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信息化管理 > 第三单元-五年级下册
欢乐农家游百分数二高城镇中心小学李保军欢乐农家游百分数二单元知识结构:本单元教材共分为3个信息窗和一个相关链接。信息窗1主要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的应用题,信息窗2学习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已知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求比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的数是多少,已知比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的数是多少,求这个数,信息窗3学习主要包括纳税和打折的含义及有关纳税额和折扣的计算。这类问题实际上是“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的问题。相关链接介绍利息和利率。求利息问题实际上还是“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本单元内容是认识百分数意义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百分数应用题的数量关系,能够正确解答“百分数的相关问题。2.结合具体实例,理解成数、税率、折扣与利息的意义,能运用百分数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教学重点:是掌握并理解百分数的应用题,能正确列式计算。教学难点:是掌握百分数应用题的解决问题的分析方法,并正确列式计算。教学建议:1、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运用知识的迁移规律学习。2、借助线段图理解题意。3、学习内容的组织安排问题。4、建议百分数除法应用题列方程解答。课时建议:10信息窗一教学目标:1.使学生初步掌握“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的实际问题的分析方法,并能正确解答此类生活中的实际问题。2.进一步提高分析、比较、解答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的好习惯。教学重点:掌握“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的实际问题的分析方法,并能够正确列式解答。教学难点:找准单位“1”的量。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谈话:同学们,十一黄金周期间,人们往往选择外出游玩,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王伯家接待客人情况。二、自主探究、获取新知:1.提出问题,明确目标:谈话:观察统计图,你获得了哪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教师根据学生的提问,有选择的进行板书,如:“今年自驾游人数比去年多百分之几?”让学生独立完成:(1)请自己试着画线段图分析(2)独立思考,同桌讨论,解决问题。学生汇报交流,引导学生得出:今年自驾游人数比去年多百分之几?就是指今年比去年年增长的人数是去年的百分之几。我们可以先算200今年的客运量比去年同期多多少万人,再算今年比去年年增长的人数是去年的百分之几。列式:(540-480)÷480=60÷480=1/8=0.125=12.5%答:今年自驾游人数比去年多12.5%。(3)谈话:我们在计算时,先算出小数,然后再化成百分数。这道题还有其它解法吗?(4)学生独立思考,小组讨论,集体交流。(交流时结合线段图分析)列式:540÷480-1=112.5%-1=12.5%答:今年自驾游人数比去年多12.5%。(5)让学生分析自己的解答思路,引导学生得出:先算今年年的人数是去年的百分之几,然后再算今年自驾游比去年同期增长百分之几?提问:这儿为什么要减去1?引导学生回答得出:540÷480求的是今年自驾游的客运量是去年的百分之几,而题目要求今年自驾游比去年的多百分之几,我们把去年客运量看作“1”,所以要减去1。2.合作交流,自主探究出求绿点例题:去年自驾游480人,今年自驾游540人,去年自驾游比今年减少百分之几?(1)谈话:“去年自驾游比今年自驾游减少百分之几?”是哪两个量在比较?我们把哪个量看作“1”?(预设)(2)学生交流汇报:我们把今年自驾游的旅游人数看作单位“1”。去年自驾游比今年自驾游减少百分之几?就是指去年自驾游比今年自驾游减少的数量相当于今年自驾游的百分之几。(3)请根据你自己的理解列出算式(4)展示学生算式:(预设)方法1:(540-480)÷1方法2:1-480÷540=0.2÷1=1-0.8=20%=0.2=20%答:去年自驾游比今年自驾游减少20%。答:去年自驾游比今年自驾游减少20%。(5)让学生说说自己列式的依据。小结:刚才我们学习了如何解答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类型的题目上,你觉得解答这类应用题的关键是什么?(找准把谁看作单位“1”,谁和谁比较)三、巩固练习四、课堂总结这节课我们研究了什么问题?你有什么收获?(引导学生进行总结,能用自己的话说出学习主要内容。)信息窗二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百分数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并能进一步正确解答稍复杂的“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的应用题。”2.培养学生分析、解答应用题的能力。3.通过学习活动,培养积极的学习态度,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教学重点:学生掌握百分数应用题的数量关系教学难点:学生能进一步正确解答稍复杂的“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的应用题。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谈话:同学们,青岛作为国家著名的旅游胜地,气候怡人,景色优美,物产丰富,每年“采摘节”期间都会迎来大量游客到青岛旅游,我们能生活在这样一座美丽富饶的海滨城市非常的幸福。从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引入,让学生谈一谈自己对青岛特产的印象,旅游时的感受等,然后引导学生看数学信息,提出问题。二、自主探究,获取新知1、仔细观察情境图,收集题中的数学信息,提出问题谈话:观察情境图,你获得了哪些信息?你能提出那些有关百分数的数学问题?(1)到苹果园采摘的有多少人?(2)梨园今年收入多少万元?(3)去年产石榴多少吨?教师根据学生的提问,有选择的进行板书(学生提出的其他合理问题先放进问题口袋,下节课再解决)下面我们先来解决“到苹果园采摘的有多少人?”课件出示第一个红点例题,引导学生分析数量关系。(1)读题:找条件和问题,明确单位“1”。(2)学生分析并自己试做:求到苹果园采摘的人数,就是求980人的75%是多少,这和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问题一样,用乘法计算。980×75%=735(人)答:到苹果园采摘的有735人。2、解决第2个问题:梨园今年收入多少万元?师:你能结合学习稍复杂的分数问题经验,自主解决吗?可以画线段图化抽象为具体,从而有效地揭露题目中的数量关系,尽快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1)学生自主梳理信息,画线段图帮助理清题目中的数量关系;(2)先在小组内交流,再自主完成,集体交流展示时重点让学生说清两种方法的思路:方法一:先算今年比去年增加了多少万元,再算梨园今年收入多少万元。4×5%=0.2(万元)4+0.2=4.2(万元)答:梨园今年收入4.2万元。方法二:先算今年收入是去年的百分之几,再算梨园今年收入多少万元。4×(1+5%)让学生说清“1+5%”是把谁看做单位“1”.三、巩固练习,深化认知四、课堂小结,回顾反思这节课我们研究了什么问题?你有什么收获?今天还我们学习了较复杂的百分数乘法应用题,复杂在哪?解题的关键是什么?复杂在问题所需要的条件没有直接给出,解题关键必须先把这个条件求出来。引导学生进行总结,能用自己的话说出学习的主要内容。信息窗三教学目标:1、理解税率、折扣的含义,知道它们在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的作用,会进行这方面的简单计算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2、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增强思维的深刻性。3、在用百分数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会百分数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百分数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提高学习百分数知识的兴趣。教学重点:理解税率的意义及折扣的意义。教学难点:解答与税率及折扣有关的实际问题。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谈话:同学们,还记得采摘节的情景吗?今天我们一起去彩虹谷看一看吧。出示信息图,指名说出信息图中的数学信息。理清信息后,教师直接提出问题:如果按3%的税率缴纳营业税,黄金周期间彩虹谷景区应缴纳营业税多少万元?二、合作探究,解决问题1、解决第一个红点问题谈话:在老师提出的问题中,你有没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学生提出疑问,疑问大都会集中在有关纳率、税率、税额的相关知识上。谈话:课前老师让同学们回去搜集有关纳税的一些知识,下面让我们来交流一下,你都知道了些什么?全班交流,教师适时补充。谈话:看来百分数在生活中的应用还真是不少呢,通过刚才同学们的交流,再结合信息图中的信息,你认为要求应上缴门票营业税多少万元,就是求什么?为什么?让学生充分思考后,再指名回答。回答时不光要让学生说出“要求应缴纳营业税多少万元,就是求什么”,还要让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样想的,重点明确求应缴纳营业税多少万元就是求营业额的3%是多少。学生明确问题后,独立解答,全班交流。115×3%=3.45(万元)答:应缴纳营业税3.45万元。谈话:根据刚才同学们解决的这个问题,你能总结出“求营业税”问题的基本方法吗?学生独立思考后,先在小组中讨论交流,然后全班交流,统一方法:税额=营业额×税率。2、小练习:自主练习第1题第1题是求税额的基本练习题。练习时,在学生独立解答后,重点让学生说说有关税额的数量关系和自己是怎样计算的。3、解决第二个红点问题出示第二个红点的信息,师生一起整理出其中的数学信息。谈话:“八五折”是什么意思?你在生活中,遇到过有关折扣的问题吗?结合在生活中常遇到的打折问题,使学生理解“折扣”的意义及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一折就是十分之一,写成百分数就是10%,表示现在的价钱是原价的10%;八五折就是十分之八点五,写成百分数是85%,表示现在的价钱是原来的85%。总之,几折就是十分之几,写成百分数就是百分之几十。谈话:我们已经了解了折扣的意义,那么现在你能独立的解答这道题了吗?学生独立解答,交流时让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么想的。60×85%×23=60×0.85×23=1173(元)答:买门票需要1173元。解决这两个问题的难点就在于“税率”和“折扣”的相关知识学生不了解,因些在解决问题之前,先组织学生讨论交流这两方面的有关知识,明确它们的含义,在此基础上,学生就会对问题有了明确的理解,就能够独立的解答这些问题了。三、巩固应用,拓展练习四、课堂小结,回顾反思你对税率和折扣有了怎样的认识?还有哪些问题吗?板书设计:税率与折扣税额=营业额×税率折扣:几折就是十分之几,写成百分数就是百分之几十。八五折就是85%相关连接利息教学目标:1、了解储蓄的意义,理解本金、利率、利息的含义。2、掌握利息的计算方法,会正确计算存款利息。3、注重学生观察、对比、总结能力的培养,并让学生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作用。教学重点:理解本金、利率、利息的含义。教学难点:掌握利息的计算方法,会正确计算存款利息。教学过程:一、知识扩充,激发兴趣谈话:(出示一组信息)2001年12月,中国银行给工业发放贷款18636亿元,给商业发放贷款8563亿元,给建筑业发放贷款2099亿元,给农业发放贷款5711亿元。(让生思考,从信息中想到了什么?)让学生了解储蓄的意义,感受存款不但利国而且利民。学生可以从信息中感悟到国家用集资上来的存款繁荣经济、建设国家、援助农业,加强储蓄的意识。二、创设情境,学习新知谈话:老师积攒了1000元钱,把它放在什么地方最安全合理呢?生:放在银行里,不但安全还可以使自己的用钱更有计划。谈话:听从大家的意见,现在老师就想去银行存款,谁想和我一起去?谈话:当我们来到银行的时候,不但会受到存款员的热情接待,而且会拿到一张存款单。存款单蕴含着怎样的奥秘呢?我们在填写的过程中一起总结好吗?给予学生一个想像的空间,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悟生活中的数学,把知识、能力、人格有机地融合,让学生的各种因素碰撞后的灵感在实践中得以体现。经过师生互动、生生互补,学生可以掌握存款单的填写方法,并在老师的点拨中,掌握存款的种类、本金等数学概念。合作学习,交流共享谈话:(出示信息)小丽学会存款后,帮爸爸把8000元存入银行,整存整取3年,年利率4.25%,到期时可取出多少元钱呢?生找出本金、存款种类后,再谈一谈自己有什么新发现。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出“利息”、“利率”的概念,并设疑“利息的多少和什么有关系呢?有怎样的关系呢”?生合作学习从表格中发现利息的多少与本金、利率、时间有关,并总结出公式:利息=本金×利率×时间。谈话:请同学们根据自己总结出来的公式,帮小丽算一算吧。8000×4.25%×3=1020(元)8000+1020=9020(元)答:到
本文标题:第三单元-五年级下册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16860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