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第一单元能力测评卷时间:150分钟分值:150分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红楼梦》的开篇神话《红楼梦》是由一个神话故事开端的。说的是大荒山无稽崖下,有一块女娲补天时未被采用的石头,幻化为神瑛侍者,每天用甘露浇灌三生石畔上的一棵绛珠仙草,后来仙草修成女身,愿用一生所有的眼泪还他的情。因此一事,便引出一部悲金悼玉的《红楼梦》来。故事虽然说来荒唐无稽,但是任何神话都有其尘根俗缘。曹雪芹编造的这个神话故事,毫无疑问也是有其现实基础的。那么,《红楼梦》中的这块顽石,到底生于何方何地呢?书中说是本于“大荒山,无稽崖”,用脂砚斋的话来说,就是“荒唐也,无稽也”,亦即无可稽考之处。在我看来,这是作者和批者有意让人处于扑朔迷离之中,它应当是真有出处的。依据相关材料揆情度理,我认为,它应当是我国东北部的长白山。在远古时代,人们便称此为“大荒山”。我国第一部地理学著作《山海经》中记载:“大荒之中有山,名不咸,在肃慎之国。”肃慎,位于我国的东北部;不咸,蒙语即神仙;不咸山,即仙山。长白山天池之畔有一天豁峰,山峰形状奇特,山石巨大,其中最大的一块,便名曰“补天石”。“绛珠仙草”又是什么呢?我认为,它是长白山上的名贵特产人参。人参常被称为“神草”或“仙草”,长着对生的绿叶,绿叶中间挺立着一株长长的花柱,柱上结着一串串的红宝石似的珠果,颜色绛红绚丽,形状如同南国红豆,晶莹剔透。这样看来,这个“绛珠仙草”不是人参又是什么呢?“神瑛侍者”呢?他似是“神鹰”的谐音。很早以前,满人中间流传一个神话:有三个仙女在长白山天池里洗澡,有一只神鸟(也有说神鹰的)噙来一颗绛红的仙果放到最小的仙女的衣服上,仙女吞下仙果后生了个男孩,便是清室祖先布库里雍顺。因此,神鸟(或神鹰)与绛红仙果的兰因絮果,恩恩怨怨,早就缔结在三生石畔了,曹雪芹只不过是将其巧妙地改造了一番,且完全不露痕迹。为什么曹雪芹要用这么一个神话故事来牵引出这部百年望族的兴衰史呢?曹雪芹先人早在明万历年间便迁居沈阳附近,加入旗军。他们为清室开创基业,屡立卓越功勋。因此,曹雪芹用这么一个神话故事开篇,与他绵绵不绝的寻根怀旧情结有着直接的关系。曹雪芹生于末世,当年随同清室一同入关的八旗子弟,个个都是声名显赫,唯独他结庐在荒凉的西郊荒野,穷困潦倒,怎能不产生“娲皇只用了三万六千五百块,单单剩下一块未用”的慨叹呢?曹雪芹在一首《画中诗》中说:“爱此一拳石,玲珑出自然。溯源应太古,坠地又何年?有志归完璞,无才去补天。不求邀众赏,潇洒做顽仙。”这里明明点出这块顽石的来历,它的根源本来尊贵,详溯其源当是出自太古的大荒山(即长白山山巅),遥想当年是何等的荣耀,只是今日被尘埃蒙蔽,埋没于蓬蒿之中。现虽欲返璞归真,但又不能去攀结那些豪门权贵,只能“自怨自愧,日夜悲哀”而已!并于万般无奈之中,才求诸笔墨文字,冀图得到诸如空空道人之类的人去传述其一番历历可数的心迹罢了。1.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作者认为大荒山即长白山,是因为在远古时代,人们称长白山为“大荒山”,长白山天池之畔有块巨大山石名为“补天石”。B.作者认为人参长着对生的绿叶,中间花柱上结着一串串红宝石似的珠果,与《红楼梦》描写的“绛珠仙草”很像。C.随同清室一同入关的八旗子弟,个个都是声名显赫,而曹雪芹屡立卓越功勋却穷困潦倒,所以让他产生“单单剩下一块未用”的慨叹。D.作者认为满人神话中神鸟(或神鹰)与绛红仙果的故事被曹雪芹妙若无痕地运用到了《红楼梦》中。答案C解析“曹雪芹屡立卓越功勋”张冠李戴,原文是说曹雪芹先人为清室开创基业,屡立卓越功勋。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人参的俗称、形态、颜色”为“绛珠仙草”是长白山人参提供了证据。B.在文章的第四段中,作者认为“神瑛”可能是“神鹰”的谐音,“神瑛侍者”即清室祖先布库里雍顺。C.文章的第五段,论证了《红楼梦》用开篇神话故事作引子,表现了曹雪芹“绵绵不绝的寻根怀旧情结”的观点。D.文章从现实考证和曹雪芹诗作两个方面论述了《红楼梦》开篇神话的尘根俗缘。答案B解析“‘神瑛侍者’即清室祖先布库里雍顺”说法错误,原文讲的是神鸟送绛红仙果,仙女吃了生下了清室祖先的神话。“神瑛侍者”指神鹰(神鸟)。3.根据文章内容,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A.任何神话故事都是有尘根俗缘的。那么,《水浒传》开头“洪太尉误走妖魔”的神话也不例外。B.虽然在《画中诗》与《红楼梦》中都写到了“石头”,但诗中的石头与《红楼梦》中的补天石没有内在的联系。C.作者认为《山海经》中的不咸山在长白山,说明《山海经》中的地名有的是少数民族语言的音译。D.作者对《红楼梦》的开篇神话中的主要事物一一作了考证,说明作者对满族历史及满族风情非常熟悉。答案B解析“诗中的石头与《红楼梦》中的补天石没有内在的联系”说法错误,根据对文章最后两段的分析,可知这两块石头是有联系的,指的是同一块石头,都用来暗指曹雪芹自己。(二)文学类文本阅读(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好望角连俊超老人划着船向岸边驶来。我踏上船板,船身晃荡了几下,荡出去一层层细密的波纹。我回头朝岸边望去,老人问:“岸边像什么?”我盯着那个凸出的尖端,想给老人一个精当的比喻。他乐呵呵地说:“非洲好望角!”我愣住了。老人脸上流露出一丝诡秘的笑:“跟好望角长得一模一样!”我不解地问:“您到过好望角?”老人呵呵一笑:“非洲那个我倒是没去过,但我现在不整天都在好望角吗?”他将目光送到了远处的河岸。河水哗哗地响。河上无风。芦苇丛簇挺立。“我小的时候,在一本地图册上看到了这个地名。当时我就想,长大后一定到好望角,看看那里到底是个啥样子!可我连小学都没读完,日本鬼子就扛着枪进村了。人们四处逃难,我和爹娘跑散了。后来,我就参军打鬼子、打老蒋,差不多把山南海北都跑遍了。那本地图册一直揣在怀里,行军或休息时总把手放在胸口上摸一摸。”老人说着,掏出一本面黄肌瘦的小册子——中间破了个圆圆的洞。有一页折起一角,翻到那页,好望角的浪潮就从灰黄粗糙的纸页上拍打了出来,我似乎闻到了咸腥的海浪气息。“这怎么破了一个洞啊?”老人笑了笑,眼角的皱纹亲密地挤到一起,说:“鬼子枪子打的,还在我肚子上打了一个洞。”老人微笑着摸了摸小肚子,“解放后我买了很多书,我想,只要把书念成了,迟早会被国家派到国外学习。可书没读多少,又是‘革命’什么的,干脆不念了。这辈子就没有念书的命。那年我托人说了个媳妇成了家。我想,这好望角啊,它就在这张书页里,世上压根儿就没有!”老人向远处望了一眼,“可后来我儿子非说,好望角就在非洲南端。”“你儿子?”这时,一只白色水鸟从芦苇丛中飞来,落在了我们小船上。老人伸手抚摸着,呵呵地笑了起来:“是啊,后来有了个儿子。不光我儿子说有,连这家伙也呱呱叫着,一个劲地说有呢。”水鸟果真朝他吆喝了起来。老人从口袋里抓出一把米粒,丢在船板上。水鸟啄了一阵,在老人头顶飞旋了两圈,飞回了芦苇丛。那里传来了很多鸟嬉戏的鸣叫声。老人激动地说:“儿子很争气,考上了大学,后来恰好到非洲工作。那次他差点就把我接过去看好望角了。”老人的手微微颤动了一下,然后深深吸了一口气,又缓缓呼了出来。河上起了一阵风,吹得芦苇沙沙地响。老人轻轻地摇了摇头:“他在非洲被当地人给绑了。老婆子一听就晕了过去。她在床上躺了半年,我想了各种办法骗她,可她就是想走了,谁也拦不住。一个人有一个人的命。”老人的讲述纯净如清澈的河水。“老婆子一走我就觉得院子太大了,就像穿了一条肥裤子一样老是那种松松垮垮的感觉。有时候又觉得院子太小了,压得我胸闷。那天我走到村外,在河边一直坐到傍晚。日头把整条河照得黄灿灿的,我跳进河里,游了很远。回头一看,他娘的!河岸跟地图册上画得一模一样。这不就是好望角吗?我盼了一辈子的好望角,竟在家门口找到它了。我哇哇地叫喊了起来,让老鼻涕眼泪也痛快了一回……”老人哈哈笑了起来,笑声随着波纹微微荡漾。“现在我啥也不想了,我划划桨,喂喂鸟,整天都能看到好望角,自在得很!”老人的脸庞像天空一样明净而深远……夕阳正红,映得老人满身古铜色。4.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文中茂密的芦苇、飞翔的水鸟、清澈的河水、明净的天空、灿烂的夕阳为老人的故事提供了环境和背景。B.起初“河上无风”“芦苇挺立”,后来起风了,“芦苇沙沙地响”,暗示时间的推移和故事的发展。C.谈到儿子,“老人的手微微颤动了一下,然后深深吸了一口气,又缓缓呼了出来”,折射出人物内心的平静。D.老人矫健、硬朗的身手,诉说自己坎坷经历时的平静,夕阳下的人物特写,无不显示他的坚毅、质朴。答案C解析“折射出人物内心的平静”错。谈到儿子,老人骄傲的背后是深深的痛,内心深处的疼痛化成外在的“微微颤动”“深深吸”和“缓缓呼”,这都是内心极度痛苦的一种掩饰行为,表面的平静折射的是人物内心的不平静。5.去看“好望角”,是老船夫一生的追求。请概括他人生各阶段有关这一追求的具体内容。(6分)答:答案①小时候初识“好望角”,想去看看,但战争使他梦想破灭;②努力学习,希望出国,但政治运动使他梦想破灭;③儿子在非洲工作,想接他出去,但儿子意外失踪使他梦想破灭;④最后他发现家门口的河岸就是“好望角”。(两点3分,三点4分,四点6分。意思符合题意即可)解析本题考查对情节概括的能力。通读小说,老人的人生故事阶段分为“小时候”“解放后”“成家后”和“妻死后”四个阶段,从中梳理出关于他去看“好望角”的追求的内容,并加以提炼概括。6.你认为这篇小说表现了怎样的主题?(6分)答:答案①歌颂老船夫身上彰显出的刚毅、坚韧的人格美。②当理想追求无法实现时,要以豁达与超然的心境走出困境。③幸福就在身边,要正视现实,珍惜当前。(每点3分,答出两点得6分)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小说主题。要善于抓住关键语句,理清全文脉络,准确把握作品所表达的主题。从塑造的人物形象出发,可以发现作者对老人持以肯定的态度,即肯定其刚毅、韧性的品格;从追求理想与面对现实的关系出发,可以发现作者对老人“豁达”“珍惜当下”的人生态度的肯定。(三)实用类文本阅读(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还是一个破落户”鲁迅毕竟是“五四”时代的知识分子,性情又和郭沫若那一类人很不相同,不习惯在精神上迅速地脱胎换骨,因此,在整个三十年代上半叶,他只要谈到民众,多半都还是重复以前的看法。他屡次打比喻,说现代中国的历史就是几个人轮番变戏法,老百姓呆头呆脑地围着看。回忆往事,他记起家乡旧时的“堕民”,不禁感慨他们“不但安于做奴才,而且还要做更广泛的奴才,还得出钱去买做奴才的权利”;愈到晚年,他对民众的揭发还愈深刻。既然给社会诊病的时候,他常常还是照着老思路,他接着提治疗意见,就难免还是要抄旧方。事实上,在他生命的最后几年,他不断地重复这种中国人必得向外国学习的“五四”式的启蒙主张。他说中国人的“哑”,是因为精神上的“聋”,倘再不输入精神的粮食,中国人便要成为尼采所说的“未人”。于是他提倡“拿来主义”,再三强调,说这是当务之急:“启蒙工作在现在是最需要的。”也就从三十年代初开始,他一面说“唯无产者才有将来”,一面又读起了中国的史书,尤其是宋、明两代的野史。他会在这个时候去读这些书,本身就说明了他对现实的绝望,正像他自己说的:“一个人处在沉闷的时代,是容易喜欢看古书的。”他向有一种从今天看出昨天的锐利的眼光,三十年代的中国又恰似大厦将倾,一派末世景象,他越是细读宋、明野史,就越觉得自己也正活在那样的时代。心里这样想,笔下就不免也要这样写,于是他三十年代的私人通信和公开文章中,不断出现了以古比今的文字。直到一九三六年,他还不断以明末的事情,比附现实中文学家的“逸民气”和老百姓的怯懦性,那种以为自己正是活在宋季和明末的强烈感觉,始终没有消散。心中存着这样一面古代的镜子,脑中又时时闪过历史循环的念头,鲁迅对现实中的人事,看法就自然会和周围的人很不一样。一九三四年,周作人在上海的《人间世》杂志上发表一首打油诗,编者又加上“五十自寿”的标题,引蔡元培、钱玄同等人的一连串
本文标题:2019-2020学年语文人教版必修3作业与测评:第一单元能力测评卷-Word版含解析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15787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