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 09食工2班--腊肠加工厂
腊肠加工工厂设计1/16项目报告腊肠加工厂设计学校:华南农业大学学院:食品学院班级:食品科学与工程二班指导老师:蒋爱民(教授)日期:2012年3月17日2012腊肠加工工厂设计2/16一、项目简介1.1基础情况广东省博罗县位于广东省东南部,珠江三角洲东北端,东江中下游北岸。东邻惠州,南接深圳,西邻广州、东莞,毗邻港澳,区位优越、交通发达。全县总面积2858平方公里,辖16个镇。博罗是珠三角最大的可连片开发的县区,是广东省两个全国百强县之一。博罗土地肥沃,四季如春,年平均气温21℃,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发展“三高”农业条件优越,是广东重要的农业生产基地。水力资源和土地资源都非常丰富,具备发展大工业的条件。优良的投资环境。博罗自然资源丰富。是广东重要的农产区,拥有近百万亩可耕地,是著名的渔米之乡,优质大米、荔枝、龙眼、柑桔、中国黑糖、红糖、酥醪菜等名扬海内外。有巴戟、鸡血藤、沙仁等10多种名贵药材;有金钱龟、穿山甲、云豹等珍稀野生动物。改革开放的春风吹绿了博罗,催生了一大批以花卉、水果、蔬菜、生猪、三鸟为主产品的外向型“三高”农业基地和龙头企业,农业不断迈向产业化、现代化。1.2必要性和重要性广式香肠具有外形美观、色泽明亮、香味醇厚、鲜味可口、皮薄肉嫩的特色。香肠(腊肠)距今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比较驰名的有广东香肠、四川香肠、江苏如皋香肠、浙江猪牛肉混合香肠、湖南大香肠等,各种香肠各有不同的加工方法及其特色。作为绝对的主角的“广式香肠”的产业化生产的极其重要的。市场上销售的腊肠普遍存在挥发性盐基氮超标、亚硝酸盐添加量超标,生产环境恶劣的问题,导致产品的质量较劣。所以通过改进生产工艺,在保证香肠的“独特风味”的同时保证安全性,是目前腊肠生产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广东省范围内生产腊肠的大小作坊数不胜数,但是正却缺乏规模较大的企业,导致腊肠生产很难做到规范性。该项目年腊肠加工工厂设计3/16产值大,产业化程度高,可以有效地避免目前大多数小作坊在生产上的弊端。1.3主要依据中国传统的腊肉制品加工技术具有悠久的历史,对世界肉制品加工理论的发展做出很大的贡献,而广式腊肠占有中国腊肠市场的百分之六十以上。由于广式腊肠加入较多的蔗糖和酒,加之高温的环境,使广式腊肠在加工和贮藏过程中容易形成特殊的风味物质。但高温高湿的环境也容易导致酸价过高、过氧化值等变化从而对广式腊肠质量造成不利的影响。传统的广式腊肠加工工艺多为家庭作坊式生产,生产过程的控制多凭经验,腊肠灌肠后即放置在自然环境中干燥,受外境环境影响较大,基本是看天生产,遇到阴雨连绵的天气只能停产。且传统的腊肠生产多集中在秋冬两季。基于以上腊肠生产的特点我们大胆提出了日产5吨的项目计划。采用大规模产业化生产,引入先进的灌肠设备、干燥设备、包装设备,最大程度保证产品的数量和质量。二、市场情况预测我国的腊肠距今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比较驰名的有广东香肠、四川香肠、江苏如皋香肠、浙江猪牛肉混合香肠、湖南大香肠等,各种香肠各有不同的加工方法及其特色。根据消费者的不同需要,腊肠可以制成麻辣味的,咸甜味的,香蕉、柠檬、玫瑰、桂花味的,或添加虾米、花生仁、芝麻、枣子的,还有用橘红等蜜饯制成的。近年来又发展了用牛肉、羊肉或兔肉灌制的香肠,风味独特。腊肠不仅美味,其营养价值也很高,含丰富的蛋白质,且食用、携带方便,大受消费者的喜爱。近年来,腊肠市场发展迅速。经过近几年的快速发展,世界腊肠行业已经形成一定的产业规模,相关腊肠产业也日渐完善,但是国内腊肠市场还远未成熟,同发达的欧美国家相比,无论市场规模、产品档次、品种规格、消费水平等方面都还有相当大的差距。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腊肠技术水平、产品质量的提高,应用领域的不断扩展,我国的腊肠将会有巨大的市场需求和发展空间。本厂预定腊肠加工工厂设计4/16发展初期目标市场主要是国内,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我们将进一步出到欧美等西方国家。三、厂址选择由于本厂引进了先进的腊肠加工设备(如干燥设备等)而使得腊肠的生产没有季节性,而惠州博罗县自然条件优越(具体情况见于下面的建厂条件分析)、生猪养殖业发达、交通便利、外来劳动力(较为廉价)资源丰富。因此我们把厂址定为广东省惠州市博罗县的杨侨工业区。四、资源4.1原料资源博罗县的畜牧业生产保持平稳较快的发展。2010年第三季度,肉猪出栏61.52万头,增长4.5%,预计未来几年生猪出栏量都有所上升。畜牧业生产已成为推动博罗县农业生产发展的主力军。尤其是杨侨镇,近几年,通过温氏集团、吴波畜牧水产公司和李艺金钱龟养殖场三个龙头企业的带动,畜牧水产养殖业规模不断扩大,正在逐步成为农业的主导产业。因此博罗县杨侨镇有充足的猪肉资源进行腊肠生产。4.2劳力资源惠州市博罗县杨侨镇总面积89.6平方公里,下辖12个办事处、2个社区,户籍人口3.33万人,其中归侨7000多人,有较广泛的海外侨胞基础。而且惠州市位于珠三角地区,外来人口资源丰富,劳动力较为廉价,不仅有充足的劳动力资源,还能降低腊肠加工工厂的生产成本。腊肠加工工厂设计5/16五、建厂条件5.1地理位置杨侨镇位于珠江三角洲东北端,广东省惠州市博罗县的东部,总面积89平方公里,东邻河源,北接龙门,南濒东江。距惠州、博罗40公里;广州125公里;深圳120公里;东莞80公里。处于东经113度50分至114度42分,北纬23度07分至23度43分,北回归线穿过全境。5.2自然条件杨侨镇气候温和,年平均气温21.8℃,年平均降雨量1932.7毫米,年平均日照2023小时,无霜期345天。离海岸(约60公里),不受海风侵蚀,常年不受台风影响;森林植被保护在珠江三角堪称独好,空气洁净,能见度很高,水质优等;土地性质大部分属国有,工业后备用地较多,没有酸雨等污染。5.3社会经济条件杨桥镇正位于博罗东部的经济、文化中心,国土资源丰富,交通发达;商贾云集、社会安定,民风淳朴,百姓祥和,生活环境美好。这里,现已建成汽车装备制造基地、精细化工、高新技术产业等基地,更大大地促进了当地的经济发展。5.4交通、通讯、能源交通:杨侨镇交通发达,有内地进入沿海的重要交通枢纽之一的广梅汕铁路贯穿其南北,此外还有京九铁路,惠河高速公路(设有出入口)和金龙大道(即韶深公路)。通讯:这里,除了传统的邮政业务外,邮政储蓄、邮政快件、特快专递等邮政业务一应俱全。现在,杨侨镇已开通了DDN、LAN、ADSL,其通信建设已进入了国际先进水平,程控电话交换机总容量2万门。能源:腊肠加工工厂设计6/16供电:电力充足,镇内有110KV输变电站一座,能保证生产、生活用电。供水:日供2万吨自来水,能满足工业和居民生活用水的需要。六、项目的进度、产品品种和生产计划安排6.1项目进度:2012年1、2月:筹建广式腊肠加工厂,联系各种原料供应商。2012年3~7月:设计出广式腊肠加工厂厂房平面布置图。2012年8月:完成水、电、汽的基本建设。2012年9、10月:完成基本生产设备的选型、安装与调试(工艺与设备调试)。2012年11月~12月:试产。2012年12月~2013年2月:产品质量、市场销售信息反馈。2013年3月~4月:调整产品及工艺优化及设备改进。2013年5月以后:正式投产。6.2产品规模、品种在进行本设计前,已经根据腊肠在国内外的市场需求水平,并考虑资金、生产管理能力、地区发展规划,确定:生产的产品为:广式腊肠生产规模:日产量5吨6.3生产计划因为本厂引进了先进的腊肠加工设备,使得的加工不受季节的限制,所以本厂的生产四季均可进行。因此本厂的生产计划四季均进行,而且日产量值固定:5吨。腊肠加工工厂设计7/16七、项目实施步骤与方法1.成立广式腊肠制造企业,打造“养殖户→公司”的经营模式:惠州广式腊肠食品加工厂,以“顾客至上,健康安全”的经营理念,确保主要原材料的供应渠道和生产车间的安全性,采取企业指引、监督养殖户、带动养殖户的组织形式,确保企业旺盛的生命力。2.厂房建造:项目一经审批,在工业开发区内租用厂房,面积为1312平方米,作为建设广式腊肠加工厂。并按食品加工厂及产品加工流程要求,对厂房进行改造。3.工艺流程设计与设备选购:通过省科委组织,由省农机所、华南农业大学食品科学系,根据产品生产能力、品种与质量要求,进行工艺流程设计,对机械设备集中选型、设计。5.安装调试:由上述单位组成的专家小组现场指导设备的安装,并进行工艺、设备调试。6、试产及投产的技术指导保证:设备安装完成后,由省科委出具技术验收证明。并定期聘请科研人员进行职工培训和指导工作。八、项目设计方案8.1工艺原理、配方、流程及工艺流程图(1)广式腊肠加工原理广式腊肠以猪精肉和肥膘等为主要原料,经绞制或切制成丁,用食盐、亚硝酸盐、白糖、白酒等辅料拌和腌制后,充填入可食用的肠衣中,经晾晒、风干或烘焙等工艺制成。经以上的工序加工后得到的广式腊肠水分活度较低、能有效地抑制了细菌的繁殖生长而延长了肉制品的保藏期,而且还能形成特殊的风味,广受人们喜爱。(2)广式腊肠加工配方精猪肉66.4%,肥肉16.5%,糖5.4%,盐1.5%,酒1.8%,硝酸钠0.01%,味精0.01%。腊肠加工工厂设计8/16(3)工艺流程①腊肠加工工艺解冻→选肉→泡水→绞肉→切丁→拌料→灌肠→打针扎孔→扎草结绳→洗涤→烘焙→剪肠、挑拣、包装②具体工艺流程解冻:采取自然摊开解冻,以防堆叠造成解冻不均匀,肉质容易变坏。一般正常情况下,解冻时间为10至12小时,室温以20℃为宜。室温较高或较低,可适当调整解冻时间。但不可用水浸泡和长时间用水冲洗解冻,以免影响肉质。选肉:以后腿肉为佳,因其筋膜小,肉质好,利用率较高。其次是前腿肉。在分割过程中,应除去筋膜、骨胳、血膜、瘀血、干枯肉。还要挑选等级肉(后腿肉为一级,前腿肉为二级)泡水:将选好的冻肉分级浸泡,目的是泡清的血水,软化肉质纤维,使得肉质鲜明。正常情况下,可浸泡一小时,冬天可延长时间。浸泡好的瘦肉,用器具凉干后才能绞肉。绞肉:将凉干后的瘦肉放入绞肉机,采用6~8公厘的孔板,刀刃一定要锋利,切忌把肉绞成浆,影响质量。切丁:首先把肥脊膘铲皮,去净皮青、腱膜等。肥肉粒要求粒状四角分明,大小均匀。肥肉粒切成之后,先用温水清洗,再用冷水洗净,去除杂质和油污,使肉粒干爽,便于腌味的渗透。拌料:将肥肉粒及瘦肉粒放搅拌机,边搅拌边加入溶解后的配料,直至肥瘦均匀。但不宜过久搅拌,以免瘦肉搅成肉浆,影响肠的质量。灌肠:将选好定型的干肠衣,用30~35℃的温水灌洗肠衣内壁,排干水分,然后用真空灌肠机灌入肠衣内,注意灌肠要饱满,肠内无空气,两头扎紧密。打针扎孔:用打针机(或特制的针板)在肠身底与面均匀打针一次(针距1公分),使肠内多余水分及空气排出,有助于肠内水分快干。扎草结绳:扎草要按照特定的长度尺码扎草,切不可手紧和放宽。绳结应安排在扎好的肠中间,须确保每根腊肠均匀平衡,便于挂竹和不影响规格。洗涤:将结好绳的湿肠用35℃温水洗净,注意肠身表面的油污要清洗干净,以防针孔堵塞,影响肠内水分蒸发,否则腊肠表面会出盐霜,影响产品感观。腊肠加工工厂设计9/16烘焙:把经过清洗后的湿肠用小挂车推进烘房,须注意肠与肠之间的距离(一般要求5~6公分),晾竹与晾竹之间距离不要排得过密,否则影响通风和上层腊肠的吸热。烘房温度一般掌握在55℃左右,烘焙72小时。在烘焙过程中要受热均匀,上下层腊肠须交替吊挂。剪肠、挑拣、包装:出炉后的干腊肠,须等肠身凉凝之后才能剪肠。在挑拣过程中,须注意保证条子均匀,粗细长短一致。装袋抽真空须放置平整,以免在运输或市场流通环节发生漏气的现象。③物料衡算绞碎绞碎过程中的碎肉损失50kg斩拌斩拌过程中的碎肉损失20kg灌制烘烤55+3℃24h6000kg猪肉初加工修去筋膜、骨膜、血膜、血管、淋巴、淤血、碎骨等,修去大块脂肪及猪毛等杂物共400kg腌制食用盐:180kg白砂糖:300kg曲酒:3kg味精:3kg亚硝酸钠:12g100kg的水损失200kg的水损失自然晾晒水分蒸发100kg5600kg成品腊肠加工工厂设计10/16(4)工艺流程图8.2组织机构及劳动定员
本文标题:09食工2班--腊肠加工厂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15374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