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我们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辉,这就是中国的脊梁。”山东省临朐第二中学于海生翻译•1、五人者,盖当蓼洲周公之被逮,激于义而死焉者也。•2、吾社之行为士先者,为之声义,敛赀财以送其行,哭声震动天地。•3、大阉之乱,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欤?翻译•1、五人者,盖当蓼洲周公之被逮,激于义而死焉者也。被动句A、以“为”“为……所”表被动:身死人手,为天下笑B、以“于”引介被动对象的被动句C、用“见”“见……于……”表示被动。D、没有标志性词语,动词本身表示被动。•2、吾社之行为士先者,为之声义,敛赀财以送其行,哭声震动天地。翻译•古今异义词•慷慨、私人、痛心、颜色、发愤……••3、大阉之乱,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欤?翻译•定语后置•A、“者”字短语作定语后置:之……者,有……者,而……者•B、以“之”为标志的定语后置•梳理本文主要运用了对比手法,请梳理本文中出现了哪些对比?诵读:=baidump3&ct=134217728&lm=-1&word=%CE%E5%C8%CB%C4%B9%B1%AE%BC%C7对比:凡富贵之子,慷慨得志之徒死而湮没不足道五人曒曒对比五人临死意气扬扬,谈笑以死,断头置城上,颜色不少变高爵显位一旦抵罪脱身以逃,剪发杜门,佯狂不知所之,辱人贱行对比缙绅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欤五人激昂大义蹈死不顾对比高爵显位、大阉不能容于远近投缳道路加其土封、百世之遇五人对比五人四方之士拜泣,屈豪杰之流五人若生(假设)尽其天年,人皆得以隶使之对比缇骑、毛一鹭按剑而前厉声以呵五人、吴之民为之声义对比•结合大家对古人思想的了解,探讨下列几组文中摘出的句子,分析五人的心灵。•A.凡富贵之子,慷慨得志之徒,其疾病而死,死而湮没不足道者,亦已众矣,况草野之无闻者欤!独五人之皦皦,何也?•B.大阉之乱,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欤?五人之“志”是什么?思考横渠四句:魏忠贤•A.五人者,盖当蓼洲周公之被逮,激于义而死焉者也。•B.而五人生于编伍之间,素不闻诗书之训,激昂大义,蹈死不顾,亦曷故哉?•C.大阉亦逡巡畏义,非常之谋,难于猝发,待圣人之出而投缳道路,不可谓非五人之力也。五人所为何“义”?思考•A.然五人之当刑也,意气扬扬,呼中丞之名而詈之,谈笑以死。•B.是以蓼洲周公,忠义暴于朝延,赠谥褒美,荣于身后•C.五人亦得以加其土封,列其姓名于大堤之上,凡四方之士,无有不过而拜且泣者,斯固百世之遇也五人所得之“荣”是什么?思考有的人死了,他却活着;有的人活着,他却死了。——臧克家五义士之墓:【百度图片】=bk&tn=baiduimage&ct=201326592&lm=-1&cl=2&word=五人墓颁奖词是在某一主题的颁奖典礼上,对获奖对象的事迹所作的一种陈述评价性的礼仪文稿。例如感动中国对于丛飞的颁奖词:从看到失学儿童的第一眼到被死神眷顾之前,他把所有的时间都给了那些需要帮助的孩子,没有丝毫保留,甚至不惜向生命借贷,他曾经用舞台构筑课堂,用歌声点亮希望。今天他的歌喉也许不如往昔嘹亮,却赢得了最饱含敬意的喝彩。感动中国对于青岛公益团体“微尘”的颁奖词:他来自人群,像一粒尘土,微薄、微细、微乎其微,寻找不到,又随处可见。他自认渺小,却塑造了伟大,这不是一个人的名字,这是一座城市的良心。请以《五人墓碑记》的主人公五义士为颁奖对象,仿写一段颁奖词。语用颁奖词://video.baidu.com/v?fr=bk&ct=301989888&rn=20&pn=0&db=0&s=24&word=2012年感动中国颁奖典礼颜佩韦(商人,为人慷慨,喜打抱不平)、杨念如(阊门外鬻衣)、沈扬(牙侩)、马杰(练武玩棒)、周文元(周顺昌的轿夫)。颜佩韦等人过去互不相识,而且除周文元外,其它四人同周顺昌也毫无交往,在周顺昌被捕时,他们完全是出于义愤才自发参加斗争的。五人被捕后,对自己的作为,理直气壮,毫不隐讳。天启六年七月中,苏州城里布满警卫,戒备森严,就在阊门外吊桥上,五义上大骂魏忠贤和毛一鹭,从容就义。临刑时,几万市民含泪同五人诀别。他们虽是素不闻诗书之训,却激昂大义,蹈死不顾,他们临危不惧,谈笑而死,死生犹可如山重,富贵已然似云淡,沧海桑田俱往矣,史书永载中华魂。他们是正义使者的化身,虽素不闻诗书之训,但却激昂大义,蹈死不顾;他们像大海上的海鸥,勇往直前;他们就像寒冬里的梅花,坚强勇敢。五个人倒下了,却挺起了中华民族的脊梁。再见
本文标题:五人墓碑记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18157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