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公司方案 > 一年级心理健康教案新版
1心理健康教案(2010——2011学年度)教者:于影年级:一年级新湖镇中心校2课程表2011年2月28日星期一星期二星期三星期四星期五第一节第二节第三节第四节午休第五节第六节第七节星期课节3学生成绩考查表序号前期成绩序号前期成绩1徐鹏展37王今明2孙士博38李红斌3井嘉城39杨朝舜4黄禹博40韩亚轩5徐长泽41韩国立6姚昊辰42李睿7陈展鹏43杨旭阳8宋裕44兰博文9齐锐45孙永琦10张博豪46付博文11付达47张智程12赵佳伟48李东阳13张博49姜姝卉14张海光50蒋佳沂15黄禹博51陈科宇16孙浩然52鲍袁梦17于桐53陈楠18徐嘉54关宇19李美瑶55兰晓炀20黄敬儒56李佳文21陈卉彤57李佳欣22聂萁58李袭蒙23苏宇鑫59何雨欣24孙千惠60杨舜煜25杨欣瑶61张鑫月26王思宇62王胜男27张殊馨63陈俊宇28杨朝64田赛男29赵鑫茹65徐璐30吕畅66丁禹希31姚竹琳6732宋嘉琪6833鲁朝阳69347035713672类别成绩姓名类别成绩姓名4授课进度表起至日期周次计划进度备注8.23----8.271第1课我是一名小学生9.6----9.103第2课我长高了9.20----9.245第3课有礼貌的小学生10.4----10.87第4课我的名字真好听10.18----10.229第6课小成功11.1----11.511第7课小烦恼11.15----11.1913第11课同学来我家做客11.29----12.315第14课手拉手交朋友5授课进度表2010——2011学年度下学期时间周次教学内容备注2.28—3.4一第20课书是我们的朋友3.14—3.18三第21课比端正3.28—4.1五第22课独立作业4.11—4.15七第23课学习真快乐4.25—4.29九第24课意志自述5.9—5.13十一第25课滴水穿石5.23—5.27十三第29课实话实说6.6—6.10十五第30课做得还不够6小学低年级(一二年级)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目标自我意识方面认识到自己的社会角色——小学生,并为做一名小学生感自豪。认识到自身的身体特征、活动特征及性别。初步认识自己与教师、父母、同伴的关系,知道被人爱和爱别人。会借助别人的评价认识自我。认知方面学会观察,并掌握简单的观察方法,如顺序法、比较法。养成注意习惯,注意的稳定性有所提高,具有一定的抗干扰能力。言语表达能力与思维能力和谐一致。在机械记忆的基础上,初步懂得意义记忆。充分发挥无意想像并向有意想像过渡。在直观动用思维的基础上积极发展具体形象思维。具有日常生活方面的基本概念。情绪、情感方面认识喜、怒、哀、乐等基本情绪表现。体验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发展美感。学会从家庭、学校的日常生活中寻找快乐。认识并体验学习的快乐,培养理智感。意志方面从事日常学习和简单劳动具有坚持性。活动前有相对明确的目的,初步具有有意性。会用一些外部因素约束自己,提高自觉性。能够独立或在别人的帮助下战胜挫折、困难。个性方面懂得合作,与同伴友好相处。做事有信心。热爱生活,乐观向上,同社会保持和谐。热爱大自然,爱护环境,具有环保意识。学会关心,关心父母、老师、同学和他人。富有同情心,同情处于危难中的人或动物。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不懒惰。学习辨别是非,发展良知,有一定的善恶观念。学习方面认识到学习在自己生活中的地位,对学习有较浓厚的兴趣。为得到老师、家长的表扬而努力学习。能顺利地完成学习任务,会听课,做作业,积极参加考试等。喜欢探究事物间的联系,好发问。爱护学习用品。每天能够在家中自觉学习惯势力20~30分钟,注意养成自学习惯。交往方面会恰当地使用礼貌用语。喜欢交往,积极主动地与父母、老师尤其是同学进行交往。懂得如何同陌生人交往。认识到自己是班集体中的一员,言行符合群体规范,有班集体的归属感。7第一单元自我发展指导第1课我是一名小学生教学目标:1、帮助学生认识自己新的社会角色——小学生。2、引导学生学会以小学生的行为规范来约束自己,提高自我约束能力。教学重点:帮助学生认识自己新的社会角色——小学生。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学会以小学生的行为规范来约束自己,提高自我约束能力。教学方法:小组讨论法,媒体、榜样引导法或角色扮演法。教学准备:心灵广场中的图画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故事引入。故事讲解:清晨,陈红和韩东背着小书包,迎着晨光高高兴兴去上学。他们是刚入学的一年级小学生,学校的一切都让他们感到既新鲜又好奇。例如,课堂上,如果能够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那么,一定要先举手,等到老师叫到自己的名字,才能站起来回答。你看,韩东在自信地答题呢。下课了,大家全都聚集在操场上做游戏,韩东在和同学们一起踢毽子,他们玩得多开心啊!放学了,真想和小朋友们在一起,可是不能只想着玩,必须首先完成作业,因为他们已经是小学生了。二、交流分享体验感悟1、根据“心灵广场”中的图画,请学生举手发言,说说作为一名小8学生,与在幼儿园时有什么不同,请其他学生对此加以补充。教师可以把学生的发言及补充逐条写在黑板上,然后完成“自说自画”中的第1题。2、针对发言内容,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说说进入小学后的感受,重在增强作为小学生的自豪感。三、实践指导,提高能力。1、教师带领学生学习几则《小学生守则》,启发学生思考怎样做才能成为一名优秀的小学生,教师对《小学生守则》进行解释,请学生照此进行情景小表演。2、学生对“心理实践园”中列出的各项行为进行判断,并解释原因。四、教师总结,深化主题重在引导学生认识其新的社会角色,并培养,提高自我约束能力,帮助学生完成从幼儿到学生的转变。9第2课我长高了教学目标:1、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己的身体随着年龄的不断增长而变化。2、引导学生在关注自己的生理变化的同时,促时自身心理的变化。教学重点:1、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己的身体随着年龄的不断增长而变化。2、引导学生在关注自己的生理变化的同时,促时自身心理的变化。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在关注自己的生理变化的同时,促时自身心理的变化。教学方法:认知法、操作法、讨论法、教学准备:照片、体重计、米尺教学过程:一、活动设计:(一)实际操作。“心灵广场”中的四幅图很容易让学生看出,随着年龄的增长自己的身高也在逐渐增长。为了让学生有一个深刻的体验,教师在课前准备好一个体重计,既可以量身高,也可以测体重,请学生逐一自行操作,并正确记录自己当时的身高和体重。(二)实际测量后,把全班学生的记录数据加以比较,请学生针对自己的情况谈谈感受。(三)布置家庭作业,让学生在家里的墙上作出父母和自己的身高标度线,并重复记录,使其对自己的身高变化有更深刻的了解。二、学生按时测量身高和体重,让其对自身的成长有一个明确的认识。三、教师总结,提出希望。10第3课有礼貌的小学生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的自我评价能力。2、增强学生的自我体验。3、提高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教学重点:1、培养学生的自我评价能力。2、增强学生的自我体验。教学难点:提高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教学方法:讨论法,角色扮演法教学准备:礼貌用语卡片教学过程:一、活动设计教师课前安排一些学生,分别扮演教师、学生,进行如下的情境表演:1、上学时,一个小学生在教室门口见到老师,她马上给老师行礼,并有礼貌地说:“老师,您好!”2、放学时,几个小学生在校门旁互相挥手,齐声说:“明天见!”3、走路时,一个小学生不小心撞到其他同学,她马上说:“对不起,我不是故意的。”4、过生日时,一个小学生收到好多生日礼物,她很高兴地对同学们说:“谢谢大家!”(二)列举一些礼貌用语,请学生说出该用语适合在何种情境中使用。对不起,请,谢谢,您好,没关系,不客气,再见……(三)组织学生讨论:什么样的行为表现才是真正的有礼貌?11二、实践指导(一)在情境中列出一些行为,要求学生对所列项目进行表演,说明如何做才是有礼貌的表现,并对结果加以讨论。(二)练习结束,可以由学生自行设定情境,讨论如何才能做到有礼貌。三、教师总结附1,礼貌用语与人相见说您好,问人姓氏说贵姓,问人住址说府上。仰慕已久说久仰,长期未见说久违,求人帮忙说劳驾。向人询问说请问,请人协助说费心,请人解答说请教。求人办事说拜托,麻烦别人说打扰,求人方便说借光。请改文章说斧正,接受好意说领情,求人指点说赐教。得人帮助说谢谢,祝人健康说保重,向人祝贺说恭喜。老人年龄说高寿,身体不适说欠安,看望别人说拜访。请人接受说笑纳,送人照片说惠存,欢迎购买说惠顾。希望照顾说关照,赞人见解说高见,归还物品说奉还。请人赴约说赏光,对方来信说惠书,自己住家说寒舍。需要考虑说斟酌,无法满足说抱歉,请人谅解说包涵。言行不妥对不起,慰问他人说辛苦,迎接客人说欢迎。宾客来到说光临,等候别人说恭候,没能迎接说失迎。客人入座说请坐,陪伴朋友说奉陪,临分别时说再见。中途先走说失陪,请人勿送说留步,送人远行说平安。初次见面说幸会,等候别人说恭候,请人帮忙说烦请。12第4课我的名字很好听教学目标:1、帮助学生理解自己名字的真正含义。2、增强学生的自我体验,意识到自己与他人是不同的。3、认识到尊重自己,也应该尊重他人。教学重点:1、增强学生的自我体验,意识到自己与他人是不同的。2、认识到尊重自己,也应该尊重他人。教学难点:认识到尊重自己,也应该尊重他人。教学方法:游戏法、讨论法教学准备:图片资料教学过程:一、活动设计(一)故事讲解李平本是一个可爱的女孩子。当初妈妈给她起这个名字时,希望她能够一生平安。李平一直很喜欢自己的名字。可是,上小学以后,她的名字却成了她烦恼的根源。同学们不再叫她李平,而是嬉笑着喊她“瓶子”,或者“小苹果”,全是源于那个“平”字。为此她很伤心,也很生气。她不明白,她已经有一个很好听的名字了,为什么同学们还给她起外号呢?她非常不喜欢这些叫法,怎么办呢?(二)根据这个故事,组织学生讨论:如果你遇到这种情况,你应该怎样做?(三)写出自己名字的真实含义,从中体会长辈对自己的希望和祝福。二、实践指导13(一)游戏:你的名字真好听请学生把自己名字的真正含义写在纸上,收齐后放到问题箱中,教师逐一抽出来念给学生听,让他们猜猜这是哪个同学的名字。(二)游戏:你来抓我!通过叫名字,加强学生内心的自我体验,充分认识到“我”与他人是不同的。三、教师总结。14第6课小成功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的自信心,使其正确认识自己,相信自己的能力。2、使学生认识到不论做什么事情,只要有信心就会成功。教学重点:1、培养学生的自信心,使其正确认识自己,相信自己的能力。2、使学生认识到不论做什么事情,只要有信心就会成功。教学难点:1、培养学生的自信心,使其正确认识自己,相信自己的能力。2、使学生认识到不论做什么事情,只要有信心就会成功。教学方法:行为强化法、讨论法教学准备:故事资料教学过程:一、活动设计(一)故事讲解:陈红是一个学习、劳动都很好的学生,但她有一个缺点:胆小怕羞,从来不敢在同学们面前表现自己。元旦联欢人快到了,同学们都在忙着排练节目,她也很想为同学们带来欢乐,但又怕自己演不好,被别人笑话。老师知道她这个想法后,找她谈话并鼓励她。因此,她暗下决心:“我一定要表演节目,而且一定要演好。”为此,她在家里站在镜子前一遍又一遍地练唱歌,而且不断地告诉自己:“我能行!”联欢会上,陈红在同学们面前勇敢地唱出她练了很久的那首歌,大家热烈地鼓掌表示祝贺,她终于成功了。(二)帮助学生分析故事中的主人公获得成功的原因,使他们认识到自信心的重要作用。(三)要求学生回忆以往的成功经验,说出当时的内心感受。二、实践指导15“心理实践园”答案:1、大胆地把手举起来,这样才能在一定程度上摆脱自卑心理,使大家从新的角度了解你,认识你,为自己争取尽可能多的成功机会,从中获得积极的情绪体验。2、加强自身素质,树立自信心,勇敢地参与到同学之中,坚信自己和别人一样,一定能行!有了一个好的并端,就会慢慢克服自卑,获得成功。三、教师总结16第7课小烦恼教学目标:1、认识基本的消极情绪。2、在实践中帮助学生寻找疏导消极情绪的有效方法。
本文标题:一年级心理健康教案新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16188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