为。这部分主要影响利率。六、论述题1、凯恩斯主义的理论体系以解决就业问题为中心。①社会的就业量取决于有效需求,有效需求由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②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使得消费需求不足,资本边际效率递减规律和人们对货币的流动偏好引起投资需求不足,造成有效需求不足,形成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③解决失业和复兴经济的最好办法是政府干预经济,采取赤字财政政策和膨胀性货币政策来扩大政府开支,降低利率,从而刺激消费,增加投资,以提高有效需求,实现充分就业。2、货币供应是由中央银行控制的外生变量。①公开市场业务是变动货币供应量的主要办法。②变动货币供应量所产生的直接效果是利率的波动。3、货币总需求由交易需求、预防需求和货币投机需求三部分构成。①对于交易需求和预防需求来说,主要受经济发展状况和收入水平两个客观因素现实变化的影响。②投机需求受心理因素影响很大,主要受利率变动的影响。③货币需求存在流动性陷阱和无穷大的情况。4、①相同之处:利率对投资和储蓄存在影响。②不同之处:传统理论认为利率有自动调节储蓄与投资相等的作用。凯恩斯认为利率对储蓄与投资的作用不是直接的,只有一定的影响。5、①货币供应是由中央银行控制的外生变量。②货币量变动通过利率的变动进而引起物价的变动。③有失业存在时,就业量随货币数量作同比例变动;充分就业一经达到后,物价随货币数量作同比例变动。④在小于充分就业的常态中,采用膨胀性的货币政策,只会出现利多弊少的半通货膨胀,这样不会带来真正通货膨胀的恶果,而是能够刺激经济发展。6、①文特劳布的货币需求七动机。②凯恩斯的货币需求三动机。③联系:七动机是在三动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④区别:一是论述的角度不同;二是七动机提出了凯恩斯没有提出的政府货币需求动机。7、①货币供应不完全由中央银行自主决定。②中央银行对货币供应量的控制能力是有限的。③中央银行的控制能力在货币供应的增减方面分布是不均匀的。8、①利率的由借贷资金的供求决定,涉及货币市场和实物市场,既有存量也有流量。②贷资金的供应与需求。③利率的决定与变动。第二单元综合练习题(第4——6章)一、名词解释1、货币乘数:基础货币扩张或收缩的倍数。2、利率的风险结构:是指期限相同的债券或贷款在违约风险、流动性和所得税规定等因素作用下各不相同的利率间的关系。3、自然增长率:是将人口和技术进步等因素考虑在内的经济增长率,它反映的是持续的长期经济增长和社会所容许的最大经济增长率。4、保证增长率:又称均衡增长率,是在不考虑技术进步和人口变动的前提下,使企业家们感到满意的均衡增长率。5、现金储蓄:以持有现金余额的形式储蓄,这种储蓄形式得不到利息收益,但具有无风险、流动性高和资本价值稳定的特点。6、实物储蓄:以现金以外的方式进行储蓄,这种方式有收益也有风险。7、流动性抑制:如果借贷市场不完善和个人未来收入不确定,就会使人们的消费计划受到流动性抑制。表现在限制家庭借钱超前消费,其结果是推迟消费并增加了储蓄。8、菲力普斯曲线:描绘失业与通货膨胀之间此消彼长的替代关系的曲线。9、相机抉择:货币政策的诸多目标难以统筹兼顾时,需要对其进行主次排位,即根据经济形势来判断哪一个问题最为突出,最迫切需要解决,据此决定将哪个最终目标放在首位,其他目标只要在社会可接受的程度内就应该暂时服从于这个目标,这种选择就叫相机抉择。10、通货膨胀缺口:一旦总需求超出了由劳动力、资本及资源所构成的生产可能性边界时,总供给无法再增加,这就形成了总需求大于总供给的通货膨胀缺口,使物价上涨。11、现金漏损率:顾客在整个存款派生过程中所提取的现金总额与存款货币的比率。12、风险升水:由违约风险产生的利率差额叫风险升水,其含义是指人们为持有某种风险债券所需要获得的额外利息。13、流动性升水:由流动性风险产生的利率差额。14、自愿储蓄:人们当前想要或愿意进行的储蓄,
本文标题:现代货币金融学说作业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15122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