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第一章昆虫的一般概述昆虫属于界,门,纲,是动物界最大的类群。现已定名的昆虫有万种。昆虫分布广,适应性强,遍布人类所能到达的每一个地方。无论是在冰雪覆盖的极地和高山,还是在几米深的土壤中;无论是在江河、湖泊、海洋,还是在干热的沙漠、阴湿的雨林,都能见到它们的踪迹。昆虫与人类关系密切。第一课动物节肢动物昆虫100多昆虫的一般概述农业害虫卫生害虫天敌昆虫资源昆虫食用昆虫昆虫昆虫与人类关系密切。许多昆虫为害农作物,如蝗虫、螟虫等,被称为农业害虫;有些昆虫为害人、畜健康如蚊、蝇等,被称为卫生害虫;有些昆虫可以帮助人们消灭害虫,如瓢虫、寄生蜂等,被称为天敌昆虫;有些昆虫能帮助植物传粉、酿蜜、吐丝、产蜡、为人类创造巨大财富,如蜜蜂、家蚕、白蜡虫等,被称为资源昆虫;还有些昆虫成为人们餐桌上的佳肴,如蝉、蝽等,被称为食用昆虫。昆虫的主要形态特征不同种类昆虫虽然形态各异,但在成虫阶段有其共同的特征。昆虫身体左右对称,体躯由一系列体节组成,有些体节具有分节的附肢,相邻体节间由节间膜相连,虫体可以自由活动。昆虫的主要形态特征昆虫的主要形态特征成虫体躯分为、、三个体段。头部有和,,通常有1~3个单眼。胸部由体节组成,有胸足,一般有两对翅。腹部多由9~11个体节组成,末端具有外生殖器,有的还有1对尾须。中后胸及腹部1~8节两侧各有1对气门,是昆虫呼吸器官在体外的开口。虫体被一层坚硬的体壁所包围,形成“外骨骼”。由卵变为成虫,要经过一系列内部器官和外部形态的变化过程。胸腹口器1对触角头1对复眼3个3对昆虫的主要形态特征复眼昆虫体躯头部胸部腹部触角眼口器单眼复眼前胸中胸后胸前足中足前翅后足后翅外生殖器尾须这些节肢动物都不是昆虫这些节肢动物都不是昆虫这些节肢动物都不是昆虫昆虫头部及主要附器头部是昆虫的第一个体段。昆虫的头部通常着生有1对触角,1对复眼,1~3个单眼和口器。昆虫头部是。第二课感觉和取食的中心昆虫头部的分区昆虫头壳坚硬,呈半球型,由沟和缝划分为若干区。头的前方部分称为额区,额区的上方部分称为头顶,额区的两侧部分称为颊区,额区的下方部分称为唇基区,额区的后方部分称为后头区。昆虫头部构造图一、正面:1.触角2.颊3.额4.唇基5.上颚6.上唇7.头顶8.复眼二、侧面:1.头顶2.单眼3.唇基4.上颚5.上唇6.后头7.颊昆虫头部的分区昆虫头部的分区头部头顶额区唇基区颊区后头区昆虫的头式昆虫种类多,取食方式各异,取食器官在头部着生的位置各不相同。根据口器在头部着生的位置,昆虫的头式可分为:下口式、前口式、后口式。三种类型下口式口器着生在头部下方,头部的纵轴与身体的纵轴垂直。如蝗虫等。前口式口器着生在头部前方,头部的纵轴与身体的纵轴几乎平行。如步甲等。后口式口器向后伸,贴在身体的腹面,头部的纵轴与身体纵轴成锐角。如蝉等。昆虫头式类型是识别昆虫种类的重要依据之一。昆虫的头式昆虫的头式3.后口式1.下口式2.前口式昆虫的头式昆虫的头式昆虫的头式昆虫的头式头式下口式后口式前口式昆虫头部的附器触角大多数昆虫都有一对发达的触角,着生于头部两侧上方的触角窝内。是昆虫的主要感觉器官。有助于昆虫觅食,避敌、求偶和寻找产卵场所。触角基部第一节称为柄节第二节称为梗节以后各节统称为鞭节昆虫头部的附器昆虫触角的模式构造图1.柄节2.梗节3.鞭节触角的构造昆虫头部的附器柄节梗节鞭节触角昆虫头部的附器昆虫触角的各种类型图1.刚毛状2.丝状3.串珠状4.锯齿状5.栉齿状6.球杆状7.羽毛状8.鳃叶状9.膝状10.具芒状触角类型昆虫头部的附器触角类型昆虫头部的附器触角类型昆虫头部的附器触角类型昆虫头部的附器触角类型昆虫头部的附器触角类型昆虫头部的附器触角类型昆虫头部的附器触角类型昆虫头部的附器触角类型昆虫头部的附器触角类型昆虫头部的附器触角类型眼眼是昆虫的视觉器官。在昆虫取食、栖息、群集、避敌、决定行动方向等活动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昆虫的眼有复眼和单眼之分。昆虫头部的附器第四课昆虫头部的附器昆虫复眼形态昆虫头部的附器昆虫复眼构造昆虫头部的附器昆虫单眼昆虫头部的附器单眼分辨光线的强弱和方向复眼分辨物体的颜色和形象眼昆虫头部的附器口器是昆虫的取食器官。由于昆虫取食方式和食物的种类不同,口器的类型变化很大。但主要有两种类型1)咀嚼式口器2)刺吸式口器。口器类型昆虫头部的附器咀嚼式口器由五个部分组成。上唇、上颚(2)、下颚(2)、下唇、舌口器构造昆虫头部的附器昆虫的咀嚼式口器1.上唇2.上颚3.下颚4.下颚须5.下唇6.下唇须7.舌口器构造昆虫头部的附器口器类型昆虫头部的附器刺吸式口器由咀嚼式口器演化而来。上唇退化成三角形小片,下唇延长成管状的喙,上、下颚特化为口针。口器构造昆虫头部的附器昆虫的刺吸式口器1.喙2.上颚口针3.下颚口针4.上唇口器构造昆虫头部的附器口器类型昆虫头部的附器口器咀嚼式刺吸式上唇上颚下颚下唇舌上唇上颚口针下颚口针喙昆虫头部的附器口器类型昆虫头部的附器口器类型昆虫头部的附器口器类型昆虫头部的附器口器类型咀嚼式口器的害虫为害植物时,常咬食叶片和茎部,或蛀食果实和种子,造成孔洞、缺刻,甚至吃光叶片或蛀空果实、种子。如蝗虫及多种蝶、蛾类幼虫。昆虫头部的附器咀嚼式口器取食特点第六课昆虫头部的附器咀嚼式口器取食特点昆虫头部的附器咀嚼式口器取食特点昆虫头部的附器咀嚼式口器取食特点刺吸式口器害虫取食时,上、下颚口针交替刺入植物组织内吸取植物汁液,使植物出现斑点、卷曲、皱缩、虫瘿等现象。如蚜虫、叶蝉、飞虱等。昆虫头部的附器刺吸式口器取食特点昆虫头部的附器刺吸式口器取食特点昆虫头部的附器刺吸式口器取食特点防治咀嚼式口器的害虫,常选用胃毒性杀虫剂喷洒在植物表面或制成固体毒饵,害虫取食时,将食物与药剂同时摄入体内,发挥杀虫作用。昆虫头部的附器口器类型与害虫防治防治刺吸式口器的害虫,应选用内吸性杀虫剂,喷洒在植物表面,被植物吸收后,害虫取食时,将植物汁液与药剂同时摄入体内,发挥杀虫作用。昆虫头部的附器口器类型与害虫防治昆虫的胸部、腹部及体壁昆虫的胸部胸部是昆虫的第二个体段,由3个体节组成,依次称为前胸、中胸和后胸。每个胸节的侧下方各生有1对分节的足。多数昆虫在中胸和后胸侧上方还各生有1对翅,依次称为前翅和后翅。足和翅都是昆虫的运动器官。胸部是昆虫的运动中心。第七课昆虫的胸部、腹部及体壁昆虫的胸部胸部前胸中胸后胸昆虫胸部的附器胸足昆虫的胸足由基部向端部依次称为基节、转节、腿节、胫节、跗节和前附节。一般前跗节由爪和中垫组成。足昆虫的胸部每节具足1对,着生在其两侧下方,分别称为前足、中足和后足。(1)足的基本构造成虫的胸足一般由基节、转节、腿节、胫节、跗节和前跗节等6节组成,节与节之间有膜质相连,各节均可活动。基节:最基部的一节,短而粗,着生在基节窝内。转节:一端与基节相连,常为最小的一节,极少数昆虫的转节分为2节,如蜻蜓。腿节:长而大,通常是最大的一节,善跳的昆虫,这一节特别发达,如蝗虫后足。胫节:细而长,与腿节成膝状弯曲。常具刺,端部有可以活动的距。跗节:足末端的几个小节,通常由l~5个小节组成,小节数依种类而异,跗节下方常有垫状构造称跗垫。前跗节:为足的末端部分,包括着生于最末1个跗节端部两侧的爪及两爪中间的中垫等,用以握持和附着物体。爪的有无、形状、数目,各类昆虫间变异很大。跗节和前跗节及爪垫都有感觉器,那里的皮肤很薄,所以害虫在喷布有药剂的地方爬行时,易于中毒死亡。2)足的类型昆虫的足大多数是用来行走的,但由于各种昆虫的生活环境和生活方式不同,足的构造和功能有很大变化,可分成许多类型。步行足:3对足没有什么特化,各节均较细长,宜于行走,如步行虫。跳跃足由后足特化而成,明显比其余各足强大,腿节特别发达,如蝗虫等。捕捉足由前足特化而成,基节延长,腿节腹面有槽,槽边有2排硬刺,胫节腹面也有2排刺。胫节弯折时,正好嵌合于腿节槽内,有利于捕捉猎物,如螳螂等。开掘足胫节扁阔,外缘有强大的扁齿,利于挖土,如蝼蛄和一些金龟子的前足。游泳足一般各节长而扁平,胫节和跗节边缘缀有长毛,适于游泳,如龙虱的后足。抱握足如雄性龙虱的前足,胫节特别膨大,并有吸盘状构造,在交配时可以抱握雌体。携粉足后足胫节端部宽扁,外侧凹陷,凹陷的边缘密生长毛,形成携带花粉的花粉篮。同时第一跗节特别膨大,内侧具有多排横列的刺毛,形成花粉刷,用以梳集花粉,如蜜蜂的后足。昆虫胸部的附器昆虫胸足的构造1.基节2.转节3.腿节4.胫节5.跗节6.前跗节胸足昆虫胸部的附器胸足基节转节腿节胫节跗节前跗节昆虫胸部的附器胸足类型昆虫胸足的类型1步行足2跳跃足3开掘足4捕捉足5游泳足6携粉足昆虫胸部的附器翅翅是昆虫的飞行器官,一般为膜质,近似于三角形。翅面上有纵脉、横脉和翅室。有3条边、3个角、3条褶,把翅面划分为4个区。第八课昆虫胸部的附器昆虫翅的构造及分区1.前缘2.外缘3.内缘4.肩角5.顶角6.臀角7.腋区8.轭区9.臀区10.臀前区11.轭褶12.臀褶13.基褶翅昆虫胸部的附器翅三缘三角四区前缘外缘内缘臀前区臀区腋区轭区肩角顶角臀角翅翅昆虫是唯一具翅的无脊椎动物。昆虫获得了翅,大大扩大了它们的活动范围,从而有利于它们的觅食、求偶和避敌等生命活动。除无翅亚纲外,昆虫的成虫一般有翅2对,如蝗虫、蝶、蛾、蜂等。2.翅有些昆虫只有1对前翅,后翅变为平衡棒,如蝇、蚊和雄性介壳虫;有少数昆虫的翅完全退化,如臭虫、虱子等;还有些昆虫雄虫具翅,而雌虫无翅,如蓑蛾、介壳虫等。(1)翅的构造鸟类:翅是由前肢演化而来的;昆虫的翅和鸟类的翅来源不同。昆虫:翅不是附肢,是由胸部背板向两侧延伸的背侧叶演化而来,所以是一种双层的膜质表皮构造。翅上有许多脉纹称翅脉,这是由两层体壁间留下的硬化的气管所形成。(1)翅的构造翅脉有纵脉和横脉之分。纵脉是由翅基部伸到翅边缘的脉;横脉是横列在纵脉间的短脉。翅脉起着坚固的骨架作用,可以增强翅的强度,便于昆虫飞翔。(2)翅的分区翅一般呈三角形,它的角和边有一定名称,前面的一边称前缘,后面的一边称后缘,两者之间的一边称外缘。前缘与外缘之间的角称顶角,前缘与胸部之间的角称肩角或基角,外缘与后缘之间的角为臀角。(4)翅的类型翅的主要功能是飞行,但是各种昆虫为适应特殊的生活环境,其翅的功能有所不同,因而在形态上也发生了种种变异,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种类型:昆虫翅的类型图1.覆翅2.半鞘翅3.鞘翅4.膜翅5.平衡棒6.缨翅7.鳞翅膜翅:翅膜质,薄而透明,翅脉明显,如蚜虫、蜂类、蝇类的翅。鳞翅:翅膜质,但在翅面上覆有鳞片,如蝶,蛾的翅。缨翅:翅膜质狭长,边缘上着生很多细长的缨毛,如蓟马的翅。覆翅:翅革质,较厚,翅脉仍保留,如蝗虫、蝼蛄、蟋蟀的前翅。鞘翅:翅角质坚硬,翅脉消失或不明显,具有保护身体的作用,如金龟子、叶甲、天牛等的前翅。半鞘翅:翅的基部为革质,端部为膜质,如蝽蟓的前翅。平衡棒:后翅退化成很小的棍棒状,飞翔时用以平衡身体,如蚊、蝇、雄性介壳虫的后翅。昆虫胸部的附器昆虫翅的类型1.覆翅2半鞘翅3鞘翅4膜翅5平衡棒6缨翅7鳞翅翅的类型昆虫的腹部腹部是昆虫的第三个体段,通常由9~11个体节组成。腹部1~8节两侧有气门,腹腔内着生有内部器官,未端有尾须和外生殖器。腹部是昆虫新陈代谢和生殖的中心。第九课昆虫的腹部外生殖器雌性外生殖器就是产卵器,位于第8~9节的腹面,主要由背产卵瓣、腹产卵瓣、内产卵瓣组成。雄性外生殖器就是交尾器,位于第9节腹面,主要由阳具和抱握器组成。昆虫的腹部外生殖器昆虫雌性外生殖器1.尾须2.背产卵瓣3.内产卵瓣4.腹产卵瓣昆虫雄性外生殖器1.尾须2.抱握器3.阳具昆虫的腹部尾须尾须是着生于昆虫腹部第11节两侧的1对须状构造分节或不分节,具有感觉作用。,昆虫的腹部腹部外生殖器尾须昆虫的体壁体壁是昆虫骨化了的皮肤,包被于虫体之外,类似于高等动物的骨骼。昆虫体壁的功能是支撑身体、着生肌肉、保护内脏,防止体内水分过度蒸发和外部水分、微生物和有害物质的侵入。还能接受外界刺激,分泌各种化合物,调节昆虫的行为。昆虫的体壁昆虫的体壁由底膜、皮细胞层和表皮层3部分组成。皮细胞层是活细胞层;底膜为1层紧贴皮细胞层下的薄膜;表皮层由外向内分
本文标题:昆虫基础知识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184234 .html