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1。作品要少而精。一般作品集要有大概五个设计项目,太多会令人看了都记不了,太少了会不够有力的反映你的能力。每个项目都应该反映你的设计意念(concept)。在制做作品集的时候一定要作一些出来。意念要鲜明,有个性,贯穿整个设计。例如,有一个设计,最好有一个主意念,在项目开始时简单阐述。然后在后来几页中的简短解释中再相互对应,以求突出主要意念。意念最好要具体些。例如单说要保持原城市风格,就会是太广。要具体说为什么要保持,保持什么等等。解说一般不宜太长。五六句左右就够了。可以每页有一两个不同的解说,点出重点。如果可以,最好可以设计项目之中可以对应。例如你的设计意念是要保持城市可持续发展(sustainable),最好项目中可以相互照应,但不要太过雷同。目的是作品集要要鲜明的设计意念主线,然后每个设计项目都相互照应这个设计意念,但又各自有侧重点。2。作品集要注意全面反映你的个方面的能力。作品集最好有各类的材料可以反映你个方面的认识。例如应该尽可能包括徒手速写(sketch),意念草图(conceptualdrawings),平面图,透视图,电脑模拟,人工/电脑渲染,结构细图(constructiondetails)等。不需要每一个项目都包括全部这些,但最好一本作品集中有齐这些,反映你各方面都有认识和均衡。3。了解学校流派。如果可能,最好可以按照你申请的每一间学校相对改改你的作品集,以适应各学校的流派。其实很多学校都有自己的设计流派,但他们不会在招生时说要这样的设计流派,所以你要自己去发掘。最好的方法是去各间要报学校的建筑系的网页看看。一般都有学生作品,看看登出来的学生作品,趋向那个设计流派,然后在设计你的作品集时就相对那个流派的特点来设计。还有,每间学校建筑系的网页本身的设计也可以反映其设计流派。再者,看看它们的课程安排(curriculum),知道他们注重什么。反正知己知彼,百战百胜。例如,哥仑比亚大学是最近几年努力想在电脑设计上做龙头,你去他们建筑系的网页看就很明显。网页本身的设计就反映了他们的设计流派,再看他们的学生作品,电脑的使用很明显地强调。所以在准备哥大的作品集的时候就适当地包括多一些电脑模拟和渲染,也适当谈谈你建筑和电脑设计等关系,那就很容易抓到评审者的注意力。说真的,评审者可能每本作品集只花上5到10分钟来看,要在这5到10分钟内脱颖而出就要迎合他们的口味。这不等于你要从头设计过你的所有项目,只要在做作品集的时候适当注意取舍就可以了。4。作品集要与personalstatement对应。如果可以的话,最好作品集的设计主线可以考虑带进personalstatement中,两者相互对应。例如,你的作品集是以城市可持续发展为主线,设计项目都由不同方面反映你的理念,那应该在personalstatement中再次概括阐述其重要性,使到你的整个申请都相互对应,加强影响。美国建筑学校最注重的是你的意念,所以一定要突出你的意念。5。作品集要广泛征求大家意见,特别时帮你写推荐信的导师。Berkeley很多教授要看了学生的作品集后才决定会不会为这位学生写推荐信。原因有二:一,他们要肯定这个学生值得推荐,不要他们这边赞这个学生,令一边这学生的作品就烂得一塌糊涂,这只会坏了教授们在自己同行中的公信力;二者,教授们要看学生作品集的重点,所以在写推荐时就可以有的放矢,加强此学生的申请。例如,如果你的整个申请都是以城市可持续再发展为理念,那教授的推荐就相对会说你在这方面的理解,造诣等。所以应按多征求其他人的意见,特别是写推荐的教授的意见。并建议他们在写推荐时可以相对考虑对应你的作品集来写。最后,作品集是申请建筑学校的最主要的一环,应按多放些时间下去。我有很多去了名校的同学几乎最少也用了几个月的时间去准备,有的甚至用了一年。一般来说,考量的分量是作品集占三分之一,personalstatement和推荐占三分之一,然后学校成绩和GRE占三分之一。当然,各间学校的要求不同,他们也不会公开说。这些都是我在Berkeley是由教授那里知道的,和由我的学兄姐那里的经验得来的。拿来这里交流一下,希望有帮助。凯今天忙,简单说说,周末有时间再来灌水。1。有几位G友问我,还有查看了以前的帖子,有些本科不是读建筑的,但研究生想考建筑(或城市规划)。是否可以。答案是肯定的。美国的研究院弹性比较大,你不需要在本科是读建筑才可以申请读建筑的研究院。2。如果本科不是读建筑,那申请是会不会比本科是建筑的要难?不见得。一般研究院招生的时候,申请人会分为三类。第一类是有五年建筑学士(BachelorofArchitecture)的申请人。第二类是有四年BachelorofArts的主修建筑的学生。第三类是有其他学士学位的申请人。如果你是第三类的申请人,你不会与第一类的申请人比,或挣位置。同一类的申请人会一起比较,所以不用担心你会吃亏。3。那这样的话读书时有什么不同呢?一般有五年BachelorofArchitecture的申请人是认为已经有了专业学位(professionaldegree),研究院一般只需要一年到一年半就可以读完一个硕士学位。有四年BachelorofArts但是是主修建筑的人,一般要读两年到三年才可以读完一个建筑硕士学位。如果有其他非建筑学士学位的人就一般要三年半的时间才可以读完。但是到底要读多久要看学校而定,而且跟你已经修了什么课有关。4。非建筑的申请人应该怎样准备作品集呢?作品集最重要的是要表现你有设计能力和有效地用图象来表达(graphicpresentationability)。如果你是读其他设计的专业的,用你本来的设计项目来做也可以,不一定要用建筑的项目。如果你读的专业从来都不需要设计,那你可以自己设计一些项目。例如,如果你的街口拆了旧的房子准备要该一个幼儿园,那你可以自己设计一个幼儿园。不需要设计得很专业,楼梯太窄了,梯级太高了这些都不重要(他们只有那么5到10分钟看一本作品集,不会注意这些小节的)。最重要的是要表现出你有设计能力。如果你平时喜欢做做家具,也可以把你设计制做的家具放在作品集中。如果你平常喜欢动手画画东西,做做速写,也应该把那些放进去。总之要令人信服你有设计和图象表达能力。如果你是土木工程的,不妨把你其中一两个土木工程的设计图也放进去(但不要过多,一个两个就好了,不要喧宾夺主),证明你对建筑的其他方面是有了解的。很高兴我提供的个人意见有用。建筑是一条不容易走的路。但喜欢建筑不一定要做建筑。不管你选那一条路,做自己喜欢的就行了。中国的人多,想要读到自己喜欢的专业很难,高考报专业时考虑的是可否保险的令自己进到名校。虽中国人对老美又爱又恨,但至少留学或许可以为你提供一个转读自己喜欢的专业的机会。至少出去看看这个世界也是值得此生一行的。各位仁兄仁姐,在这艰难的建筑道路上共勉吧。要看你参与的程度有多深.如果在工作时做的项目有很大一部分是你参与设计的,可以相对放多些.但是如果你知识帮忙做些基本的,如画图,渲染,模型等,而实质的设计不多,那就不必放太多.如果一个大的项目中你参与设计的是其中的一小部分,那么可以集中放你设计的那一部分.总之原则是不管你放多少,总体上你的作品集应当反映你最好的设计,不管是学校时,工作时或业余时的设计.如果工作时公司做的是伪建筑,那就建议不要放太多了.最近有G友来信,问以前实习做过古建保护,但设计成分不多,问应不应该把那些项目放在作品集.小弟认为,一般学校都是希望申请的学生有个方面全面的经验而知识的确.所以如果有做过,不妨可以放一个或两个.但要记住,作品集表现的是你的设计能力,不要放太多古建保护的项目,除非里面有重要的设计内容.尺度要自己把握.如果你的作品集有一个贯穿的主题,而古建的项目不是很结合你的主题,那不放也可以.但比方说你作品集的主题是可持续发展,而你的古建保护项目又是与此有关的,那就应该放,在结合主题适当阐述.反正作品集的崇旨是要表现你的设计能力和对建筑的认识.呵呵,我也想问问。我在学校做的方案,程度都不深,但涉及了不少功能类型的建筑。因为有限制,所以大4下期以前的作业都是手工绘制的,不喜欢cad~~~但是有比较完整的构思说明。不知道这样的作品集应该怎么修饰呢??我的每个学期的成绩都很对得起“观众”,各科成绩都很不错比较均衡,怎么来突出这项优势呢?谢谢啦~~~最重要的是找可以代表自己设计水平的作品。如果大四的作品是比较成熟的话,就建议可以考虑大四的作品。没有电脑作品没有关系。我进了H和Y的同学几乎没有一个用很多电脑的东西(H是特别保守的,没有电脑的东西更好)。如果以前的方案不是很满意,可以有时间的时候自己再重做。一般我们对以前的作品都不是很满意,所以庄大侠不是唯一的一个。重做的时候可以挑些你觉得可以加强你作品集的来做,如果不准备放在作品集中的就不用管它了。我也真的不知道拿全奖的概率是多少。美国本土的学生有很少会有全奖。而且也要看你申请什么学校。如果想拿Harvard的全奖就当然会比其他学校难很多。其实拿不拿全奖也不是必要的吧。我的华南理工的两位建筑朋友,没有拿全奖,但一个去了UPenn,一个去了加拿大的UBC。她们的GRE也都不是很高,大概在2100左右。我想重要的是看均衡和作品的设计。庄大侠:如果你好的项目都足够放了的话就不要放低年级的作品了。如果以前做的项目有些真的是很好的项目,只不过是当时没有经验,考虑的不够周到,那可以再做。可以放一个低年级的作品,例如是小点规模或什么的。但要注意,因为学校看作品集的时间不是很多,一本十来分钟,如果低年级的作品放得太多,可能会令人先入为主,以为你的水平只有那么多。觉得美国和中国建筑最大的区别是着重不同。美国的建筑教育不会很注重图是否画得漂亮,模型是否建得真实,更不会有教授批改图的事。美国的教育注重理念,思维和表现手法。或许图画的不传统,粗糙,但或许这种感觉正是你的意念所需要的。美国的教授根本就不注重你到底有没有画足n份平面图,n份立面图,n份效果图,n个模型。重要的是你觉得你所有的是最恰当可以表现你的理念的就可以了。我以前的设计课有些人很早就草草把设计做完,然后很费精力把图画的很漂亮,起的模型也很出众,但review时反被责骂把时间和精力浪费在次要的事情上。说来惭愧,在Berkeley上过这么多堂设计课,从来没有一次是把教授建议的所有图和模型做完(不是故意的,真的没有时间),但设计课的成绩从来都不低。当然如果可以将设计和图/模型都做得好就最完美,但建筑是一个持久的设计过程,每天你都会有新的念头去改进。过早地限制了自己的设计空间去迁就做最后效果的东西就实在是有点可惜了。一点小心得:作课程设计完全可以在初始阶段像做快题一样多做几个方案出来,用什么表现方法多可以让GG.MM还有导师来提意见,而这时候也是大家对这个课题最兴奋的时候,大家多很踊跃,什么多可以讨论,帮助很大,甚至还可以培养你的口才和说服别人的能力大方向定下来之后,就可以去happy一段时间,或多跑跑图书馆,反正有充分的时间去完善你的方案,而不必大换血了这对以后的工作可能有好处,毕竟我们是吃这碗饭的哈
本文标题:作品集设计要求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15325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