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堕落”的大学生制作人:孙欣然“堕落”的表现“堕落”的缘由“堕落”的影响“堕落”的反思精神缺乏,信仰迷茫部分大学生追求功利化的个人理想,缺乏道德理想。不能正确评估自己,陷入理想认知的困境。甚至部分大学生价值取向扭曲心理不成熟古人十年寒窗为考状元,如今十二年寒窗为进高校!三年的高中苦战终于熬到了头,进入大学后,自由自在的生活以及无人监管的学习一下子失去了生活的重心,失去了学习的目标,部分同学学着放纵自己。“逃课”成为普遍现象。表现缺少主观努力大学生拥有大量的空余时间,而电脑就成为消遣的主要工具。大学生利用电脑除了查资料、做作业之外,更大一部分是用来玩游戏或追剧。不可否认的是这两者都是消遣的好途径,然而也是一个陷进去就拔不出来的泥沼。不少同学会因为打网游或者追看电视剧而通宵达旦。缘由我们考上了大学。完成了我们十二年寒窗苦读的终极目标。对于许多同学而言,大学是我们最后的求学阶段。读完大学就要找工作,可是这对于已经做了十二年学生的我们而言仍然显得那么的遥不可及。大学里的教学方式与其它时期的教学方式完全不同。在大学里面没有任何一个教师会围绕我们向地球绕太阳那样转,生怕我们没有学到东西,学不学完全是自己的事,我们都已经十八岁了,已经是成年人了。没有了以前的反复讲解,没有了以前做不完的作业。我们觉得上课对自己空荡荡的,学了又怎么样,不学又怎么样?与其让自己学得这样辛苦,还不如让自己过得洒脱一点。大学里面有太多属于自己的时间。从以前的早自习到晚自习,都有老师把我们要完成的任务布置的妥妥当当,到现在的没有任何人给我们讲应该去做什么,让我们觉得茫然不知所措。我们大多数人却乏精神的独立与良好的自控,我们根本无法去把握这些显得过多的自由。我们大多数人缺乏清晰、明确的人生目标。到底要做怎样的人,到底要干什么样的事业,这些对于我们而言是毫无概念。此时此刻,我想很多人早已忘记了保尔柯察金的那句名言:当一个人回首往事的时候,他不应该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碌碌无为而羞愧!影响(一)理想信念迷失。部分大学生政治淡化倾向明显,对政治理论课教育持冷漠态度,不同程度地存在对马克思主义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对共产党的信任危机;在道德取向上,从注重奉献转为注重实惠、实用和物质享受,诚信意识淡薄。在职业选择上,更偏重经济价值和权利价值,认为社会只是个人发展的现实条件,社会责任感缺乏、团结协作观念较差等。(二)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不坚定。一些大学生以为对市场经济、社会现实已经充分认识,他们只看到了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型时期,社会上出现的一些不公的、腐败的和丑恶的现象。在与西方发达国家的横向比较中,产生崇洋媚外的心理,看不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美好前景和发展潜力,没有用辨证发展的眼观去看待,对共产主义、社会主义的远大理想失去信心,产生动摇。(三)网络信息良莠不齐影响大学生理想的确立。当今时代,网络信息的方便快捷确实大大提高了工作、学习效率,开阔了人们的视野,增长了见识。然而,网上信息良莠并存,加上国内外别有用心的一些人利用网络传播虚假信息,散布反动言论,甚至对社会热点、难点进行炒作,误导舆论导向,对人生观与价值观还没完全确立的青年大学生来说,其影响可想而知。(四).集体主义观念缺失。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个人施展才干、大显身手提供了理想的舞台,使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强烈地意识到个人在社会进步中的作用。但同时又意识到社会竞争的日益激烈和无情,惟有依靠个人奋斗才能取得功成。因此,相当一部分学生在压力下,目光定格在个人的努力、拼搏上,凡事从“我”出发,以“我”为中心,崇尚“追求自我实现、完善自我价值”。当集体与个人发生冲突时,只强调个体,并以“我”为主;当公众利益与个人利益矛盾时,则以个人利益为重;缺乏为社会和集体牺牲的精神;在选择职业时主要考虑的因素是高收入和自我实现并重,这些都是大学生集体主义意识缺失的真实表现。(五).责任感缺乏。在现代大学里,不少大学生不去珍惜现有的美好时光,只图安逸、不求上进,只求享受、不思进取,将自己肩负的建设国家、服务社会的责任和使命置于脑后。一些学生通宵上网,看电影、打游戏、聊天等等,不顾个人健康,荒废学业,对个人前途不负责任。一些学生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以个人为中心,只考虑个人享受,不体恤家人,这又是典型的家庭责任感缺失。还有一些学生,对他人不负责任:把感情当游戏,轻易伤害他人;答应同学的事轻易毁约,对同学不负责任;老师语重心长的告诫当耳旁风,对老师不负责任;遇到困难,轻言放弃,遇到挫折,选择轻生,对社会、家庭、学校不符责任等等。这种不负责任的现象说明了这些大学生责任意识的缺乏,他们没有意识到作为一名当代大学生应具备的素质,更没有意识到作为一名普通公民应当承担的责任。(六).道德观念知行脱节。不可否认,当代大学生的道德认知水平处于较高层次,多数学生认同“德为万事先”的古训,认同社会公德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作用,认同基本道德规范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重要价值。但是也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和特点:崇尚良好的社会公德,但是非感模糊,不爱护公物、乱丢垃圾、浪费资源食物、恶语中伤他人现象层出不穷;诚信意识强,但是也存在恶意拖欠学费和助学贷款、考试作弊、抄袭作业等不良现象;婚恋性爱宽容和开放,然而出现非道德化倾向;竞争意识强,团结协作意识弱。一:大学生择业应树立正确的择业观与创业观。二:高校教育以时俱进,改变传统观念。高校课程应与市场需求结合。高校教学改革与社会发展、国家建设需要紧密结合。专业设置、课程结构要满足市场所需。同时,高校可与企业联盟,不断地为企业输送专业人才,使理想择业与现实拉小差距。三:政府应创造良好的坏境:首先,政府应加快经济发展,为高校毕业生就业创造良好的宏观环境。其次政府需继续重视和推进社会就业,进一步理顺毕业生就业体制,始终坚持市场需求,提高劳动力市场的流动性。同时提供优惠政策,鼓励大学毕业生到农村和西部地区就业,鼓励自主创业,出台鼓励各种资本对毕业生新创高科技实体进行投资的倾斜政策;设立大学生创业基地,并为创业大学生提供专业指导、法律咨询、市场分析等服务;对自主创业的大学生在审批手续、金融贷款、工商登记、税收等予以特殊优惠。四:要努力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融入当代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反思谢谢观看
本文标题:堕落的大学生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17257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