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试探中医学的思维方法论
1试探中医学的思维方法论在历史长河中,作为医学起源的传统医学对人类的生存繁衍是起了一定作用的。中医学与古巴比伦医学、古印度医学被称为人类最早的三大传统医学,后两者比中医学的起源还要早,但现在只剩下一些散在的疗法和零星的理论,唯有中医学以其独特完整的理论体系和卓越的临床疗效在世界传统医学中一枝独秀,经历了2000多年的沦桑巨变依然生机勃勃,而且弥补了现代医学的一些不足,己经受到了各国医学界的高度重视,这已成为不争的实事。那么,中医学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体系,它的思维方法论又如何?笔者仅从有限的角度试探。一、孕育中医学的人文背景中医学是富有中国文化特色的医学,属于生命科学范畴。是中华民族在长期的生活、医疗实践中,积累总结而成的具有独特理论风格和丰富诊疗经验的医学体系。中医学植根于中华文化地壤,有着十分明显的人文背景。准确地说,医学属于文化范畴,医学的发展实质上逮属于其母体文化。通过剖析文化,常能深化对医学的认识;通过透视医学,又有利于对母体文化的客观评价。诞生于东方的中医学,与中国的人文地理以及主导的传统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2中国农耕文化对中医学的影响:根据经典的观点,一定的地理条件,形成一定的生产方式;而特定的生产方式又造就特定的生活方式及相应的文化形态。早期人类因地制宜,分别以农耕、游牧、渔猎、航海为主要谋生手段,所以世界文化原形大致可分为农耕文化、游牧文化和航海文化。中国最先发展起来的地区是适合于农耕的广阔的黄河和长江流域,故中国主导文化具有鲜明的农耕文化的特点。它表现在诸多方面,其中尤以下面几点值得重视,对中医学的影响也颇深。“经世致用”。早先的先民们在大地上付出的一切都是为了确保收获赖以生存,所以特别注重实用。儒家总结先民的思想特点,提出了“经世致用”,实际上是一种农耕文化的特点总结。后又具体演化为注重经验继承,崇尚祖先,崇尚权威等文化倾向。中医理论强调:“善言天者,必应于人;善言古者,必验于今;善言气者,必彰于物”《内经》,就是这种求实精神的充分体现。中医临床包含着丰富确切的诊疗经验及保健知识,也是崇尚实际效用,不断实践积累的结晶。然而这一特点也随之导致了拘泥于传统,服从权威,相对保守的状态。长于继承,弱于创新,长于临床,弱于基础研究等一系列不足。“敬仰天地”。由于农耕以土地为本,农耕收获很大程度上依赖于风调雨顺,在古代社会,人们无法认识和和抗衡备种自然变3化,自然的把这些视为天神的意志,由此演化出了敬仰天地,服从自然的意识,并形成了顺应天地、天人合一,遵守自然规律等观点。这些在中医学中都有充分体现。“长于观察,注重微细”。为了避免灾祸,古人们注意观察自然细微变化,并由此形成了极强的观察力,这一点,文化人类学专家通过对不同类型文化的比较后已经确认。长于和善于用肉眼观察也是早先农耕文化的一大特点,这一点现代人是自叹弗如的。正因为这一点,中医学包含着许多细微的观察结果,如正常面色和异常病色的比较,关于20几种脉象的描述,关于各种症状的记载等等,至今还有重要的科学价值。“追求一统”。强调范式也是农耕文化的又一特点。由于农耕需要水利,需要抵御灾害,它仅靠单家独干是不行的,需要形成团队活力。自秦始皇统一中国以来,统一始终是中华民族的主旋律。并形成了大一统的官僚政治制度和儒家正统文化为主,辅以道、释的传统文化,政治上的一统,也包括书同文,车同轨,统一货币,统一度量衡等等,这样也影响到中医学求同存异。从先秦以降,中医学的理论范式已基本形成较完整的体系,先民们并在实践中努力维持、完善和充实。统一学术范式的确立,固然对学术的规范、交流、发展大有裨益,然而过于的求同存异,恪守统一,也给中医学学术的发展带来了弊端,所以中医学从春秋战4国时期形成的框架至今还没有出现重大突破。有人总结出了一条定律,现代医学注重新的,中医学注重古的,这就是悲哀,如果我们还大胆推理,一个创新,一个复古,整个中医学的思维方式都落后了,因为思维方式是衡量一个人、一个学术体系先进与落后的重要标致。文化的特点很大程度上表现在思维方式和认知方法上。中国传统的农耕文化对中医学的思维和认知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表现出诸多特点。人文地理对中医学的影响。值得一提的是中国的地域特点与其他农耕民族相比而言,中国有着十分特殊的地理环境,它的东方以及东南是濒临浩瀚无涯的大洋,西南为高不可攀的世界屋脊,西部和西北为杳无人烟的大戈壁沙漠,北部为人迹罕至的西北利亚。从地理学的角度看,在交通极不发达的古代,这些地域特点造成了中国文化与其他文化体系沟通交流的天然隔绝屏障。鸦片战争以前,中国文化与临边国家只发生过零星少量的交流,且以输出为主。虽然印度佛教输入,确被中国固有传统文化所同化。然而,另一方面,中国内陆的腹地960万平方公里又是如此的辽阔,使得其内部可以充分的交流、沟通,这一条件又确保了中国传统文化,包括中医学在内的体系能沿着自身的轨道、自身的规律,连续不断的充实、完善、成熟。从未有过间断和异化的现象。5可以说这是世界科技史上独一无二的现象,但又导致了中医学的封闭性。二、哲学思维方法论如果从现代的观点重新定义“哲学”的话,哲学在本质上包括两个部分,第一是寻求宇宙本原/根本原理/本体,即所谓“本体论”。第二是关于寻求本体的方法,思维方法与表达形式。从辞源看,“哲学”这个词并不是汉语中本有的,它是来自日文,汉语是借用了这个日语措词。在希腊语中,恰恰是寻求智慧的意思。在西方语言中,“哲学”可以泛指备种智慧和知识。智者和学者都可以称为“哲人”。在18世纪以前,西方的自然科学也称为自然哲学,但是在自然哲学中是有分类的,如在亚里士多德的学术分类中,已经形成了近代专科科学的分类原型。汉语中的“哲”与智慧的“智”,在语根上是相通的,所以哲学也就是智学,是寻求智慧之学;而方法就是运用概念和语言作分析的办法。现代的定义是:哲学,是关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思维科学中最一般的共同规律的科学。中国的先祖们也是有智慧的,在古代为了认识字宙,认识自然,经过长期的艰苦探索,创造了中国古典哲学的思维,如“元气论”、、“阴阳”、“五行学说”等等。但要说明的是,哲学一词不6是出自汉语,也就是说中国古代没有“哲学”这个称谓,但是中国古代先祖们的智慧思维与西方“哲学”又似曾相似,且国内从胡适开始、已经约定俗成,都写作“中国古代哲学”,也就只好这样。1、元气元气,又称气一元论。是中国古代哲学思维的一个重要范畴。可视为中国古代先民认识世界的自然观。它的定义是气是构成自然界万物的、十分活跃精微的物质。汉·董钟舒说:“元者,犹元也”,“元者,为万物之本”。元气的基本特点是:(1)它是构成万物的本原;(2)元气是运动不息的物质;(3)元气是感应现象的中介;(4)气化和形态可以相互转化。先祖们的这一智慧思维被中医学所引进,其概念是:元气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原动力。所以人一旦患病,便认为是元气不足或元气大伤,于是在临床上很注意元气的补益。如《删补名医方论》在方解参附汤时说:“补后天之气无如人参;补先天之气无如附子,此参附汤之所由立也。……两者相须,用之得当,则能瞬息化气于乌有之乡,顷刻生阳于命门之内,方之最神捷者也。”此处的“后天之气”和“先天之气”应该是指元气。我们完全可以这样推理:我们的先祖们在临床上遇到了“亡阳证”的病人,脸色苍白,神志不清,周身冷汗,四肢厥冷,舌质淡,7脉微细,便在元气论智慧思维的指导下,摸索到了用参附汤治疗而获得疗效(现代医学证明,参附汤有抗冷休克的作用)。于是便形成了中医学治疗亡阳证的思维方法论。还有一个问题值得指出,有学者提出“精气学说”早于“元气学说”,这也是实事,精气学说滥觞于先秦,西汉时期被“元气论”所同化,故后来人们就只提元气学说了。在中国古代哲学思维范畴里,精与气的内涵是同一的,都是关于字宙本原的概念,但精气学说被引入中医学以后中医学所讲的精与气,其内涵就有所不同了,精是构成人体的本元,气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形式。人休内的精气是具体的,宇宙中的精气是抽象的,中国古代哲学精气学说,只不过是被中医学引进后作为一种思维方法论来运用罢了。2、阴阳学说人们一直对“阴阳”这个概念感到困惑,甚至视它为是玄学,不科学。然而中医学把它作为最高纲领,甚至可以说,整个中医学术体系,如果没有阴阳慨念,那中医学的整个理论体系框架就会成为废墟。那么“阴阳”的实质究竟是什么呢?我们首先可以考察一下这两个字的语源。阴的语源是烟。烟在古汉语中又有古音读作乌,乌云,鸟烟,古人认为是一回事。乌云笼罩就是“阴”,所以阴也就是暗,阴、暗古语亦相通,也就8是没有光明。而阳,本义是太阳,就是阳光,就是光明。阴阳的实质就是黑暗与光明。光明可见,黑暗则不可见。但古人知道,光明与黑暗并非两个事物,或两种物质,光明的消失就是黑暗,黑暗中能量的增强就是光明。《说文》:“阴,暗也,水之南,山之北也”。“阳,高明也”。这时的阴阳的涵义是原始的,朴素的,仅指日光的向背,并不具备哲学的涵义。以后随着观察面的扩展、引申,阴阳的朴素涵义逐渐扩充,如向日处温暖、明亮,背日处寒冷、晦暗等等,于是古人把阴阳不断引申,几乎把自然界所有的事物和现象都分为阴阳两个方面。如果我们用现代的观点来解释,阴阳概念的本质就是现代物理学讲的“能量”,能量的熵化、消失就是阴,能量的聚集、增强就是阳。春秋战国时期,哲学思维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阴阳学说也逐步形成。此时,先哲们不断认识到事物内部存在着阴阳两种对立的势力,而且还认识到这两种势力是动态变化的,相互作用的。这一作用推动着宇宙中一切事物和现象的产生与变化。现代中医学的概念是:阴阳,是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和现象对立双方属性的概括。所谓“阴阳者,一分为二也”。先哲们通过长期的观察研究,总结出了阴阳学说的五大内容,9即:(1)阴阳的对立制约;(2)阴阳的互根互用;(3)阴阳的交感互藏;(4)阴阳的消长转化;(5)阴阳自和平衡。阴阳的对立制约、互根互用、交感互藏、消长转化和自和平衡,是从不同的角度来说明阴阳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运动规律的,表明了阴阳之间对立统一关系。阴阳之间的这些关系及其运动规律并不是孤立的,而是彼此相互联系的。阴阳的对立互根是阴阳最普遍的规律,说明事物既相反又相成的关系。事物之间阴阳两个方面通过对立制约而取得平衡协调,通过互根互用而相互促进,不可分离。阴阳交感是万物产生和发展的前提,万物就是在阴阳交感中产生。阴阳互藏是阴阳交感的动力源泉,同时也是阴阳转化的内在依据。阴阳消长转化是阴阳的运动形式。阴阳消长是在阴阳对立制约、互根互用基础上表现出来的量变过程,阴阳转化则是在量变基础上的质变,是阴阳消长的结果。阴阳的动态平衡由阴阳之间的对立制约、互根互用及其消长转化来维系,而阴阳自和表达了阴阳内部自动维持和自动恢复这一动态协调平衡的能力与趋势。阴阳学说被中医学所引进(或叫渗透),贯穿在中医学体系的,各个方面,广泛用来说明组织结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诊断治疗和养生保健。中医学认为,健康人始终是阴平阳秘的。阴平阳秘就是健康。10阴阳失衡,人就患病;阴阳离决,人就死亡。所以《素向·生气通天论》说:“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决,精气乃绝。”、“偏阴偏阳谓疾。”疾病的发生有内因、外因、不内外因,虽然错综复杂,千变万化,但均可以删繁就简、提纲挈领,曰阴阳而已。内经用26个字概括了人体所有疾病的病机,即:“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阳胜则热,阴胜则寒,阳虚则寒,阴虚则热”。损其所胜,补其不足,所以说中医治病始终是围绕调整阴阳而思维、而方法、而探索。故内经说:“谨察阴阳所在而调之,以平为期。”根据这一思维,中医学家们探索出了很多有效的方药。如中医学的“内伤发热”病,类似于现代医学的功能性发热,某些原因不明性发热以及血液、结蒂组织疾病等西医治疗方法欠佳,中医治疗都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中医把“内伤发热”分为七证型,即:气虚发热、血虚发热、阴虚发热、阳虚发热、气郁发热、痰湿发热、血瘀发热,根据调阴阳的原则,损其有余,补其不足取得了满意的疗效。中医学的先哲们把阴阳作为所有疾病的诊断治疗纲领,始终抓住调整阴阳,促进平衡,而且实践证明有很好
本文标题:试探中医学的思维方法论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17541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