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市政工程 > 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修订)
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修订)2016年10月前言皖江城市带是实施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的重点开发区域,是长三角地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东部沿海地区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和辐射最接近的地区之一。自2010年1月国务院批复《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国函〔2010〕5号,以下简称《规划》)以来,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以下简称“示范区”)建设取得显著成效,阶段性目标基本完成。为促进示范区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实现科学发展和转型升级,更好地为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发挥辐射和示范作用,推动形成东中西协调互动、共同发展新格局,依据《国务院关于大力实施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的若干意见》(国发〔2012〕43号)、《国务院关于依托黄金水道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指导意见》(国发〔2014〕39号)、《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纲要》和《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发展规划》等,对《规划》适时进行修订十分必要,以在新的发展时期更好地指导和推进示范区建设。示范区规划范围为安徽省长江流域,包括合肥、芜湖、马鞍山、铜陵、安庆、池州、滁州、宣城八市全境和六安市金安区、舒城县,共58个县(市、区),辐射安徽全省,联接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以下简称“沪苏浙”)。2015年规划区年末户籍总人口3105万人,地区生产总值14953亿元,分别占安徽省的45%和68%。规划展期至2020年,远景目标展望至2025年。第一章背景和作用第一节现实基础当前,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深入发展,国际国内产业分工深刻调整。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加快拓展发展新空间、培育发展新动力,为产业跨区域转移与承接指明了方向、提出了新要求。东部沿海地区受要素成本持续上升、资源环境压力加大、周边国家竞争加剧等因素影响更加突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推动结构性改革的需求更加迫切。皖江城市带承东启西、连南接北,区域内长江黄金水道、快速铁路、高速公路等综合交通体系比较完善,区位优势明显;与沪苏浙地区山水相连、人缘相亲、文化相近,产业分工互补,合作基础较好;自主创新特色鲜明,产业基础良好,配套能力较强;矿产、土地、水、劳动力资源丰富,长江岸线条件优越,承载空间较大;综合商务成本低,生态环境优良,宜业宜居。6年多来,示范区建设取得积极成效,阶段性目标基本实现,承接产业转移规模和质量大幅提升,生态建设与公共服务得到较大改善,呈现出经济结构日益优化、发展方式加快转变、区域合作不断深化的良好态势,有力带动了周边地区发展。到2014年底,《规划》明确的地区生产总值等10项主要指标已提前完成;到2015年底,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等指标也顺利完成。2010年至2015年,示范区累计引进亿元以上省外资金23817.5亿元、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399.6亿美元,分别年均增长25.4%、21.4%。示范区已成为引领安徽经济持续健康较快发展的主引擎,为中西部地区科学有序承接产业转移探索了路子、积累了经验,进入了发展新阶段。示范区建设依然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有:产业结构不尽合理,体制机制有待完善,资金、技术、人才等要素支撑条件和交通、能源、水利等基础设施尚需进一步加强。第二节重大意义深入推进示范区建设,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特别是视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顺应国内外产业转移新趋势,探索建立承接产业转移新模式的客观需要。通过加强政策支持和规划引导,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完善区域分工合作机制,进一步探索产业合理布局、要素优化配置、资源节约集约利用的有效途径,为中西部地区大规模承接产业转移提供示范。深入推进示范区建设,是更好地发挥皖江城市带综合优势,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安徽转型发展的现实需要。通过科学有序承接产业转移,全面融入长三角地区发展分工,有利于安徽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速新型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实现跨越式发展。深入推进示范区建设,是加快中部地区崛起,协同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通过推进产业有序转移,可以充分发挥中部地区比较优势,集聚发展要素,壮大产业规模,加快发展步伐,同时为东部地区腾出更大的发展空间,推动产业结构升级,提升发展质量和竞争力,更好地辐射和带动中西部地区发展,促进资源要素优化配置和区域经济布局调整,形成东中西互动、优势互补、相互促进、共同发展新格局。深入推进示范区建设,是应对复杂多变的国际经济形势,拓展我国对外开放新空间,保持全国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重大举措。通过积极参与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有序承接国内外产业转移,“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可以进一步优化产业布局,稳定扩大就业,激发内需潜能,拓展区域发展空间,提升内陆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增强经济发展动力和后劲,夯实全国可持续发展的基础。第二章总体要求和发展目标第一节指导思想和原则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特别是视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按照“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适应、把握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着力推进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加快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创新体制,完善机制,扩大开放,着力深化区域分工合作,创新合作方式,推动区域联动发展;着力打造产业承接平台,增强产业承载能力,促进产业集聚发展;着力探索科学承接新途径,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提升综合竞争力;着力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完善自主创新体系,增强内生发展动力;着力推动劳动力转移就业,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努力把皖江城市带建设成为产业实力雄厚、资源利用集约、生态环境优美、人民生活富裕、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示范区。深入推进示范区建设坚持以下原则:坚持市场导向,政府推动。把承接产业转移与引导资源优化配置结合起来,遵循市场规律,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突出企业主体地位;加强规划引导,支持先行先试,强化政策扶持,进一步完善产业转移推进机制,促进示范区科学、有序、高水平承接产业转移。坚持主动承接,优化升级。把承接产业转移与推进自主创新结合起来,依托自身优势,围绕发展重点,积极主动承接产业转移,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实现在承接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不断增强自主发展能力。坚持分工合作,错位发展。把承接产业转移与加强区域分工合作结合起来,创新合作方式,建立完善利益共享机制,充分调动承接方与转移方两个积极性,注重区域内科学布局、有序承接,促进与周边地区良性竞争、互利共赢。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把加快承接产业转移与促进可持续发展结合起来,加强生态环境保护,节约集约利用资源,严禁国家明令淘汰的高耗能、高排放的落后生产能力转入,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第二节战略定位立足安徽,依托皖江,融入长三角,连接中西部,积极承接产业转移,不断探索科学发展新途径,努力构建区域分工合作、互动发展新格局,加快建设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战略支点和引领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增长极。合作发展的先行区。创新合作机制,全面深化与沪苏浙分工合作,在设施对接、园区共建、信息互通等方面率先突破,在利益分配机制等方面先行探索,在更大范围内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加快形成与沪苏浙地区优势互补、分工合理的一体化发展格局。系统推进改革创新的核心区。探索产业承接与自主创新统筹发展新思路,推进承接产业创新提升,增强自主发展能力,全面开展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创新改革试验,激发全社会创新活力与创造潜力。探索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新途径,加快社会事业发展,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探索城乡统筹发展新模式,缩小发展差距,推进城乡一体化。探索体制改革新举措,强化政策支持,促进产业有序转移。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增长极。加快产业集聚,加速规模扩张,推进结构升级,不断增强综合经济实力,进一步提升发展水平和带动能力,使皖江城市带成为承接东部、辐射中西部的重要平台,推动中部地区加快崛起的重要引擎,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支撑。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基地。提升承接产业转移质量和水平,进一步做强优势产业,着力培育壮大高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推进工业化、信息化融合发展,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发展壮大一批规模和水平居全国前列的产业集群,培育形成若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行业龙头企业和世界知名品牌。长江经济带生态文明建设的安徽样板。坚持可持续发展,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统筹处理好产业承接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推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全面节约和高效利用资源,加大环境治理力度,筑牢生态安全屏障,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引领长江经济带生态文明建设。第三节发展目标到2020年,示范区整体实力大幅提升,以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为主的产业体系进一步完善,主导产业核心竞争力明显增强,生态环境优化,社会文明和谐,人民生活富裕,带动安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成为全国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城市带,在推动中部地区崛起、长江经济带发展和“一带一路”建设中发挥更大作用。综合实力大幅提升。地区生产总值比2008年翻两番,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超过全国平均水平。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进一步提高。城镇化率达到63.5%。产业竞争力明显增强。三次产业协调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和高技术产业加速发展,传统优势产业在全国的地位进一步提升,形成一批具有国际水平的产业集群,现代产业体系日趋完善。开放合作进一步深化。区域合作机制更加健全,全方位对外开放新格局基本形成,产业园区实现特色化、集约化、国际化发展,国内外要素有序流动、资源高效配置、市场深度融合。人民生活更加美好。就业、教育、医疗、文化等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健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进一步提高,城乡居民收入稳步增加,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生态环境不断优化。初步形成绿色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能源资源开发利用效率显著提升,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大幅降低,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到2025年,示范区整体实力和竞争力大幅提升,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创新能力显著增强,城乡区域发展更加协调,开放开发水平进一步提高,生产、生活、生态空间优化合理,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成为我国经济增长与转型升级的重要引擎和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现代化城市带。2020年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主要规划指标指标单位2015年2020年地区生产总值亿元1495324500财政收入亿元26163800城镇化率%57.563.5非农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92.293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中开发区所占比重%72.677亿元以上省外投资项目到位亿元58928200资金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亿美元95.2135进出口总额亿美元417.7500研发经费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2.42.6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20.521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2989843000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1248620000每年城镇新增就业人数万人3844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万人520560职业教育在校学生规模万人84.590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下降%6.7完成国家下达目标任务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吨35.628城市污水处理率%90.598细颗粒物(PM2.5)微克/立方米55.1完成国家下达目标任务第三章空间布局贯彻落实主体功能区战略,统筹生产、生活、生态三大布局,充分发挥区位优势,依托长江黄金水道和东向快速通道,优化产业分工,推进产业集聚,更好发挥中心城市支撑、辐射、带动作用,实现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第一节推进“一轴双核两翼”产业布局依托现有产业基础,发挥区位和资源优势,以沿长江一线为发展轴,合肥和芜湖为双核,滁州和宣城为
本文标题: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修订)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15515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