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2017浙江传统文化经典-复习
传统文化经典复习•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人(今山东曲阜),祖籍宋国栗邑(今河南夏邑),中国著名的大思想家、大教育家。孔子开创了私人讲学的风气,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曾受业于老子,带领部分弟子周游列国十四年,晚年修订六经,即《诗》《书》《礼》《乐》《易》《春秋》。相传他有弟子三千,其中七十二贤人。孔子去世后,其弟子及其再传弟子把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语录和思想记录下来,整理编成儒家经典《论语》。•孔子在古代被尊奉为“天纵之圣”、“天之木铎”,是当时社会上的最博学者之一,被后世统治者尊为孔圣人、至圣、至圣先师、大成至圣文宣王先师、万世师表。其儒家思想对中国和世界都有深远的影响,孔子被列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孔子被尊为儒教始祖(非儒学),随着孔子影响力的扩大,孔子祭祀也一度成为和上帝、和国家的祖宗神同等级别的“大祀”。•孔子的有关思想主张•1.孔子主张礼治,反对法治。礼的意义在古代甚为广泛,指国际间交际的礼节仪式,贵族的冠、婚、丧、祭、饗等典礼,包括政治制度、道德规范等。孔子说:“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其后继周者,虽百代可知也。”(《论语·学而》)似乎周礼是千秋不变的规范。晋国铸了刑鼎,他尖锐地反对,说:“晋其亡乎,失其度矣。”•2.在经济方面,他反对封建的田赋制度而极力维护西周以来的田赋制度。《左传·哀公十一年》:“季氏欲以田赋,使冉有访诸仲尼„„仲尼„„私于冉有曰:‘君子之行也,度于礼。施取其厚,事举其中,敛从其薄。如是则以丘亦足矣。若不度于礼,而贪冒无厌,则虽以田赋,将又不足。且子季孙若欲行尔法,则周公之典在;若欲苟而行,又何妨焉’。”•3.孔子主张维护等级制度的正名思想。他主张“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这种合乎“礼”的等级制度。孔子说:“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论语·子路》)•4.孔子主张克己复礼。《论语·颜渊》记载:“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曰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颜渊又“克己复礼”的具体内容是什么,孔子说:“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6.在哲学上,孔子主张天命观。孔子主张天命,一次,他受到匡人的围困,他说:“天之将丧斯文也,后死者不得与斯文也;天之未丧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孔子说:“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论·阳货》)在孔子看来,“天”是宇宙万物无言的主宰者。孔子认为他自己就是秉承天命而说话做事的。孔子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论语·为政》)他把恢复周礼看做是自己的历史使命,说:“凤鸟不至,河不出图,吾已矣夫!”(《论语·子罕》)•6.在伦理思想方面,孔子主张仁。孔子的“仁”的基本精神是教人根据周礼调整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他的“仁”一般不包括劳动者。孔子说:“君子而不仁者有矣夫,未有小人而仁者也。”(《论语·宪问》)曾子以“忠、恕”二字概括“仁”的涵义,是比较接近原意的。忠恕之道,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7.在教育上,孔子主张“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和“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精神。••8.在品德方面,他主张“宽、耻、信、敏、惠、温、良、恭、俭、让”等。•一、孟子及《孟子》•孟子生平•孟子(约公元前372年-公元前289年),名轲,字子舆,战国中期鲁国邹人(今山东邹县东南部人),距离孔子的故乡曲阜不远。是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孔子学说的继承者,儒家的重要代表人物。相传孟子是鲁国贵族孟孙氏的后裔,幼年丧父,家庭贫困,曾受业于子思的学生。学成以后,以士的身份游说诸侯,企图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到过梁(魏)国、齐国、宋国、滕国、鲁国。当时几个大国都致力于富国强兵,争取通过武力的手段实现统一。而他继承了孔子“仁”的思想并将其发展成为“仁政”思想,被称为“亚圣”。•1、学过的课文:《寡人之于国也》《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2、名言名句:•尽信书,不如无书。(孟子·尽心下)•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告子下)•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孟子·公孙丑)•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尽心上)•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孟子·离娄下)•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孟子·尽心上)•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公孙丑)•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孟子·尽心上)•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滕文公)•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梁惠王下)•模拟试题1:王何必曰利孟子见梁惠王。王曰:“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孟子对曰:“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王曰‘何以利吾国’?大夫曰‘何以利吾家’?士庶人曰‘何以利吾身’?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万乘之国弑其君者,必千乘之家;千乘之国弑其君者,必百乘之家。万取千焉,千取百焉,不为不多矣。苟为后义而先利,不夺不餍。未有仁而遗其亲者也,未有义而后其君者也。王亦曰仁义而已矣,何必曰利?”•1.根据文意,请分别解释“仁”、“义”的含义。(2分)2.孟子认为“未有仁而遗其亲者也,未有义而后其君者也”,所以,“王亦曰仁义而已矣,何必曰利?”韩非子认为君臣父子之间只有利害关系,没有道义关系,彼此是“用计算之心以相待”的,都是为了追求各自的“大利”。(见《韩非子六反》)。请你对此二人的观点作分析和评论。(4分)•1.根据文意,请分别解释“仁”、“义”的含义。(2分)•1.“仁”:是一种广泛的道德观念,是各种善的品德的概括,核心指人与人相互亲爱。“义”:指思想行为符合一定的准则。•2.孟子认为“未有仁而遗其亲者也,未有义而后其君者也”,所以,“王亦曰仁义而已矣,何必曰利?”韩非子认为君臣父子之间只有利害关系,没有道义关系,彼此是“用计算之心以相待”的,都是为了追求各自的“大利”。(见《韩非子六反》)。请你对此二人的观点作分析和评论。(4分)•2.孟子主张重义,但并不意味着一定要轻利;另外,孟子的主张会调和君与臣、人与人的关系,也有利于社会风气的好转,而这也正是孟子所要追求的“大同社会”的基础。韩非子完全是功利主义的。他把人们追求势利而引发的竞争和冲突合法化、绝对化,这种主张可以一时达到富国强兵之效,但从长远来说,会给社会造成很大的危害:破坏人际关系,败坏社会风气。•模拟题2: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23—24题。(6分)•齐人伐燕,胜之。宣王问曰:“或谓寡人勿取,或谓寡人取之。以万乘之国伐万乘之国,五旬而举之,人力不至于此。不取,必有天殃。取之,何如?”•孟子对曰:“取之而燕民悦,则取之。古之人有行之者,武王是也。取之而燕民不悦,则勿取。古之人有行之者,文王是也。以万乘之国伐万乘之国,箪食壶浆,以迎王师。岂有他哉?避水火也。如水益深,如火益热,亦运而已矣。”(选自《孟子·梁惠王下》)•23.上述文字中,除了“箪食壶浆”外,还有成语“”也源出于此。(2分)•24.请简要概括孟子的战争观,并结合孟子的思想谈谈对战争观的看法。(4分)水深火热•24.①反对非正义的战争,支持正义的符合百姓意愿的战争。•②孟子的战争观体现了“民本”(或“仁政”)思想;•③他的观点是辩证的,变通的。•(共4分。①能从“反对”与“支持”两方面回答2分,只答出一方面1分;若回答“燕民悦,则取之;燕民不悦,则勿取”1分。②写出“民本”或“仁政”1分。③写出“辩证”或“变通”等意思1分。)•模拟训练3阅读下面的文化经典选段,完成17-18题。(5分)•孟子曰:“仁之实,事亲是也:义之实,从兄是也;智之实,知斯二者弗去是也:礼之实,节文国斯二者是也:乐之实,乐斯二者,乐则生矣:生则恶可已也,恶可已,则不知足之蹈之手之舞之。”(选自《孟子·离娄上》)•[注]①节文:礼节,礼仪,在这里用作动词。•17.对上面选段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孟子认为智的实质在于明白仁和义的道理且在行动上不背离。•B.孟子认为能恭敬地遵循礼仪侍奉父母,是礼的实质之一。•C.孟子认为,乐的实质是乐于依礼侍奉父母、顺从兄长。•D.孟子认为人之所以手舞足蹈,是因为由礼、智产生了快乐并消除了厌恶的情绪。•17.D(文中说乐于做“仁”和“义”两方面的事,就产生的快乐,抑制不住这种快乐,就手舞足蹈起来了)•18.孔子曾说过“人而不仁,如礼何”,结合上面选段简要分析孔孟对于“礼”的看法有什么相同点。(3分)•18.两人都认为“礼”与“仁”密不可分(或:“仁”是“礼”的思想核心:或:“礼”的实质是“仁”)。孟子讲要依托节对待自己的父母和兄长,孔子也讲到“礼”是不离开“仁”而单独存在的。•模拟训练4阅读下面的文化经典选段,完成19-20题。(2分)•孟子日:“今之事君者皆日:‘我能为君辟土地,充府库。——今之所谓良臣,古之所谓民贼也。君不乡道,不志于仁,而求富之,是富桀也。‘我能为君约与国,战盛克。’——今之所谓良臣,古之所谓民贼也。君不乡道,不志于仁,而求为之强战,是辅桀也。由今之道,无变今之俗,虽与之天下,不能一朝居也。”•【注】与国:盟国。(选自《孟子·告子下》)•19.当时的“良臣”常以具备相当于我们现在所说的____、____、____三方面的才能自诩。(每空填2字)(3分)•19.军事、外交、财政(财经、经济)•20.选段反映了孟子的什么思想?请结合原文简要分析。(3分)•20.主要反映了孟子的仁政和王道思想。孟子认为,如果君王不以正道和仁德为追求,臣子只一心帮助君王搜刮民脂、开疆辟土,这无异于残害百姓。这样的君巨,即使把天下都给他们也是坐不长的。•二、荀子及《荀子》•荀子的生平•荀子(约公元前313年-公元前238年),名况,字卿,华夏族(汉族),战国末期赵国人(今河北邯郸)。著名思想家、文学家、政治家,时人尊称“荀卿”。西汉时因避汉宣帝刘询讳,因“荀”与“孙”二字古音相通,故又称孙卿。曾三次出任齐国稷下学宫的祭酒,后为楚兰陵(位于今山东兰陵县)令。•荀子对儒家思想有所发展,在人性问题上,提倡性恶论,主张人性有恶,否认天赋的道德观念,强调后天环境和教育对人的影响。其学说常被后人拿来跟孟子的“性善论”比较,荀子对重新整理儒家典籍也有相当显著的贡献。•模拟训练1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1-2题。(5分)•王者之法:等赋,政事,财万物,所以养万民也。田野什一,关市几而不征,山林泽粱以时禁发而不税。相地而袭政,理道之远近而致贡。通流财物粟米,无有滞留,使相归移也,四海之内若一家。故近者不隐其能,远者不疾其劳,无幽闲隐僻之国,莫不趋使而安乐之。夹是之谓人师,是王者之法也。节选自《荀子·王制》•1.请写出《寡人之于国也》中和选文中画线句意思相近的两句话。(2分)•1.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子河内。•2.荀子又认为秦国“威动海内,强殆中国。然而忧患不可胜校也,勰勰(xI,担心害怕貌)然常恐天下之一合而轧己也”。(《荀子·强国》)。结合选文有关内容,请简要评析苟子的国家“统一观”。(3分)•2.荀子认为,秦国即使能够赢得全国统一,也很难持久,因为国家的统一不应单纯建立在武力征服下,而应建立在诸侯国的共同利益和共识上,只有这样,才能建立一个稳固而强大的国家。另外,经济的统一是国家统一的基础。但是,这种统一不是靠强力剥夺,而是建立在互惠、互利基础上,建立在一种道义的力量上。•模拟训练2阅读下面的文化经典选段,完成7-8题。(10分)•子路日:“卫君待子而为政,子将奚先?”子日:“必也正名乎!”子路日:“有是哉,子之迂也!奚其正?”子日:“野哉,由也!君子于其所不知,盖阚如也。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选自《论语·子路》)•彼国者,亦有砥厉,札义节奏是也。故人之命在天,国之命在礼。人君者,隆礼尊贤而王,重法爱民而霸,好利多诈而危,权谋倾覆幽险而亡。(选自《荀子·
本文标题:2017浙江传统文化经典-复习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16905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