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1一、工程概况天津北疆发电厂二期扩建工程2×1000MW超超临界燃煤发电机组,本工程二次灌浆主要针对汽轮发电机及其他基础或设备基座,本次采用HTGM高强无收缩灌浆料及巴斯夫灌浆料,现场加水搅拌后即可使用,具有早强、高强、大流动性,微膨胀等特点。二、编制依据2.1、《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4-2015)2.2、《水泥基灌浆材料施工技术规范》(GB/T50448-2008)2.3、各卷册施工图三、主要施工机器具、设备、计量器具及措施性材料序号机器具名称规格数量备注1手提式搅拌器8台搅拌桶8个2水桶16个皮桶4个量筒3个3磅秤2台4空压机2台5漏斗5个软皮管6m双面胶100卷木模板200m2四、劳动力组织与施工进度人员配置人数姓名职责备注专业经理1贾广明负责人员配备、分工协调工作专业主管1赵继明全面负责该单位工程的具体工作安全主管1周文民全面负责安全管理工作技术员3谢明明负责该单位工程的具体技术工作质检员1张瑞峰负责施工全过程的质量监督、检查及质保资料的搜集与整理工作2木工12负责模板的支设、拆除放瓦工4负责灌浆料的浇注、养护电工2负责接线,电盘电缆的维护和带电工器具的管理司机2负责驾驶运输车五、施工流程基础或设备基座的清理→灌浆接触面的湿润→支设模板→灌浆料搅拌、灌浆→养护→拆模清理六、具体施工工艺及流程1、施工准备1.1现场采用搅拌机搅拌,也可进行人工搅拌,可根据现场实际情况确定,具体施工时,在冬季,室外温度较低,搅拌时应在厂房内部,如确实需要在室外搅拌,必须搭设暖棚,并保证温度在5℃以上,并用热水搅拌,水温25℃-30℃,但不得高于30℃。1.2技术准备(1)技术人员及施工人员已熟悉图纸及规范要求,掌握灌浆部位的细部尺寸。(2)在施工前,现场管理人员、施工人员必须进行进行技术交底。(3)作业所需的灌浆料已经经过复试合格并报验完成。2、灌浆操作2.1一个独立的灌浆区域的灌浆作业应连续,材料、人力都要有足够的准备,除管理人员坚守岗位外,施工人员应稍有富余,以便应付突发事件。灌浆配合比应使用重量比,使用人工搅拌,严格按照厂家说明,按比例搅拌均匀。灌浆一旦开始,就要保证连续进行。2.2施工流程基础或设备基座的清理→灌浆接触面的湿润→支设模板→灌浆料搅拌、灌浆→养护→拆模清理2.3清理灌浆基础表面应基本平整并已凿毛,清理干净灌浆区域,用棉纱、破布、空压机去除基础或设备基座表面的油脂、松散材料和灰尘。2.4灌浆接触面的湿润3由于部分基础或设备基座厚度、面积等均较大,灌浆前24小时内对灌浆部位进行浇水湿润,注意应将砼接触面湿透,并在灌浆前对沟槽、凹槽内的积水吸干。2.5支设模板因灌浆料流动性较大,因此模板支设要牢固,所有模板之间缝隙,模板和砼之间的缝隙必须进行密封,避免浆液露出,模板上口应高出灌浆面50㎜。灌浆高度大于100㎜时,可用普通工艺进行配模,模板支设完成后,可采用12#铅丝将模板与设备底板整体拉结,保证灌浆过程中模板不产生整体位移。如灌浆部位平面尺寸与基础或设备基座平面尺寸相等,灌浆的侧模下口应伸入原有砼面以下500㎜,并采用可靠加固措施。模板接缝处贴海绵条,使模板接缝严密,同时应控制模板内表面的平整度和接缝高低差。模板下口,即模板与已浇筑砼接触面应粘贴2~3到海绵条,待模板支设完成后可以采用砂浆进行封堵。2.6灌浆料的搅拌及灌浆2.6.1灌浆料搅拌灌浆料搅拌用水水温应控制在15~30°之间。灌浆料、水均以重量比计算,重量误差应小于1%,搅拌过程中,先将灌浆料倒入搅拌机内,开动搅拌机。然后按配合比加水,从加水完毕起,搅拌时间不得少于3分钟。因灌浆料初凝时间较短,每次搅拌的灌浆料不要太多,搅拌好的灌浆了应在加水搅拌后半小时内用完,已达到初凝的灌浆料不得使用。2.6.2灌浆方法及工艺小范围灌浆可使用漏斗操作,对于平面部分应始终由一边灌注,直到四周开始溢出。对于面积较大的部分基础或设备基座等,使用10~20个10kg水桶运送灌浆料,直接将搅拌好的灌浆料灌入模内。由于面积较大,应始终由一边或相邻两边灌注,并通过竹条或钢条等进行导流,直到四周开始溢出为止,这样,能够正确掌握灌注的密实程度,不易使中间部位产生气泡而导致灌浆不实。2.7养护灌浆结束后2-5小时开始用塑料布进行覆盖养护(低于5°时应加棉被),24小时内不应遭受振动,在强度达到要求之前,禁止相应安装施工,施工人员严格监督管理。24小时后开始洒水养护,养护时间至少14天。七、施工注意事项(1)为防止灌浆过程中窝压空气产生空洞,灌浆应从相邻两侧灌浆、不允许从相对两侧灌浆,灌浆开始后应连续进行,并尽可能缩短浇灌时间。4(2)对于面积较大的灌浆,到对边距离较远,因此在灌浆过程中,必须采用钢条或竹条进行引流,并反复捣实,为防止空气进入,振捣不得使用振捣棒。(3)灌浆过程不允许间断,入模温度不低于10℃。(4)灌浆完毕后首先覆盖一层塑料布,防止其失水。考虑到现场气温的不确定性,应进行测温,当温度低于5°时,应加棉被保温。(5)灌浆结束24小时后浇水养护,养护水温20℃,浇完水后应及时覆盖。(7)环境温度要安排专人测量,发现温度低于5℃时增强保温措施。(8)试模采用砂浆试模,共作5组。八、安全注意事项8.1参加施工人员必须持有效上岗证,应经公司三级安全教育并考试合格,施工人员必须熟悉和严格遵守《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电厂的安全规章制度》及有关安全规定。8.2由于现场交叉作业多,各工种人员应互相协调,防止高空落物、机械撞击等伤害的发生,严格遵守施工工艺纪律,做到“不伤害自己,不伤害别人,不被他人伤害,保护他人不被伤害”。8.3夜间施工照明应充分.用电人员需作好防触电措施,正确佩带安全防护用品。8.4进入施工现场,必须正确佩戴安全帽。高空作业人员正确挂安全带,并不得穿硬底鞋、凉鞋进入现场。施工现场严禁抽烟。严禁乱动相关机械设备。严禁酒后进入施工现场。8.5施工用电由专职电工负责,确保接线方式正确,线路行走清晰有序,并在线路上方标示明显警戒标志,现场电动设备均必须有可靠的接地或接零。电缆不得碾压、浸泡、过度扯拉,过路段电缆应埋深300mm。专职电工应每天对其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进行处理。8.6灌浆料包装袋应及时回收,保证现场的文明施工。九、绿色施工9.1现场的机械要及时进行维修,避免渗油污染土壤。9.2模板刷油时,采取隔离措施,严禁将油泄露喷洒在地面上。9.3节约用电,夜间用电天明后及时要关上。机械停止使用时要切断电源。9.4建筑垃圾应分类堆放,有害垃圾应集中存放,由租赁公司统一处理。十、强制性条文执行记录10.1模板应根据工程结构形式、荷载大小、施工设备和材料供应等条件进行设计。模板及其支架应具有足够的承载能力、刚度和稳定性,能可靠地承受浇筑混凝土的重量、侧压力以及施工荷载。510.2模板及其支架拆除的顺序及安全措施应按施工技术方案执行。10.3组成模板各系统之间的连接必须安全可靠。6十一、危险点辨识序号类别作业活动危险因素分类危险因素描述可导致事故作业中危险性评价危险级别监控级别控制措施LECD165小型设备、工器具使用电动工器具的使用物理性/防护缺陷外壳未加接地装置触电331590Ⅲ☆☆☆培训与教育,做好安全防护措施,及时排查设备166物理性/防护缺陷未加漏电保护器触电161590Ⅲ☆☆☆培训与教育,做好安全防护措施,及时排查设备167物理性/防护缺陷未按规定进行绝缘检测触电361590Ⅲ☆☆☆加强现场监督管理,培训与教育,及时进行绝缘监测169物理性/电危害线路老化、破损、漏电触电、火灾131545Ⅱ☆☆加强现场监督管理,及时排查危险线路171行为性/操作失误未按规程操作其它伤害36118Ⅰ☆加强现场监督管理,培训与教育174物理性/噪声危害使用时噪声职业性耳病1339Ⅰ☆正确操作,佩戴安全防护用品184空压机的使用物理性/设备气体软管老化、接口松其他伤害1177Ⅰ☆加强检查、维护7缺陷动185物理性/设备缺陷电源线老化、未接地触电131545Ⅱ☆☆定期检查维护186物理性/设备缺陷噪音职业性耳病1339Ⅰ☆加强检查、维护,工作人员戴耳塞213施工用电施工用电物理性/防护缺陷开关、插座外壳缺损,带电体裸露触电161590Ⅲ☆☆☆培训与教育,做好安全防护措施,及时排查设备214物理性/防护缺陷未按规定安装漏电保护器触电161590Ⅲ☆☆☆培训与教育,做好安全防护措施,及时排查设备215物理性/设施缺陷配电箱不合格触电16742Ⅱ☆☆加强现场监督管理,做好安全防护措施,及时排查设备216物理性/标识缺陷电缆无明确标识触电16742Ⅱ☆☆加强现场监督管理,设立标识牌217行为性电缆、开关等未按设计要求超负荷使用火灾16742Ⅱ☆☆严格按施工用电设计使用注:风险评价的方法:采用风险概率评价法进行。计算公式:D=LEC,其中:D—风险值;8L—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大小;E—人员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繁程度;C—发生事故产生的后果。表1发生事故的可能性(L)表2人员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繁程度(E)(L)分数值事故发生的可能性(E)分数值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繁程度10完全可以预料10连续暴露6相当可能6每天工作时间内暴露3可能,但不经常3每周一次,或偶然暴露1可能性小,完全意外2每月一次暴露0.5很不可能,可以设想1每年几次暴露0.2极不可能0.5非常罕见地暴露0.1实际不可能表3发生事故产生的后果(C)表4风险值(D)(C)分数值发生事故产生的后果(D)分数值危险程度100大灾难,许多人死亡320极其危险,不能继续作业40灾难,数人死亡160—320高度危险,要立即整改15非常严重,一人死亡70—160显著危险,需要整改7严重,重伤20—70一般危险,需要注意3重大,致残≤20稍有危险,可以接受1引人注目,需要救护当D>320时,危险级别为Ⅴ级,监控级别为☆☆☆☆☆级;当160<D≤320时,危险级别为Ⅳ级,监控级别为☆☆☆☆级;9当70<D≤160时,危险级别为Ⅲ级,监控级别为☆☆☆级;当20<D≤70时,危险级别为Ⅱ级,监控级别为☆☆级;当D≤20时,危险级别为Ⅰ级,监控级别为☆级。
本文标题:二次灌浆施工方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16449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